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式识别受体NLRC3的生物学效应及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萧颖畴 孙雯洁 +3 位作者 刘蓉蓉 吴兴安 党冬梅 罗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6-382,共7页
固有免疫系统是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攻击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快速识别并产生免疫反应,清除致病微生物.然而,强烈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过度炎症,甚至自身免疫性疾病.含胱天蛋白酶活化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位于细... 固有免疫系统是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攻击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快速识别并产生免疫反应,清除致病微生物.然而,强烈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过度炎症,甚至自身免疫性疾病.含胱天蛋白酶活化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位于细胞质中,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负调节因子,可以抑制体内过度的免疫反应.NLRC3既能够通过影响核因子κB(NF-κB)和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相关信号通路,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还能通过干扰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性体复合体的组装和活性来抑制炎症反应.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激酶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mTOR)等通路影响细胞的代谢、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NLRC3对细胞功能的这些调控作用,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调控NLRC3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受体(PRR) 含胱天蛋白酶活化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连结核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吕思婷 刘园坤 +3 位作者 王淑敏 李依蔓 郭紫若 史娟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0,共7页
丘脑连结核(nucleus reuniens)是丘脑中线最大的核团。该核团传入联系广泛,而传出相对局限。在功能方面,丘脑连结核是连接内侧前额叶皮质与海马的枢纽核团,在空间学习记忆、识别记忆、恐惧记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这些基本的生理功... 丘脑连结核(nucleus reuniens)是丘脑中线最大的核团。该核团传入联系广泛,而传出相对局限。在功能方面,丘脑连结核是连接内侧前额叶皮质与海马的枢纽核团,在空间学习记忆、识别记忆、恐惧记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这些基本的生理功能,近期研究显示,该核团与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如精神分裂、癫痫、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焦虑症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丘脑连结核参与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揭示脑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连结核 精神分裂 癫痫 阿尔茨海默病 情绪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诱导的小鼠室旁核催产素和加压素阳性神经元FOS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淑敏 贾鹏 +4 位作者 任淑婷 吕思婷 张婷 杨彦玲 史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探索糖尿病(DM)不同状态下小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催产素和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FOS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溶媒或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对照组或糖尿病小鼠模型,根据机械痛测试区分糖尿病痛(DNP组)与非痛组(DWP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免... 目的:探索糖尿病(DM)不同状态下小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催产素和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FOS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溶媒或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对照组或糖尿病小鼠模型,根据机械痛测试区分糖尿病痛(DNP组)与非痛组(DWP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PVN内FOS、催产素(OXT)和加压素(V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双标情况,并进行计数和比较。结果:7 d时三组(Control组、DNP组和DWP组)小鼠PVN内均有较多的FOS表达,而28 d时DWP和DNP组FOS的表达几近于无,与7 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0.001)。与对照组相比,DNP组和DWP组动物的VP和OXT荧光染色同样存在随着造模时间延长染色强度减弱的趋势(P<0.05)。VP、OXT与FOS的双标染色计数结果显示,在DWP 7 d组,VP/FOS双标细胞数为74.33±22.10,占VP阳性细胞数的(56.64±7.52)%,而OXT/FOS的双标率则仅为(10.44±3.14)%。在DNP 7 d组,OXT/FOS双标细胞数为51.00±31.80,占OXT阳性细胞数的(18.50±9.51)%,而VP/FOS的双标率仅为(9.34±3.27)%。与此相对,28 d组FOS的表达锐减,几乎无双标细胞。结论:下丘脑PVN内的VP和OXT阳性神经元在糖尿病痛与非痛,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明显不同的可塑性变化特点,理解这些变化对于揭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 下丘脑室旁核 催产素 加压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免疫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元航 李梦苑 +1 位作者 雷迎峰 张欠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853,共5页
大脑是受血脑屏障保护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被由外到内的三层重叠的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所包裹,这些膜统称为脑膜。近年来一系列突破性研究发现,脑膜中存在淋巴系统及免疫细胞,参与脑脊液及外周血液的物质交换,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提... 大脑是受血脑屏障保护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被由外到内的三层重叠的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所包裹,这些膜统称为脑膜。近年来一系列突破性研究发现,脑膜中存在淋巴系统及免疫细胞,参与脑脊液及外周血液的物质交换,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提示大脑不再是与外周免疫相互隔离的“免疫豁免器官”。基于脑膜的独特位置、结构组成以及脑膜免疫细胞的功能特征,脑膜免疫如何在稳态和病理条件下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干预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将对脑膜免疫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进行综述,并主要总结了脑膜免疫在不同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免疫 病毒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丘脑连结核至背侧和腹侧海马通路的形态学特征
5
作者 吕思婷 刘园坤 +5 位作者 王淑敏 任淑婷 马思聪 陈晶 李宝莉 史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72,共10页
目的:观察丘脑连结核(Re)向背侧海马(dHC)和腹侧海马(vHC)投射通路的神经解剖学特征。方法:向正常C57BL/6小鼠Re内注入顺标SV40病毒观察下游投射靶区,全脑评估海马通路的投射强度。向全海马(wHC)、dHC或vHC分别注入荧光金(FG),观察Re内... 目的:观察丘脑连结核(Re)向背侧海马(dHC)和腹侧海马(vHC)投射通路的神经解剖学特征。方法:向正常C57BL/6小鼠Re内注入顺标SV40病毒观察下游投射靶区,全脑评估海马通路的投射强度。向全海马(wHC)、dHC或vHC分别注入荧光金(FG),观察Re内逆标神经元及FG与钙网膜蛋白(CR)的双标神经元分布。结果:将SV40病毒注入Re,可以在全脑18个脑区观察到顺标纤维和终末。其中,海马纤维主要分布于背侧和腹侧腔隙分子层,荧光强度居全脑第2位。将FG注入海马,观察到向wHC投射的逆标神经元密集分布于Re核团吻尾全段,腹内侧较多,FG^(+)CR^(+)双标神经元占FG逆标神经元的(47.47±0.07)%,占CR^(+)神经元的(67.13±0.10)%;向dHC投射的逆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Re的背外侧,比较稀疏,FG^(+)CR^(+)双标神经元占FG逆标神经元的(24.11±0.06)%,占CR^(+)神经元的(32.99±0.19)%;向vHC投射的逆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Re的腹内侧部,FG^(+)CR^(+)双标神经元占FG逆标神经元的(49.55±0.03)%,占CR^(+)神经元的(69.14±0.12)%。结论:海马是Re下游的重要投射靶区,Re向dHC与vHC投射的神经元在分布、FG^(+)CR^(+)双标神经元的比例方面均有差异,可能反映了两条通路在生理和病理功能方面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连结核 海马 重组腺相关病毒 荧光金 钙网膜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特性及其E6和E7蛋白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薛亚娟 符兆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6-1099,共4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感染人的乳头瘤病毒科病毒,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其高危型别(主要是16和18型)可引起恶性肿瘤。高危型HPV感染上皮细胞后,其DNA能整合入细胞基因组,并由于其E2基因表达障碍不能有效抑制E6、E7基因转录而持续高表达E6...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感染人的乳头瘤病毒科病毒,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其高危型别(主要是16和18型)可引起恶性肿瘤。高危型HPV感染上皮细胞后,其DNA能整合入细胞基因组,并由于其E2基因表达障碍不能有效抑制E6、E7基因转录而持续高表达E6和E7 2种癌蛋白。E6和E7蛋白可分别抑制P53蛋白和pRb蛋白的作用而使细胞周期失控,在细胞基因组受到损伤时细胞周期仍然向前进展;E6蛋白能通过影响多种凋亡调节蛋白或因子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E6蛋白和E7蛋白能协同作用上调端粒酶的表达而使细胞永生化;以上机制最终导致受感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或癌变。本文对HPV的致癌特性及其所表达的E6蛋白和E7蛋白扰乱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并活化端粒酶使细胞永生化的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蛋白 E7蛋白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烯雌酚导致小鼠睾丸GATA-4阳性Sertoli细胞减少
7
作者 景彩霞 杨加周 +3 位作者 王艳梅 艾庆燕 赵豫凤 苗乃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分析己烯雌酚(DES)对幼年雄性小鼠睾丸GATA-4阳性Sertoli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4只4周龄幼年雄性小鼠分成4组,每组4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连续7d(1次/d)经腹腔分别注射(3.3、33.0、330.0)μg/kg己烯雌酚,最后一次注射24h后取... 目的分析己烯雌酚(DES)对幼年雄性小鼠睾丸GATA-4阳性Sertoli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4只4周龄幼年雄性小鼠分成4组,每组4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连续7d(1次/d)经腹腔分别注射(3.3、33.0、330.0)μg/kg己烯雌酚,最后一次注射24h后取右侧睾丸,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ertoli细胞GATA-4的表达,并对GATA-4阳性Sertoli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3.0μg/kg和330.0μg/kg的DES处理后,导致GATA-4阳性的Sertoli细胞数量显著减少,3.3μg/kg组小鼠的Sertoli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较高剂量的DES可致幼年雄性小鼠GATA-4阳性的Sertoli细胞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 小鼠 睾丸 SERTOLI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RG2通过调控肝癌细胞磷脂和甘油三酯代谢抑制肝细胞癌的生长:基于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佳媛 袁依依 +6 位作者 张坤 孙翔 卜歆 董健 吴有盛 田红英 沈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5-1773,共9页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N-Myc下游调控基因2(NDRG2)对人肝癌细胞脂类物质代谢的调控方式及调控特征,阐述NDRG2在肝癌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基于TNMplot数据库分析抑癌基因NDRG2在809例肝细胞癌组织和37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应用人类蛋...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N-Myc下游调控基因2(NDRG2)对人肝癌细胞脂类物质代谢的调控方式及调控特征,阐述NDRG2在肝癌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基于TNMplot数据库分析抑癌基因NDRG2在809例肝细胞癌组织和37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应用人类蛋白质图谱(THPA)分析NDRG2在肝细胞癌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以及NDRG2在肿瘤细胞株的表达丰度并筛选肝癌细胞系。利用携带NDRG2 c DNA慢病毒及其对照组慢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病毒感染后两组细胞中NDRG2基因的mRN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感染后两组细胞中NDRG2的蛋白含量,建立NDRG2过表达及其对照组细胞系。利用脂质代谢组学分析NDRG2表达增强对肝癌细胞脂质代谢的调控效应,利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验证NDRG2表达增强对肝癌细胞磷脂代谢物的影响,利用油红染色验证NDRG2表达增强对肝癌细胞甘油三酯的影响。结果TNMplot数据库结果统计分析发现NDRG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量对比普通肝组织明显下降(P<0.001);THPA数据库生存分析发现NDRG2 mRNA水平高的患者比NDRG2 mRNA水平低的患者存活时间更长;THPA数据库细胞系RNA表达分析显示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肝细胞癌HepG2中NDRG2表达丰度较高。代谢组学研究发现NDRG2表达增强能够显著调控肝癌细胞HepG2磷脂的含量。其中甘油三酯TG、卵磷脂PC、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乙醇胺PE、鞘磷脂酰丝氨酸SM、神经酰胺Cer等变化明显。酶联免疫分析发现NDRG2表达增强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G2内多种磷脂代谢物的含量。油红染色分析发现NDRG2表达增强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G2内甘油三酯的含量。结论抑癌基因NDRG2可以通过调控肝癌细胞磷脂和甘油三酯含量,抑制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NDRG2 磷脂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NKG2D轴参与CD8^(+)T细胞旁路激活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希越 王萌 +6 位作者 张宇丝 唐康 张春梅 庄然 金伯泉 张赟 马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8-1142,共5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免疫系统中CD8^(+)T细胞可在细胞因子诱导下,通过T细胞受体(TCR)非依赖的方式被活化,这种活化方式被称为旁路激活。参与CD8^(+)T细胞旁路激活的可能途径之一是由白细胞介素15(IL-15)介导并通过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D(N... 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免疫系统中CD8^(+)T细胞可在细胞因子诱导下,通过T细胞受体(TCR)非依赖的方式被活化,这种活化方式被称为旁路激活。参与CD8^(+)T细胞旁路激活的可能途径之一是由白细胞介素15(IL-15)介导并通过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D(NKG2D)激活记忆性CD8^(+)T细胞发挥杀伤功能,被称为“固有样细胞毒作用”。目前发现IL-15/NKG2D轴可通过旁路激活CD8^(+)T细胞参与急性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研究IL-15/NKG2D轴参与介导CD8^(+)T细胞旁路激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是阐明多种感染性疾病免疫发病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旁路激活 IL-15 NKG2D 免疫记忆性 病毒感染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