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防车独立乘员室抗顶部冲击能力研究
1
作者 谢梦斌 朱义 +1 位作者 蒋旭东 王长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4,196,共7页
以消防车特有的独立乘员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发生顶部冲击时对结构强度及内部生存空间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软件仿真与强度试验结合的方式,研究其抗冲击能力。建立简化的独立乘员室三维模型,采用ANSYS仿真软件,分别对其顶部侧面及顶部... 以消防车特有的独立乘员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发生顶部冲击时对结构强度及内部生存空间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软件仿真与强度试验结合的方式,研究其抗冲击能力。建立简化的独立乘员室三维模型,采用ANSYS仿真软件,分别对其顶部侧面及顶部平面施加静态载荷,模拟计算出独立乘员室的应力及变形量。再按照国家标准《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中的要求,对该独立乘员室的实物进行动态预加载试验及顶部强度试验,测试该独立乘员室的顶部强度。结果显示独立乘员室蒙皮的装配既对其整体结构承受动态预加载起到抗冲击作用,又对顶部强度起到抗压作用;且骨架结构的加强、内部空间的设计以及座椅的优化布置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消防车 独立乘员室 抗冲击 顶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舱热失控可燃气体爆炸及泄压特性研究
2
作者 姜学鹏 李卓容 +1 位作者 陈兆琪 黄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9,共8页
为探究可燃气体体积分数及泄压板设置对火焰传播和爆炸的影响,采用改变储能舱内气体体积分数、泄压板开启压力、位置和面积的方式,研究舱内压力及火焰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冲击波的压力峰值和超压增长率... 为探究可燃气体体积分数及泄压板设置对火焰传播和爆炸的影响,采用改变储能舱内气体体积分数、泄压板开启压力、位置和面积的方式,研究舱内压力及火焰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冲击波的压力峰值和超压增长率随着可燃气体体积分数的升高呈先升后减趋势,体积分数为20%时爆炸风险最大;泄压板的开启压力越大,压力峰值越高;顶部泄压优于侧部,分散式布置优于集中式分布;点火点与泄压板距离之和越小,爆炸危险性越低。研究结果可为储能舱热失控下的泄爆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储能集装箱 热失控 泄压板 FLAC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改进对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施巍 常明 +2 位作者 罗宁 胡培峰 陶振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3-3350,共8页
针对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在长时间贮存和穿戴时分别存在的易变形和不舒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面罩改进、进气口改进和密封形式改进的优化方法,用以提高可贮存性、人体穿戴体验和避免对消防救援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探讨了目前呼吸器的包... 针对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在长时间贮存和穿戴时分别存在的易变形和不舒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面罩改进、进气口改进和密封形式改进的优化方法,用以提高可贮存性、人体穿戴体验和避免对消防救援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探讨了目前呼吸器的包装、进气口设计、半面罩材料存在的缺陷,依此提出了消防呼吸器设计的具体改进方案,并通过漏气系数、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和一氧化碳防护性能试验对改进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经试验证明,改进后产品相较于原有产品性能变化显著:其中呼吸区漏气系数降低超过80%,吸气阻力降低超过30%,呼气阻力降低超过60%,一氧化碳透过质量浓度降低45%。经优化的包装形式和采用新型的半面罩可有效解决现有存储和穿戴不适问题,更加契合面部形态、缩短穿戴时间,同时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半面罩 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漏气系数 吸气阻力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高消防车臂架用BS700高强钢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朱贇 高志刚 +1 位作者 刘涛 张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1-1575,共5页
高强钢BS700是70 m以上举高消防车臂架常用的结构钢,其高温力学性能决定了臂架近火服役时的结构安全。通过稳态拉伸法和恒温恒载单轴拉伸试验法对BS700钢在20~1000℃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及应力-应变... 高强钢BS700是70 m以上举高消防车臂架常用的结构钢,其高温力学性能决定了臂架近火服役时的结构安全。通过稳态拉伸法和恒温恒载单轴拉伸试验法对BS700钢在20~1000℃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及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对其在300~500℃下的蠕变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BS700钢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逐渐降低,在500℃时近乎衰减了50%,600℃时只有室温下的30%,而当温度超过800℃时已不足10%;在400℃以内时,温度对BS700钢的断后伸长率影响不大,此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断后伸长率急剧增加。当温度为300~400℃、应力为380MPa时,BS700的最大蠕变应变不超过0.4%;而在500℃、相同应力条件下,最大蠕变应变达到10%。基于测定的试验数据,通过多项式拟合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了BS700高强钢高温力学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为设计70m以上举高消防车臂架的安全结构强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高消防车 BS700高强钢 高温力学性能 高温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员多模体征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屈天翊 洪赢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1115,共5页
为保障消防员职业安全与健康、提升消防员身体素质和训练效果,开展消防员多体征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针对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易受消防实战训练中的恶劣环境、消防员的大幅度作业运动影响和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干扰,造成采集数据的精... 为保障消防员职业安全与健康、提升消防员身体素质和训练效果,开展消防员多体征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针对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易受消防实战训练中的恶劣环境、消防员的大幅度作业运动影响和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干扰,造成采集数据的精度降低,导致采集数据无效或缺失的问题,本文采取多模传感器交叉采集消防员体征指标的设计,利用多模传感器从不同位置对消防员的心电波和脉搏波进行监测,并对采集信号进行小波阈值收缩法和快速滑动均值滤波去噪处理,然后基于数据的离散型和连续型分别开展特征识别和融合。经融合后,在功率自行车、大雨环境、消防员滚轮胎和拖拽假人训练等场景中开展测试,表明多模生命体征监测单元的监测精度和容错能力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职业安全与健康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消防员生命体征 体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消防救援装备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磊 钟琳 +1 位作者 刘方圆 吴梦婷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6-1221,共6页
建立基于图文交互技术的应急消防救援装备管理系统,提高应急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系统的整体建设目标提出了功能架构;通过文本生成方法,自动为可视化图表添加文字描述,增强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在文本中嵌入迷你图,链接文本和可视化... 建立基于图文交互技术的应急消防救援装备管理系统,提高应急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系统的整体建设目标提出了功能架构;通过文本生成方法,自动为可视化图表添加文字描述,增强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在文本中嵌入迷你图,链接文本和可视化图表两种表现形式,实现交互式数据分析报告,从而帮助用户进行数据的可视化探索。以某消防装备统计为例,对基于图文交互技术的应急消防救援装备管理系统进行交互式报告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文本和可视化相结合能互相丰富,增强用户理解数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 文本自动生成 视觉交互 智慧消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消防员热生理模型构建优化及预测研究
7
作者 洪诗艺 闫晓波 +1 位作者 高浩翔 洪赢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68,共6页
为研究消防救援人员在高温环境下训练及救援作业时的热生理响应,本文基于人体温度调节机制,对二节点模型中人体表面积、服装性能、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修正,并控制最大血流速度,选定皮肤、核心调定温度构建适用于消防救援作业... 为研究消防救援人员在高温环境下训练及救援作业时的热生理响应,本文基于人体温度调节机制,对二节点模型中人体表面积、服装性能、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修正,并控制最大血流速度,选定皮肤、核心调定温度构建适用于消防救援作业的热生理模型。通过与文献中的人体热生理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改进的热生理模型的预测精度,并利用已验证的模型预测消防员高温环境(40℃和60℃)下作业时的核心温度和安全持续作业时间。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试验工况下,核心温度和皮肤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分别小于1.24℃和1.57℃,构建的热生理模型有较高可靠性;通过预测消防员在2个高温工况(40℃,相对湿度50%;60℃,相对湿度50%)下的核心温度变化,发现40℃和60℃下救援人员安全持续作业最长时间分别为12 min和6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高温环境 热生理模型 核心温度 皮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双蒸发器热泵系统除湿制热性能研究
8
作者 谭明飞 胡家云 +5 位作者 苗言明 谷晓阳 李超 何其泽 张天娇 李康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除湿制热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具备2种除湿制热模式(单蒸发器模式和双蒸发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双蒸发器热泵系统,研究了2种模式在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对比分析了2种模式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60%~90%的进风湿...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除湿制热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具备2种除湿制热模式(单蒸发器模式和双蒸发器模式)的电动汽车双蒸发器热泵系统,研究了2种模式在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对比分析了2种模式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60%~90%的进风湿度,压缩机转速4 000 r/min的工况下,单蒸发器模式的除湿速率比双蒸发器模式高26.2%~62.8%,D_(SMER)高25.7%~43.9%;双蒸发器模式的有效制热量比单蒸发器模式高26.6%~67.6%,COP高11.2%~50.0%;在满足车内除湿需求的系统除湿速率下,双蒸发器模式的出风温度和COP分别比单蒸发器模式高43%和28%。研究可为拓展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应用场景提供借鉴,对推动电动汽车热泵系统的发展与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泵系统 除湿制热 双蒸发器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消防应急救援的压力容器标准规范研究
9
作者 王俊军 薛林 +2 位作者 阮桢 吴佩英 张磊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1,共3页
从消防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和移动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两方面总结我国移动容器尤其是危险化学品槽罐车的相关标准。从材料和堵漏、紧急切断、应力集中部位、结构优化等方面分析了两类标准中不相容的内容。建议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 从消防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和移动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两方面总结我国移动容器尤其是危险化学品槽罐车的相关标准。从材料和堵漏、紧急切断、应力集中部位、结构优化等方面分析了两类标准中不相容的内容。建议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吸收消防从业人员实际事故处置的经验,吸收消防从业人员、消防应急救援科研人员和具有危险化学品槽罐车事故实际处置经验的消防人员作为委员,并将移动压力容器事故的消防应急处置技术、方法和结构部件等内容增补到相关规范和标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消防 应急救援 标准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倾斜角度柔性光伏电池燃烧行为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谷思念 杨光远 +1 位作者 杨小龙 杨建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7-1225,共9页
柔性铜铟镓硒(CIGS)光伏电池因其柔软、易安装等优点,应用场景广泛。然而,柔性CIGS光伏电池采用热塑性材料封装,其热稳定性差,火蔓延速度较快,火灾危险性更高。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30°~+30°)及点火位置(顶部、底部)... 柔性铜铟镓硒(CIGS)光伏电池因其柔软、易安装等优点,应用场景广泛。然而,柔性CIGS光伏电池采用热塑性材料封装,其热稳定性差,火蔓延速度较快,火灾危险性更高。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30°~+30°)及点火位置(顶部、底部)下柔性光伏电池的燃烧蔓延特性,系统分析了火焰形态、火焰夹角、火蔓延速度、电池表面温度、辐射热通量等燃烧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电池板倾斜角度从-30°增加到+30°,火焰夹角、热解时间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火焰长度、热通量、火蔓延速度呈相反趋势;倾斜角度在+10°~+20°时,火焰长度及蔓延速度出现明显激增,热解时间缩短40%,热通量增加65%。基于不同倾斜角度与点火位置下火焰前锋形态的差异,建立了3种不同辐射传热模型,辐射热流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在20%以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铜铟镓硒 光伏电池 倾斜角度 点火位置 火蔓延特性 燃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高平台消防车结构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谢梦斌 王长伟 +3 位作者 张岚 武江涛 王豆源 蒋旭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173-5180,共8页
为研究登高平台消防车的结构强度,针对其副车架、支腿及臂架的结构设计对整车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问题,采用ANSYS软件仿真,研究其结构强度,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分别建立简化的副车架、支腿一体式三维模型和臂架三维模型,模拟其在各种工... 为研究登高平台消防车的结构强度,针对其副车架、支腿及臂架的结构设计对整车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问题,采用ANSYS软件仿真,研究其结构强度,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分别建立简化的副车架、支腿一体式三维模型和臂架三维模型,模拟其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再搭建实验环境进行应力测试。结果显示:整个臂架向消防车正左或正右水平展开的工况下,更容易出现支腿虚腿现象,虚腿量分别为22.5 mm和17.5 mm;臂架在回拉与伸出过程中最大应力出现在折叠臂变幅绞点区域、伸缩臂搭接区域;实验与仿真得到的应力数据相差约4%。这不仅对于登高平台消防车安全性检测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还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信度,有助于登高平台消防车的结构件设计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高平台消防车 副车架 支腿 臂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救援因素对钢混结构耐火性能影响研究
12
作者 刘喜 王俊军 华万仁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2-808,共7页
为了研究火场救援过程中实际救援因素对建筑倒塌的响应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火灾下某三层钢混框架结构进行高温模拟,得到自动喷淋系统及消防员打水冷却、工程救援机械高频振动等因素变化条件下的温度场及位移变化规律,模拟与试验结... 为了研究火场救援过程中实际救援因素对建筑倒塌的响应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火灾下某三层钢混框架结构进行高温模拟,得到自动喷淋系统及消防员打水冷却、工程救援机械高频振动等因素变化条件下的温度场及位移变化规律,模拟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针对各实际救援因素对建筑结构倒塌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受火时间越长,着火区域的位移变形越大,且非受火区域经过可燃物的传递过火位移也发生较大偏移,最大位移变形为7.57 mm。此外,高频振动对结构瞬间位移波动较大,最大位移波动幅度为3 mm左右。最后,通过模拟与试验验证后发现短时打水冷却(10 min以内)对火灾下建筑物的位移影响较小,位移偏移为建筑物开间距离的0.01%。因此,消防员进入火灾救援现场后,火灾荷载导致的高温对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影响最大,大型工程机械的共振频率对结构瞬间波动影响较大,而短时打水冷却对整体建筑物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因素 建筑倒塌 钢筋混凝土 耐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消防救援人员职业心理健康量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洪诗艺 张杰 +1 位作者 范为桥 仲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2-1105,共4页
消防员心理健康量表通过情感和行为两个分量表考察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个分量表包含7个维度,此外还包括3个效度量表,以保证量表施测的有效性。量表中的项目均为针对消防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自陈式描述。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自编... 消防员心理健康量表通过情感和行为两个分量表考察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个分量表包含7个维度,此外还包括3个效度量表,以保证量表施测的有效性。量表中的项目均为针对消防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自陈式描述。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自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测量国内消防救援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标准化工具,并为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心理健康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腔室内高压七氟丙烷喷放与局部过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焱华 卢启钊 谢启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40-1444,共5页
针对高压七氟丙烷气体喷放行为,建立了密闭腔室高压气体小孔喷射动态发展与演化模型,基于数值分析研究了高压七氟丙烷小孔喷射过程中的组分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等特性,并开展了相应喷放试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七氟丙烷喷射后易形成气体... 针对高压七氟丙烷气体喷放行为,建立了密闭腔室高压气体小孔喷射动态发展与演化模型,基于数值分析研究了高压七氟丙烷小孔喷射过程中的组分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等特性,并开展了相应喷放试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七氟丙烷喷射后易形成气体回卷,继而在障碍物靠近喷射口一侧形成七氟丙烷稀薄区域。七氟丙烷发生意外喷射时,尽管在喷口附近产生的最低温度低至-20℃,当七氟丙烷喷射口距离电子设备超过1.75 m时,则相应的低温影响往往在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七氟丙烷 高压喷射 低温损伤 机房 电子设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盗门消防破拆模拟训练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磊 阮桢 洪赢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6-699,共4页
针对我国防盗门消防破拆训练器材的功能单一、效果不足等问题,基于多功能场景交互模拟技术和实战应用技术,研制了一种防盗门消防破拆模拟训练装置。介绍该装置的组成部分,包括防盗门基体、锁具破拆模块、门面破拆模块、发烟模块、温度... 针对我国防盗门消防破拆训练器材的功能单一、效果不足等问题,基于多功能场景交互模拟技术和实战应用技术,研制了一种防盗门消防破拆模拟训练装置。介绍该装置的组成部分,包括防盗门基体、锁具破拆模块、门面破拆模块、发烟模块、温度感应模块、可燃气体模拟模块和计时模块等。说明如何应用该装置进行防盗门消防破拆训练,及不同类型火灾情况下的破拆救援步骤。该装置可真实模拟各类防盗门破拆处置现场环境,且各破拆模块具有可更换性,便于消防救援队伍开展多种防盗门破拆操法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防盗门 破拆 训练装置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九轴传感器的消防员步态监测装置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屈天翊 洪赢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4,112,共4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九轴传感器(3轴加速度、3轴陀螺仪和3轴磁力计)的消防员步态监测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组成、器件选型、系统设计构建进行了研究。该装置为鞋垫式,可直接穿在作训鞋或消防靴内,可实时采集消防员的运动姿态,具有虚实步监测... 设计了一套基于九轴传感器(3轴加速度、3轴陀螺仪和3轴磁力计)的消防员步态监测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组成、器件选型、系统设计构建进行了研究。该装置为鞋垫式,可直接穿在作训鞋或消防靴内,可实时采集消防员的运动姿态,具有虚实步监测、步相分析、支撑分析、姿态追踪、摆动分析、微观动作分析等功能。该装置可用于消防员训练中的虚实步监测,测量的消防员步态数据可辅助评估训练强度,测试结果可为消防员定制个性化足部防护装备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有助于提升消防员身体协调性,缓解消防员膝盖部位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步态分析 步态监测装置 九轴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一体化多功能消防单兵系统装备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洪赢政 李震 马从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9-1522,共4页
针对数字化单兵装备功能单一、链路融合缺失、后场指挥平台各自独立的现状,设计实现了数字一体化多功能消防单兵系统装备,将前场功能各异的数字单兵装备进行了功能集成、链路融合和一体化指挥平台设计。阐述了消防员体域网智能架构体系... 针对数字化单兵装备功能单一、链路融合缺失、后场指挥平台各自独立的现状,设计实现了数字一体化多功能消防单兵系统装备,将前场功能各异的数字单兵装备进行了功能集成、链路融合和一体化指挥平台设计。阐述了消防员体域网智能架构体系、异构通信链路单元设计与实现、多信息流及多业务单兵一体化模型集成型指挥平台等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明确了数字化消防单兵装备体系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多功能 集成型 单兵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位置对容器外部二次爆炸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秋菊 邵俊程 +2 位作者 万孟赛 王乐耕 王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98,共9页
为预防甲烷泄爆引发的外部爆炸,首先,利用Simtec软件数值模拟不同点火位置的泄爆过程,设置前端点火、中心点火和后端点火3种典型点火位置的不同模型;然后,观察不同点火位置下泄爆过程中的二次爆炸现象;最后,分析模拟结果数据。结果表明... 为预防甲烷泄爆引发的外部爆炸,首先,利用Simtec软件数值模拟不同点火位置的泄爆过程,设置前端点火、中心点火和后端点火3种典型点火位置的不同模型;然后,观察不同点火位置下泄爆过程中的二次爆炸现象;最后,分析模拟结果数据。结果表明:泄爆面的设置可实现较好的泄压效果,但泄爆过程会诱导外部二次爆炸产生,需重点关注和防控;当泄爆口处测点6出现由二次爆炸引起的第2次峰值时,容器内部测点的压力值达到峰值附近;点火位置直接影响泄爆过程中泄放出的未燃甲烷气体的量,进而影响泄爆容器外部的二次爆炸强度,导致后端点火二次爆炸最强,中心点火次之,前端点火最弱;点火位置越靠近泄爆口,外部二次爆炸的强度越弱,故泄爆口应设置在距易点火区域较近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位置 容器外部 二次爆炸 泄爆 峰值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机器人导航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子幼 胡斌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3-1267,共5页
针对目前消防机器人导航控制技术智能化和可靠性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消防机器人导航控制系统。操作者只需在电子地图上指定消防机器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机器人便可对周边环境进行建图与定位、局部路径规划及跟踪,使得消防机器... 针对目前消防机器人导航控制技术智能化和可靠性偏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消防机器人导航控制系统。操作者只需在电子地图上指定消防机器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机器人便可对周边环境进行建图与定位、局部路径规划及跟踪,使得消防机器人可以根据周边地形的变化,实时修正自身运动,为实现消防机器人在操作人员视线以外的地形复杂地域执行任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控制 建图与定位 局部路径规划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压的消防员呼吸频率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希 洪赢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36-1639,共4页
简述并比较了消防员呼吸频率的主要监测技术及装置,设计了一套基于微压传感器的消防员训练用呼吸频率监测装置,对该装置的器件选型、结构组成、系统构建进行了阐述。该装置为口鼻罩式可穿戴装备,佩戴后可实时监测消防员训练时的呼吸频率... 简述并比较了消防员呼吸频率的主要监测技术及装置,设计了一套基于微压传感器的消防员训练用呼吸频率监测装置,对该装置的器件选型、结构组成、系统构建进行了阐述。该装置为口鼻罩式可穿戴装备,佩戴后可实时监测消防员训练时的呼吸频率,并可与其他消防员生命体征设备采集的数据融合,通过蓝牙传输到消防员体域网汇聚节点,再经网络传输到消防员实战训练评估大数据云平台。通过长期跟踪与分析消防员训练的呼吸频率数据,对评价训练效果、提高呼吸效率、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训练 消防员 微压传感器 呼吸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