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Ridit分析法评价医院医疗质量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存仁 马汝怀 张晶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5-346,共2页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如何评价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反映医疗效果的指标主要有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等。但是用单一指标来评价医院医疗质量不够全面和准确;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1〕。Ridit分析法是将按等级分组的资料...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如何评价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反映医疗效果的指标主要有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等。但是用单一指标来评价医院医疗质量不够全面和准确;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1〕。Ridit分析法是将按等级分组的资料,通过转换成为一组连续性的计量资料,计算Ridit值,又称参照单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DIT分析法 医院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方法 医院管理 医疗效果 等级分组 计量资料 治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存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医疗质量 秩和比法 综合评价 医院管理工作 医疗工作 管理实践 医院质量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心率变异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亚军 师随平 +2 位作者 王玉梅 高飞 王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癫 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51例癫 患者根据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结果分为阳性(ANFT+)组及阴性(ANFT-)组,与正常对照组36例对比,进行HRV分析。... 目的 探讨癫 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51例癫 患者根据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结果分为阳性(ANFT+)组及阴性(ANFT-)组,与正常对照组36例对比,进行HRV分析。结果 癫 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率为45.1%,且病程越长异常率越高。癫 患者在HRV时域分析及非线性定量分析指标上均较对照组降低,且以 ANFT+组患者最明显。HRV直方图、散点图亦有特征性改变,以ANFT+组患者最为显著。结论 癫 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存在紊乱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与癫 患者的猝死发生有关,HRV是测定这一变化的敏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高艳娥 薛琴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7-562,共6页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虽然还没有任何药物被准予临床应用,但有关贝伐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是颇具吸引力的宫颈癌治疗策略。随着宫颈癌成因机制的明了,分子靶向药物的产生及应用将会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子靶向药物 临床试验 血管生成 表皮生长因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环氧合酶-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智耀 刘继保 +2 位作者 李伟杰 李亚军 韩建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生早期 (2 4~ 72 h)开始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7例临床确诊为 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治疗 ,5 4例 ) ,阿托伐他汀组 (常规治疗外 ,加服阿托伐他汀 ,5 3例 ) ,于治疗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生早期 (2 4~ 72 h)开始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7例临床确诊为 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治疗 ,5 4例 ) ,阿托伐他汀组 (常规治疗外 ,加服阿托伐他汀 ,5 3例 ) ,于治疗前、治疗后 3、6和 12个月时分别测肝肾功能、肌酶谱、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 C)、一氧化氮 (NO)、C-反应蛋白 (CR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PAPP- 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 ,统计心脑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 12个月后能有效地降低 ACS患者血清 TC、L DL - C、CRP和PAPP- A,升高 NO及 HDL - 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减少 ,但阿托伐他汀组更明显 ,(P<0 .0 5 ) ;两组缺血相关事件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阿托伐他汀组中有 6例轻度转氨酶升高 ,3例患者出现腹胀。结论  ACS发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PAPP- A和 CRP,升高 NO及 HDL- C显著减少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脂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