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分析
1
作者 周路路 东冰 +2 位作者 辛杰晶 徐光华 刘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21年6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行肝组织活检的271例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 目的分析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21年6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行肝组织活检的271例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HBsAg及ALT水平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71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86例(31.73%)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2、72例(26.57%)肝纤维化分期≥F2,112例(41.33%)患者存在中、重度肝组织损伤。ALT>20 U/L患者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2比例高于ALT≤20 U/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8,P=0.047)。不同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HBsAg水平患者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2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HBsAg水平、ALT水平患者的肝纤维化分期≥F2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对年龄≤30岁和无乙型肝炎家族史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肝组织炎症活动度≥A2比例和肝纤维化分期≥F2比例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HBsAg水平、ALT水平等临床特征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超过40%的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存在显著损伤,不同年龄、性别、乙型肝炎家族史、HBsAg及ALT水平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即使年龄<30岁否认乙型肝炎家族史,患者仍有相当比例的肝组织存在损伤,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病毒载量 炎症 肝纤维化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尚丹鹤 陈延平 李春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74-877,共4页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反映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程度最直接的指标。通常认为血清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2×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程度轻微,然而近年来多数学者发现部分转氨酶<2×ULN的患者肝脏病理改...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反映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程度最直接的指标。通常认为血清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2×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程度轻微,然而近年来多数学者发现部分转氨酶<2×ULN的患者肝脏病理改变程度严重。对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与肝脏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的关系进行论述,系统地了解了转氨酶<2×ULN慢性HBV感染者的病理与临床特征,并认为年龄、性别、HBeAg状态、HBV DNA及ALT水平等与其均具有一定的关系,监测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全面地明确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改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氨酶类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肝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岁以上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春霞 徐光华 +1 位作者 潘怀强 刘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上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共186例,其中HBeAg阳性组93例,HBeAg阴性组93例。结果 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男性为多(76.34%),并且多有乙型肝炎家族聚集现象(7... 目的探讨40岁以上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共186例,其中HBeAg阳性组93例,HBeAg阴性组93例。结果 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男性为多(76.34%),并且多有乙型肝炎家族聚集现象(78.49%);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HBV DNA水平与ALT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40岁以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阳性者占少数;40岁以上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HBeAg阳性者多合并腹水形成,而HBeAg阴性者既可见腹水形成,又可见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多见于男性,多具有家族聚集现象,HBeAg阳性肝硬化患者所占比率较低,但HBV DNA水平较高,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40 U/L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无创指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霞 东冰 +5 位作者 周路路 任丹丹 张瑞芹 郭何 徐光华 刘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在肝组织病理的指导下探索ALT≤40 U/L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指征的无创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0月—2018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已行肝活检的377例ALT≤40 U/L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入组患者中炎症活动度&l... 目的在肝组织病理的指导下探索ALT≤40 U/L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指征的无创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0月—2018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已行肝活检的377例ALT≤40 U/L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入组患者中炎症活动度<A2且纤维化分期<F2归为暂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组(n=266),炎症活动度≥A2,或纤维化分期≥F2归为需要抗病毒治疗组(n=111)。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是否启用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应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ALT≤40 U/L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诊断效能。结果377例患者中266例(70.6%)暂不需要抗病毒治疗,111例(29.4%)伴有明显肝组织损伤,需要积极启动抗病毒治疗。多因素分析显示LSM、HBsAg、HBV DNA、Alb是启动抗病毒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其HR(95%CI)分别为2.003(1.647~2.437)、1.563(1.110~2.200)、1.519(1.173~1.966)和0.939(0.884~0.998)。ROC曲线显示,LSM、HBV DNA、HBsAg预测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9(0.699~0.799)、0.642(0.586~0.699)、0.565(0.507~0.623),LSM、HBV DNA、HBsAg联合诊断的AUC值更大,为0.779(0.732~0.827)。结论LSM、HBV DNA、HBsAg水平对ALT≤40 U/L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启动抗病毒治疗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E抗原 丙氨酸转氨酶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周路路 刘娜 +4 位作者 李春霞 东冰 张楠 任丹丹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4-1137,共4页
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患者肝脏一般无损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部分患者可以发生HBsAg自然阴转,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该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抗病毒治疗。然而随着慢性HBV感染逐渐进入老龄化,此期患者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疾病进展以及肝硬化... 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患者肝脏一般无损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部分患者可以发生HBsAg自然阴转,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该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抗病毒治疗。然而随着慢性HBV感染逐渐进入老龄化,此期患者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疾病进展以及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介绍了对于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患者,把握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其预后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免疫控制期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自然转归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高红艳 刘娜 +2 位作者 李春霞 卢荣增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72-1575,共4页
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中,免疫耐受期是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对疾病的监测及治疗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外最新慢性乙型肝炎指南对于免疫耐受期患者一致建议是定期随访,不予抗病毒治疗。虽然处于慢性HBV者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患者预后一般是良好的... 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中,免疫耐受期是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对疾病的监测及治疗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外最新慢性乙型肝炎指南对于免疫耐受期患者一致建议是定期随访,不予抗病毒治疗。虽然处于慢性HBV者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患者预后一般是良好的,但也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以及肝功能失代偿等终末期肝病的风险。通过对影响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的自然转归相关因素进行论述,为尽早帮助临床判断该期患者的病情趋势,确定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及个体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免疫耐受 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硬度值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娜 李春霞 +5 位作者 东冰 周路路 张瑞芹 赵英仁 何英利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评估肝脏硬度值(LSM)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8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肝活组织检查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330例,根据肝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轻微肝... 目的评估肝脏硬度值(LSM)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8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肝活组织检查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330例,根据肝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轻微肝纤维化(F0~F1)和明显肝纤维化(F2~F4)两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指标,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在诊断明显肝纤维化患者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330例患者中轻微纤维化(F0~F1)有245例,明显肝纤维化(F2~F4)有85例。两组在临床指标HBV DNA、HBsAg、HBeAg、抗-HBc、ALT、AST、TBil和LSM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BsAg与LSM是明显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只有LSM有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95%可信区间:0.680~0.808)。以LSM≥6.15 k Pa为界值,预测明显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62.4%,特异度为76.3%,准确度为72.1%,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为67.0%。结论 LSM对明显肝纤维化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硬化 肝脏硬度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HBV/HCV重叠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东冰 张萍萍 +2 位作者 赵培东 靳永胜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80-1581,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2011年3月15日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同时感腹胀,未治疗。2011年3月22日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呕吐频繁,小便黄似浓茶色,后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明显异常,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2011年3月15日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同时感腹胀,未治疗。2011年3月22日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呕吐频繁,小便黄似浓茶色,后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明显异常,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M)全阴性,2011年4月1日至本院肝病研究所就诊后收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属 重叠感染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鲁普测试在轻微型肝性脑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晓红 李培燕 彭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8-451,共4页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肝性脑病的一个早期阶段,隐匿性强,临床漏诊率较高,早期诊断MHE并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至关重要。MHE的诊断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是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由于操作繁琐、耗时长,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肝性脑病的一个早期阶段,隐匿性强,临床漏诊率较高,早期诊断MHE并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至关重要。MHE的诊断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是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由于操作繁琐、耗时长,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临床亟待寻找简便、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斯特鲁普测试(Stroop测试)是一种针对心理运动速度和认知灵活性的测试,其对MHE的诊断价值已在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得到验证。本文介绍了Stroop测试的发展及其在MHE中的应用进展。分析表明,基于移动设备的Stroop测试对诊断MHE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简便、可行,希望未来该测试能够在中国被广泛应用到筛查MHE的临床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斯特鲁普测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丹 陈文静 +1 位作者 李艳平 陈延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86-1989,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NAFLD也越来越常见,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对CHB合并NAFL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尚未形成明确认识。通过对CHB合并NAFLD相关文献的归纳,综述了该病发生的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NAFLD也越来越常见,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对CHB合并NAFL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尚未形成明确认识。通过对CHB合并NAFLD相关文献的归纳,综述了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生化学、病毒学、组织学以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年龄、男性及代谢紊乱是CHB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CHB合并NAFLD患者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增加。但目前关于NAFLD对CHB患者病毒复制及清除的影响及其机制、HBV感染对NAFLD发生的影响尚不清楚,这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Caroli病1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丹 辛杰晶 陈延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6-129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肝功能异常10 d,于2017年8月4日入本院。入院前10 d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87 U/L、AST50 U/L),上腹部B超提示肝囊肿,肝光点粗大、不均。自觉无不适,既往体健,否认长期服用药物及大量饮酒史。入院查体:未...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肝功能异常10 d,于2017年8月4日入本院。入院前10 d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87 U/L、AST50 U/L),上腹部B超提示肝囊肿,肝光点粗大、不均。自觉无不适,既往体健,否认长期服用药物及大量饮酒史。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1)肝损伤原因待查;(2)肝囊肿。入院化验及检查:肝功能ALT 59 U/L,余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免疫球蛋白,铜蓝蛋白,血清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LI病 无症状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路路 刘娜 +4 位作者 李春霞 东冰 白萧萧 张楠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4-1827,共4页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患者病毒复制活跃而肝脏处于低炎症状态,一般无疾病进展,因此各大指南不推荐抗病毒治疗。近期有研究发现免疫耐受期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应答,肝脏伴有损伤且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积极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阻止疾...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患者病毒复制活跃而肝脏处于低炎症状态,一般无疾病进展,因此各大指南不推荐抗病毒治疗。近期有研究发现免疫耐受期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应答,肝脏伴有损伤且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积极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阻止疾病进展。对目前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总结,该期患者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把握合适的治疗时机对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其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耐受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血色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文倩 李春艳 陈延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789-1790,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农民,因"间断性乏力、头晕17年"入院。17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头晕、四肢乏力就诊于清涧县医院,诊断为贫血,给予输血、支持治疗好转出院。后因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在多家医院输血支持治疗,症状缓解。2012年5...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农民,因"间断性乏力、头晕17年"入院。17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头晕、四肢乏力就诊于清涧县医院,诊断为贫血,给予输血、支持治疗好转出院。后因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在多家医院输血支持治疗,症状缓解。2012年5月在当地医院查腹部B超示:脾大,建议上级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素沉着症 肝硬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肝功能失代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春霞 龚敬宇 +1 位作者 张梅虹 王建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43-1547,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对以肝功能失代偿起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以"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起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3例,均经过ATP7B基因测序进一步确诊。所有...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对以肝功能失代偿起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以"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起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3例,均经过ATP7B基因测序进一步确诊。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低铜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在明确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诊断后给予青霉胺和葡萄糖酸锌片联合治疗。记录患儿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3例患儿均检测到ATP7B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患儿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逐步改善,其中2例患儿Child-Pugh评分均有所降低。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甚至肝硬化患儿,诊断需常规考虑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药物治疗可减少肝移植手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化 药物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IN家族:AIM2和IFI16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殿磊 徐光华 吕社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1-775,共5页
PHYIN蛋白家族又称HIN-200蛋白家族(The inter-feron(IFN)-inducible p200-protein),迄今已经鉴定出人的4种该家族成员,IFI16、MNDA、AIM2和IFIX蛋白;小鼠中发现5种,p202、p203、p204、p205和p210蛋白。人AIM2与小鼠p210相对应。该家族... PHYIN蛋白家族又称HIN-200蛋白家族(The inter-feron(IFN)-inducible p200-protein),迄今已经鉴定出人的4种该家族成员,IFI16、MNDA、AIM2和IFIX蛋白;小鼠中发现5种,p202、p203、p204、p205和p210蛋白。人AIM2与小鼠p210相对应。该家族所有蛋白质C端都有一段HIN-200结构域;另外,在N端(除了p202a和p202b蛋白质)还有一个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域:pyrin domain(PYD)。HIN-200结构域含有2个连续的结合dsDNA的低聚糖/寡核苷酸折叠区(OB)。该类蛋白质通过PYD结构域和ASC(接头蛋白)相互作用。当感知到胞质dsDNA后,p210(Aim2)、p204和AIM2蛋白就募集ASC形成炎症复合体(inflamma-some)进而激活caspase-1,促进一些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而IFI16蛋白不仅能够感受胞质dsDNA也能够感受细胞核内dsDNA。IFI16蛋白含有核定位信号肽,早期研究证实:IFI16蛋白存在于细胞核或者核仁内。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IFI16蛋白既可以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可以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具体存在于胞质还是核内取决于细胞的类型。IFI16蛋白能够感受胞质和核内dsDNA能够发起不同的天然免疫应答。诱导产生干扰素-β(IFN-β)与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1β和IL-18)。本文对PHYIN家族中AIM2和IFI16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天然免疫 PYHINs 炎症复合体(inflammasom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实现临床治愈1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晓红 成妮 曹姣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7-1348,共2页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2009年体检时检出“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余未见异常,未行药物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具体情况不详)。2018年4月门诊查HBV DNA<10 IU/ml,HBsAg 28.8 IU/ml,HBeAg 0.29 S/CO,HBcAb 8.33 S/CO。腹...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2009年体检时检出“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余未见异常,未行药物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具体情况不详)。2018年4月门诊查HBV DNA<10 IU/ml,HBsAg 28.8 IU/ml,HBeAg 0.29 S/CO,HBcAb 8.33 S/CO。腹部CT示:肝硬化,脾大;胆囊及胰腺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聚乙烯二醇类 干扰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识别与管理
17
作者 李春霞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98-2000,共3页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尽管IFN及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慢性乙型肝炎(CHB)不良结局的发生,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根除HBV。虽然HBV携...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尽管IFN及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慢性乙型肝炎(CHB)不良结局的发生,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根除HBV。虽然HBV携带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慢性活动性CHB患者,但仍有发生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针对如何识别HBV携带者及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帮助临床进一步明确慢性HBV携带者的特征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诊断 疾病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丹丹 刘娜 +4 位作者 周路路 张楠 李春霞 东冰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34-1638,共5页
目前,HBV感染是全球公认的肝细胞癌(HCC)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辅助因素,如性别、年龄、家族史、ALT/AST、吸烟饮酒史、代谢综合征以及合并HCV、HIV感染等可能独立或与HBV协同促进HCC的发... 目前,HBV感染是全球公认的肝细胞癌(HCC)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辅助因素,如性别、年龄、家族史、ALT/AST、吸烟饮酒史、代谢综合征以及合并HCV、HIV感染等可能独立或与HBV协同促进HCC的发生。综述了HBV相关HCC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肝细胞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丹丹 刘娜 +4 位作者 周路路 张楠 李春霞 东冰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87-2091,共5页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细胞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治疗、局部区域治疗、放疗、系统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介绍了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等的选择优势。分析了肝移植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的前...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细胞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治疗、局部区域治疗、放疗、系统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介绍了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等的选择优势。分析了肝移植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的前景,简述了目前各种技术成熟以及新兴消融技术的工作原理、最佳适应证以及技术优势。认为对于早期肝细胞癌的患者,充分了解每种治疗方案的优势及不足可以做出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肝移植 消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