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元县“中国楠木城”建设评价体系探究
1
作者 徐乾斌 方炎杰 +3 位作者 张淮南 潘江灵 陈军 许澄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68-70,67,共4页
以楠木为主要树种创建“中国楠木城”是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树立地方形象的重要途径。基于《浙江庆元·中国楠木城建设总体规划》中基础数据,文章构建了四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个目标层、3个系统层、8个准则层、20个指标层。基于该... 以楠木为主要树种创建“中国楠木城”是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树立地方形象的重要途径。基于《浙江庆元·中国楠木城建设总体规划》中基础数据,文章构建了四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个目标层、3个系统层、8个准则层、20个指标层。基于该评价体系,对庆元县创建“中国楠木城”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值为0.623,属Ⅲ级水平。庆元县“中国楠木城”建设是城市建设和国土绿化美化的创新实践,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中国楠木城 珍贵树种 庆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元县1985—2017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余久华 胡伟云 +5 位作者 廖丽华 夏瑞满 吴永丰 徐选美 吴聪连 陈奕浪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53-58,共6页
根据1985—2017年5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县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庆元县33年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面积先降后增,森林、乔木林地面积总体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至2... 根据1985—2017年5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县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庆元县33年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面积先降后增,森林、乔木林地面积总体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至2017年达到86.06%;竹林面积和立竹量持续增加。(2)活立木、乔木林蓄积量和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剧烈下降后快速增加。(3)乔木林幼龄林蓄积量持续增加,近、成、过熟林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降后增,龄组结构趋于优化;人工林面积、蓄积量及占比持续增加,天然林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降后增,两者面积和蓄积量占比趋于一致。总体来看,受20世纪90年代“木材经济”“香菇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森林资源剧烈下降,而人工造林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恢复。目前,县域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指标基本已达极限,而单位面积蓄积量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因此,要正确处理森林资源“量”与“质”的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才能达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元县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动态变化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巾子峰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琨 胡兆贵 +4 位作者 张茂付 甘燕玲 李苏春 刘芳 林海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探究浙江巾子峰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以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样地调查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系数... 【目的】探究浙江巾子峰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以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样地调查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系数、方差比率法、卡方(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面研究了21种重要值≥1%的木本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结果】(1)浙江巾子峰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共有木本植物113种,隶属31科62属,主要有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和杜鹃花科Ericaceae等。(2)木荷Schima superba、甜槠Castanopsis eyrei和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的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较大,在该群落中处于建群种,与其他木本植物优势种间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系数。21个木本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系数集中在0.10~0.50。(3)浙江巾子峰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间总体呈显著正联结(P<0.05)。经χ^(2)检验,在210个种对中,有112个种对呈不显著正联结,49个种对呈不显著负联结,仅有2个种对呈极显著正联结(P<0.01),8个种对呈显著正联结(P<0.05).,39个种对呈无联结。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不显著联结的种对分别占81.4%和80.0%,种间联结性较弱,正负联结比系数大于1。(4)主要优势树种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与生态位重叠值的回归分析呈极显著正联结(P<0.01)。【结论】浙江巾子峰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群落各物种之间竞争逐渐平衡,处于演替中期,物种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巾子峰 木本植物优势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元县甜桔柚病虫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郑世伟 尹瑞安 +2 位作者 沈从根 吴夏华 魏海龙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87-91,共5页
为摸清庆元县甜桔柚Citrus reticulate ‘Unshiu’×hassaku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2018年1-12月根据甜桔柚的种植分布、病虫害发生特点,采用踏查、标准地调查和黑光灯诱虫相结合的方法,对庆元县甜桔柚主产区的病虫害分布、... 为摸清庆元县甜桔柚Citrus reticulate ‘Unshiu’×hassaku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2018年1-12月根据甜桔柚的种植分布、病虫害发生特点,采用踏查、标准地调查和黑光灯诱虫相结合的方法,对庆元县甜桔柚主产区的病虫害分布、危害及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庆元县甜桔柚病虫害共有47种,其中病害20种,虫害27种。调查结果为庆元县甜桔柚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为甜桔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调查 甜桔柚 庆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庆元县林业龙头企业引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勇清 吴丽芳 +3 位作者 吴伟华 杨平昆 吴家凛 姚伟玲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第6期53-55,共3页
竹产业是浙江庆元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浙江庆元县拥有14家林业龙头企业,新时代面对机遇和挑战,林业龙头企业在引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庆元县林业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和特点,对林业龙头企业引领... 竹产业是浙江庆元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浙江庆元县拥有14家林业龙头企业,新时代面对机遇和挑战,林业龙头企业在引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庆元县林业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和特点,对林业龙头企业引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林业龙头企业 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庆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模式下庆元县林木栽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生财 瞿思民 +3 位作者 吴大瑜 吴仁超 苏光浪 占小艳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287-289,共3页
为充分发挥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生态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以庆元县林业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引入现代化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精准防控技术的必要性,从林木幼苗的科学培育、林木移栽与移栽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生态模式下林业栽植技术要点... 为充分发挥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生态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以庆元县林业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引入现代化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精准防控技术的必要性,从林木幼苗的科学培育、林木移栽与移栽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生态模式下林业栽植技术要点,并介绍了病虫害绿色防治措施,完善了生态模式下林木科学栽培的现代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 种苗培育 病虫害防治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五味子在庆元县的适应性
7
作者 吴远海 吴振伙 +3 位作者 吴心卫 徐选美 吴东福 魏海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567-1570,共4页
在对当地气候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野生南五味子进行平茬移植驯化,观察其在庆元县生长的物候期。结果表明,每年3月上旬返青萌发新梢,4月为花蕾期,5月下旬为初花期,6月至9月上旬为果实膨大期,6月至8月为果实膨大期和盛花期重叠交... 在对当地气候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野生南五味子进行平茬移植驯化,观察其在庆元县生长的物候期。结果表明,每年3月上旬返青萌发新梢,4月为花蕾期,5月下旬为初花期,6月至9月上旬为果实膨大期,6月至8月为果实膨大期和盛花期重叠交叉,9月至12月分批次转红成熟采收,花果共赏期长达188 d。庆元县是南五味子的适生区,引种驯化次年即可进入初产期,单株果数53个,单果重达143.9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适应性 引种驯化 庆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秋红 何诗杨 +4 位作者 许元科 吴夏华 周肄智 吴家森 叶丽敏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探讨不同间伐年限对杉木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能力的影响,为评估杉木林水源涵养功能对间伐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以浙西南景宁县间伐1年、间伐3年、间伐8年和未间伐的杉木林为对象,采集枯落物与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枯落物含水率、持水能... 探讨不同间伐年限对杉木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能力的影响,为评估杉木林水源涵养功能对间伐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以浙西南景宁县间伐1年、间伐3年、间伐8年和未间伐的杉木林为对象,采集枯落物与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枯落物含水率、持水能力、土壤容重、非毛孔隙度并计算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杉木林枯落物现存量在不同间伐年限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枯落物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对数函数和幂函数;间伐8年的杉木林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和有效拦蓄率均显著高于未间伐林分(P<0.05);间伐3年、间伐8年的杉木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显著高于未间伐林分;间伐8年杉木林地0~10 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大,非毛管持水量显著增加了22.4%(P<0.05),而对10~30 cm土层土壤储水性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杉木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随着间伐年限的延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年限 杉木林 枯落物 土壤持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锥栗种内和种间嫁接亲和性初步研究
9
作者 王一帆 江锡兵 +5 位作者 赖俊声 吴剑 吴聪连 胡伟云 李煜 龚榜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70,共9页
[目的]为掌握板栗、锥栗种内嫁接以及板栗和锥栗种间嫁接亲和性差异,筛选广亲和性砧穗组合应用于生产实践。[方法]以板栗、锥栗种内和种间4种嫁接类型1年生嫁接苗为材料,对其嫁接口愈合情况、生长性状、叶片表型及光合生理指标进行调查... [目的]为掌握板栗、锥栗种内嫁接以及板栗和锥栗种间嫁接亲和性差异,筛选广亲和性砧穗组合应用于生产实践。[方法]以板栗、锥栗种内和种间4种嫁接类型1年生嫁接苗为材料,对其嫁接口愈合情况、生长性状、叶片表型及光合生理指标进行调查测定,并采用石蜡切片对嫁接口愈合情况进行细胞学观测,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4种嫁接类型中,板栗和锥栗种内嫁接成活率为35.71%~91.33%,且嫁接口愈合情况良好,而板栗和锥栗种间嫁接成活率仅为16.67%~45.00%,且存在部分嫁接口愈合不良现象;(2)板栗或锥栗种内嫁接组合苗高、地径和叶片数量性状表现均显著优于板栗和锥栗种间嫁接组合(p<0.05);(3)不同嫁接类型叶表型性状均存在差异,其中板栗种内嫁接组合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均显著大于板栗嫁接锥栗组合;锥栗种内嫁接组合叶柄长度显著大于锥栗嫁接板栗组合;(4)细胞学观察发现,板栗或锥栗种内嫁接砧穗间隔离层消失,砧、穗结合为一体,而种间嫁接砧穗间有隔离层出现;(5)各嫁接组合综合评价得分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A4>A7>A3>A2>A1>A8>A5>A6。[结论]板栗和锥栗种间嫁接存在一定的亲和性,但普遍低于板栗或锥栗种内嫁接组合的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锥栗 嫁接亲和性 生长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藜麦叶生长期内钙与草酸含量动态分析研究
10
作者 林雪艳 朱欢腾 +5 位作者 杨柳 王衍彬 童晓青 周侃侃 贺亮 吴应其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61-68,共8页
【目的】为了探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等藜属Chenopodium植物叶片中钙和草酸的含量,为藜麦菜的科学食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浙江省主要栽培的‘陇藜1号’Ch.Quinoa‘Longli 1’‘青藜4号’Ch.Quinoa‘Qingli 4’‘冀藜2号’Ch.Q... 【目的】为了探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等藜属Chenopodium植物叶片中钙和草酸的含量,为藜麦菜的科学食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浙江省主要栽培的‘陇藜1号’Ch.Quinoa‘Longli 1’‘青藜4号’Ch.Quinoa‘Qingli 4’‘冀藜2号’Ch.Quinoa‘Jili 2’和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4个品种(种)为研究对象,对可食用期内叶片中不同形态的钙和草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在藜麦叶片可食用期内,叶片中钙形态以结合钙为主,平均占比总钙含量的92%以上,其中以‘陇藜1号’叶片中的结合钙含量占比最高,达97.3%,而含量最高的是红藜叶片,达2.16 g·kg^(-1)。结合钙含量在藜麦叶片可食用生长期内呈不断增加趋势,增量最高的是‘冀藜2号’,由0.958 g·kg^(-1)增至1.887 g·kg^(-1),游离钙(Ca^(2+))含量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前期增幅大,后期增量大,其中增量最大的是红藜,由0.026 g·kg^(-1)增至0.349 g·kg^(-1)。Ca^(2+)平均含量仍以红藜最高,达0.182 g·kg^(-1)。水溶性草酸是藜麦叶片中草酸的主要存在形式,平均含量为5.78 g·kg^(-1),占总草酸含量的93.4%。水溶性草酸含量均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减量最大的是‘陇藜1号’,始末采样(首次采样和第6次采样)间可溶性草酸含量减少2.35 g·kg^(-1),减幅最大的也是‘陇藜1号’,达35%。总草酸含量动态与水溶性草酸含量动态相似,生长期内含量仍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减量和减幅最大的均是‘陇藜1号’。叶片可采食期内以固体形态存在的草酸平均含量以‘陇藜1号’最高,达0.65 g·kg^(-1),红藜叶片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草酸含量和生长时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总钙含量与生长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草酸含量与总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从营养价值和口感的角度来看,中后期的藜麦叶片更适合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叶片 草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后混交不同比例亮叶桦和毛竹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孙昆 吴大瑜 孙洪刚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科学合理的混交能够恢复土壤地力,提高林分生产力,改善低质低效林,实现对杉木人工林的科学高效经营。通过对杉木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以不同混交比例营造杉木-亮叶桦(1杉1桦、2杉1桦、3杉1桦)和杉木-毛竹(1杉1毛、2杉1毛、3杉1毛)混交林... 科学合理的混交能够恢复土壤地力,提高林分生产力,改善低质低效林,实现对杉木人工林的科学高效经营。通过对杉木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以不同混交比例营造杉木-亮叶桦(1杉1桦、2杉1桦、3杉1桦)和杉木-毛竹(1杉1毛、2杉1毛、3杉1毛)混交林,探究混交对杉木个体生长特征和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纯林相比,混交增加了林木竞争强度;杉木与亮叶桦混交时的林木竞争强度小于与毛竹混交。2)杉木与亮叶桦、毛竹混交均提高了杉木的叶面积指数。3)随杉木保留密度的增加,土壤中速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随之下降;相比纯林,混交使土壤速效氮含量下降,但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4)杉木单株材积随杉木保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林分蓄积反之。杉木-亮叶桦、杉木-毛竹混交林中,杉木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均高于自身纯林;杉木-亮叶桦混交林中杉木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同样大于杉木-毛竹混交林。5)Hegyi竞争指数与杉木单株材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杉木单株材积与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效磷与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林分蓄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杉木-亮叶桦混交林在各方面要优于杉木-毛竹混交林;且杉木与亮叶桦混交比为1∶1时,对杉木单株生长促进效果最佳,有利于杉木大径材培育,促进杉木林分质量的提高;同时应兼顾林分产量,杉木与亮叶桦混交比为3∶1时,其杉木林分蓄积实现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Hegyi竞争指数 叶面积指数 有效磷 林分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对不同间伐年限的响应
12
作者 吴夏华 沈秋红 +3 位作者 张茂付 胡兆贵 吴家森 王纪杰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
探究间伐对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影响,可为杉木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依据。以浙西南杉木林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间伐1、3、8 a后和未间伐(0 a)的林下植物种类、重要值及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探究间伐对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影响,可为杉木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依据。以浙西南杉木林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间伐1、3、8 a后和未间伐(0 a)的林下植物种类、重要值及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间伐0、1、3、8 a后杉木林下植物种类分别有37、48、59、66种,其中不同间伐年限杉木林下共有的植物35种。随着间伐年限的延长,杉木林下植物种类增加速度表现为“先快后慢”的趋势,与0 a相比,间伐1、3、8 a后林下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种类分别增加了38.5%~100.0%、27.8%~72.2%、16.7%~66.7%。杉木林下排名前3的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优势种重要值之和随着间伐年限的增加总体呈现降低趋势。未间伐杉木林下没有阳性植物生长,间伐后种类增加到12~13种;中性植物种类随着间伐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与0 a相比,间伐3、8 a后分别增加了50.0%和85.0%。杉木林下植物的多样性指数随着间伐年限的延长而增大,灌木、草本植物的优势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Shannon-Wiener和丰富度指数Margalef在不同间伐年限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藤本植物的Simpson、Shannon-Wiener和Margalef表现为间伐3、8 a后显著高于0 a(P<0.05),植物的均匀度指数Pielou在不同间伐年限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间伐年限 植物多样性 光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其岩 毛传亮 +4 位作者 陈友吾 沈建军 李海波 胡传久 叶碧欢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
2019年4月-2020年6月,调查了浙江地区5个不同香榧Torreya grandis林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香榧主要病害有香榧绿藻Chlorella sp.、香榧膏药病Septobasidium pedicellatum和香榧枝条黄化,主要虫害有香榧瘿螨Nalepella sp.和白蚁O... 2019年4月-2020年6月,调查了浙江地区5个不同香榧Torreya grandis林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香榧主要病害有香榧绿藻Chlorella sp.、香榧膏药病Septobasidium pedicellatum和香榧枝条黄化,主要虫害有香榧瘿螨Nalepella sp.和白蚁Odontotermes sp.。以诸暨东白湖香榧林的香榧绿藻和香榧膏药病发生最为严重,香榧绿藻在幼苗、幼树和古树上均有发生,可造成落果,香榧膏药病对香榧古树和幼树均有危害性;桐庐旧县香榧林枝条黄化的发病率最高(28.33%),但主要为轻症(感病指数为0.07);松阳玉岩镇的香榧瘿螨发生最为严重,为害率(33.33%)最高;遂昌三仁乡香榧林的白蚁为害率最高(24.00%)。调查结果为香榧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病害 虫害 为害率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杂交F_(1)代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锡兵 章平生 +5 位作者 张东北 吴仁超 吴剑 吴聪连 赖俊声 龚榜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3,共12页
[目的]解析控制栗属农艺性状的自然等位变异并获得与其相关联的SSR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高效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涵盖9个杂交组合的235份栗杂交子代混合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D)分析,并将3... [目的]解析控制栗属农艺性状的自然等位变异并获得与其相关联的SSR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高效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涵盖9个杂交组合的235份栗杂交子代混合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D)分析,并将32个高多态性SSR标记与25个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统计概率P<0.05时,32对SSR标记组成496个位点中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其中,74个位点的连锁不平衡水平较高,占总标记对的14.92%;而P<0.01时,32个SSR位点间LD总体水平较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当K=4时,Delta K值接近最大。据此,F_(1)代混合群体被划分为4个亚群,且每个亚群中子代分布呈现出一定的遗传分化,平均混合度为0.120。GLM模型中,高达28个SSR标记位点与树高等24个农艺性状呈极显著关联,每个性状可检测到关联的SSR位点数1~22个不等,解释率范围为4.65%~24.02%;MLM模型中,得出26个SSR位点与树高等23个性状呈极显著关联,解释率范围为5.04%~24.02%。综合两种模型关联分析结果,发现15个SSR标记与树高等3个生长性状关联,14个SSR标记与1年生枝条长度等3个枝条性状关联,26个SSR标记与叶片长度等18个叶片表型及其光合生理性状关联。[结论]ICMA017s等15个SSR标记分别与树高等13个农艺性状高度关联,标记对性状的解释率均在10.00%以上,且存在同一标记与多个性状、同一性状与多个标记高度关联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植物 杂交子代 SSR标记 群体遗传结构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加量对3种速生树种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东北 王秀花 +2 位作者 周志春 王斌 吴仁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0,共7页
为揭示不同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加量下乌桕、枫香和黄檀3个速生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规律,为培育优质容器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析因设计试验,设置4种无纺布容器规格和3种缓释肥施加量,研究不同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加量对3个树... 为揭示不同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加量下乌桕、枫香和黄檀3个速生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规律,为培育优质容器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析因设计试验,设置4种无纺布容器规格和3种缓释肥施加量,研究不同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加量对3个树种1 a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容器规格越大枫香容器苗生长发育越好;过大的容器规格不利于乌桕苗木高度生长,C3容器规格(12 cm×15 cm)即可满足乌桕苗木生长需求;C3容器规格(12 cm×15 cm)可满足黄檀容器苗培育要求,但C4容器规格(14 cm×18 cm)更利于其根系生长。(2)缓释肥施加量越大越有利于乌桕和枫香容器苗生长,施加2.0 kg/m^(3)缓释肥(F2)时黄檀容器苗生长相对较优。(3)C×F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乌桕容器苗根系发育、枫香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以及黄檀容器苗地上部生长和根系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在培育乌桕、枫香和黄檀1 a生优质容器苗时,应根据树种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量和根系发育状况等合理选择容器规格和缓释肥施加量,以实现成本控制与育苗目标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枫香 黄檀 速生树种 容器苗 容器规格 缓释肥施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华 张川英 +5 位作者 龚笑飞 龚征宇 李大标 毛传亮 江波 焦洁洁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探讨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2019年10月,基于9个50 m×50 m样地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种间联结角度研究了森林群落15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结果显示,样地中共有... 为探讨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2019年10月,基于9个50 m×50 m样地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种间联结角度研究了森林群落15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结果显示,样地中共有木本植物66种,分属34科53属,主要优势种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木荷Schima superba;主要物种种对间生态位相似指数>0.6的有88对(83.8%),且生态位重叠指数>0.6的有93对(88.6%);此外,主要物种对总体上呈显著负联结,且正负联结的比值小于1。遂昌县天然次生林已形成以甜槠为建群种的群落,但是群落结构不稳定,种间竞争激烈,优势种之间并未达成动态平衡。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恢复措施,应根据物种间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搭配补植与甜槠成正联结的树种,为遂昌县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群落结构 次生常绿阔叶林 遂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杂交F_(1)代果实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及单株综合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周 江锡兵 +3 位作者 龚榜初 赖俊声 吴剑 李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1,共11页
[目的]为明确锥栗杂交子代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和优良单株选择。[方法]以锥栗杂交F_(1)代143个单株为材料,对其果实表型7个外形特征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分别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变异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目的]为明确锥栗杂交子代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和优良单株选择。[方法]以锥栗杂交F_(1)代143个单株为材料,对其果实表型7个外形特征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分别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变异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所有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杂交F_(1)代坚果形状等6个外形特征性状多样性指数大于0.8,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数量性状中,变异幅度较大的为栗苞总质量、坚果总质量与单果质量,变异幅度最小为出仁率,单株间果实表型各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12个果实数量性状间共存在42组极显著相关(P<0.01)与6组显著相关(P<0.05)关系,可开展联合选择;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单株综合得分最高均为G-98,2种方法综合评选出G-98等10个优良单株。[结论]锥栗杂交F_(1)代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与相关性,综合选优结果重合度较高,研究结果为锥栗新种质创制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 杂交育种 果实性状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属植物叶片生长期有益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应齐 姚理武 +5 位作者 赵红波 王衍彬 周侃侃 柴振林 王朝仁 杨柳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0-65,共6页
为了探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等藜属Chenopodium植物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状况,以浙江省主要栽培的‘陇藜1号’Ch. Quinoa‘Longli 1’‘青藜4号’Ch. Quinoa‘Qingli 4’‘冀藜2号’Ch. Quinoa‘Jili 1’和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 为了探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等藜属Chenopodium植物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状况,以浙江省主要栽培的‘陇藜1号’Ch. Quinoa‘Longli 1’‘青藜4号’Ch. Quinoa‘Qingli 4’‘冀藜2号’Ch. Quinoa‘Jili 1’和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4个品种(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藜麦生长期叶片中钙、铁、锌、钾、钠、镁、铜、锰8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和有益微量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矿质元素含量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藜麦叶片可食用期内,随着藜麦的生长,叶片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和增减状态不尽相同,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钾>钙>镁>铁>锰>钠>锌>铜,其中钙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钾、钠、铁含量呈下降趋势,镁含量相对稳定,锰、锌、铜含量动态相似,整体含量均衡且略呈先扬后抑;藜麦叶片中的钙、钾、锰含量较高,其中钙含量均值可达1.79 g·kg~(-1),钾含量均值可达10.57 g·kg~(-1)、锰含量均值达27.1 mg·kg~(-1);铁、锌、铜含量均值分别为20.3 mg·kg~(-1)、11.6 mg·kg~(-1)、1.21 mg·kg~(-1),钠、镁含量较低,分别为0.013 g·kg~(-1)和0.59g·kg~(-1);在藜麦生命周期末端,叶片已不宜食用,由于水分大幅蒸发,叶片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均成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叶片 生长期 矿质元素 动态含量 ICP-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毛传亮 黄宏亮 +3 位作者 董国庭 王丽玲 骆先有 柏明娥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2-38,共7页
根据溶剂萃取分离法,采用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5种溶剂从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中提取分离得到7种提取物样品,通过不同样品对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肼基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 根据溶剂萃取分离法,采用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5种溶剂从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中提取分离得到7种提取物样品,通过不同样品对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肼基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青钱柳叶不同活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各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钱柳叶各提取物均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0.04 mg·mL^(-1)浓度以下其清除率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清除能力最强的为醇提后的水提物,当浓度为0.1 mg·mL^(-1)时其清除率达到91.29%;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的为乙醇提取物,当浓度为1 mg·mL^(-1)时其清除率为53.55%,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除石油醚提取物外,其余样品的浓度与清除率均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而各样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都明显小于Vc,且随浓度的增大其变化幅度较小;醇提后的水提物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1.32%,其次为水提物,为10.94%;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2,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r=0.427,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r=0.210,说明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青钱柳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总黄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技术对甜橘柚品质、产量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远海 郭建国 +4 位作者 吴振伙 吴心卫 徐选美 魏海龙 鹿连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38-41,共4页
为了确保甜橘柚果实高糖的特性,常规施肥方法为1 a施用1次复合肥与菜籽饼作为基肥后,再施用复合肥作为芽前肥和壮果肥。该文通过对连续3 a对比试验的结果分析,研究了施用有机肥不同技术对提高甜橘柚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发现在追肥环节,... 为了确保甜橘柚果实高糖的特性,常规施肥方法为1 a施用1次复合肥与菜籽饼作为基肥后,再施用复合肥作为芽前肥和壮果肥。该文通过对连续3 a对比试验的结果分析,研究了施用有机肥不同技术对提高甜橘柚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发现在追肥环节,无论是有机肥半替代处理,还是另加施半量有机肥处理,对甜橘柚的品质及产量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P<0.05)。与常规施肥相比,其精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维生素C等指标均有明显提升,而可滴定酸明显下降;其产量增幅,2015年显著高于2014年(P<0.05),而2014年与2013年相比,相差不显著(P>0.05)。有机肥替代商品复合肥(1500 kg/km^2)处理、加施半量有机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2015年新增产量分别为2947.5,1567.5 kg/hm^2,增幅分别为14.52%和7.72%;新增产值分别为85365,50580元/km^2,增幅分别为39.22%和23.24%。相比之下,有机肥替代处理效果更优,既减少了化肥(复合肥)量施用,又降低了肥料成本,实现了优质、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复合肥 甜橘柚 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