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银参与的多潘立酮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奕璇 马红燕 +2 位作者 张向亮 王杰 高春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基于多潘立酮对纳米银(AgNPs)增敏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发光信号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测定多潘立酮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选定的流路和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多潘立酮的线性范围为1.0×10^-8-... 在碱性介质中,基于多潘立酮对纳米银(AgNPs)增敏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发光信号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测定多潘立酮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在选定的流路和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多潘立酮的线性范围为1.0×10^-8-5.0×10^-6 g/mL,检出限为1.05×10^-9 g/mL。对1.0×10^-6 g/mL的多潘立酮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该法灵敏、准确、快速,用于样品中多潘立酮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多潘立酮 鲁米诺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增强化学发光法测定塑料中的双酚A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猛 马红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1-805,共5页
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纳米银对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信号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而双酚A对该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塑料中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测定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8... 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纳米银对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信号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而双酚A对该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塑料中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测定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8.0×10-11~1.0×10-8g.mL-1(0.9926)和1.0×10-8~8.0×10-8g.mL-1(0.9916),检出限(3σ)为6.5×10-11g.mL-1。对5.0×10-10g.mL-1和5.0×10-8g.mL-1双酚A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和1.0%。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用于塑料制品中双酚A的测定,回收率为97.0%~1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化学发光法 塑料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人体尿液中氯波必利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娟娟 马红燕 +2 位作者 马莹 辛建伟 王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57,共5页
研究发现甲醛溶液可使氯波必利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在pH为6.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以恒波长差Δλ=30 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可消除人体尿液中内源性荧光物质的背景干扰,其同步特征峰的强度与氯波必利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 研究发现甲醛溶液可使氯波必利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在pH为6.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以恒波长差Δλ=30 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可消除人体尿液中内源性荧光物质的背景干扰,其同步特征峰的强度与氯波必利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直接测定尿样中氯波必利的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方法,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氯波必利的质量浓度在2.8×10-5~4.0×10-3 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3S0/S)为1.1×10-5 g/L。对4.0×10-5 g/L的氯波必利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该方法可用于实际尿样中氯波必利含量的直接测定,其回收率为95%~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波必利 甲醛 尿样 同步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时间扫描荧光分析法测定盐酸二氧丙嗪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瑞 马红燕 +1 位作者 孙雪花 田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研究了硫酸颜色反应用于盐酸二氧丙嗪荧光测定的方法。盐酸二氧丙嗪与浓硫酸反应后,诱发产生强荧光。结合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借助时间扫描荧光方式,提出了流动注射时间扫描荧光分析法测定盐酸二氧丙嗪的新方法。体系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 研究了硫酸颜色反应用于盐酸二氧丙嗪荧光测定的方法。盐酸二氧丙嗪与浓硫酸反应后,诱发产生强荧光。结合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借助时间扫描荧光方式,提出了流动注射时间扫描荧光分析法测定盐酸二氧丙嗪的新方法。体系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4.0 nm和376.0 nm。盐酸二氧丙嗪浓度在2.8×10-7~4.0×10-5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1.1×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5%(n=11,c=1.2×10-6g/mL),进样频率为100次/小时。方法用于药物制剂及尿样中盐酸二氧丙嗪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氧丙嗪 流动注射分析 时间扫描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吩噻嗪类药物的流动注射在线氧化荧光分析法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红燕 高瑞 +1 位作者 罗娟娟 杨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结合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借助时间扫描荧光方式,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氧化荧光分析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盐酸氯丙嗪、奋乃静、盐酸异丙嗪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2—36、0.4—20、0.4~36mg/L范围内与荧光强... 结合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借助时间扫描荧光方式,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氧化荧光分析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盐酸氯丙嗪、奋乃静、盐酸异丙嗪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2—36、0.4—20、0.4~36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36、0.02、0103mg/L。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用于药物制剂、尿样中吩噻嗪类药物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噻嗪类药物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氧化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辛建伟 马红燕 +1 位作者 高春燕 吴坚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5-838,共4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纳米铂(PtN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PtNP与BSA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求得了不同温度下PtNP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104,结合位点数n≈1,根据热力学参数值确定... 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纳米铂(PtN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PtNP与BSA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求得了不同温度下PtNP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104,结合位点数n≈1,根据热力学参数值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同时应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PtNP对B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铂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辛建伟 马红燕 杨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3-557,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及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甲钴胺(Mecobala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pH=7.40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溶液中,随着甲钴胺浓度的增加,BSA的荧光强度、共振散射光强度逐渐减弱... 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及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甲钴胺(Mecobala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pH=7.40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溶液中,随着甲钴胺浓度的增加,BSA的荧光强度、共振散射光强度逐渐减弱。通过计算不同温度(293,303,310 K)下的猝灭常数(Ksv=5.40×104,6.90×104,8.00×104L/mol)及扫描紫外吸收光谱,确定了甲钴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测定了该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KA=1.68×104,4.34×104,7.90×104L/mol)和结合位点数(n≈1)。利用热力学参数(ΔH>0、ΔG<0和ΔS>0)确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性质,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作用过程是自发的。同时应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甲钴胺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钴胺没有引起BSA构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共振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测定法同时测定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氟桂利嗪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红燕 罗娟娟 +1 位作者 杨猛 辛建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4-677,共4页
提出了用同步荧光测定法同时测定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氟桂利嗪。试验表明:荧光检测盐酸普萘洛尔的波长宜选定296nm、盐酸氟桂利嗪的波长宜选定263nm、波长差Δλ为50nm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氟桂利嗪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 提出了用同步荧光测定法同时测定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氟桂利嗪。试验表明:荧光检测盐酸普萘洛尔的波长宜选定296nm、盐酸氟桂利嗪的波长宜选定263nm、波长差Δλ为50nm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氟桂利嗪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2×10-6~2.8×10-3g.L-1和2.0×10-5~3.6×10-3g.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3.2×10-7g.L-1和6.8×10-6g.L-1。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盐酸普萘洛尔与盐酸氟桂利嗪含量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在97.5%~101.1%和97.5%~101.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法 盐酸普萘洛尔 盐酸氟桂利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存在下盐酸胺碘酮与BSA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马红燕 辛建伟 张越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3-1077,共5页
在pH 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碳纳米管(MCNTs)对盐酸胺碘酮(AD)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以及无碳纳米管共存时盐酸胺碘酮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D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 在pH 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碳纳米管(MCNTs)对盐酸胺碘酮(AD)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以及无碳纳米管共存时盐酸胺碘酮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D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碳纳米管的存在使AD对BSA的猝灭作用增强。计算了不同温度下AD与BSA之间的表观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相应的热力学参数ΔH、ΔG和ΔS表明,AD与BSA之间主要以静电作用力结合。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AD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r=3.99 nm。此外,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分析了AD对BSA构象的影响。在碳纳米管存在下,AD与BSA结合位点数增加,其结合常数也高于无MCNTs时的KA值,MCNTs的加入没有引起BSA构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胺碘酮 碳纳米管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