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
1
作者 莫霆剑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6期126-128,共3页
该文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风险进行了系统评估,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森林资源等因素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合现代火灾风险评估技术,提出了有效的防范策略。该文构建了包括气象条件、经济水平、森林资源、历史灾情等在... 该文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风险进行了系统评估,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森林资源等因素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合现代火灾风险评估技术,提出了有效的防范策略。该文构建了包括气象条件、经济水平、森林资源、历史灾情等在内的多维指标体系,并通过标准化处理和VHSDE-M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评估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管理对火灾风险有着重要影响,进而提出加强气候监测、改善防火基础设施、增强公众防火意识等防控措施,以降低火灾风险,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风险评估 VHSDE-EM法 龙虎山自然保护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2
作者 隆丽梅 《南方农业》 2025年第8期207-209,共3页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当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为加强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分析该保护区...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当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为加强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分析该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存在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矛盾,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失衡,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矛盾,保护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机构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协调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机构、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 重要性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虎山保护区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红丽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期69-70,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龙虎山保护区受到水体污染、人为因素、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基于此,通过联系具体情况,给出保护区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通过龙虎山保护区管理经验给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管理措施 龙虎山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宾达 《农技服务》 2017年第7期86-87,共2页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程度日益加重,我国大多地区的林业资源面临着严重缺失和逐渐匮乏的局面,为了保护好林业资源,我国很多地区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旨在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合理的利用,从而促进我国为数不多的林业资源能...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程度日益加重,我国大多地区的林业资源面临着严重缺失和逐渐匮乏的局面,为了保护好林业资源,我国很多地区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旨在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合理的利用,从而促进我国为数不多的林业资源能够维持好生态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主要结合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林业资源现状,探讨该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林业资源 保护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陆哲南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1期67-68,共2页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保护当地的珍稀的动植物资源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内部林业资源丰富。以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出现的问题,如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林...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保护当地的珍稀的动植物资源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内部林业资源丰富。以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出现的问题,如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林业资源的管理不到位以及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该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建议,以完善林业保护的法律制度,开展生态旅游,协调林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林业资源 保护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野生猕猴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6
作者 侯江宁 张陆娟 +4 位作者 曾奇 胡莉萍 隆丽梅 许宾达 陈钦艳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
研究旨在了解广西野生猕猴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广西某自然保护区67只野生猕猴血清样本进行HAV-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HEV-IgM抗体、... 研究旨在了解广西野生猕猴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广西某自然保护区67只野生猕猴血清样本进行HAV-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HEV-IgM抗体、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HBsAg)检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清样本HAV、HBV、HCV和HEV核酸。结果显示,HBsAg及HCV抗体均为阴性,HAVIgM抗体、HE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9%(1/67)、4.48%(3/67);未检出HAV、HBV、HCV核酸,HEV核酸阳性率为1.49%(1/67)。研究表明,广西野生猕猴可感染或携带HAV、HEV,未检出HBV、HCV阳性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猕猴 肝炎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植物洛氏蝴蝶兰所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歆怡 陆祖正 +3 位作者 宾振钧 甘春林 覃茜 丁丽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69-1476,共8页
洛氏蝴蝶兰(Phalaenopsis lobbii)野生资源珍贵,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被列入我国优先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本研究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洛氏蝴蝶兰所在的群落1及广西大新县宝圩乡的海南风吹楠-凹脉金花茶的保护小区内所在的群落2... 洛氏蝴蝶兰(Phalaenopsis lobbii)野生资源珍贵,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被列入我国优先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本研究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洛氏蝴蝶兰所在的群落1及广西大新县宝圩乡的海南风吹楠-凹脉金花茶的保护小区内所在的群落2进行了生境调查与样地调查,分析生境特征、物种组成、群落区系特点及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调查群落1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32科45属50种,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百合科为该群落的优势科;群落2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6科35属38种,无优势科现象;所在群落属的地理成分中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绝对优势,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中均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又以藤本植物的比例最大,林下郁闭度增大,表明洛氏蝴蝶兰对环境湿度和光照有一定的要求;洛氏蝴蝶兰在群落1、2草本层中重要值较低,仅作为伴生种,与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共生。目前蝴蝶兰属野生植物资源的群落结构的野外调查与保育研究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建议加强就地保护,结合迁地保护,研究濒危机理,通过人工栽培繁殖再进行引种回归野外,缓解洛氏蝴蝶兰野外濒危现状,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氏蝴蝶兰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生境 群落特征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