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弯角与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鹏程
郝申申
+5 位作者
李洪珂
董胜利
刘帅
张豪伟
李长红
王飞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76-81,共6页
目的比较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传统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2...
目的比较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传统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OVCF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弯角组30例和单侧组32例。弯角组采用弯角PVP治疗,单侧组采用传统单侧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情况,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刺破椎弓根或椎体、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组内术前术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术前术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弯角PVP治疗脊柱胸腰段OVCF可获得较单侧PVP更为满意的双侧骨水泥分布效果,可增加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手术安全性高,但在改善术后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注入量
骨水泥渗漏率
骨水泥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对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白细胞与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
作者
郝申申
安晓龙
+5 位作者
董胜利
刘帅
李洪珂
王鹏程
张韶民
康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78-984,共7页
目的:观察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探讨围术期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
目的:观察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探讨围术期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趋势。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采用双节段PLIF治疗了4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34~80(60.24±10.68)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61.04±9.0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3例,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18例,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7例;在全身麻醉后切皮前15 min开始一次性静滴TXA(1 g/100 ml)。对照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59.00±13.04)岁;LDH 5例,LSS 9例,LS 4例;不使用TXA。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术后住院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术后第1、4、7天和末次测量的WBC、ESR和CRP。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均无DVT。46例患者获随访,时间3~6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00.0(300.0,500.0)ml、术后引流量260.0(220.0,450.0)ml,低于对照组600.0(400.0,1000.0)ml及395.0(300.0,450.0)ml(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APTT、PT、TT、FIB、PLT、RBC、HB、HCT,术后不同时间WBC、ESR和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次给药法静滴TXA可减少双节段PLIF失血,且对术后的WBC、ESR和CRP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弯角与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鹏程
郝申申
李洪珂
董胜利
刘帅
张豪伟
李长红
王飞
机构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
医院
脊柱
骨科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76-81,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5SF115)
平顶山市2019年生命健康产业科技发展计划(平科20192号)
+1 种基金
延安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6HM-10-03)
延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7KS-06)。
文摘
目的比较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与传统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OVCF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弯角组30例和单侧组32例。弯角组采用弯角PVP治疗,单侧组采用传统单侧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情况,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刺破椎弓根或椎体、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组内术前术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术前术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弯角PVP治疗脊柱胸腰段OVCF可获得较单侧PVP更为满意的双侧骨水泥分布效果,可增加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手术安全性高,但在改善术后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注入量
骨水泥渗漏率
骨水泥分布
Keywords
Osteoporotic fractures
Fractures,compression
Vertebroplasty
Bone cement injection volume
Leakage rate of bone cement
Distribution of bone cement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对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白细胞与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
作者
郝申申
安晓龙
董胜利
刘帅
李洪珂
王鹏程
张韶民
康凯
机构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
医院
脊柱
骨科
骨肿瘤科
延安
市人民
医院
骨科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
医院
四肢
骨科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78-984,共7页
基金
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科研项目(编号:4104022021180717)
延安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19)
延安市人民医院培育基金项目(编号:2022PY-08)。
文摘
目的:观察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探讨围术期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趋势。方法: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采用双节段PLIF治疗了4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34~80(60.24±10.68)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61.04±9.0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3例,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18例,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S)7例;在全身麻醉后切皮前15 min开始一次性静滴TXA(1 g/100 ml)。对照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59.00±13.04)岁;LDH 5例,LSS 9例,LS 4例;不使用TXA。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术后住院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术后第1、4、7天和末次测量的WBC、ESR和CRP。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均无DVT。46例患者获随访,时间3~6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00.0(300.0,500.0)ml、术后引流量260.0(220.0,450.0)ml,低于对照组600.0(400.0,1000.0)ml及395.0(300.0,450.0)ml(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APTT、PT、TT、FIB、PLT、RBC、HB、HCT,术后不同时间WBC、ESR和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次给药法静滴TXA可减少双节段PLIF失血,且对术后的WBC、ESR和CRP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Keywords
Double level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ranexamic acid
Blood loss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弯角与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比较
王鹏程
郝申申
李洪珂
董胜利
刘帅
张豪伟
李长红
王飞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次给药法静滴氨甲环酸对双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白细胞与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郝申申
安晓龙
董胜利
刘帅
李洪珂
王鹏程
张韶民
康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