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RNAi技术改良淀粉品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国梁 张向前 +1 位作者 穆三浪 陈宗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91,101,共5页
RNA干涉(RNAi)是由dsRNA引起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在动、植物和真菌中广泛存在并被证实。具有的特异性、稳定性、高效、快速以及不改变基因组的遗传组成等特性,为RNAi这一新技术在植物的遗传改良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重... RNA干涉(RNAi)是由dsRNA引起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在动、植物和真菌中广泛存在并被证实。具有的特异性、稳定性、高效、快速以及不改变基因组的遗传组成等特性,为RNAi这一新技术在植物的遗传改良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重点从RNAi的发现与淀粉品质相关的淀粉合成酶及其利用RNAi在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改良研究方面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改良 淀粉品质 淀粉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在慢性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史云欣 卢俊宇 +4 位作者 李永康 潘坤清 李腊梅 解柔刚 杨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电压门控钠通道1.7(Nav1.7)是一种钠离子通道蛋白,与多种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综合征相关。Nav1.7已被证明是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主要因素,在参与疼痛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Nav1.7的SCN9A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性... 电压门控钠通道1.7(Nav1.7)是一种钠离子通道蛋白,与多种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综合征相关。Nav1.7已被证明是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主要因素,在参与疼痛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Nav1.7的SCN9A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会导致严重的神经性疼痛。本文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常见SCN9A突变引发疾病的研究报道,探讨Nav1.7通道在慢性痛中的作用机制,阐释Nav1.7作为慢性痛疾病治疗新靶点的潜在意义,为慢性痛的机制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Nav1.7 SCN9A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齐向英 郑丹 +1 位作者 张超 陈宗礼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以菊花当年生茎段为材料,以氯化汞为灭菌剂,采用单因子试验(初代培养)和正交试验(继代培养),获得了菊花组培无性系,研究表明,适合菊花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0.2 mg/L,适合菊花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TDZ... 以菊花当年生茎段为材料,以氯化汞为灭菌剂,采用单因子试验(初代培养)和正交试验(继代培养),获得了菊花组培无性系,研究表明,适合菊花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0.2 mg/L,适合菊花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TDZ 0.0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茎段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枣树品种叶片气孔性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齐向英 齐龙 +1 位作者 赵鹏飞 陈宗礼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9-200,共2页
以陕西延川县分布的12个枣树品种为材料,采用透明胶布黏取法对其叶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和大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枣树品种气孔长度在24.64~30.43μm之间,气孔宽度在19.83~23.26μm之间,气孔数量在101.60~66.37个/mm2之间。其中骏Ⅱ... 以陕西延川县分布的12个枣树品种为材料,采用透明胶布黏取法对其叶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和大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枣树品种气孔长度在24.64~30.43μm之间,气孔宽度在19.83~23.26μm之间,气孔数量在101.60~66.37个/mm2之间。其中骏Ⅱ气孔数量最多,疙瘩枣最少。骏枣的气孔长度、宽度均最大,疙瘩枣长度最小,驴奶头枣宽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叶片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枣林土壤动物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长海 刘世鹏 +2 位作者 李延清 徐世才 王文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9-433,共5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枣林土壤动物对土壤质量变化的指示作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陕北枣林研究区域内,以土壤动物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定点动态观测与室内实验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陕北枣林土壤动物类群... 目的为深入研究枣林土壤动物对土壤质量变化的指示作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陕北枣林研究区域内,以土壤动物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定点动态观测与室内实验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陕北枣林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土壤因子的相关程度不如密度明显。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及其和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与土壤营养要素相关程度较为密切,而且pH值无论对土壤动物类群数还是密度影响都最明显;土壤含水量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和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有显著影响;陕北枣林土壤动物与土壤环境要素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结论生境差异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均具极显著影响,而季节变化仅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林 土壤动物 土壤因子 季节动态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山丹鳞茎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昊 邵青 +1 位作者 贺晓龙 王延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156,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山丹鳞茎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山丹鳞茎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料液比32∶1(m L/g)、回流温度69℃、回流时间120 min。经证明,总黄酮含量试验值(4.685 mg/g)与预测值(4.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山丹鳞茎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山丹鳞茎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料液比32∶1(m L/g)、回流温度69℃、回流时间120 min。经证明,总黄酮含量试验值(4.685 mg/g)与预测值(4.729 mg/g)基本一致,RSD为0.661%,表明所得工艺参数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 总黄酮 乙醇回流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牡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齐向英 陈宗礼 +2 位作者 薛浩 刘航娟 张斌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49,共2页
以矮牡丹成熟叶片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经过30 d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诱导出绿色的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适合矮牡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mL+IBA0.9 mg/mL+2,4-D 0.3 mg/mL,该培养基也适合... 以矮牡丹成熟叶片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经过30 d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诱导出绿色的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适合矮牡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mL+IBA0.9 mg/mL+2,4-D 0.3 mg/mL,该培养基也适合新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牡丹 叶片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叶片愈伤组织培养与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宗礼 张向前 +2 位作者 齐向英 延志莲 薛皓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6,35,共5页
为探讨枣树组织培养育种及快繁技术,以木枣、骏枣和狗头枣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再分化出不定芽,从而建立高效的再生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或同一基因型的不同部位的材料其培养效果间有差异;试管枣苗茎尖倒数... 为探讨枣树组织培养育种及快繁技术,以木枣、骏枣和狗头枣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再分化出不定芽,从而建立高效的再生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或同一基因型的不同部位的材料其培养效果间有差异;试管枣苗茎尖倒数1~3片叶是合适的外植体材料;6-BA与2,4-D在枣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中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二者的配比浓度水平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质量;枣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适宜的培养基是3/4MS+6-BA0.2 mg.L-1+2,4-D 2.0 mg.L-1+琼脂0.55%+蔗糖3%。6-BAI、BA与TDZ在枣树愈伤组织分化培养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是CYI+6-BA 1.0 mg.L-1+IBA 0.2 mg.L-1+TDZ 0.015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叶片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向前 陈宗礼 +2 位作者 齐向英 白泽 牛延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08-2910,3051,共4页
概述了近年来枣树组织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及激素配比、褐化及污染、试管苗炼苗与移栽问题的产生及对策、利用组培技术脱除枣疯病病原体等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在枣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展望,即:应深入研究枣树细胞及原生质体培... 概述了近年来枣树组织培养过程中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及激素配比、褐化及污染、试管苗炼苗与移栽问题的产生及对策、利用组培技术脱除枣疯病病原体等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在枣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展望,即:应深入研究枣树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胚及胚乳培养、突变体的选育、种质保存和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并尽快应用于枣树的遗传育种工作,实现枣树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松柏类树叶提取物对小菜蛾拒食和产卵忌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世才 焦亚东 +3 位作者 薛皓 代云静 麻青梅 吕哲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9-101,共3页
采用95%乙醇浸泡、索式提取仪提取、浓缩得5种松柏类树叶提取物,再用叶碟法测定各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和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忌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5种松柏类树叶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拒食活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北美圆柏>... 采用95%乙醇浸泡、索式提取仪提取、浓缩得5种松柏类树叶提取物,再用叶碟法测定各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和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忌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5种松柏类树叶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拒食活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北美圆柏>刺柏>华山松>云杉>侧柏;对小菜蛾成虫产卵忌避作用由强到弱顺序为:华山松>北美圆柏>刺柏>云杉>侧柏。其中北美圆柏、华山松对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松柏类植物 叶提取物 拒食 产卵忌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枣组培快繁研究及染色体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向英 齐龙 陈宗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50-1552,共3页
以晋枣(Ziziphus jujuba Mill cv Jinzao)当年生枣头为外植体,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方法,建立晋枣组织培养无性系;用酶解去壁低渗法观察组培苗和原种苗根尖的染色体数量。结果表明,外植体在不同浓度的外源植物激素组合培养基中表现差异... 以晋枣(Ziziphus jujuba Mill cv Jinzao)当年生枣头为外植体,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方法,建立晋枣组织培养无性系;用酶解去壁低渗法观察组培苗和原种苗根尖的染色体数量。结果表明,外植体在不同浓度的外源植物激素组合培养基中表现差异很大,外源激素组合直接影响晋枣外植体的生长势,并且外源激素浓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新芽体的形成。适宜晋枣的继代培养基为MS+蔗糖30g/L+琼脂5.5g/L+IBA0.2mg/L+6-BA1.0mg/L+TDZ0.01mg/L,并且组培苗和原种苗的染色体数目均未变化,仍为2n=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枣 组织培养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枣林土壤动物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长海 刘世鹏 +3 位作者 徐世才 苑彩霞 齐龙 王文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3-436,共4页
研究土壤动物及其与枣树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为枣林生态系统土壤健康提供新的科学理论依据。以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茚三酮比色法、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还原糖测定法分... 研究土壤动物及其与枣树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为枣林生态系统土壤健康提供新的科学理论依据。以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茚三酮比色法、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还原糖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土壤蛋白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的酶活性,初步研究了枣林土壤动物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及其季节动态。转化酶活性与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春季)和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冬季)、淀粉酶活性与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夏季)及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密度(冬季)呈负相关,其他均为正相关。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和土壤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土壤蛋白酶和脲酶酶活性与土壤动物的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土壤酶活性 季节动态 枣林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叶面气孔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重炎 马海梅 +2 位作者 靳芬 侯仁浩 高尚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544-5545,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核桃品种的气孔性状。[方法]选取12个核桃品种,每个品种采集20片,测量气孔数目、长度和宽度。[结果]12个核桃品种气孔密度为99.89~179.21个/mm2,气孔长度为10.89~19.26μm,气孔宽度为8.23~12.91μm,其中朗帕克气孔密... [目的]研究不同核桃品种的气孔性状。[方法]选取12个核桃品种,每个品种采集20片,测量气孔数目、长度和宽度。[结果]12个核桃品种气孔密度为99.89~179.21个/mm2,气孔长度为10.89~19.26μm,气孔宽度为8.23~12.91μm,其中朗帕克气孔密度最大,香铃气孔长度和宽度最大。[结论]气孔性状可以作为筛选核桃品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气孔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枣园有害生物生态调控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长海 刘世鹏 +1 位作者 陈宗礼 廉振民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生物生态 陕北 调控体系 枣树病虫害 经济生态林 枣园 优良树种 黄河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国梁 张向前 +2 位作者 周茂林 陈宗礼 任桂梅 《食用菌》 2009年第1期8-9,共2页
测定了编号为M延-10羊肚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培养液pH值、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愈创木酚酶、蛋白酶酶活性及蛋白质、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5种酶活性有一定变化规律,但不同酶活性有较大差异,产酶高峰... 测定了编号为M延-10羊肚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培养液pH值、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愈创木酚酶、蛋白酶酶活性及蛋白质、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5种酶活性有一定变化规律,但不同酶活性有较大差异,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培养过程中蛋白质、糖含量随时间变化,且与酶活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 淀粉酶 蛋白酶 愈创木酚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抗裂枣树品种气孔性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世鹏 曹娟云 +2 位作者 陈宗礼 谢璐 刘江漫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85-87,共3页
对陕北地区主栽的5个抗裂枣树品种(串杆枣、大木枣、麻子枣、灵宝大枣、疙瘩枣)的气孔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枣树品种的气孔数量在128.96~51.90个.mm-2之间,气孔长度在37.5~17.5μm之间,气孔宽度在27.5~12.5μm之间。5个品种中... 对陕北地区主栽的5个抗裂枣树品种(串杆枣、大木枣、麻子枣、灵宝大枣、疙瘩枣)的气孔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枣树品种的气孔数量在128.96~51.90个.mm-2之间,气孔长度在37.5~17.5μm之间,气孔宽度在27.5~12.5μm之间。5个品种中串杆枣气孔数量最多、长度最长,分别为(100.81±9.17)个.mm-2、(28.81±1.6)μm;疙瘩枣气孔数量最少、长度最小,分别为(68.37±7.00)个.mm-2、(24.36±1.48)μm。气孔宽度以灵宝大枣最大,为(21.6±0.73)μm;大木枣最小,为(19.8±0.7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抗裂品种 气孔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酸枣果肉几种有机酸含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世鹏 曹娟云 陈宗礼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114-117,共4页
以6种酸枣果肉为材料,采用滴定法测定总酸和Vc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不同种质酸枣果肉的几种有机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6种酸枣果肉中总酸、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酸枣果肉的Vc、齐墩果酸... 以6种酸枣果肉为材料,采用滴定法测定总酸和Vc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不同种质酸枣果肉的几种有机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6种酸枣果肉中总酸、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酸枣果肉的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很高,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果肉 总酸 VC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丹叶片气孔研究
18
作者 齐向英 陈宗礼 +2 位作者 薛皓 何晓娟 王延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1-332,共2页
以野生山丹叶片为材料,采用透明胶布粘取法对其叶面气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山丹叶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其中气孔长度上表皮小于下表皮,宽度上表皮大于下表皮,气孔密度上表皮小于下表皮。
关键词 山丹 气孔 密度 长度 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桃树气孔状况比较研究
19
作者 曹娟云 白重炎 +1 位作者 张斌涛 代云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54-4954,4985,共2页
[目的]为桃亚属植物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布粘取法,观察碧桃、油桃、晚蜜桃叶面气孔的数量和长宽度。[结果]经I-KI染色后气孔呈黄色清晰可见。3种桃树中气孔数量最多的是油桃,为70.614个/mm2;晚蜜桃其次,为58.111个/mm2;碧桃... [目的]为桃亚属植物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布粘取法,观察碧桃、油桃、晚蜜桃叶面气孔的数量和长宽度。[结果]经I-KI染色后气孔呈黄色清晰可见。3种桃树中气孔数量最多的是油桃,为70.614个/mm2;晚蜜桃其次,为58.111个/mm2;碧桃最少,为50.405个/mm2。[结论]3种桃树中,晚蜜桃气孔的长宽度均最大,油桃次之,碧桃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气孔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枣树叶抗氧化性物质的动态研究
20
作者 刘世鹏 曹娟云 +1 位作者 刘昌欣 陈宗礼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10-113,共4页
通过测量葫芦枣树叶在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性物质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紫外辐射、降水量等环境因素的月际性差异与葫芦枣树叶的抗氧化性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5月枣树处于生长初期时,U... 通过测量葫芦枣树叶在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性物质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紫外辐射、降水量等环境因素的月际性差异与葫芦枣树叶的抗氧化性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5月枣树处于生长初期时,UV-B辐射强度小,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环境条件适中,SOD、POD的活性较弱;6~7月枣树进入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虽降水量相对较大,但因UV-B辐射等其他环境因素胁迫,SOD、POD的活性也随之增强;8~10月枣树进入成熟期与休眠期,降水逐渐减少,UV-B辐射等其他环境胁迫因素也在减弱,枣树体内SOD、POD的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枣树 抗氧化性物质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