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财政补贴对农业龙头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季晓晴 徐礼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0-118,共9页
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分析了农业龙头企业的ESG表现与政府财政补贴的关系,探究政府财政补贴对农业龙头企业ESG表现的激励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财政补贴对农业龙头企业的ESG整体表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补... 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分析了农业龙头企业的ESG表现与政府财政补贴的关系,探究政府财政补贴对农业龙头企业ESG表现的激励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财政补贴对农业龙头企业的ESG整体表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补贴显著增加农业龙头企业的环境与社会责任,且在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表现更为显著;监管压力在财政补贴对农业龙头企业的ESG整体表现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财政补贴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施加监管压力,进而促进企业的ESG整体表现;从农业龙头企业ESG表现产出的福利效果来看,ESG表现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不仅可提高经营效益,而且也带动了乡村产业以及农民的就业与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龙头企业 ESG 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奶山羊产业发展研究——以富平县奶山羊养殖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苏静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奶山羊产业是富平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本文对“十三五”期间富平县奶山羊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概括,具体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富平县奶山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奶山羊产业是富平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本文对“十三五”期间富平县奶山羊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概括,具体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富平县奶山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富平奶山羊产业有效发展的建议,为带动富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县 奶山羊产业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佳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 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可以抑制农业碳排放强度,而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农业现代化抑制农业碳排放强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遮掩效应,最后提出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碳排放强度 “双碳”目标 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宿迁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琛 薛晓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9-134,共6页
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研究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策略。宿迁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采用全局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宿迁市5个县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 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研究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策略。宿迁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采用全局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宿迁市5个县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耦合度,揭示了土地资源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将宿迁市的农业区域划分为优势保持区、提质增效区和协调改善区。此外,针对不同的农业区域,提出了针对各类区域的优化升级策略,以期提升宿迁市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全局熵值法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托管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5
作者 张强强 周振邦 邵战林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4,共12页
梳理我国土地托管问题研究现状和热点,探究其研究前沿与主题,明确土地托管研究方向对推进农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规模经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研究手段,基于2000—2023年CNKI土地托管领域核心期刊,绘制土地... 梳理我国土地托管问题研究现状和热点,探究其研究前沿与主题,明确土地托管研究方向对推进农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规模经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研究手段,基于2000—2023年CNKI土地托管领域核心期刊,绘制土地托管研究领域核心关键词、关键词共现、时间轴等知识图谱,对热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主线、研究脉络进行归纳。结果表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土地托管以来,土地托管相关研究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当前土地托管研究聚焦于“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粮食生产”“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等相关热点领域,围绕五条研究主线展开。土地托管研究脉络可以分为萌芽阶段(1996—2003年)、发展阶段(2003—2013年)、规范阶段(2014年至今)。未来需要加强对土地托管的对比研究,关注对不同土地托管模式的分析以及重视对土地托管参与主体行为决策逻辑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农地经营 农业现代化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晓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99-104,共6页
在数字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探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 在数字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探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改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降低当地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碳排放强度在总体上存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因此,提高当地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会对邻近地区的农业碳排放会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应加大对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与推广、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空间扩散效应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 农业碳排放强度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差异视角下中国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李芸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02-108,共7页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数据测算了农业碳排放总量,采用脱钩模型、莫兰指数检验和空间杜宾模型,从区域差异视角探讨了我国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碳排放量呈...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数据测算了农业碳排放总量,采用脱钩模型、莫兰指数检验和空间杜宾模型,从区域差异视角探讨了我国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碳排放量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业总产值对农业碳排放有“减碳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生产率等有“增碳效应”;(3)我国农业碳排放整体呈现正向空间聚集特征,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脱钩特征。基于此,从实施区域差异策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高位推动政策措施3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农业向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区域差异性 脱钩模型 莫兰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撂荒耕地再利用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志 贾景辉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再度利用好撂荒耕地,盘活“沉睡资源”,事关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根基稳定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借助IAD理论,提出了“情景-主体-策略-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深入探究了撂荒耕地再利用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并指出了行动路径。研究发现,推... 再度利用好撂荒耕地,盘活“沉睡资源”,事关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根基稳定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借助IAD理论,提出了“情景-主体-策略-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深入探究了撂荒耕地再利用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并指出了行动路径。研究发现,推进中国农村撂荒地再利用是解决撂荒现实情景与政策内容偏离的重要路径;“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制度解禁,给予了撂荒地再利用主体更大的行动舞台、更多的经营选择与可能的增收空间。当前中国农村撂荒地再利用仍然面临着“经营行动主体选择难、集中连片整理行动难、利益保障与分配公平合理难”等现实困境。为此,提出了强化撂荒地再利用主体培育、打造现代农田新质人才,全面突破地块产权约束、推动撂荒耕地集中连片,创新再利用利益共享机制、保障多维产权主体权益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理论逻辑 现实困境 再利用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梅紫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229-236,共8页
选取2012—2021年湖南省及其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区>湘南>大湘西... 选取2012—2021年湖南省及其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区>湘南>大湘西”分布;不同农村基础设施类型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性,其中农村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具有正向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具有负向影响;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之间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洞庭湖区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之间的积极作用关系最为明显,而其他区域的作用表现较为微弱。鉴于此,提出了构建农村基础设施优质投入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质建设体系、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优质管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业农村现代化 TOBIT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实证检验
10
作者 苏静 冯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28-134,共7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村三产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农村三产融合指数,并结合年份和省份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天津市、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村三产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农村三产融合指数,并结合年份和省份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天津市、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其他各省(区、市)的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均稳步增长,且东部地区的三产融合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具有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影响越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村三产融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基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11
作者 胡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240-246,共7页
基于2005—2017年我国2516个县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和县级层面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县域层面示范区设立与农村居民增收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增收,且经过... 基于2005—2017年我国2516个县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和县级层面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县域层面示范区设立与农村居民增收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增收,且经过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西部地区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东部地区县域农村居民收入为抑制作用;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设立对农村居民收入在中位数以下地区的农民收入影响显著,而对农村居民收入在中位数以上地区的农民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居民增收 双重差分法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