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探究——评《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基础(第二版·富媒体)》
1
作者 王超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材料之一,被广泛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燃料生产过程中,也是化工产品、塑料、合成纤维等的重要原料,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石油工程中,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地下岩...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材料之一,被广泛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燃料生产过程中,也是化工产品、塑料、合成纤维等的重要原料,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石油工程中,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地下岩石的性质和行为直接影响着钻井、井壁稳定、油气流动等关键工程操作,对石油勘探、开采和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岩石力学的深入研究成为确保石油工程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下岩石 化工产品 石油勘探 富媒体 能源材料 问题探究 交通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变革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华 常佩艳 周玫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71,共3页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内涵,揭示了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变革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网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北洛河流域蝗虫群落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亚妮 徐文梅 +1 位作者 廉振民 王文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27,共3页
为深入寻求有害蝗虫的防治对策,2006-2007年6—9月对延安北洛河流域的蝗虫资源进行了调查。采用Shannor—Wiener的多样性指数(H)公式、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匀度指数(E)公式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C)公式,计算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 为深入寻求有害蝗虫的防治对策,2006-2007年6—9月对延安北洛河流域的蝗虫资源进行了调查。采用Shannor—Wiener的多样性指数(H)公式、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匀度指数(E)公式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C)公式,计算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生境及不同月份,延安北洛河流域蝗虫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值、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有明显差异,主要与蝗虫赖以生存的生境类型以及气温和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北洛河流域 蝗虫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格本位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4
作者 常佩艳 梁芷铭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7-58,共2页
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中西方人格理论中吸取合理元素,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人格,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健全大学生人格,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从转变思... 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中西方人格理论中吸取合理元素,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人格,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健全大学生人格,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从转变思想观念、改善课程设置和改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本位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陕南地区大气环境改善效果评价
5
作者 陈科宇 张旭宏 +2 位作者 周一怡 赵盼 乔毅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过去的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污染,空气质量恶化,雾霾频发。因此,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出发,要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改善与保护。持续推进有效治理措施,对于提升空气质量、营造健康美丽的居住环境至... 在过去的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污染,空气质量恶化,雾霾频发。因此,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出发,要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改善与保护。持续推进有效治理措施,对于提升空气质量、营造健康美丽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将简要介绍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并针对陕南地区大气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陕南地区大气环境改善效果,并提出一些加强陕南地区大气环境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 大气环境 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胁迫下冰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燕 山宝琴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30-33,37,共5页
试验研究了野外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试验设定了5种不同污染浓度,测定并分析了冰草根围菌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AM真菌孢子密度和主要菌种。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有2属9种AM真菌,其中近... 试验研究了野外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试验设定了5种不同污染浓度,测定并分析了冰草根围菌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AM真菌孢子密度和主要菌种。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有2属9种AM真菌,其中近明球囊霉(G.clarideum)为优势种,网状球囊霉(G.reticulatum)和地球囊霉(G.geosporum)为常见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为偶见种。冰草根围菌丝侵染率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减后增且差异显著;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受到明显抑制。石油烃浓度与泡囊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孢子密度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 AM真菌 石油污染土壤 侵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赵老峪组岩石磁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兰书琪 卫弼天 +12 位作者 幸龙云 杜楠 冷先刚 姜南 程鑫 陈庆龙 王保锋 许鹏祥 邓晓红 张冬孟 李腾 刘非凡 吴汉宁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9,共15页
利用古地磁学手段定量约束华北板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可为原特提斯造山作用及华北板块与冈瓦纳大陆的亲缘性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但华北板块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含丰富油气资源,后期构造运动和油气运... 利用古地磁学手段定量约束华北板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可为原特提斯造山作用及华北板块与冈瓦纳大陆的亲缘性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但华北板块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含丰富油气资源,后期构造运动和油气运移均可能导致其早古生代地层遭受重磁化影响。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富平地区上奥陶统赵老峪组灰岩、凝灰岩样品进行了系统岩相学、岩石磁学及逐步退磁研究,包括光学显微镜鉴定实验、扫描电镜(SEM)实验、能谱分析(EDS)实验、饱和等温剩磁(SIRM)实验、三轴等温热退磁实验、磁化率随温度变化(κ-T)实验、磁滞回线实验、一阶反转曲线(FORC)实验、系统热退磁实验以及热-交混合退磁实验,探讨了各类岩石的主要载磁矿物及其是否具备记录原生剩磁信息的潜能。结果表明:灰岩及凝灰岩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黄铁矿和(或)胶黄铁矿,部分样品还含少量赤铁矿(含杂质)和针铁矿,矿物颗粒的磁畴类型同时含有SD(单畴)和MD(多畴)两种。结合岩相学及退磁实验结果认为这些主要载磁矿物可能是与后期流体作用(有机质成熟及运移等)有关的次生矿物,其携带的剩磁信号不能直接用于约束板块早古生代古地理位置,或可用于约束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古生界油气运移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 岩石磁学 上奥陶统 赵老峪组 流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煤阶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樊庄、韩城矿区为例 被引量:32
8
作者 康园园 邵先杰 王彩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8-732,共5页
对中国高、中煤阶典型煤田即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并分析射孔厚度、射孔层数、排采技术、增产措施等对产气量的影响。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可分为4类:高产气井,日产气大于3000m3,稳产时间... 对中国高、中煤阶典型煤田即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并分析射孔厚度、射孔层数、排采技术、增产措施等对产气量的影响。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可分为4类:高产气井,日产气大于3000m3,稳产时间长、递减速度慢且平稳、峰值产量高、排水期短;中产气井,日产气1000~3000m3,稳产时间较短、排水期较长、递减初期递减快;低产气井,日产气小于1000m3,稳产时间短、产水量高、排水时间长、生产不连续;不产气井,日产水量大、液面下降缓慢、井口套压很低或为零。根据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归纳出了3类生产模式。结合具体实例,定量或定性地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煤层气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的射孔厚度一般应大于5 m;射孔层数一般不要超过3层;要保持稳定且持续的高产,需选择合适的排采制度;二次措施后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生产特征 射孔厚度 射孔层数 排采技术 增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天然气富集关系——以高桥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添锦 王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SA79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地质分析法、印模法及残厚法对岩溶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其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预... 以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SA79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例,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地质分析法、印模法及残厚法对岩溶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其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有利勘探区。根据研究结果,表明SA79井区主体位于岩溶古地貌斜坡位置,呈现西高东低的形态;局部发育岩溶残丘;东部发育岩溶洼地(凹地)。岩溶古地貌对天然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天然气主要富集于岩溶洼地上方的斜坡、残丘带和洼地之间的残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岩溶古地貌恢复 天然气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ZI的致密砂岩渗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添锦 张海 李鹏程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0-376,共7页
为解决致密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强渗流特征复杂,剩余油富集规律不清的问题,以靖边油田为例,运用Amaefule提出的流动分层指标法,建立流动单元分类标准图版,进而确定出流动单元类型。通过岩心归位建立孔、渗透率的解释模型,求取各井点FZI... 为解决致密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强渗流特征复杂,剩余油富集规律不清的问题,以靖边油田为例,运用Amaefule提出的流动分层指标法,建立流动单元分类标准图版,进而确定出流动单元类型。通过岩心归位建立孔、渗透率的解释模型,求取各井点FZI值,划分平面流动单元,采用单井劈分法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分析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致密岩性储层的渗流特征体现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的响应关系,流动单元类型与井网完善程度对剩余油分布均有明显控制作用,井网完善程度较低时,流动单元指数越高,单井的剩余储量越大,井网完善程度较高时,在流动单元的过渡区剩余油的储量较大。利用FZI流动分层指标法研究致密岩性储层的渗流特征,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开发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岩性 渗流特征 流动单元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家集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油藏储集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艳琴 袁珍 +1 位作者 李克永 梁积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4期86-91,共6页
何家集区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较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平原分... 何家集区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较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何家集区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分流河道砂体带上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因素 沉积相 延长组 何家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监控葡萄糖浓度的嵌入式光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涛 王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63-67,共5页
由于在持续流动条件下连续监测血糖浓度较为困难,提出了2种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光子生物传感器设计方法,分别是内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和对内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进行改进,将微珠腔与玻璃粉填充渠道综合的外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 由于在持续流动条件下连续监测血糖浓度较为困难,提出了2种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光子生物传感器设计方法,分别是内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和对内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进行改进,将微珠腔与玻璃粉填充渠道综合的外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结果显示,前者内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可检测浓度为0.26-5.00mg·L-1的葡萄糖,R2=0.9905;后者通过外部固定联合方法固定大量的酶于玻璃粉上,加快了传感器腔内化学反应的速率,在连续流动情况下,可检测浓度为0.7-10.0mg·L-1的葡萄糖,R2=0.9845。外部固定光子生物传感器在光子芯片实验室的在线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玻璃粉(微珠)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地区储层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亚婷 李旦 +4 位作者 尚有战 吴小斌 李海飞 李晓峰 李浩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9-635,共7页
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储层为重点勘探层系,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研究储层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寻找油气富集规律,有效预测有利区,通过测井、录井、化验资料等,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等方法,对长7烃源岩、长6储层条件... 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储层为重点勘探层系,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研究储层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寻找油气富集规律,有效预测有利区,通过测井、录井、化验资料等,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等方法,对长7烃源岩、长6储层条件及储源配置关系、成藏驱动力等方面要素分析,进一步预测油气富集"甜点"模式,对储层地质与成藏特征进行总结。研究结果:长7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好,是优质生油岩,油源受构造影响分区分布,西北部成熟度高于东南部,为成藏提供基础条件;长6受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影响,物性变差,与长7形成良好储源配置关系;成藏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力,范围在0.014~0.078 MPa,驱动力大于运移阻力,流体才会聚集成藏。结果表明:长6储层成藏受控于优质烃源岩展布、储层质量等,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和影响,浊积水道区域,发育成熟的孔-缝疏导系统,构造局部隆起带,控制致密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长6储层 储源配置 运聚动力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复合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龚嘉顺 李锦锋 +4 位作者 李倩 王茜 蔡廷强 黄飞飞 武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39,共7页
常规滑溜水和聚合物压裂液在高温高盐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黏度低、剪切稳定性不足和携砂能力差等缺点,使其在非常规储层压裂中造缝能力不足,影响压裂后的产能。为此,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功能单体DR... 常规滑溜水和聚合物压裂液在高温高盐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黏度低、剪切稳定性不足和携砂能力差等缺点,使其在非常规储层压裂中造缝能力不足,影响压裂后的产能。为此,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功能单体DRS-1为原料,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合物PADD,再通过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出新型纳米复合聚合物PADD-1,优选协同作用良好的黏土稳定剂和助排剂,形成新型纳米复合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纳米复合聚合物压裂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在150℃和170 s-1的条件下剪切120 min后黏度仍能保持在50 mPa·s以上;该压裂液体系的携砂能力较强,并且破胶后的残渣含量较低。该压裂液体系成功应用于某致密油藏,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砂 纳米复合聚合物 压裂液 耐剪切性 破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怎样上好“廉政道德课”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佩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47,共2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关注领导干部的廉政道德建设问题。进行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政道德教育,完善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制度建设,推进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监督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廉政建设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污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非微生物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 祁迎春 +3 位作者 何娜 宫诗雅 高思琪 张腾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90-93,共4页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不仅需要去除污染物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恢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植物修复,具有生态、经济、美观等优点,已成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法。植物修...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不仅需要去除污染物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恢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植物修复,具有生态、经济、美观等优点,已成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法。植物修复可以与各种强化措施相结合进行联合修复,提高修复效率。文章简要总结近期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筛选及添加营养物质、堆肥、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等非生物强化措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植物修复 施肥 堆肥 生物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白沙蒿根际丛枝菌根及其球囊霉素的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山宝琴 李杉 +2 位作者 李珂 马旭喆 邓晨阳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探明流动沙地先峰植物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产球囊霉素时空分布,在库布齐沙漠选设白沙蒿样地,于春、夏和秋季分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土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侵染率... 为探明流动沙地先峰植物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产球囊霉素时空分布,在库布齐沙漠选设白沙蒿样地,于春、夏和秋季分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土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侵染率、孢子密度、球囊霉素含量和土壤理化因子,并系统分析了两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白沙蒿和丛枝菌根真菌具有良好的共生关系,夏季和秋季的真菌菌丝侵染率略高于春季,夏季平均为89.75%,秋季平均达到92.37%,两季的最大值都出现在20-30 cm土层。②白沙蒿根际丛枝菌根真菌活性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真菌孢子密度为1.21-12.31个·g土^-1,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的0-10 cm土层。孢子密度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各季都随土层加深而递减。③白沙蒿根际土壤中总球囊霉素含量范围为0.37-1.27 mg·g^-1,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范围为0.19-0.81 mg·g^-1,两者在各季节最大值都出现在0-10cm土层,呈现明显的表层土富集性。④球囊霉素与土壤中真菌孢子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和土壤养分及大多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土壤丛枝菌根真菌活性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蒿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霉素 流动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氰化镍/普鲁士蓝复合膜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宋诗稳 刘冉彤 +2 位作者 莫驰 王溦 吴孟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4-89,100,共7页
利用直接电沉积法制备了Nano-NiHCF/PB复合膜传感器.电沉积过程中EDTA同时起到了减慢金属铁氰化物成核速率、加快沉积速率的作用,使金属铁氰化物由不均匀的小岛状结块转变为立方体状并均匀分散于复合陶瓷碳电极(CCE)表面.结果表明,该复... 利用直接电沉积法制备了Nano-NiHCF/PB复合膜传感器.电沉积过程中EDTA同时起到了减慢金属铁氰化物成核速率、加快沉积速率的作用,使金属铁氰化物由不均匀的小岛状结块转变为立方体状并均匀分散于复合陶瓷碳电极(CCE)表面.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并不是铁氰化镍和普鲁士蓝(PB)的简单混合,PB立方晶体中的FeШ被Ni2+占据进而生成铁、镍共沉积的铁氰化物.研究了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H2O2的电催化活性,H2O2浓度与其峰电流在7.9×10^-6~2.3×10^-2mo/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检出限为2.6×10^-6mol/L,灵敏度为77.5μA/mmol/L,异相催化反应速率常数为1.6×10^3L/mol/s.该复合材料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受益于nano-Ni/FeHCF成核点在CCE溶胶-凝胶形成的三维网状碳基底中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铁氰化物 电沉积 膜修饰电极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