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粘连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付青 卢秀琴 +1 位作者 王延明 杜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9-1081,共3页
宫腔粘连(adhesion or synechiae,IUA)疾病中,子宫内膜纤维化过程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IUA的发生,IUA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临床治疗和预防IUA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病的发病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该文就近年来对IUA分子机制的... 宫腔粘连(adhesion or synechiae,IUA)疾病中,子宫内膜纤维化过程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IUA的发生,IUA的分子机制研究对临床治疗和预防IUA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病的发病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该文就近年来对IUA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分子机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与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白彩云 王延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与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进行研究,筛选CIN I期、CIN II期和CIN III期患者各40例,检测HPV亚型以及增殖相关基因、染色体相关基因的mRNA含量。...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与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进行研究,筛选CIN I期、CIN II期和CIN III期患者各40例,检测HPV亚型以及增殖相关基因、染色体相关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1)HPV亚型:不同CIN分期患者的HPV-31、33、51、52、58的阳性率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的阳性率和含量有差异,且CIN分期越高、HPV-16、18的阳性率和含量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增殖相关基因: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宫颈组织中促增殖基因IMP3、MUC1、TS的mRNA含量呈高表达,抑癌基因P16ink4a、p53的mRNA含量呈低表达;(3)染色体相关基因: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宫颈组织中MCM2、MCM7、hTERC、hTERT、hTP1以及CA-IX的mRNA含量呈高表达。结论:HPV-16、18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高危型HPV,会导致促增殖基因表达增加、抑癌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影响染色体的复制和延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增殖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和PLGF在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红霞 宫海叶 +2 位作者 曾萧 张素素 刘伯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阐明其在不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意义。方法:收集葡萄胎组织40例(葡萄胎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26例(GTN组,包括侵蚀性葡萄胎2...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阐明其在不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意义。方法:收集葡萄胎组织40例(葡萄胎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26例(GTN组,包括侵蚀性葡萄胎22例和绒毛膜癌4例)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4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GF-β1和PLGF的阳性表达率,分析TGF-β1和PLGF在正常对照组、葡萄胎组和GTN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其与患者临床高危因素(年龄>40岁、子宫体积>孕周和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的关联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87.5%)比较,葡萄胎组(62.5%)和GTN组(30.8%)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且葡萄胎组TGF-β1阳性表达率高于GTN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22.5%)比较,葡萄胎组(50.0%)和GTN组(80.8%)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且葡萄胎组PLGF阳性表达率低于GTN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葡萄胎组患者中年龄>40岁、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者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而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在GTN组中并发高危因素者较无高危因素者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而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葡萄胎组和GTN组患者TGF-β1与PLGF阳性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585,P<0.05;r=-0.479,P<0.05)。结论:TGF-β1在葡萄胎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降低,PLGF表达率逐渐升高,可能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不同类型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胎盘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鼠肝脏组织和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4
作者 李红霞 刘伯锋 +1 位作者 姚珍薇 邵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6-729,I0003,共5页
目的:建立肝内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大鼠模型,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ICP孕鼠肝脏组织及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CP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从孕15d起,实验组孕鼠每天后肢内侧皮下注射孕酮和... 目的:建立肝内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大鼠模型,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ICP孕鼠肝脏组织及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CP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从孕15d起,实验组孕鼠每天后肢内侧皮下注射孕酮和雌二醇,对照组孕鼠注射精制植物油。至孕21d断头取血检测生化指标;取出母鼠肝脏及胎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脑海马CA1区HO-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孕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氮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表现,实验组孕鼠部分肝细胞有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肝小叶结构正常;胎鼠脑组织疏松,空泡样变性明显,部分细胞溶解,甚至消失。对照组孕鼠肝脏和胎鼠脑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胎鼠脑组织HO-1免疫着色强度减弱,HO-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ICP胎鼠脑组织中HO-1表达下降,可能与ICP胎儿窘迫的不良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血红素加氧酶1 雌激素 孕激素 胎鼠脑组织 大鼠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汁淤积症胎鼠脑组织中NPY的表达定位及意义
5
作者 李红霞 刘伯锋 +1 位作者 姚珍薇 邵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鼠肝脏、胎鼠脑组织结构变化;分析神经肽Y(NPY)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孕15 d SD大鼠,用孕酮及乙炔雌二醇建立孕鼠ICP模型,观察孕鼠肝脏和胎鼠脑组织的病理变... 目的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鼠肝脏、胎鼠脑组织结构变化;分析神经肽Y(NPY)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孕15 d SD大鼠,用孕酮及乙炔雌二醇建立孕鼠ICP模型,观察孕鼠肝脏和胎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图像分析检测ICP孕鼠(20例,实验组)及正常孕鼠(20例,对照组)脑组织中NPY的表达及定量。结果 ICP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酸(TBA)明显升高;光镜下见部分肝细胞有颗粒样变性和空泡变性。电镜下见肝组织中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肿胀,毛细胆管周围肝细胞内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胎鼠脑组织疏松,空泡样变性明显,部分细胞溶解,甚至消失。实验组胎鼠脑组织NPY表达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海马区,免疫阳性细胞被染成棕黄色,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分布在胞质和细胞膜表面。对照组海马区仅少部分细胞膜着色或无免疫着色。胎脑组织NPY的免疫组化结果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NPY平均光密度值(1.0486±0.0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297±0.02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P母鼠肝脏及胎鼠脑组织有明显病变,胎鼠脑组织中的NPY表达升高,可能与胎脑组织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 神经肽Y 雌孕激素 胎鼠脑组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2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及耐药 被引量:10
6
作者 常旺燕 李爱明 +1 位作者 窦丽 李红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9-756,共8页
目的:探讨TRIM2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以及PARP抑制剂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8例卵巢癌组织及宫颈上皮组织标本,并根据患者是否对PARP抑制剂尼拉帕尼耐... 目的:探讨TRIM2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以及PARP抑制剂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8例卵巢癌组织及宫颈上皮组织标本,并根据患者是否对PARP抑制剂尼拉帕尼耐药分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4例/组);卵巢癌细胞系CAOV3、SKOV3、OVCAR3、ES-2、HO8910、A2780和OV2008。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WB)分别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细胞系中TRIM21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构建TRIM21过表达及敲减细胞系,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用TOP/FOP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TRIM21对Wnt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qPCR法和WB检测TRIM21对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通过Wnt通路抑制剂XAV-939作进一步验证。结果:TRIM2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宫颈上皮组织(P<0.01),且在耐药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P<0.01);TRIM21在卵巢癌ES-2细胞中表达水平相对最高,而在CAOV3和A2780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均P<0.01)。敲减TRIM21后,ES-2细胞中TRIM2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TRIM21后,CAOV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1),并可抑制尼拉帕尼的抗肿瘤增殖活性,其可调控Wnt/catenin通路的激活,而敲减β-catenin或使用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后,TRIM21在卵巢癌中的作用被显著逆转。结论:TRIM21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在PARP抑制剂尼拉帕尼耐药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TRIM21 PARP抑制剂 Wnt/β-catenin抑制剂 增殖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