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区域减灾能力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张欣然
徐伟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8,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B2011)。
-
文摘
【目的】减灾能力评估是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方法】首先,综述了减灾能力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减灾能力、恢复力和适应能力概念间的关系;其次,界定了综合减灾能力的概念,剖析了其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从资源要素和过程要素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最后,探讨了减灾能力综合评估的方法及其适用性,以及未来减灾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结果】结果表明,国外减灾能力相关研究倾向于将恢复力和适应能力的概念广义化,国内学者通过时间尺度区分减灾能力和适应能力;减灾能力评估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灾种减灾能力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结论】减灾能力具有综合性,综合减灾能力评估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难点在于通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未来需进一步关注其动态评估和实证研究。
-
关键词
减灾能力
概念框架
综合减灾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动态评估
实证研究
气候变化
-
Keywords
disaster coping capacity
conceptual framework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eduction
index system
assessment method
dynamic assessment
empirical study
climate change
-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热带气旋多致灾因子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陶凯
廖新利
苏鹏
徐伟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22B2011)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P0820003)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KF-08)。
-
文摘
【目的】热带气旋伴随的大风、暴雨及引发的风暴潮、洪涝等致灾因子,为热带气旋风险评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当前热带气旋多致灾因子综合风险评估方法不一的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方法,阐述了热带气旋多致灾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热带气旋多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结果】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热带气旋多因子复合链生关系的定量化风险评估方法极为缺乏,如何降低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热带气旋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当前的一个难点。【结论】未来可以在厘清热带气旋多致灾因子复杂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手段,从机理角度研发热带气旋多致灾因子复合链生关系的承灾体损失和风险量化模型,从而实现热带气旋多致灾因子损失和风险的精准和量化评估,为应急管理和风险防范提供重要支撑。
-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风险评估
多灾种
灾害链
降水
气候变化
极端暴雨
致灾因子
-
Keywords
tropical cyclone
risk assessment
multi-hazard
disaster chain
precipitation
climate change
extreme rainstorm
natural hazards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杨赛霓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住建部城市安全专委会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亚洲科学技术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国际减轻灾害风险合作研究中心
-
出处
《城市与减灾》
2021年第2期44-48,共5页
-
文摘
背景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种多、分布广、频率高和损失大的特点。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发生过,如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沙尘暴、风暴潮、滑坡、泥石流、冰雹、寒潮、高温热浪、病虫鼠害、森林和草原火灾以及赤潮等。我国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多种灾害威胁,大半人口和城市位于受多灾种影响的区域。
-
关键词
现代火山
高温热浪
风暴潮
自然灾害
综合风险评估
泥石流
沙尘暴
国土面积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热带气旋降水模拟研究进展及展望
- 4
-
-
作者
苏鹏
徐伟
陶凯
翟广然
廖新利
孟晨娜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多源多模态遥感数据的城市风险精细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U22B20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台风、洪涝巨灾链主要承灾体保险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23YFC3008505)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创新引智基地”(BP0820003)。
-
文摘
【目的】热带气旋降水模拟评估是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基础。针对热带气旋降水模拟方法差异不清等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从热带气旋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角度,系统综述了四类模型的特点、进展、适用性以及代表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四类模型的发展做出建议与展望。【结果】结果表明: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模拟信度较高,适用于热带气旋降水的预报工作;统计模型能够构建大量仿真热带气旋,适用于热带气旋降水重现期的估计;物理模型能在简化计算的基础上,较好地解释热带气旋降水物理机制;机器学习模型灵活性强,能和其他模型组合使用,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结论】未来除进一步完善相关模型外,还需加强降水与次生灾害之间的协同以及新技术在降水模拟上的应用,实现热带气旋降水的快速与精准预估,更好地为区域热带气旋预警和风险防范提供支撑。
-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降水模型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机器学习
风险评估
-
Keywords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model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
statistical model
physical model
machine learning
risk assessment
-
分类号
K930
[历史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