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历史根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曹世雄 陈莉 《农业考古》 1994年第3期12-15,23,共5页
举世瞩目的黄土高原曾是中华文明发源地和历代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松软肥厚的土壤是中华文明摇篮,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过极为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正当经济活动,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和古老文明衰弱。水土流失是... 举世瞩目的黄土高原曾是中华文明发源地和历代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松软肥厚的土壤是中华文明摇篮,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过极为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正当经济活动,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和古老文明衰弱。水土流失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最大障碍,也是黄河下游洪涝灾害的祸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历史悠久,原因众多,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黄上高原水土保持活动也有很长历史,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有“平治水土”的活动。如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边冶理边破坏现象相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防治 历史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蓄水保土耕作技术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尹传逊 尹贻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0-49,共10页
根据黄土丘陵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以利于蓄水、保土、培肥地力,提高单产,退耕陡坡,还林还草,促使农业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为此,在大面积推广水平沟种植的基础上,进行了... 根据黄土丘陵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以利于蓄水、保土、培肥地力,提高单产,退耕陡坡,还林还草,促使农业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为此,在大面积推广水平沟种植的基础上,进行了覆盖、留茬倒垄、沟内加土挡,坡地草田带状间作轮种、粮草灌宽带间作、川平地覆膜间作套种、深耕密植等水保耕作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并对各种技术措施的蓄水、挡泥、培肥地力、增产增收效益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蓄水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