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以延安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晓军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5-168,共4页
本文对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2015级《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实施过程进行了简单陈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以调查问卷中的满意度、收获情况为被解释变量,以被调查同... 本文对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2015级《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实施过程进行了简单陈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以调查问卷中的满意度、收获情况为被解释变量,以被调查同学的基本信息及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与小组讨论授课方式和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得奖学金情况、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准备考研与课堂教学满意度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虽然在统计上不显著,但这种负相关系的存在说明本次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得到传统的"好同学"认可,这也反映出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2
作者 马莉 于紫妍 王晨曦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50-256,共7页
运用熵值法从产出提质增效、产品绿色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4个维度构建了延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2—2021年延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制约延安市及各区县(市)农业高质... 运用熵值法从产出提质增效、产品绿色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4个维度构建了延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2—2021年延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制约延安市及各区县(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延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稳步提升,但各区县(市)发展各具特点;产业融合发展和产品绿色发展是主要短板;如何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各地区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可以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入手,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切实解决延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障碍因子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医养结合整体性治理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姬雄华 邓慧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共4页
目前,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存在治理理念未统一、组织结构协调不畅、政策保障不足、技术支撑乏力等治理碎片化问题。对此,应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引,对标农村健康老龄化要求,统一治理理念、提升组织结构协同性、进行政策整合、搭建数字化平... 目前,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存在治理理念未统一、组织结构协调不畅、政策保障不足、技术支撑乏力等治理碎片化问题。对此,应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引,对标农村健康老龄化要求,统一治理理念、提升组织结构协同性、进行政策整合、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农村医养结合的整体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碎片化 农村医养结合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改革与企业创新投入:信息效应与监督效应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云桥 李百慧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9,共9页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创新措施。本文基于注册制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PSM—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注册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创新措施。本文基于注册制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PSM—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注册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金额、企业研发创新人员数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注册制改革主要通过发挥信息效应(降低股价同步性)和监督效应(降低代理成本)来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注册制改革对非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高金融化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说明注册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金融化。该研究结论为注册制改革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可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股价同步性 代理成本 企业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业人口格网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米瑞华 刘书敏 倪世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利用第五至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探索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农业人口格网化方法,获得陕西省1.5 km农业人口格网密度数据,揭示农业人口分布的特征和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2020年陕西省农业人口在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分布密集,陕北高原和秦巴... 利用第五至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探索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农业人口格网化方法,获得陕西省1.5 km农业人口格网密度数据,揭示农业人口分布的特征和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2020年陕西省农业人口在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分布密集,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地相对稀疏;在河谷地带分布相对密集,而在城市核心区、难利用土地以及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密度极低。2000—2020年,陕西省农业人口密度全域普遍下降,但各地降幅存在差异,致使空间不均匀性加剧,其原因可能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和农业人口规模下降速度不同。精度验证发现,农业人口格网数据与人口普查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农业人口格网数据集的拟合精度较高。研究减轻了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充分捕捉了农业人口分布的细节信息,对加快塑造分布合理的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口分布 人口数据格网化 土地利用类型 时空演变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财政政策的碳生产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玉焕 樊顺安 刘思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4,共17页
在“双碳”目标下,提高城市碳生产率是政府制定绿色财政政策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考量。以两部委开展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试点为准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指数模型,考察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 在“双碳”目标下,提高城市碳生产率是政府制定绿色财政政策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考量。以两部委开展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试点为准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指数模型,考察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显示,绿色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城市碳生产率,并推动了城市低碳发展。具体而言,实施该绿色财政政策能够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改善城市创新环境、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等提升城市碳生产率。同时,在非资源型、非工业型、环境信息公开和地方政府环保意识强的城市中,政策效应更显著。拓展研究发现,除铁岭市和铜川市外,其他试点城市在政策实施期间经济增长速率均高于碳排放增长速率,表现出明显的碳生产率提升趋势。绿色财政政策在推动城市减碳、促增长、提升碳生产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低碳发展应以绿色财政为抓手制定因应之策,以实现经济发展和减污降碳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财政政策 碳生产率 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减污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农业人口格网分布特征分析
7
作者 米瑞华 倪世龙 刘书敏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6-1019,共14页
高精度农业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对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决策价值。基于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与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集(分辨率1 km),探索了农业人口格网化方法,实现了1 km格网尺度的... 高精度农业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对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决策价值。基于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与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集(分辨率1 km),探索了农业人口格网化方法,实现了1 km格网尺度的中国农业人口密度可视化表达,验证指标显示数据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人口沿胡焕庸线具有显著分异特征,东南半壁农业人口格网密度均值(30.57人·km^(-2))是西北半壁(1.92人·km^(-2))的15.9倍。(2)农业人口分布沿地势三级阶梯下降而梯度递增,密度分别为0.98人·km^(-2)、11.27人·km^(-2)和30.76人·km^(-2)。(3)各个农业区的地形与气候对农业人口分布影响较大,温暖湿润的低海拔农业区农业人口密集,高寒干旱的高原丘陵农业区农业人口相对稀疏。研究建议实施差异化的数字农业推进策略,重点加强黄淮平原区等农业人口密集地区的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生态脆弱区的特色农旅融合,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口 土地利用类型 格网化方法 胡焕庸线 地势三级阶梯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发展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8
作者 刘佳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发展可有效驱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创新发展能够通过推动要素配置和产业集聚来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 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发展可有效驱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创新发展能够通过推动要素配置和产业集聚来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各子维度来看,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结构现代化、中国式产业管理现代化、中国式产业经济现代化、中国式产业协同现代化和中国式产业绿色现代化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中国式产业经济现代化的驱动作用最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创新发展对东部地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发展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要素配置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AI主播特征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机制--基于技术感知与社会互动双重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茸 马宝龙 +1 位作者 张鹏 高学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4,187,共19页
AI主播直播带货是电商直播领域的新热点,聚焦AI主播直播营销情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将AI主播特征概括为可爱度、活力性、专业性、响应性四个方面,从互动的技术体验感知和社会交互感知双重视角来探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对420个看... AI主播直播带货是电商直播领域的新热点,聚焦AI主播直播营销情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将AI主播特征概括为可爱度、活力性、专业性、响应性四个方面,从互动的技术体验感知和社会交互感知双重视角来探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对420个看过AI直播带货的样本调研分析发现:(1)AI主播特征(可爱度、活力性、专业性、响应性)与购买意愿正相关;(2)感知新奇和社交临场感在AI主播特征影响购买意愿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消费者创新性发挥着调节作用,随着创新性的提升,活力性、响应性对感知新奇、社会临场感和购买意愿的积极影响均得到加强,可爱度对感知新奇而不是社会临场感的正向影响也得以提升,但创新性对专业性影响感知新奇、社会临场感及购买意愿的关系均无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主播 购买意愿 感知新奇 社会临场感 消费者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障碍因素
10
作者 马莉 张琳媛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39-246,共8页
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12—2022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的发... 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12—2022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经济,二者区域差异性明显;在时间分异上,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从濒临失调向初级协调转变,在空间分异上,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影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从业人员及主要农产品产量。鉴于此,提出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因地制宜推进发展,促进二者协调;先进地市辐射带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扩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经济 耦合协调发展 障碍因素 时空分异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
11
作者 申红卫 尤一璞 李兵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基于2012—2021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在本区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的直接效应,而且会... 基于2012—2021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在本区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的直接效应,而且会对邻近区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从区域层面来看,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基于此,提出了因地制宜地继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先进地区辐射带动较落后地区,以此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熵值法 农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2
作者 申红卫 李兵 尤一璞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既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与路径。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和分析了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 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既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与路径。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和分析了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其差异性表现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发展均处于上升期,但并未到达最优耦合状态;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始终高于其他3个区域,耦合协调度在区域间的差异远高于区域内,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制约我国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乡村用电水平等。因此,应坚持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强区域间合作,各区域实施差异化政策,以此有效促进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绿色农业 耦合协调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陈云桥 廖颖颖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效应;...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扩大非农就业规模与提高农民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门槛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农民增收 非农就业规模 农民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共同富裕——基于β收敛模型
14
作者 徐礼志 孙定茂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基于2009—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构建共同富裕测度框架与驱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9—2022年,我国共同富裕及其三大维度均呈优化型收敛趋势,并加速迈向共同富裕。... 基于2009—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构建共同富裕测度框架与驱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9—2022年,我国共同富裕及其三大维度均呈优化型收敛趋势,并加速迈向共同富裕。(2)新质生产力对三大维度影响不同,在发展性上“促进但不收敛”,在共享性上“抑制但不收敛”,在可持续性上“促进且收敛”。(3)分区域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差异明显,西部地区领先收敛,实现均衡共同富裕;东、中部地区虽受新质生产力推动但没有呈现收敛趋势,呈两极分化现象。基于此,提出了加大新质生产力的辐射效应、加大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果、差异化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健 王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8,共6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核心动力。文章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2年的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之间的关系及产业结构升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核心动力。文章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22年的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之间的关系及产业结构升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在二者间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省份和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提升效应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证实,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之间发挥重要的传导作用。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产业结构升级 颠覆性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曹世雄 刘伟 +1 位作者 赵麦换 冯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879-7885,共7页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贫困陷阱是困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难题之一,探索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途径,是生态修复的核心目标。因此,生态修复不仅要依据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开展生态治理,同时要改变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发展...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贫困陷阱是困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难题之一,探索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途径,是生态修复的核心目标。因此,生态修复不仅要依据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开展生态治理,同时要改变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发展有利于生态修复的绿色产业,使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既可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又有利于生态修复。从而摆脱"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被动局面,实现生态修复与居民生计改善的双赢目标。为了验证这一模式的可行性,该研究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补短板的方式,在延安市开展了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案实施前,延安市NDVI增长速度是陕西省平均水平的41%;新方案实施后,是陕西省平均水平的195%,新方案的贡献率为74.0%。双赢模式较好解决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彼此分离的这一矛盾,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治理效果,为我国生态脆弱区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治理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修复 土地退化 植被覆盖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研究:目标、路径与保障措施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智林 王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81,共3页
综合性大学的使命决定了其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的要求。理论... 综合性大学的使命决定了其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的要求。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从某一个方面或单视角展开研究,而从战略、策略、切入点、路径和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加以综合研究,是解决目前综合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提升其质量和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本科实践教学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明乳业盈利能力分析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蓓 杜亚芳 《中国乳业》 2025年第4期26-32,共7页
本文以光明乳业为例,用杜邦分析法对2018—2023年度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等指标进行分析,与蒙牛乳业、伊利股份等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发现,光明乳业净资产收益率上升、营业净利润率提高、抗风险能... 本文以光明乳业为例,用杜邦分析法对2018—2023年度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等指标进行分析,与蒙牛乳业、伊利股份等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发现,光明乳业净资产收益率上升、营业净利润率提高、抗风险能力提升,但也存在成本费用控制较差、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低、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加强成本控制、加快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明乳业 杜邦分析法 盈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管理内卷化成因及突破进路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学敏 姬雄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15,共4页
组织管理内卷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目标实现日趋缓慢、组织改革创新效率低下、组织团队内部活力不足,其成因主要有领导决策与资源配置失衡、领导相互间缺乏协作认同、领导安排与下属执行相悖、领导风格与组织发展不符等。解决这一问题,要合... 组织管理内卷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目标实现日趋缓慢、组织改革创新效率低下、组织团队内部活力不足,其成因主要有领导决策与资源配置失衡、领导相互间缺乏协作认同、领导安排与下属执行相悖、领导风格与组织发展不符等。解决这一问题,要合理配置资源,寻求最优化发展;领导协同合作,确保和谐化发展;组织上行下效,力求精准化发展;领导与时俱进,保持创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管理 内卷化 领导者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晓钰 何宏庆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农业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数字普惠金... 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农业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起到了双重门槛的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从地域差异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影响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少;从农业核心价值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粮食主产区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基于此,提出了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范围,提高其数字化程度;减少“数字鸿沟”,促进农村金融的区域均衡增长;建立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效监管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农业 双重门槛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