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的潜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古风 《人文杂志》 1988年第5期109-111,共3页
尽管,《诗经》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但它作为人对现实的审美产物,其本身就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审美意识和潜美学思想。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奠基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美学滋生的沃壤。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诗经》 中国古代美学 中国古代诗歌 审美意识 自然美 主体人格精神 审美关系 审美理想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的幽默讽刺艺术 被引量:2
2
作者 贺陶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5-88,共4页
幽默讽刺是贯穿《左传》的一个重要特色 ,存在于作品的材料选取、情节提炼、人物刻画、叙事安排、语言运用等诸多方面 。
关键词 <左传> 幽默 讽刺 内庄外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的十大热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古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6-58,共3页
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的十大热点古风1978年以来,古代文论研究日趋繁荣,达到了本世纪的高潮。发表的论文和专著,难以精确统计。仅从以下三组数字,就可见一斑。目前已出版的16辑《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发表论文350多篇;6... 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的十大热点古风1978年以来,古代文论研究日趋繁荣,达到了本世纪的高潮。发表的论文和专著,难以精确统计。仅从以下三组数字,就可见一斑。目前已出版的16辑《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发表论文350多篇;6辑《文心雕龙学刊》发表论文140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研究 新时期 《文心雕龙》 中国古典美学 中西比较美学 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 诗歌理论 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美育思想三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古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蔡元培美育思想三题古风延安大学中文系沿历史长河上溯七十多年,在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近代美学与现代美学的交叉口,站立着一位文化巨人,他就是蔡元培先生。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美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 蔡元培美育思想三题古风延安大学中文系沿历史长河上溯七十多年,在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近代美学与现代美学的交叉口,站立着一位文化巨人,他就是蔡元培先生。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美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形成了比较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思想 美育工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 审美文化 审美教育 改造国民性 现代教育 新时期 以美育代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性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104,共4页
语境是运用语言和语言运用中的环境 ,任何言语活动都必定发生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并受其影响。语境性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绝对的、普遍的特性 ,语境性对话语的建构有极大制约作用。
关键词 语用学 言语活动 语境 语境性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形象救赎趋向的嬗变
6
作者 惠雁冰 文玉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6-150,共5页
在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 ,形象的救赎趋向分别经历了政治救赎、自我救赎与族根救赎三种演绎方式。每一种救赎方式都是对于当代文学不同时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学格局的明确印证。对现实主义题材中人物形象救赎趋向嬗变轨迹的把握 ,可... 在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 ,形象的救赎趋向分别经历了政治救赎、自我救赎与族根救赎三种演绎方式。每一种救赎方式都是对于当代文学不同时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学格局的明确印证。对现实主义题材中人物形象救赎趋向嬗变轨迹的把握 ,可以更好地体味当代文学史的脉流与律动 ,也便于对当代文学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宏观而明晰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救赎 现实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史 文学格局 创作 嬗变 印证 趋向 方式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官员膨胀的内生变量解析
7
作者 任晓林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政府官员规模膨胀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发展的内生变量长期影响的结果。为此,建立国家财政保障政府运转机制,通过财政手段减少官位数目,严格加强职位编制预算,试行公务人员“行政失败”追究制,实行官员考核“末位淘汰”制是基本措施。
关键词 特征与实质 内生变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书型领导的思维定势及抑制方法
8
作者 胡俊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25-26,共2页
秘书型领导的思维定势及抑制方法胡俊生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同志出身于秘书或曾从事过秘书工作,姑且称之为“秘书型领导”。由秘书变领导,至少拥有这样一些优势:一、在一线窗—工作,一般见多识广,富有基层工... 秘书型领导的思维定势及抑制方法胡俊生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同志出身于秘书或曾从事过秘书工作,姑且称之为“秘书型领导”。由秘书变领导,至少拥有这样一些优势:一、在一线窗—工作,一般见多识广,富有基层工作经验。考虑问题较能识大体,顾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工作经验 工作方法 角色意识 领导干部 胡俊 利害冲突 角色身份 领导行为 办公室病 被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书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9
作者 胡俊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9-30,共2页
秘书队伍结构亟待优化胡俊生长期以来,秘书的素质与作用都被定位在妙笔生花和足智多谋上,选人都比较重视文字功夫和大脑智能,而忽视了其它专业和技能性的素质。因而一般来说,除了秘书专业毕业生之外,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担任秘书... 秘书队伍结构亟待优化胡俊生长期以来,秘书的素质与作用都被定位在妙笔生花和足智多谋上,选人都比较重视文字功夫和大脑智能,而忽视了其它专业和技能性的素质。因而一般来说,除了秘书专业毕业生之外,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担任秘书角色的机率最高。在以往的社会需要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书队伍 秘书人才 秘书部门 文科人才 知识结构 群体结构 秘书角色 角色职能 待优 人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论美与审美的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古建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与先秦诸子一样,庄子虽然没有专门地探讨美学问题,但在其著作《庄子》一书中却仍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现就其论美与论审美的思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论美 美是什么?这个连柏拉图都感到棘手的美学难题,在庄子那里都有较系... 与先秦诸子一样,庄子虽然没有专门地探讨美学问题,但在其著作《庄子》一书中却仍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现就其论美与论审美的思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论美 美是什么?这个连柏拉图都感到棘手的美学难题,在庄子那里都有较系统的答案。庄子在他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美学思想 美与审美 审美对象 天地 审美境界 审美主体 天道 社会人生 形体美 美与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玩偶:女性难以走出的魔圈——“性玩偶”剖析
11
作者 古建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近些年,在风靡全国的“性文艺热”中,有一个被人们忽视了的现象,就是“性玩偶现象。” 那么,什么是“性玩偶现象”呢?我认为,在近年来的文艺创作中,有那么一些所谓的新潮艺术家。
关键词 玩偶 女性人物 贪欲 男女关系 文艺 性关系 大男子主义 审美心态 百慕大三角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本质新探
12
作者 古建军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66-74,共9页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大时空的比较归纳、艺术活动的全程考察和各类艺术的微观-宏观研究的三向观照中,对艺术本质作了新的考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 艺术本质论 艺术活动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世界 审美意识 情感性 审美艺术 艺术哲学 艺术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喜剧的基本审美特性
13
作者 陈孝英 魏久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9-114,共6页
文学喜剧的基本审美特性陈孝英,魏久尧陕西省喜剧研究所延安大学中文系车尔尼雪夫斯基把喜剧归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生活,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然而又是笼统的。诚然就喜剧的客观基础来看,它仅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但就喜剧的审美形态来看... 文学喜剧的基本审美特性陈孝英,魏久尧陕西省喜剧研究所延安大学中文系车尔尼雪夫斯基把喜剧归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生活,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然而又是笼统的。诚然就喜剧的客观基础来看,它仅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但就喜剧的审美形态来看,它的真正的存在领域在于艺术的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艺术 文学艺术 审美特性 语言文字 文学作品 审美心理 物质媒介 直接现实性 新理性 表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的朦胧性和文学的模糊性
14
作者 包永新 《江汉论坛》 1985年第2期51-54,共4页
一个作家是怎样进入创作过程的?无数创作经验告诉我们,它往往是由于情感的推动。屈原为什么作《离骚》?司马迁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平也。”《水浒传》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李贽说:“《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可见《离骚》... 一个作家是怎样进入创作过程的?无数创作经验告诉我们,它往往是由于情感的推动。屈原为什么作《离骚》?司马迁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平也。”《水浒传》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李贽说:“《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可见《离骚》和《水浒传》都是作者强烈的感情驱使的结果。当代一些作家也有与此相同的创作体验。曹禺说他写《雷雨》时,“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杨朔写《三千里江山》时,也是“感情逼迫我要去描写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活动 客观事物 人类情感 现实生活 兴趣 情感体验 社会生活 水浒传 模糊性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意识 当代意识 世界意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古朴 《人文杂志》 1987年第6期18-19,共2页
刘晓波同志以他“震惊四庭”的即兴发言,在文坛引起了一层冲击波,这自然是件好事。对新时期文学不抱乐观态度甚至有危机感这点,我与他是相同的;但是,新时期文学的危机是什么?我与他的看法又不同。
关键词 世界意识 当代意识 传统意识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 自我扬弃 封建意识 “通俗文学” 抱乐观态度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审美形态世界的重构
16
作者 古建军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30-36,共7页
文艺分类仍然是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人们对文艺世界的审视方法、角度和观念不同,文艺分类的方法也不同。尽管以往的文艺分类都具有各自的合目的性,但却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合规律性。本文从文艺审美学的角度,在“... 文艺分类仍然是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人们对文艺世界的审视方法、角度和观念不同,文艺分类的方法也不同。尽管以往的文艺分类都具有各自的合目的性,但却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合规律性。本文从文艺审美学的角度,在“文艺世界←接受者”的审美关系的维面,以文艺形态的本体论原则和接受者美感形态的主体论原则相结合为新的分类标准,对文艺审美形态世界进行了合规律性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审美形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别文学主题学研究的重大收获
17
作者 高飞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主题学 国别文学 古代文学研究 通俗文学 文学史研究 研究领域 文化学研究 复仇主题 《昭明文选》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名不朽的忧思──司马迁的价值追求
18
作者 高飞卫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9-110,共2页
垂名不朽的忧思──司马迁的价值追求高飞卫延安大学中文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完善的封建文化,它以道德为价值取向,鼓励人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大... 垂名不朽的忧思──司马迁的价值追求高飞卫延安大学中文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完善的封建文化,它以道德为价值取向,鼓励人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人生价值标准 价值追求 《报任安书》 腐刑 中国传统文化 延安大学 《史记》 人生忧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