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高艳娥 薛琴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7-562,共6页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虽然还没有任何药物被准予临床应用,但有关贝伐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是颇具吸引力的宫颈癌治疗策略。随着宫颈癌成因机制的明了,分子靶向药物的产生及应用将会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子靶向药物 临床试验 血管生成 表皮生长因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环氧合酶-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CDH1基因突变/甲基化对上皮型钙黏附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伶俐 辛晓燕 +2 位作者 周洁晶 李红梅 于月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DH1基因突变和甲基化改变情况,分析对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色谱分析-测序和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的方法分析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38例正常...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DH1基因突变和甲基化改变情况,分析对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色谱分析-测序和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的方法分析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38例正常卵巢组织的CDH1基因突变和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E-cadherin表达的情况,并分析CDH1基因突变和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对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80例卵巢癌组织中仅1例检测到外显子7错义突变;34例检出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甲基化频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4.3%vs17.8%,P<0.05);3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测到CDH1突变和甲基化。卵巢癌组织中有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E-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无甲基化者(P<0.05)。结论CDH1基因突变在上皮性卵巢癌少见,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E-cadherin蛋白表达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E-钙黏附素 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片引产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雪萍 卢秀琴 张香艾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 应用米索前列醇片剂口服诱发足月妊娠子宫收缩 ,并可加强宫缩 ,达到计划分娩的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临床用药最佳剂量 ,对产妇及新生儿有无不良反应 .方法 1 997- 0 8~ 2 0 0 0 -0 8,对 60例妊娠 40~ 44周孕妇未临产者口服米索... 目的 应用米索前列醇片剂口服诱发足月妊娠子宫收缩 ,并可加强宫缩 ,达到计划分娩的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临床用药最佳剂量 ,对产妇及新生儿有无不良反应 .方法 1 997- 0 8~ 2 0 0 0 -0 8,对 60例妊娠 40~ 44周孕妇未临产者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剂 2 0 0μg,1片 /h,最多服至 3片 .结果服药 0 .5h内即出现宫缩 ,58例正常分娩 ,从服药到分娩结束 4~ 1 5h,平均 8.1 h.2例在宫口开大4cm时宫缩无力 ,静滴催产素分娩 .米索前列醇诱发宫缩率 1 0 0 % ,引产成功率 96.6% .60例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每小时服 1片 ,剂量适中 ,方法简便 ,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剂量 足月妊娠 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式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286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明 杨明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 Joel- Cohen开腹方式 ,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腹膜、膀胱腹膜返折以及子宫肌层 ,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返折。结果 :新式剖宫产 (观察组 )手术时间、切皮至娩胎时间、术中出血较对照组...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 Joel- Cohen开腹方式 ,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腹膜、膀胱腹膜返折以及子宫肌层 ,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返折。结果 :新式剖宫产 (观察组 )手术时间、切皮至娩胎时间、术中出血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 (P<0 .0 1 ) ,术后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差异 (P<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 ,组织损伤少 ,手术时间短 ,住院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内子宫下段 临床分析 剖宫产 Joel-cohen开腹 撕拉法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子痫分娩时机及方式探讨
5
作者 李红梅 田小飞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3-74,共2页
将 48例子痫分娩处理作一回顾性探讨 ,并对终止妊娠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分析。认为终止妊娠的时间应不受抽搐和昏迷的影响 ,终止妊娠的最好方式是剖宫产。
关键词 子痫 剖宫产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