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NLRP3炎性体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高莉 付春爱 袁延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3045-3049,3053,共6页
目的:分析电针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OD样受体蛋白3(NLPR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电针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OD样受体蛋白3(NLPR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予以消炎止痛治疗及日常生活饮食指导、活动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及患侧阿是穴,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刺激双侧膝周的梁丘、犊鼻、血海、内膝眼穴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肿胀评分、功能活动度变化、血清NLRP3、PYCARD、CASPl基因mRNA表达、血清炎性反应指标(IL-1B、IL-2、IL4、IL-6、IL-10、TNF-α)。完成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收集治疗期间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1)治疗2周后,2组患者治疗后VAS、肿胀评分、膝关节活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IL-1B、IL-2、IL4、IL-6、IL-10、TNF-α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LRP3基因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YCARD、CASPl基因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辅助消炎止痛药物可更有效提升湿热蕴结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NLPR3基因mRNA表达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水平,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其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蕴结型 痛风性膝关节炎 电针 消炎止痛 NOD样受体蛋白3 炎性反应状态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