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的相关性:一项基于Dryad数据的二次分析
1
作者 冯娜 徐阳 +6 位作者 姬婧 白迪 刘根 朱文静 宋雅璠 张岩 韩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0-697,共8页
目的探究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每日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并确定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与N... 目的探究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每日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并确定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发生风险相关的摄入阈值。方法从Dryad数据库获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的18岁及以上的1068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资料(对照组及NAFLD各534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全面病史调查,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受试者的典型食物消费的信息,并计算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比较组间基线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探究MUFAs或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在高血压患病率、饮茶习惯、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能量每日摄入量、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但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BMI等多个混杂因素后,MUFAs或PUFAs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 g,NAFLD患病风险分别增加53%(95%CI:1.25~1.87,P<0.001)和3.30倍(95%CI:2.98~6.20,P<0.001)。RCS表明,M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呈近似线性关系(P for nonlinearity=0.064),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呈非线性关系(P for nonlinearity<0.05)。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MUFAs与性别、高血压、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UFAs与BMI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MUFAs或PUFAs摄入量升高与NAFLD发病风险增加相关,两者在肝脏脂质蓄积中的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 每日摄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复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丽嵘 王晨霞 白延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10-4012,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min,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min,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高心病最常见,部分长时间阵发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称为特发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复律方法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甲状腺功能亢进 无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房室交界区 永久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晓 常小倩 宋延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9-304,共6页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在人体代谢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这些脂肪因子将脂肪组织、代谢及多种疾病联系在一起。C1q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蛋白3(CTRP3)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脂肪因...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在人体代谢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这些脂肪因子将脂肪组织、代谢及多种疾病联系在一起。C1q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蛋白3(CTRP3)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属于C1q/TNF超家族,与脂联素有高度同源性。CTRP3以内分泌的方式对心血管、代谢、炎症等相关疾病发挥多种作用。关于CTRP3的研究趋于深入和多样化,因此本文将重点阐述CTRP3在心血管及代谢相关疾病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为CTRP3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RP3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