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Co/Ni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涛海 张军 +2 位作者 葛庆 张钢强 张美丽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4-540,共7页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水热合成2个配位聚合物([Co(tib)(mpda)(H_(2)O)_(2)]·H_(2)O,[Ni(tib)(mpda)(H_(2)O)_(2)]·H_(2)O)(tib=均苯三咪唑,mpda=间苯二乙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进行表征。在[Co(t... 基于柔性苯二乙酸水热合成2个配位聚合物([Co(tib)(mpda)(H_(2)O)_(2)]·H_(2)O,[Ni(tib)(mpda)(H_(2)O)_(2)]·H_(2)O)(tib=均苯三咪唑,mpda=间苯二乙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进行表征。在[Co(tib)(mpda)(H_(2)O)_(2)]·H_(2)O的结构中,tib配体作为三节点与Co(II)离子配位形成2D网格面;顺式mpda以端基式附着在2D网格面上;再通过mpda的未配位羧基O与配位水分子之间O—H…O相互作用(O1…O3键长为0.2624 nm,∠O5—H5A…O2=155.41°)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2个配位聚合物属于异质同晶,晶体结构基本一致。2个配位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4和58 m^(2)/g,且[Ni(tib)(mpda)(H_(2)O)_(2)]·H_(2)O具有完整的循环伏安曲线(还原、氧化电位分别为0.205、0.563 V)和良好的扫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苯二乙酸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金-石墨烯量子点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过氧化氢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浩 高小玲 +3 位作者 徐娜 陈小霞 冯晓 金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16-1421,共6页
采用过氧化氢刻蚀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复合物(Au NPs-GQDs),最后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为交联剂将上述纳米复合物组装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制得金纳米粒子-石墨烯量... 采用过氧化氢刻蚀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复合物(Au NPs-GQDs),最后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为交联剂将上述纳米复合物组装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制得金纳米粒子-石墨烯量子点-PDDA-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Au NPs-GQDsPDDA-MWCNTs)。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上述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滴涂法制得该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研究了过氧化氢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石墨烯量子点、金纳米粒子和多壁碳纳米管三者的协同作用下,该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氧化表现出强的催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H_2O_2的线性范围为2.0×10^(-8)~1.5×10^(-3)mol/L,检出限(3sb)为8.0×10^(-9)mol/L,灵敏度为61.6μA/(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金纳米粒子 多壁碳纳米管 过氧化氢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再思考 被引量:62
3
作者 侯向阳 高楼军 +3 位作者 李东升 周彩华 柴红梅 唐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1期1423-1425,共3页
结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提出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以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精品实验课程,促进物理化学实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被引量:11
4
作者 侯向阳 李东升 +3 位作者 高楼军 王潇 王丹军 唐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介绍了物理化学实验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建设的一些举措和想法。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 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东升 史振民 +2 位作者 巩育军 王文亮 张竹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围绕素质教育的中心,进行了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改编了实验教材,改革了实验管理模式,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 物理化学课程 教材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pcu拓扑结构的Cd基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能
6
作者 董璐璐 刘洁 +6 位作者 杨华 符钰培 刘红丽 陈小莉 崔华莉 刘琳 王记江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820,共12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镉基配位聚合物[Cd_(4)(L)_(4)(1,4-bib)_(4)]·2DMA(CP1),其中H_(2)L=2-羟基对苯二甲酸,1,4-bib=1,4-双(咪唑-1-甲基)苯,DMA=N,N-二甲基乙酰胺。通过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镉基配位聚合物[Cd_(4)(L)_(4)(1,4-bib)_(4)]·2DMA(CP1),其中H_(2)L=2-羟基对苯二甲酸,1,4-bib=1,4-双(咪唑-1-甲基)苯,DMA=N,N-二甲基乙酰胺。通过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表明:CP1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Cd(Ⅱ)通过L^(2-)连接形成二维平面结构,该二维平面结构通过1,4-bib连接形成了具有pcu拓扑结构的三维网络。CP1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荧光传感性能,实现了对2,4,6-三硝基苯酚(TNP)、Fe^(3+)和氟啶胺(FLU)高效、灵敏的检测,检出限分别为0.051、0.65和0.14μmol·L^(-1)。此外,探究了污染物检测的荧光机理并成功制备了一种便携试纸,该试纸不仅能够选择性检测FLU,而且在不同浓度的FLU中显现出不同的荧光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在亚硝酸根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于浩 王毅 +2 位作者 简选 李延瑞 齐广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直接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亚硝酸根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0.10 mol.L-1PBS缓冲液(pH值为7.0)中动态安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直接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亚硝酸根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0.10 mol.L-1PBS缓冲液(pH值为7.0)中动态安培法检测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2.69×10-6~8.13×10-4 mol.L-1和8.13×10-4~8.56×10-3 mol.L-1,灵敏度分别为42.68和10.91μA.(mmol.L-1)-1,检出限为8.68×10-7mol.L-1(3sb).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土壤样中亚硝酸根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修饰电极 亚硝酸根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及对肼的检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毅 于浩 +2 位作者 简选 贺小芳 齐广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1-1585,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肼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肼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BR缓冲溶液(pH 7.0)中动态安培法检测肼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8~4.4&...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肼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肼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BR缓冲溶液(pH 7.0)中动态安培法检测肼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8~4.4×10-7mol.L-1和4.4×10-7~1.3×10-4mol·L-1,检出限(3sb)为9.9×10-9mol·L-1,利用该方法测定了模拟水样中肼的含量,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沉积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光子晶体薄膜的光化学行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玉琦 郝欣 +3 位作者 魏清渤 杨华 王俏 宋延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34-1638,共5页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聚苯乙烯(PS)光子晶体薄膜的表面形貌、光学性质及浸润性变化.通过红外光谱对紫外光照前后薄膜表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后PS微球表面产生亲水性极性基团羰基.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随着紫外光照...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聚苯乙烯(PS)光子晶体薄膜的表面形貌、光学性质及浸润性变化.通过红外光谱对紫外光照前后薄膜表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后PS微球表面产生亲水性极性基团羰基.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随着紫外光照时间的延长,PS微球发生收缩、变形甚至熔化.原位反射和透射光谱分析表明,在光照20 min内,光子晶体薄膜能够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且薄膜由疏水表面转变为亲水表面.因此,控制光照时间可以制备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亲水性聚合物光子晶体薄膜,对于光子晶体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光子晶体 紫外光照 光化学交联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区生活垃圾可堆腐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晓红 刘延萍 +1 位作者 高歌 张增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3-146,共4页
对延安市区生活垃圾可堆腐物中的重金属元素Pb、Cr、Cd、Hg、As的含量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得到上述元素在不同采样时间的含量,并与各类标准相对比,通过分析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及其含量的变化趋势,计算出各个元素的等标污染负荷比... 对延安市区生活垃圾可堆腐物中的重金属元素Pb、Cr、Cd、Hg、As的含量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得到上述元素在不同采样时间的含量,并与各类标准相对比,通过分析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及其含量的变化趋势,计算出各个元素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得出不同采样时间的主要污染物,并分析了污染元素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延安市区生活垃圾可堆腐物中的重金属元素Pb、Cr、Cd、Hg、As的污染轻微,其中,Pb和Cd是主要的污染元素;可堆腐物中的塑料和纸类碎片以及粘附的尘土可能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建议将对可堆腐物的堆肥处理作为其他处理方式的必要环节,以生产优质的精堆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区 生活垃圾 可堆腐物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对异烟肼的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慕苗 张琰图 +2 位作者 齐广才 刘珍叶 贾亮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HO2O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而异烟肼对该化学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定异烟肼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方法测定异... 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HO2O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而异烟肼对该化学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定异烟肼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方法测定异烟肼的线性范围为0.005~9.0mg/L,检出限(3σ)为3.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5%(n=11,ρ=0.2mg/L)。该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异烟肼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纳米金 鲁米诺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艾蒿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华 田锐 +2 位作者 李 宋延卫 陈炳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北艾蒿挥发油,出油率为0.246%;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39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6.87%;并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1-二甲...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北艾蒿挥发油,出油率为0.246%;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39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6.87%;并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1-二甲基-2-辛基环丁烷(20.42%)和(9Z)-1,1-二甲氧基-9-十八碳烯(20.20%),其次是茴香脑(6.29%)、桉树脑(5.42%)、3,5-二氯-4-(十二烷基硫基)-2,6-二甲基吡啶(4.45%)、亚硝基-3-二氢化吡咯(4.37%)、6-甲基十八碳烷(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篙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甲巯咪唑 被引量:8
13
作者 慕苗 张琰图 +1 位作者 齐广才 刘珍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甲巯咪唑能强烈增敏纳米-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体系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巯咪唑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甲巯咪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x10-9~1.0 x 10-8、1.0x10-8~ ... 在碱性介质中,甲巯咪唑能强烈增敏纳米-鲁米诺-硝酸银化学发光体系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巯咪唑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甲巯咪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x10-9~1.0 x 10-8、1.0x10-8~ 1.0 x 10-7、1.0x10-7~1.0x10-6 g/mL,检出限(S/N=3)为3.0x10-10 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2% (n=11,ρ=1.0x10-8g/mL).将该法用于药物中甲巯咪唑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化学发光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曲克芦丁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小利 马红燕 杜乙磊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基于曲克芦丁对Luminol-K2S2O8化学发光体系的强烈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曲克芦丁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6.7×10-5mol/L,检出限为8.0×10-8mol/L,对4... 基于曲克芦丁对Luminol-K2S2O8化学发光体系的强烈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曲克芦丁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6.7×10-5mol/L,检出限为8.0×10-8mol/L,对4.0×10-7mol/L曲克芦丁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3%。该法用于曲克芦丁片剂和注射液中曲克芦丁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曲克芦丁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维生素B_1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小利 马红燕 +1 位作者 张琰图 张成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7-319,共3页
基于发现在强碱性介质维生素B1对电生BrO-氧化Luminol的强化学发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BrO-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维生素B1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为1.0×10-8~6.0&#... 基于发现在强碱性介质维生素B1对电生BrO-氧化Luminol的强化学发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将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BrO-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测定维生素B1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线性范围为1.0×10-8~6.0×10-6g·ml-1,检出限为3.2×10-9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2%(n=11)。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可控性强等优点,用于片剂中的维生素B1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电化学发光 维生素B1 次溴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左旋多巴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红燕 郑行望 章竹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0,共3页
基于左旋多巴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左旋多巴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左旋多巴的检出限为2.0×10-10g/mL,线性范围为4.0×10-10~2.0×10-6g/mL,... 基于左旋多巴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左旋多巴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左旋多巴的检出限为2.0×10-10g/mL,线性范围为4.0×10-10~2.0×10-6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0%(n=11).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已成功地用于样品中左旋多巴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分析 左旋多巴 鲁米诺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花挥发油的提取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华 马荣萱 田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62-17864,共3页
[目的]研究延安产紫藤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及超声协助水蒸汽蒸馏提取紫藤花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8... [目的]研究延安产紫藤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及超声协助水蒸汽蒸馏提取紫藤花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紫藤花挥发油总量的77.79%,成分主要有醇类、烯类、酯类、烷类和酮类等多种化合物。陕西延安生长的紫藤花所含挥发油的成分中,检测到了未曾报道的(9Z)-1,1-二甲氧基-9-十八烯、2-(3-甲基-环氧乙基)-甲醇、10-甲基十九烷、苯甲酸-2-苯乙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沉香醇和3-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等化学成分。[结论]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某些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_(2)O_(3)/La_(2)O_(3)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发光传感1,2-环氧丙烷
18
作者 张雨薇 杜一浩 +1 位作者 张琰图 李云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6,共8页
开发了基于Dy_(2)O_(3)/La_(2)O_(3)稀土复合氧化物的高性能催化发光传感平台,用于1,2-环氧丙烷(PO)的特异性检测.通过优化调控稀土氧化物的组成比例,Dy_(2)O_(3)/La_(2)O_(3)异质界面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催化效应,实现了对PO分子的高灵敏... 开发了基于Dy_(2)O_(3)/La_(2)O_(3)稀土复合氧化物的高性能催化发光传感平台,用于1,2-环氧丙烷(PO)的特异性检测.通过优化调控稀土氧化物的组成比例,Dy_(2)O_(3)/La_(2)O_(3)异质界面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催化效应,实现了对PO分子的高灵敏度与高选择性检测(LOD=82.8μmol/L,对PO的响应强度是干扰物的10倍以上).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波长575 nm,检测温度360℃,气体流速320 mL/min),催化发光强度与PO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9701.25x+15085.19,检出限为8.28×10^(−5) mol/L,R2=0.9969.该传感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1次循环测试RSD<3%),加标回收率为96%~108%.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光激发-氧活化-选择性氧化-特征发光”的传感机制.本工作为开发新型稀土氧化物基传感材料提供了新策略,并为环境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识别与传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复合氧化物 界面协同效应 环氧丙烷检测 催化发光传感器 气敏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醋氯芬酸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欢 张琰图 +1 位作者 双海军 宋馥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0,共4页
基于酸性条件下醋氯芬酸对高锰酸钾氧化甲醛产生微弱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具有很强的增敏作用,且增强的发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醋氯芬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测定醋氯芬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测定醋氯芬酸... 基于酸性条件下醋氯芬酸对高锰酸钾氧化甲醛产生微弱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具有很强的增敏作用,且增强的发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醋氯芬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测定醋氯芬酸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测定醋氯芬酸的线性范围为0.08-5.0 mg/L,检出限(3σ)为3.0×10^(-2)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n=11,c=0.50 mg/L),回收率为98.1%-104.6%。该法已用于片剂和胶囊中醋氯芬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醋氯芬酸 高锰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参与的多潘立酮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奕璇 马红燕 +2 位作者 张向亮 王杰 高春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基于多潘立酮对纳米银(AgNPs)增敏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发光信号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测定多潘立酮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选定的流路和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多潘立酮的线性范围为1.0×10^-8-... 在碱性介质中,基于多潘立酮对纳米银(AgNPs)增敏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发光信号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测定多潘立酮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选定的流路和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多潘立酮的线性范围为1.0×10^-8-5.0×10^-6 g/mL,检出限为1.05×10^-9 g/mL。对1.0×10^-6 g/mL的多潘立酮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该法灵敏、准确、快速,用于样品中多潘立酮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多潘立酮 鲁米诺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