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气相CT定量分析保存率肺功能受损患者的肺气肿及小气道病变 被引量:8
1
作者 沈敏 潘娟 +3 位作者 任涛 黄晓旗 李建龙 郭佑民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1-897,共7页
目的:基于双气相CT探讨保存率肺功能受损(PRISm)患者的肺部定量影像特征,包括小气道病变及肺气肿。方法:纳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患或未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吸烟者,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6组。PRISm组定义为... 目的:基于双气相CT探讨保存率肺功能受损(PRISm)患者的肺部定量影像特征,包括小气道病变及肺气肿。方法:纳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患或未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吸烟者,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6组。PRISm组定义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80%;正常对照组定义为FEV1/FVC≥70%,FEV1%pred≥80%;COPD GOLD 1~4级定义为FEV1/FVC<70%。将所得胸部双气相CT图像导入“数字肺”自动检测平台进行分析,CT定量参数包括全肺及各肺叶肺气肿区域百分比(Emph%)和小气道病变区域百分比(fSAD%)。6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和CT定量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有159例受试者(PRISm组31例;正常对照组32例;GOLD 1~4级分别为14例、27例、33例、22例)。GOLD 2~4级全肺及各肺叶的Emph%和fSAD%均较PRISm组显著增加(P均<0.05),PRISm组与GOLD 1组左肺及双肺上叶的Em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ISm组与对照组间全肺及各肺叶的Emph%和fS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RISm组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的Emph%和fSAD%均较右肺下叶和左肺下叶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双气相CT能够定量评估PRISm患者的肺部影像特征,PRISm的全肺及各肺叶肺气肿和小气道病变分布及严重程度更接近GOLD 1~2级,尚不明确PRISm是否构成了肺功能正常人群发展到COPD的中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率肺功能受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气道病变 肺气肿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