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阳地区粘虫发生规律及数学预测模型
1
作者 兰志先 孟满红 张树波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7-28,共2页
粘虫是我区大秋作物的主要害虫,重发年份往往对大秋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如1983年粘虫大发生,全区大秋作物受害面积达40多万亩,仅此一项减产粮食200多万公斤。由于粘虫年际间发生程度差异很大,且一般年份多为局部发生,因此对其发生程度预... 粘虫是我区大秋作物的主要害虫,重发年份往往对大秋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如1983年粘虫大发生,全区大秋作物受害面积达40多万亩,仅此一项减产粮食200多万公斤。由于粘虫年际间发生程度差异很大,且一般年份多为局部发生,因此对其发生程度预测尤为重要。为了准确测报,指导防治,我们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区测报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基本上明确了粘虫发生为害规律,找出了影响粘虫发生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发生规律 预测模型 庆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地区地下害虫发生为害规律及预测
2
作者 兰志先 孟满红 张树波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30-31,共2页
地下害虫是我区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400多万亩,占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的80%以上。一般年份小麦秋苗被害率6%~15%,春季被害率5%~10%,产量损失5%~20%,严重年份可达30%左右,给我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 地下害虫是我区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400多万亩,占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的80%以上。一般年份小麦秋苗被害率6%~15%,春季被害率5%~10%,产量损失5%~20%,严重年份可达30%左右,给我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提高测报水平及准确度,更好地指导防治,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及测报点资料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区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并建立了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型。一、地下害虫优势种及分布据80年代初调查,本区有各类地下害虫50多仲,但从危害程度及种群数量看,以蛴螬,金针虫、蝼蛄为优势类群,如1981~1990年镇原、宁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害虫 为害 预测 庆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陇东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宏 兰志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陇东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决定了这一地区不但是我国小麦条锈病传播的重要桥梁地带,而且是当地条锈病流行的重要越夏、越冬菌源基地。当地菌源的存在和小麦品种的抗性丧失是发生大流行的内因,春季降水量多是大流行的决定性因素。加强抗锈... 陇东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决定了这一地区不但是我国小麦条锈病传播的重要桥梁地带,而且是当地条锈病流行的重要越夏、越冬菌源基地。当地菌源的存在和小麦品种的抗性丧失是发生大流行的内因,春季降水量多是大流行的决定性因素。加强抗锈品种的选育及合理布局、实行生态防治是控制流行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小麦 条锈病 发生原因 防治 春季降水量 菌源 品种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持续控制对策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宏 兰志先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1,共3页
陇东不但是我国小麦条锈病传播的重要桥梁地带 ,而且有一定数量的条锈菌越夏、越冬菌源。当地菌源的存在和小麦品种的抗性丧失是小麦条锈病发生大流行的内因 ,春季降水量多是大流行的决定性因素。加强抗锈品种的选育及合理布局、实行生... 陇东不但是我国小麦条锈病传播的重要桥梁地带 ,而且有一定数量的条锈菌越夏、越冬菌源。当地菌源的存在和小麦品种的抗性丧失是小麦条锈病发生大流行的内因 ,春季降水量多是大流行的决定性因素。加强抗锈品种的选育及合理布局、实行生态防治是控制流行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诱病 流行原因 持续控制对策 生态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钻心虫防治技术
5
作者 姜双林 刘建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谷子 钻心虫 防治技术 越冬成虫 越冬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地种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6
作者 刘建平 姜双林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苗期害虫 麦地种蝇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沙叶蝉发生规律及预测模型
7
作者 兰志先 张树波 孟满红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9-30,共2页
条沙叶蝉在我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为害既可直接刺吸小麦叶片汁液,影响产量,又可引起间歇性发生的小麦红矮病。为了搞好条沙叶蝉的预测工作,提高测报水平,我们根据近年的测报资料,结合气象因子,对条沙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 条沙叶蝉在我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为害既可直接刺吸小麦叶片汁液,影响产量,又可引起间歇性发生的小麦红矮病。为了搞好条沙叶蝉的预测工作,提高测报水平,我们根据近年的测报资料,结合气象因子,对条沙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预测模式。一、发生规律条沙叶蝉在我区年发生4代,以卵在小麦的残茌叶鞘内壁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春季麦田成虫高峰期;小麦收割后,迁至秋作及杂草上繁殖为害,8月中旬前后为秋作杂草的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沙叶蝉 发生规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