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球状C-TiO_(2)/Fe_(3)O_(4)的制备及其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景钇淇 黎永焯 王瑞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202,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微球状C-TiO_(2)/Fe_(3)O_(4)光催化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目标,探讨Fe_(3)O_(4)含量、反应时间、催化剂质量、染料初始浓度以及溶液pH等因素对...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微球状C-TiO_(2)/Fe_(3)O_(4)光催化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目标,探讨Fe_(3)O_(4)含量、反应时间、催化剂质量、染料初始浓度以及溶液pH等因素对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循环再生能力、催化动力学过程以及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当Fe_(3)O_(4)含量为2.5%,合成的C-TiO_(2)/Fe_(3)O_(4)形貌以直径为3.41μm成的球为主;在紫外光照射下,当0.1g C-TiO_(2)/Fe_(3)O_(4)光催化剂降解25mg/L MB染料时,其催化效果良好,催化效率在90min可达57.35%;与此同时,·OH在该催化中起主要作用,空穴和超氧自由基不起作用或者其作用很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状C-TiO_(2)/Fe_(3)O_(4) 光催化性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瑞娟 蒋丙鸿 景钇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219,共6页
以微球状氯氧化铋(BiOCl)为模板,合成了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目标,探究了CuO与BiOCl物质的量比、M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 以微球状氯氧化铋(BiOCl)为模板,合成了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目标,探究了CuO与BiOCl物质的量比、M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溶液pH等对CuO/BiOCl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循环再生能力及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当CuO与BiOCl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质量为0.050g,MB初始质量浓度为25mg/L时,光催化效率最高,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能力。在催化过程中空穴h+起主要作用,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均起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BiOCl异质结催化剂 光催化 循环再生能力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甘蔗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渊 韦庆敏 +3 位作者 杨家添 朱万仁 余桂英 黄祖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00-307,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甘蔗渣的利用率,获得高取代度的羧甲基纤维素,该文采用自制搅拌磨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预处理,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甘蔗渣为原料,氯乙酸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备羧甲基纤维素。以羧甲基纤维素的取代度为评价指标,分别探... 为进一步提高甘蔗渣的利用率,获得高取代度的羧甲基纤维素,该文采用自制搅拌磨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预处理,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甘蔗渣为原料,氯乙酸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备羧甲基纤维素。以羧甲基纤维素的取代度为评价指标,分别探讨机械活化时间、固液比、氢氧化钠与氯乙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与底物比等因素对甘蔗渣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氢核磁共振谱(1HNMR spectroscopy,1HNMR)对甘蔗渣和羧甲基化产物表征。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甘蔗渣羧甲基化反应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经机械活化预处理后的甘蔗渣比原甘蔗渣更容易进行羧甲基化反应,取代度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少。机械活化破坏了甘蔗渣中木素对纤维素的包裹作用,结晶结构受到破坏,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醚化化试剂更容易渗透到甘蔗渣内部使纤维素发生羧甲基化反应,降低了对固液比、氢氧化钠/氯乙酸比、H2O/底物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依赖性,提高了反应活性。在固液比为1∶18 g/m L,氢氧化钠/氯乙酸(摩尔比)为2∶1,H2O/底物比为1∶1 m L/g,75℃醚化2.0 h条件下,制得甘蔗渣羧甲基纤维素的取代度高达1.521,黏度为13 m Pa·s。研究结果将为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提供依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红外光谱 扫描电镜 甘蔗渣 羧甲基纤维素 机械活化 羧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状BiOBr催化剂制备及对废水底物降解的光催化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家添 韦庆敏 +3 位作者 谢秋季 晏全 黎中良 陈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825,共8页
以Bi( N0 3 )3·5 H20 为铋源,KBr为溴源,采用水热法调节不同前驱液pH值制备花状BiOBr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 vis)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 以Bi( N0 3 )3·5 H20 为铋源,KBr为溴源,采用水热法调节不同前驱液pH值制备花状BiOBr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 vis)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在花状BiOBr光催化降解甘蔗糖蜜酒精废水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通氧量、电子捕获剂用量及光照强度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水热产品均属于四方晶系的BiOBr,其带隙能为2. 5 7 - 2. 65 eV.花状BiOBr能有效降解甘蔗糖蜜酒精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废水脱色率显著提高.在400 W 金属卤化物灯照射下反应180 min、添加3.0 g .L^-1 BiOBr光催化剂、通氧量为120L . h^-1(M 档)、废水pH值为0. 11、电子捕获剂KBrO3 添加量为3. 0 g .L^-1 、离液面9 cm高度条件下,花状BiOBr光催化降解经3 0 倍稀释的甘蔗糖蜜酒精废水的脱色率为98. 5%,CODCr去除率为51. 8% .四方晶系花状BiOBr晶体的可见光催化糖蜜酒精废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糖蜜酒精废水 BiOBr 光催化降解 脱色率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花状Bi_2WO_6可见光催化降解制革废水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渊 杨家添 +3 位作者 韦庆敏 晏全 黎中良 秦颖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69,共10页
以Bi(NO_3)_3·5H_2O和Na_2WO_3·2H_2O为原料,EDTA为络合剂,辅助水热法合成Bi_2WO_6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同时,在Bi_2WO_6光... 以Bi(NO_3)_3·5H_2O和Na_2WO_3·2H_2O为原料,EDTA为络合剂,辅助水热法合成Bi_2WO_6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同时,在Bi_2WO_6光催化降解制革废水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空气通入量、溶液pH值、双氧水用量及光照强度对制革废水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i_2WO_6光催化剂的结晶度良好,具有Bi_2WO_6特征峰,为规则方形花状Bi_2WO_6,其带隙能为2.696eV。Bi_2WO_6能有效降解制革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废水的COD_(cr)去除率显著提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降解制革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Bi_2WO_6光催化剂的投加量为2.0g/L,自然pH值,体积分数2%H_2O_2,空气通入量为中档,灯液光照距离为11cm,可见光照射3.0h。该条件下,制革废水的脱色率和COD_(cr)去除率分别达到91.5%和92.6%,达到了国家相关排放标准。Bi_2WO_6晶体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制革废水过程符合一级反应速率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WO6 水热法 制革废水 脱色率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一步合成球状AgBr/Ag3PO4复合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覃利琴 谭明雄 +3 位作者 陈渊 王荣芳 林明玉 田李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89,93,共4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Br源,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球状AgBr/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DRS及PL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以水中微污染物甲基橙(MO)的降解评价AgBr/Ag_3PO_4复合物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产物是球状...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Br源,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球状AgBr/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DRS及PL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以水中微污染物甲基橙(MO)的降解评价AgBr/Ag_3PO_4复合物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产物是球状的AgBr/Ag_3PO_4复合物,AgBr/Ag_3PO_4复合物较纯相的AgBr或Ag_3PO_4都有更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Br/P的质量比为1∶10时所得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好,0.08g该复合物经过可见光催化降解MO(200mL,8mg/L)溶液10min后降解率达到95.52%,是相同条件下沉淀法产物降解率的1.5倍,循环降解3次后降解率达8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Br/Ag3PO4 水热法 一步合成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玉米羧甲基淀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秋季 晏全 +5 位作者 杨家添 韦庆敏 黄锦燕 廖春萍 陈渊 黄祖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6-241,共6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玉米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sourier transform infra...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玉米羧甲基淀粉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s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羧甲基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与氯乙酸钠摩尔比为1∶1、淀粉与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25(以淀粉干基计)、球磨时间为90 min,球磨温度为60℃,球磨转速为380 r·min-1、球磨介质堆体积500 m L,在该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5086。FTIR、XRD、SEM进一步证实玉米淀粉发生了醚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干法 羧甲基淀粉 取代度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锰离子掺杂磷酸银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陶萍芳 覃利琴 +3 位作者 欧小梅 王荣芳 罗志辉 周能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3,共4页
以水热法合成了二价锰离子掺杂的磷酸银多面体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污染物检测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以水热法合成了二价锰离子掺杂的磷酸银多面体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污染物检测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掺杂不同量二价锰离子的磷酸银对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光催化剂为立方晶相多面体磷酸银,二价锰离子在磷酸银内部形成缺陷能级或杂质能级,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提高了光催化活性。掺杂6%(物质的量分数)二价锰离子的磷酸银的催化活性最高,0.08 g光催化剂降解200 m L质量浓度为8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10 min后降解率达到9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锰离子掺杂 磷酸银 水热法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花状钨酸钙纳米晶溶剂热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覃利琴 陶萍芳 +2 位作者 王荣芳 韦庆敏 黄韶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4,共4页
以水-乙二胺二元溶剂热法及热处理合成了四方晶系稀土掺杂花状钨酸钙纳米晶。考察了混合溶剂比例、煅烧温度及掺杂稀土离子等条件对钨酸钙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 以水-乙二胺二元溶剂热法及热处理合成了四方晶系稀土掺杂花状钨酸钙纳米晶。考察了混合溶剂比例、煅烧温度及掺杂稀土离子等条件对钨酸钙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光致发光(PL)光谱等对钨酸钙结构、形貌及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与乙二胺体积比为1∶2、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24 h条件下合成前驱物,前驱物经800℃煅烧得到四方晶系稀土掺杂花状钨酸钙纳米晶;掺杂不同稀土离子得到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不同颜色光的钨酸钙基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状钨酸钙 稀土掺杂 溶剂热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形十二面体Ag_3PO_4微晶的辅助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覃利琴 罗志辉 +1 位作者 陶萍芳 陈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以六次甲基四胺(HMT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混合辅助剂,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立方晶相棱形十二面体Ag3PO4微晶,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降解罗丹明B考察了其可见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以0.10g(25 g/mol(以Ag NO3计))HMTA和0.10 g PVP... 以六次甲基四胺(HMT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混合辅助剂,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立方晶相棱形十二面体Ag3PO4微晶,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降解罗丹明B考察了其可见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以0.10g(25 g/mol(以Ag NO3计))HMTA和0.10 g PVP为混合辅助剂合成的棱形十二面体Ag3PO4微晶,其禁带宽度为2.17e V,对罗丹明B有较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在8 mg/L罗丹明B溶液中加入0.4 g/L Ag3PO4,可见光照射12 min时,未添加辅助剂以及分别添加0.10 g PVP、0.10 g HMTA、0.10 g HMTA和0.10 g PVP混合辅助剂制备的Ag3PO4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为67.59%,76.25%,91.88%,99.64%;棱形十二面体Ag3PO4微晶重复使用4次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达91.59%,说明该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形十二面体Ag3PO4 辅助合成 光催化性能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离子掺杂Ag3PO4纳米微球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萍芳 周凤燕 +4 位作者 周能 罗志辉 欧小梅 覃利琴 王荣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94,共3页
以硝酸银、磷酸氢二钠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高催化活性Ni^(2+)离子掺杂磷酸银(Ag_3PO_4)光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UV-Vis、DRS和PL等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废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来评价磷酸银光催化活性,探... 以硝酸银、磷酸氢二钠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高催化活性Ni^(2+)离子掺杂磷酸银(Ag_3PO_4)光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UV-Vis、DRS和PL等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废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来评价磷酸银光催化活性,探讨了掺杂不同摩尔质量Ni^(2+)离子对产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立方晶相磷酸银纳米微球。0.08g试样经过可见光催化降解浓度为8mg/L的亚甲基蓝溶液(200mL),催化降解6min后,掺杂摩尔分数为2%Ni^(2+)的Ag_3PO_4样品降解率为94.52%,3次循环降解后,降解率达仍达到8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离子掺杂 Ag3PO4 水热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丙烯酸接枝淀粉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渊 何正绩 +4 位作者 杨家添 胡华宇 梁恣荣 李琼 秦毓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94,共7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固相体系中合成丙烯酸接枝淀粉,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单体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43%,引发剂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20%,反...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固相体系中合成丙烯酸接枝淀粉,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单体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43%,引发剂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2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FTIR、XRD、SEM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成功接枝上丙烯酸,淀粉接枝率为40%,接枝效率为74%。在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添加0.6%(质量分数)的丙烯酸接枝淀粉时,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220 mm,凝结时间由330 min延长至910 min;水泥砂浆减水率为18.6%,水泥砂浆28 d的抗压强度由46.7 MPa增强至51.9 MPa;混凝土减水率达到17.9%,7 d的抗压强度达到33.8 MPa。丙烯酸接枝淀粉具有明显的缓凝减水作用,同时增强水泥的抗压强度,并延缓水泥初期水化反应速度,使水泥结构更加紧凑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丙烯酸接枝淀粉 净浆流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性大蒜茎叶对含Pb(Ⅱ)废水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振 周能 黄祖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用大蒜茎叶为原料,经异丙醇、氢氧化钠和柠檬酸处理,制备出改性吸附剂并用于吸附Pb(Ⅱ)的实验。考察了溶液酸度、吸附平衡时间、最大吸附量、固液比等因素对金属离子吸附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柠檬酸最佳浓度为0.6 mol/L,最佳... 采用大蒜茎叶为原料,经异丙醇、氢氧化钠和柠檬酸处理,制备出改性吸附剂并用于吸附Pb(Ⅱ)的实验。考察了溶液酸度、吸附平衡时间、最大吸附量、固液比等因素对金属离子吸附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柠檬酸最佳浓度为0.6 mol/L,最佳的制备温度是80℃。经柠檬酸改性的大蒜茎叶吸附剂对Pb2+的最佳吸附p H=5,在120 min内建立了反应平衡,对Pb2+的最大吸附量是119.6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茎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WO_4:Tb^(3+)微球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春杰 覃利琴 +3 位作者 庞起 陶萍芳 刘括 韦朝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18,129,共4页
以六次甲基四胺(MSDS)为辅助剂,采用简单沉淀法合成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的SrWO_4:Tb^(3+)微米球,考察掺杂不同含量铽、添加不同量辅助剂等因素对产物的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FTIR、DRS和PL等对其结构和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 以六次甲基四胺(MSDS)为辅助剂,采用简单沉淀法合成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的SrWO_4:Tb^(3+)微米球,考察掺杂不同含量铽、添加不同量辅助剂等因素对产物的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FTIR、DRS和PL等对其结构和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在253nm的紫外光激发下,产物在545nm处有强的发射峰,相对水热法合成的SrWO_4:Tb^(3+)微米球有更好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WO4:Tb^3+ 沉淀法 合成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溶剂热法合成花生状CaWO_4∶Tb^(3+)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覃利琴 庞起 +3 位作者 陶萍芳 王荣芳 陈程 黄韶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分别以水和乙醇、乙二醇的二元溶剂热法及热处理合成四方晶系CaWO_4∶Tb^(3+)球状、花生状微晶结构,利用XRD、SEM、FT-IR、DRS和PL等对其结构和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在不同溶剂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4h的溶剂热条件下所得前驱... 分别以水和乙醇、乙二醇的二元溶剂热法及热处理合成四方晶系CaWO_4∶Tb^(3+)球状、花生状微晶结构,利用XRD、SEM、FT-IR、DRS和PL等对其结构和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在不同溶剂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4h的溶剂热条件下所得前驱物置于600℃煅烧后分别得到四方晶系CaWO_4∶Tb^(3+)微球、花生状微晶结构;用253nm的紫外光激发产物都发射出绿色光;花生状CaWO_4∶Tb^(3+)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WO4∶Tb3+ 溶剂热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G:Ce^(3+)@SiO_2核壳结构荧光粉制备及荧光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春杰 黄富嵘 +1 位作者 周立亚 庞起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4,共5页
以碳酸氢铵和氨水混合溶液为沉淀剂,采用甲醇辅助共沉淀法制备以SiO_2为核、YAG:Ce^(3+)为壳的核壳结构YAG:Ce^(3+)@SiO_2纳米荧光粉。采用热分析(TG-DTG)、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对粉体进行表征。XRD表征结... 以碳酸氢铵和氨水混合溶液为沉淀剂,采用甲醇辅助共沉淀法制备以SiO_2为核、YAG:Ce^(3+)为壳的核壳结构YAG:Ce^(3+)@SiO_2纳米荧光粉。采用热分析(TG-DTG)、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对粉体进行表征。XRD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过1 000℃煅烧3 h制备的YAG:Ce^(3+)样品为YAG纯相,YAG:Ce^(3+)@SiO_2样品为YAG相和SiO_2相。TEM表征结果表明,YAG:Ce^(3+)@SiO_2核壳结构中SiO_2核的大小为30~40 nm、壳厚约为10 nm。YAG:Ce^(3+)@SiO_2荧光粉激发光谱为双峰结构,主要激发峰为451 nm,与Ga N的蓝光发射匹配;发射光谱为一宽带,主峰波长为525 nm,能与Ga N的蓝光组合形成高亮度白光。而且YAG:Ce^(3+)@SiO_2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强度比YAG:Ce^(3+)粉体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AG:Ce3+ YAG:Ce3+@SiO2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盘状NaYF_4∶Ln^(3+),Li^+微晶的水热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17
作者 陶萍芳 罗志辉 +3 位作者 周能 王荣芳 覃利琴 黄利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以柠檬酸三钠为辅助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稀土离子掺杂NaYF_4∶Ln^(3+),Li^+(Ln^(3+)=Dy^(3+),Eu^(3+),Tb^(3+))发光材料。XRD分析结果表明得到样品为六方晶系NaYF_4。SEM图像显示使用柠檬酸三钠为辅助剂,得到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 以柠檬酸三钠为辅助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稀土离子掺杂NaYF_4∶Ln^(3+),Li^+(Ln^(3+)=Dy^(3+),Eu^(3+),Tb^(3+))发光材料。XRD分析结果表明得到样品为六方晶系NaYF_4。SEM图像显示使用柠檬酸三钠为辅助剂,得到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直径约为2μm,厚度约为200nm的六方盘状结构NaYF_4∶Ln^(3+),Li^+。同时探讨了金属Li+浓度变化对合成NaYF_4∶Ln^(3+)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与非掺杂Li+样品比较,Li^+离子的引入能明显提高NaYF_4∶Ln^(3+)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NaYF4∶Ln3+ Li+ 稀土掺杂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4-二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18
作者 刘荣军 罗志辉 韦庆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5-768,共4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基板,运用简单磁力搅拌方法,通过π-π堆积作用,使1,4-二氨基蒽醌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材料上,获得了聚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DAAQ/MWCNTs)。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基板,运用简单磁力搅拌方法,通过π-π堆积作用,使1,4-二氨基蒽醌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材料上,获得了聚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DAAQ/MWCNTs)。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GCD)等方法对PDAAQ/MWCNT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3~4 nm厚的聚氨基蒽醌层原位生长在多壁碳纳米管上,这种独特的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复合物的比表面积和聚氨基蒽醌的利用率。分散性能好的PDAAQ/MWCNTs复合物具有高的赝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1 4-二氨基蒽醌 聚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废油脂一步合成钙皂
19
作者 周能 黄季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5,71,共4页
开发了一种利用餐厨废油脂和氧化钙,在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下直接合成金属钙皂的环境友好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皂化温度、皂化时间、物料比、油水比和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皂化温度90~95℃、皂化时间4. 0~6. ... 开发了一种利用餐厨废油脂和氧化钙,在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下直接合成金属钙皂的环境友好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皂化温度、皂化时间、物料比、油水比和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皂化温度90~95℃、皂化时间4. 0~6. 0 h、催化剂(H_2O_2)用量10 m L(50 g餐厨废油脂)、物料比(餐厨废油脂与氧化钙质量比) 50∶7、油水比(质量比) 1∶4. 5时,皂化率达到95%以上。产品为干燥粒状固体,钙含量为7. 31%,游离酸含量为0. 12%,熔点为131~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废油脂 绿色合成 一步合成 钙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羧甲基淀粉的机械活化固相化学法制备、表征及其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渊 杨家添 +4 位作者 谢秋季 韦庆敏 苏菲静 梁宏翩 黄祖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2,共8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羧甲基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羧甲基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与氯乙酸钠物质的量比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 h、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8.8%、搅拌速率380 r/min、球磨介质堆体积500 m 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羧甲基淀粉取代度为0.540 1。FTIR、XRD、SEM检测进一步证实木薯淀粉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羧甲基淀粉的黏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吸水性、保水性、冻融稳定性、抗酸碱性、抗酶解性等均得到较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固相化学反应法 羧甲基淀粉 取代度 表征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