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尿激酶与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心肌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海峰
刘红伟
+1 位作者
马宝新
张文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及对比分析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血管新生和心肌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AMI大鼠模型;将60只8周雄性SD...
目的探讨及对比分析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血管新生和心肌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AMI大鼠模型;将60只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AMI组,AMI+尿激酶组,AMI+rt-PA组,尿激酶组,rt-PA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IL-6表达;用放射性微球检测局部心肌血流量的情况;用SPSS软件的Pearson方法检测VEGF、IL-1β分别与局部心肌血流量的相关性。结果与AMI大鼠相比,尿激酶与rt-PA均能增加AMI大鼠bFGF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局部心肌血流量(均P<0.05),降低AMI大鼠TNF-α、IL-1β及IL-6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且rt-PA治疗效果稍优于尿激酶(P<0.05);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与AMI大鼠的局部血流量呈正相关(r=0.894,P<0.001),而IL-1β蛋白表达水平与AMI大鼠的局部血流量呈负相关(r=-0.804,P<0.001)。结论尿激酶与rt-PA可明显改善AMI的血管新生及心肌炎症,且rt-PA治疗效果优于尿激酶,将进一步为防治AMI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心肌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崔俊朋
张顺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分析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48例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评价分析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48例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心电图指标[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相比对照组的66.67%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评分(33.28±4.02)分、SDS评分(31.08±4.15)分较对照组的(41.01±6.11)、(39.51±5.21)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5.83%比对照组的66.67%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明显较对照组的25.00%低(P<0.05)。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分别为(78.80±2.13)、(76.53±3.56)、(79.30±4.17)、(78.29±3.60)分,较对照组的(69.85±2.88)、(65.79±3.93)、(67.90±4.74)、(68.19±3.94)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Td(40.18±1.62)ms、QTcd(53.28±4.55)ms较对照组的(55.21±4.51)、(68.51±5.25)ms明显更短(P<0.05)。结论通过实施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这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心理状态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
3
作者
崔俊朋
李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经桡动脉路径进行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经桡动脉路径进行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双超滑导丝辅助跨越桡动脉痉挛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应用双超滑导丝,可提高其手术成功率,缩短其桡动脉痉挛缓解时间、手术时间,减少其造影剂用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安全性,减轻其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痉挛
桡动脉路径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双超滑导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激酶与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心肌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海峰
刘红伟
马宝新
张文水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
广饶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043-1047,共5页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6WS0049)
文摘
目的探讨及对比分析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血管新生和心肌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AMI大鼠模型;将60只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AMI组,AMI+尿激酶组,AMI+rt-PA组,尿激酶组,rt-PA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IL-6表达;用放射性微球检测局部心肌血流量的情况;用SPSS软件的Pearson方法检测VEGF、IL-1β分别与局部心肌血流量的相关性。结果与AMI大鼠相比,尿激酶与rt-PA均能增加AMI大鼠bFGF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局部心肌血流量(均P<0.05),降低AMI大鼠TNF-α、IL-1β及IL-6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且rt-PA治疗效果稍优于尿激酶(P<0.05);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与AMI大鼠的局部血流量呈正相关(r=0.894,P<0.001),而IL-1β蛋白表达水平与AMI大鼠的局部血流量呈负相关(r=-0.804,P<0.001)。结论尿激酶与rt-PA可明显改善AMI的血管新生及心肌炎症,且rt-PA治疗效果优于尿激酶,将进一步为防治AMI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尿激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心肌炎症
Keywords
urokinase
recombinant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ogenesis
myocardial inflammation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崔俊朋
张顺祥
机构
广饶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5,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分析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48例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心电图指标[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相比对照组的66.67%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评分(33.28±4.02)分、SDS评分(31.08±4.15)分较对照组的(41.01±6.11)、(39.51±5.21)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5.83%比对照组的66.67%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明显较对照组的25.00%低(P<0.05)。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分别为(78.80±2.13)、(76.53±3.56)、(79.30±4.17)、(78.29±3.60)分,较对照组的(69.85±2.88)、(65.79±3.93)、(67.90±4.74)、(68.19±3.94)分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QTd(40.18±1.62)ms、QTcd(53.28±4.55)ms较对照组的(55.21±4.51)、(68.51±5.25)ms明显更短(P<0.05)。结论通过实施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这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心理状态
依从性
Keywords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Psychological state
Compliance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
3
作者
崔俊朋
李康
机构
广饶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36-3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经桡动脉路径进行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双超滑导丝辅助跨越桡动脉痉挛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PCI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应用双超滑导丝,可提高其手术成功率,缩短其桡动脉痉挛缓解时间、手术时间,减少其造影剂用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安全性,减轻其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痉挛
桡动脉路径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双超滑导丝
分类号
R54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尿激酶与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心肌炎症的影响
刘海峰
刘红伟
马宝新
张文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崔俊朋
张顺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超滑导丝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时并发桡动脉痉挛中的应用
崔俊朋
李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