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与动物营养代谢病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赛娟 刘子伟 付新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75-277,共3页
论文综述了硒元素的生理学功能,作用机理及代谢途径,指出了不同动物对硒的需要量,并就缺硒和硒中毒对动物体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方法,有助于临床上防治硒缺乏和硒中毒症。
关键词 营养 硒缺乏症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产品中的兽药品残留 被引量:5
2
作者 左晓磊 付新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7-240,共4页
论述了畜禽产品中兽药的残留和激素类药物的残留,兽药的残留主要包括抗菌类药物的残留和抗寄生虫类药物的残留,激素类药物的残留包括性激素的残留、生长激素的残留,还有β-兴奋剂的残留。
关键词 畜禽产品 药物残留 抗生素 Β-兴奋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新城 庞树坤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9-174,共6页
选择某牛场50头临床健康奶牛,采用CMT法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其中28头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6%;在被检的200个乳样中患有隐性乳房炎的乳区84个,乳区阳性率为42%。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从28头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的84个乳... 选择某牛场50头临床健康奶牛,采用CMT法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其中28头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6%;在被检的200个乳样中患有隐性乳房炎的乳区84个,乳区阳性率为42%。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从28头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的84个乳样中检出13种共98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44个,占44.90%;金黄色葡萄球菌32个,占32.65%;链球菌20个,占20.40%;大肠埃希菌11个,占11.22%。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乳房炎占整个比例的75.51%。表明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而且单纯由某一种病原菌引起的病例较少,多数是由2~3种甚至是3种以上的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率为83.3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使用较多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林可霉素等药物则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