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延安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涛 吕磊 王芳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9-81,共3页
对标"中国制造2025"、"新国标"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人才的要求,我国的工科专业教育体系面临较大的挑战,即建立我国自己的"新工科"工程教育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经过分析得出,建立"新工科"工程... 对标"中国制造2025"、"新国标"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人才的要求,我国的工科专业教育体系面临较大的挑战,即建立我国自己的"新工科"工程教育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经过分析得出,建立"新工科"工程教育体系,其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核心,也是首要之务。以延安大学工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举措,并阐明了延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含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延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气田宝塔南部马家沟组古地貌恢复及其油气勘探地质意义
2
作者 吴小斌 余皓天 +4 位作者 崔宏俊 姜磊 王帅 郭伟鹏 张茜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岩溶古地貌是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分布及发育的影响因素之一,恢复岩溶古地貌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测井、录井以及岩芯资料,对延安气田宝塔南部马家沟组地层进行精细对比,并建立等时地层格架,以本溪组顶部煤层和马五5顶部灰岩这两... 岩溶古地貌是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分布及发育的影响因素之一,恢复岩溶古地貌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测井、录井以及岩芯资料,对延安气田宝塔南部马家沟组地层进行精细对比,并建立等时地层格架,以本溪组顶部煤层和马五5顶部灰岩这两个全区稳定发育、近等时的地层界面作为恢复下古生界顶部特征的基准面,进行研究区马家沟组顶面古地貌的重建。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出高地、斜坡、盆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以及高地、台地、阶地、溶丘、侵蚀沟谷、盆地、沟槽等次一级地貌单元。研究区马家沟组顶面呈现出中部高、东西低、南部高、北部低的地貌格局,中部及南部元龙寺-姚店-南泥湾一带为岩溶高地,西南部的安塞-枣园、东部的梁家河-刘家河一带为岩溶斜坡,关庄、临镇、楼坪一带为岩溶盆地。基于岩心资料以及试气资料的综合分析,岩溶斜坡中的侵蚀沟谷单元有利于储层的形成,是勘探天然气的相对有利区域。该研究可丰富油气成藏理论,对后续岩溶型储层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气田 马家沟组 古地貌特征 岩溶储层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东部地区山2段储层评价
3
作者 黄国丽 薛辉 吴小斌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4-68,共5页
通过各类常规实验分析资料,开展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和孔喉结构特征的研究。依据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资料判定延安东部地区山西组山2段发育石英砂岩,含岩屑石英砂岩,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常见压... 通过各类常规实验分析资料,开展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储层物性和孔喉结构特征的研究。依据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资料判定延安东部地区山西组山2段发育石英砂岩,含岩屑石英砂岩,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常见压实、压溶作用,发育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绿泥石胶结,长石、岩屑的溶蚀等。由此造成石英砂岩储层内发育残余粒间孔,及溶蚀粒内孔隙,其他岩类以溶蚀孔隙为主,偶见各种成岩的裂缝(隙)。压汞实验分析显示山2段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小,分选中等,物性差异较大,山23亚段物性最好,并依据毛细管曲线将山2段储层划分为四类。最终,综合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区主要发育物性较差,孔喉中等,分选一般,属特低孔特低渗的Ⅱ、Ⅲ类储层,仅山23亚段发育Ⅰ类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地区 山西组 成岩作用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胁迫下冰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燕 山宝琴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30-33,37,共5页
试验研究了野外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试验设定了5种不同污染浓度,测定并分析了冰草根围菌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AM真菌孢子密度和主要菌种。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有2属9种AM真菌,其中近... 试验研究了野外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多样性。试验设定了5种不同污染浓度,测定并分析了冰草根围菌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AM真菌孢子密度和主要菌种。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冰草根围有2属9种AM真菌,其中近明球囊霉(G.clarideum)为优势种,网状球囊霉(G.reticulatum)和地球囊霉(G.geosporum)为常见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为偶见种。冰草根围菌丝侵染率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减后增且差异显著;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受到明显抑制。石油烃浓度与泡囊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孢子密度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 AM真菌 石油污染土壤 侵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石油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祁迎春 衡宇琪 +2 位作者 许小华 罗田 陈强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6-80,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对石油污染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烃的降解率随施肥量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对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对石油污染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烃的降解率随施肥量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对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得出石油烃的降解率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72;石油烃的降解率与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石油烃的降解率与脲酶活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施肥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水盆地金昌坳陷石油资源潜力
6
作者 范柏江 同世凯 +2 位作者 晋月 霍萍萍 王一琳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6-71,共6页
金昌坳陷位于中国西部的潮水盆地,其勘探程度偏低。尽管金昌坳陷具有发育烃源岩的条件,但坳陷究竟有多大的石油资源潜力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有机质丰度测试、镜质体反射率测试、岩石热解测试等技术,对烃源岩开展了系统的评价与分析;同... 金昌坳陷位于中国西部的潮水盆地,其勘探程度偏低。尽管金昌坳陷具有发育烃源岩的条件,但坳陷究竟有多大的石油资源潜力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有机质丰度测试、镜质体反射率测试、岩石热解测试等技术,对烃源岩开展了系统的评价与分析;同时,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对研究区的石油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金昌坳陷青土井组和新河组烃源岩,在有机质丰度上达到好烃源岩标准;热演化程度低,处于低熟-中等成熟范围;有机质类型以混合的类型为主。青土井组烃源岩的生烃强度为28.0 mg/g TOC;新河组烃源岩的生烃强度为24.0 mg/g TOC。金昌坳陷的石油资源量总计3550.9×10^4 t。整体而言,坳陷的石油资源丰度低,油气资源潜力弱,石油勘探与开发存在较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坳陷 资源评价 烃源岩 石油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前环境监测案例分析
7
作者 郭堤 郑少杰 +3 位作者 张洋 杨旭元 牛志睿 黄华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场建设前项目地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是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目前环境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以西安市某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工程为例,设计一套完整的建设前环境监测方案,对大气环境、地下水、环境噪声以... 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场建设前项目地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是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目前环境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以西安市某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工程为例,设计一套完整的建设前环境监测方案,对大气环境、地下水、环境噪声以及土壤环境各指标进行监测并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地大气中H_(2)S、NH_(3)和TSP浓度均符合国家相关限值标准;部分样点(泉水监测点)地下水存在严重As污染问题,超标达50~160倍;昼间和夜间环境噪声处于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以下;除个别土壤监测点位(S4、S5、S6)重金属浓度超出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国家二类用地标准。因此,后期对于项目地环境质量的监测应着重关注地下水污染情况。该研究可在技术参数、点位设置及参考标准方面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环境监测 地下水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煤阶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樊庄、韩城矿区为例 被引量:31
8
作者 康园园 邵先杰 王彩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8-732,共5页
对中国高、中煤阶典型煤田即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并分析射孔厚度、射孔层数、排采技术、增产措施等对产气量的影响。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可分为4类:高产气井,日产气大于3000m3,稳产时间... 对中国高、中煤阶典型煤田即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并分析射孔厚度、射孔层数、排采技术、增产措施等对产气量的影响。樊庄和韩城两个矿区煤层气井可分为4类:高产气井,日产气大于3000m3,稳产时间长、递减速度慢且平稳、峰值产量高、排水期短;中产气井,日产气1000~3000m3,稳产时间较短、排水期较长、递减初期递减快;低产气井,日产气小于1000m3,稳产时间短、产水量高、排水时间长、生产不连续;不产气井,日产水量大、液面下降缓慢、井口套压很低或为零。根据煤层气井的生产特征,归纳出了3类生产模式。结合具体实例,定量或定性地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煤层气井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的射孔厚度一般应大于5 m;射孔层数一般不要超过3层;要保持稳定且持续的高产,需选择合适的排采制度;二次措施后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生产特征 射孔厚度 射孔层数 排采技术 增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ZI的致密砂岩渗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添锦 张海 李鹏程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0-376,共7页
为解决致密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强渗流特征复杂,剩余油富集规律不清的问题,以靖边油田为例,运用Amaefule提出的流动分层指标法,建立流动单元分类标准图版,进而确定出流动单元类型。通过岩心归位建立孔、渗透率的解释模型,求取各井点FZI... 为解决致密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强渗流特征复杂,剩余油富集规律不清的问题,以靖边油田为例,运用Amaefule提出的流动分层指标法,建立流动单元分类标准图版,进而确定出流动单元类型。通过岩心归位建立孔、渗透率的解释模型,求取各井点FZI值,划分平面流动单元,采用单井劈分法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分析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致密岩性储层的渗流特征体现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的响应关系,流动单元类型与井网完善程度对剩余油分布均有明显控制作用,井网完善程度较低时,流动单元指数越高,单井的剩余储量越大,井网完善程度较高时,在流动单元的过渡区剩余油的储量较大。利用FZI流动分层指标法研究致密岩性储层的渗流特征,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开发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岩性 渗流特征 流动单元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家集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油藏储集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艳琴 袁珍 +1 位作者 李克永 梁积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4期86-91,共6页
何家集区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较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平原分... 何家集区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较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何家集区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分流河道砂体带上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因素 沉积相 延长组 何家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油田墩洼油区延9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添锦 张海 李鹏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5期15-19,共5页
针对靖边油田墩洼油区延9低渗透油藏,层内非均质性强,部分注水井吸水不均,水驱规律复杂,注水调控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其注采对应关系,油水井生产能力,注水情况、采油速度、油藏压力保持水平、注采井网适应性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注水开... 针对靖边油田墩洼油区延9低渗透油藏,层内非均质性强,部分注水井吸水不均,水驱规律复杂,注水调控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其注采对应关系,油水井生产能力,注水情况、采油速度、油藏压力保持水平、注采井网适应性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藏注水时间短,地层亏空严重,油水井数比过高,达到4.18,大部分面积没有水井控制,水驱控制程度只有45%左右,存水率为负的50%,导致采油速度低,目前采油速度只有0.26%;目前压力保持程度低,压力系数为0.43。目前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采出程度低,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洼油区 延9油藏 开发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亚军 杜学工 《继续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
站在终身教育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即: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把培养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学习者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qu... 站在终身教育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即: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把培养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学习者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火山岩气藏衰竭开采拟稳态渗流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影 高树生 +2 位作者 熊伟 叶礼友 刘华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30,共2页
选取克拉美丽气田代表性岩样,通过室内拟稳态渗流模拟实验,研究低渗火山岩气藏衰竭式开采过程中的渗流规律,分析衰竭过程中气体的渗流特征,并解释了原因。根据实验渗流规律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实验曲线,结合物质平衡... 选取克拉美丽气田代表性岩样,通过室内拟稳态渗流模拟实验,研究低渗火山岩气藏衰竭式开采过程中的渗流规律,分析衰竭过程中气体的渗流特征,并解释了原因。根据实验渗流规律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实验曲线,结合物质平衡法计算了岩样原始含气量,分析不同流量不同废弃压力下的采收率,模拟模型的最终采收率可达到88.6%。并提出了生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气藏 拟稳态 衰竭式开发 应力敏感性 滑脱效应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铋催化发光法测定空气中丙醛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双海军 张琰图 +2 位作者 甄延忠 刘欢 宋馥馨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基于在较低工作温度下,丙醛可以在钒酸铋(Bi VO4)材料上产生强烈的催化发光(CTL)现象设计了一种检测空气中痕量丙醛的新型催化发光传感器。在检测波长620 nm,反应温度202℃,载气流速为380 m L/min下测定丙醛的线性范围70~1660 mg/m^3(R=... 基于在较低工作温度下,丙醛可以在钒酸铋(Bi VO4)材料上产生强烈的催化发光(CTL)现象设计了一种检测空气中痕量丙醛的新型催化发光传感器。在检测波长620 nm,反应温度202℃,载气流速为380 m L/min下测定丙醛的线性范围70~1660 mg/m^3(R=0.9965),检出限为19 mg/m^3(S/N=3),对于280 mg/m^3的丙醛及空白连续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9%。考察了14种相同浓度的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干扰情况,连续90 h通过280 mg/m^3的丙醛气体,发光强度无明显降低,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且性能稳定。该传感器可用于人工合成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97.5%~103.0%。并对可能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醛 催化发光 钒酸铋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钻井液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贺亚维 卜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1-65,共5页
介绍了钻井液最基本的功用和陕北油田应用最广泛的水基泥浆及主要处理剂材料。针对陕北中生界油田东部地区地层稳定,南部地区易缩径、易漏失,西部地区砂岩层胶结疏松、造岩性差、易跨塌的特性,分别采用对应的钻井液。最后对陕北钻井液... 介绍了钻井液最基本的功用和陕北油田应用最广泛的水基泥浆及主要处理剂材料。针对陕北中生界油田东部地区地层稳定,南部地区易缩径、易漏失,西部地区砂岩层胶结疏松、造岩性差、易跨塌的特性,分别采用对应的钻井液。最后对陕北钻井液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8个方面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水基泥浆 钻井液添加剂 鄂尔多斯盆地 钻井液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注水对压裂改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甄延忠 吴东兵 +2 位作者 李保平 闫凤平 徐东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3-85,共3页
陕北油田区域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属于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实施压裂改造可以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通过对姚店油田长6油层进行注水压裂改造,油井平均单井日产量提高了234%,稳产时间达3个月以上。研究表明特低渗透油层在注水受... 陕北油田区域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属于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实施压裂改造可以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通过对姚店油田长6油层进行注水压裂改造,油井平均单井日产量提高了234%,稳产时间达3个月以上。研究表明特低渗透油层在注水受效后油层压力开始恢复时,对油层实施压裂,可以提高采收率,获得最好的增产、稳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层 压裂改造 注水 增产 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活性碳纤维损耗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志睿 董为民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期188-189,共2页
通过实验对微波辐照活性碳纤维的损耗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实验的仪器与装置,对影响活性碳纤维损耗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微波再生法具有再生时间短、活性碳纤维损耗率较低的优点,对活性碳纤维加温热源具有很好的经济实用性。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损耗率 功率 辐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提取丁香色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东兵 李葆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7-70,共4页
研究微波法提取丁香中食用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称取一定量的备用原料,选取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提取剂浓度、原料用量(g)与提取剂用量(mL)的配比(料液比)等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微波功率是影响提取丁香色素的主要因素... 研究微波法提取丁香中食用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称取一定量的备用原料,选取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提取剂浓度、原料用量(g)与提取剂用量(mL)的配比(料液比)等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微波功率是影响提取丁香色素的主要因素;影响丁香色素提取的顺序是微波功率>料液比>辐射时间>提取剂浓度;最优工艺条件是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辐射时间为120 s,提取剂为20%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 g:8 mL;提取液浓度与料液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正交试验是省时省力、结果易得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丁香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2(MoO_4)(SeO_3)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19
作者 甄延忠 周晓亮 +2 位作者 李静 王丹军 付峰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水热合成了一例新型的混金属的钼亚硒酸盐〔Zn2(MoO4)(SeO3)(1)〕,采用了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热重性质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中的{Zn(1)O4}四面体和{Zn(2)O6}八面体通过共用顶角相连,形成了平行(001)... 水热合成了一例新型的混金属的钼亚硒酸盐〔Zn2(MoO4)(SeO3)(1)〕,采用了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热重性质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中的{Zn(1)O4}四面体和{Zn(2)O6}八面体通过共用顶角相连,形成了平行(001)晶面的二维的Zn-O层,{MoO4}四面体连接Zn-O层形成了复杂的三维框架结构。TG-DSC曲线表明:Zn2(MoO4)(SeO3)在温度485℃时开始分解,对应着在485-655℃范围释放Se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亚硒酸盐 三维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地区储层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亚婷 李旦 +4 位作者 尚有战 吴小斌 李海飞 李晓峰 李浩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9-635,共7页
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储层为重点勘探层系,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研究储层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寻找油气富集规律,有效预测有利区,通过测井、录井、化验资料等,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等方法,对长7烃源岩、长6储层条件... 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储层为重点勘探层系,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研究储层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寻找油气富集规律,有效预测有利区,通过测井、录井、化验资料等,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等方法,对长7烃源岩、长6储层条件及储源配置关系、成藏驱动力等方面要素分析,进一步预测油气富集"甜点"模式,对储层地质与成藏特征进行总结。研究结果:长7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好,是优质生油岩,油源受构造影响分区分布,西北部成熟度高于东南部,为成藏提供基础条件;长6受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影响,物性变差,与长7形成良好储源配置关系;成藏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力,范围在0.014~0.078 MPa,驱动力大于运移阻力,流体才会聚集成藏。结果表明:长6储层成藏受控于优质烃源岩展布、储层质量等,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和影响,浊积水道区域,发育成熟的孔-缝疏导系统,构造局部隆起带,控制致密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长6储层 储源配置 运聚动力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