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露天矿山规划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红泽 刘元旭 +1 位作者 王群 王欣艳 《中国煤炭》 2021年第1期27-34,共8页
当前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中国煤炭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智能化露天矿将是我国矿山建设发展的最新目标。基于国内外对智慧露天矿山研究现状,归纳了智慧露天矿山的基础理论、矿山总体规划;并... 当前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中国煤炭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智能化露天矿将是我国矿山建设发展的最新目标。基于国内外对智慧露天矿山研究现状,归纳了智慧露天矿山的基础理论、矿山总体规划;并针对国内露天矿在设备与工艺智慧化方面的不足,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为原则,构建露天矿山设备及工艺智慧化系统建设规划,对矿山建设开采工艺系统中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规划内容进行设计;最后对智慧露天矿山发展路径进行总结,为智能化露天矿山未来规划发展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露天矿山 规划发展 设备及工艺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坚硬岩层下基于防冲的开采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翟明华 姜福兴 +4 位作者 朱斯陶 张明 姚顺利 郭信山 孙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7-1715,共9页
在我国多个分布有巨厚坚硬岩层的矿区,巨厚坚硬岩层运动导致的强矿震和强冲击地压致灾后果严重,治理难度大,已经成为这些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通过分析巨厚坚硬岩层下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此类矿井冲击地压存在“关键工作... 在我国多个分布有巨厚坚硬岩层的矿区,巨厚坚硬岩层运动导致的强矿震和强冲击地压致灾后果严重,治理难度大,已经成为这些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通过分析巨厚坚硬岩层下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此类矿井冲击地压存在“关键工作面效应”、“震动诱冲效应”和“冲击震动效应”3个共同特点。“关键工作面”是指该工作面在开采时会导致巨厚坚硬岩层发生断裂和强烈运动,并开始出现强烈的矿震或冲击地压;“关键工作面效应”是指“关键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发生的强动力灾害;“震动诱冲效应”是指巨厚坚硬岩层断裂震动在地层中产生的动应力传播到处于高应力状态的煤体上后,诱发的冲击地压灾害,其显现特点是“震源与冲击显现位置不一致”;“冲击震动效应”是指当开采到关键工作面位置后,巨厚坚硬岩层的传递压力将急剧增加,当部分煤体达到发生冲击的条件时即可发生冲击,同时引起能量巨大的震动,这类冲击的显现特点是“震源与冲击显现位置一致”。采用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地表沉陷观测、微震和应力监测数据,提出了辨识关键工作面的方法;阐述了山东能源集团3个不同类型巨厚坚硬岩层冲击地压矿井采用保护层开采、负煤柱设计、关键工作面确定与参数设计、避开震动损害边界开采设计、小煤柱设计和顺序开采工作面参数优化设计等综合方法,实现防冲安全的具体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岩层 坚硬岩层 防冲 开采设计 关键工作面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企业安全风险防控与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彭玉敬 刘传安 +2 位作者 郜彤 张新菊 赵宏生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184-187,共4页
为推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的被动管理模式向事前预防控制的主动管理模式转变,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通过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理论分析,并依据现有各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设计了煤矿企业安全风险防控与预警系统。该系... 为推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的被动管理模式向事前预防控制的主动管理模式转变,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通过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理论分析,并依据现有各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设计了煤矿企业安全风险防控与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对煤矿企业数据进行联网采集、数据管理、分析研判及预警展现等,有效实现煤矿安全的闭环管理模式,对煤矿企业的安全风险防控、生产指挥调度,以及监管监察部门的综合风险预警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控管理 风险防控与预警 数据联网采集 风险分级研判 风险预警展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