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胃癌高发区人群胃粘膜活检913例病理分析
1
作者 惠起源 冯义朝 +3 位作者 傅春明 赵振峰 杨玉梅 马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 活组织检查 胃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生军 刘敏丽 +1 位作者 常琦 刘勇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4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精准肝切除术组(72例)和传统肝切除术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 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术与传统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4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精准肝切除术组(72例)和传统肝切除术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瘘)、术后合并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住院费用以及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等情况。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生存函数分析生存资料。结果精准肝切除术组较传统肝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20、58.681、19.169、5.990、6.944,P值均<0.05);两组在术后并发胆瘘、切口感染及术后合并肺炎、胸腔积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在术后结石残留率及结石复发率方面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术后结石复发时间的生存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结石复发时间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肝切除术,精准肝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同时存在住院费用高的不足。同时,精准肝切除组并未增加术后并发胆瘘、切口感染及术后合并肺炎、胸腔积液等的风险;也并未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及术后结石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胆管 肝内 胆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靶向PBK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生军 刘敏丽 +1 位作者 常琦 刘勇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0-985,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0、10、20、50、100、200μmol/L)对HCT11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实验分空白对照组、EGF组(单独加入20 ng/m L ... 目的研究姜黄素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0、10、20、50、100、200μmol/L)对HCT11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实验分空白对照组、EGF组(单独加入20 ng/m L EGF)、EGF+姜黄素组;细胞锚定增殖实验检测药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外结合及体外激酶实验检测姜黄素对磷酸化酶b激酶(PBK)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姜黄素对PBK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当姜黄素浓度<50μmol/L时,对HCT116细胞影响较小;而当浓度达到100μmol/L时,HCT116细胞凋亡明显增加。HCT116细胞在软琼脂内锚定增殖的结果显示:与EGF组比较,EGF+姜黄素组细胞克隆小且克隆数量少,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体外结合及体外激酶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结合PBK,并抑制PBK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姜黄素明显下调PBK下游信号通路ERK1/2及H3的磷酸化水平,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BK的活性,起到抗HCT116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结直肠癌 HCT116 磷酸化酶b激酶 抗肿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附1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敏丽 张生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2-1044,F0003,共4页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又被称为子宫绒毛叶状水泡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非常罕见的良性平滑肌瘤,指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同时累及血管,具有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特点[1-3]。2002年由Jordan等[1]首先报道,大体...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又被称为子宫绒毛叶状水泡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非常罕见的良性平滑肌瘤,指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同时累及血管,具有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特点[1-3]。2002年由Jordan等[1]首先报道,大体标本外观相似于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但显微镜检查发现累及血管。由于其不同寻常的外观易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本研究以本院2014年诊断的1例患者为例,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与ERKs正反馈信号环路促进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肿瘤生成
5
作者 刘敏丽 张雨 +7 位作者 武浩宇 王凯钰 党浩平 常琦 黄江 贺晓斌 赵利平 张生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细胞学实验检测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c-Met和ERKs的表达;体外结合实验检测c-Met和ERKs的相互作用;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及裸鼠成瘤模型中,通过过表达或沉默c-Met和ERKs检测c-Met和E...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细胞学实验检测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c-Met和ERKs的表达;体外结合实验检测c-Met和ERKs的相互作用;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及裸鼠成瘤模型中,通过过表达或沉默c-Met和ERKs检测c-Met和ERKs的关系。结果细胞学实验表明,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c-Met及ERKs过表达。体外结合实验表明,c-Met可以和ERKs结合。细胞及动物实验表明,沉默或过表达c-Met/ERKs,可以引起ERKs/c-Met的相应变化。结论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c-Met和ERKs正反馈作用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HCT116 C-MET E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