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分中药理论的薏苡仁-知母药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配伍特点 被引量:7
1
作者 陆益平 刘远洋 +5 位作者 叶嘉焕 苏琳祺 唐素梅 傅鹏 韦建华 唐慧勤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4-1338,共5页
药对是源于中医传统经方或验方,依据中药配伍原则,能长期应用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两味药物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具有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的作用。薏苡仁-知母为典型的清热滋阴药对,二者相辅相成,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其成分知... 药对是源于中医传统经方或验方,依据中药配伍原则,能长期应用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两味药物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具有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的作用。薏苡仁-知母为典型的清热滋阴药对,二者相辅相成,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其成分知母皂苷、知母多糖、芒果苷、薏苡仁多糖等对糖尿病均有较好的干预作用。现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等层面探究薏苡仁-知母药对治疗糖尿病的配伍特点,剖析主要活性成分的降糖作用和作用机制,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中药 薏苡仁 知母 药对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B_2对高糖诱导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王佳琪 陈秀婷 +1 位作者 夏星 周金玲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69,共9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B_(2)对高糖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分化细胞铁死亡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45 mmol/L的葡萄糖处理分化后的SH-SY5Y细胞构建高糖诱导体外损伤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高质量浓度原...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B_(2)对高糖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分化细胞铁死亡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45 mmol/L的葡萄糖处理分化后的SH-SY5Y细胞构建高糖诱导体外损伤细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高质量浓度原花青素B_(2)治疗组、低质量浓度原花青素B_(2)治疗组、利普司他汀-1(阳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Fe^(2+)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铁死亡特征性形态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member 11,SLC7A11)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C)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模型组的细胞活力、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比值以及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内Fe^(2+)、LPO、脂质ROS和TFRC蛋白水平显著上升。与高糖模型组比较,一定质量浓度的原花青素B_(2)能够明显上调细胞活力、细胞线粒体膜电位、GSH/GSSG比值以及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LPO、脂质ROS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原花青素B_(2)明显改善了高糖引起的细胞线粒体萎缩、脊断裂、消失等畸变现象。结论:原花青素B_(2)能抑制高糖诱导SH-SY5Y分化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与其通过调节谷胱甘肽途径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B_(2) 高糖损伤 铁死亡 SH-SY5Y细胞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笑笑 柯金城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84-4496,共13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临床中较为普遍,它是由非酒精因素所导致的继发性肝脏代谢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以及肝脏内脂肪过量积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由过量脂...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临床中较为普遍,它是由非酒精因素所导致的继发性肝脏代谢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以及肝脏内脂肪过量积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由过量脂肪摄入引发的NAFLD在人类和宠物中已广泛流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NAFLD是导致肝脏及代谢类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攀升的关键因素。当前针对NAFLD的治疗主要着眼于缓解症状,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凭借其多成分组合、多靶点作用以及多样化的作用机理,在NAFLD的干预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改善NAFLD的多种作用途径,如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抗铁死亡、抗细胞凋亡、调控自噬水平与调控肠道菌群等。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改善NAFLD的分子靶点/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干预NAFLD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酮类化合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盘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4
作者 柯金城 李笑笑 +1 位作者 魏江存 唐云丽 《特产研究》 2025年第5期197-211,共15页
海盘车别名海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之中,种类繁多高达1 600多种。海盘车代表物种是多棘海盘车和罗氏海盘车,其富含皂苷、甾体、多糖、蛋白质、脂肪酸和生物碱等大量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病毒、溶血、降血压血糖、抗心律失常以及抗... 海盘车别名海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之中,种类繁多高达1 600多种。海盘车代表物种是多棘海盘车和罗氏海盘车,其富含皂苷、甾体、多糖、蛋白质、脂肪酸和生物碱等大量化学成分,具有抑菌抗病毒、溶血、降血压血糖、抗心律失常以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分析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海盘车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综述了海盘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从传统药效、现代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分析预测了海盘车质量标志物,为海盘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盘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对脂质代谢作用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远洋 陆益平 +4 位作者 叶嘉焕 苏琳琪 唐素梅 唐慧勤 李丽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09-2715,2724,共8页
脂质代谢紊乱是由于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的代谢紊乱现象。脂质代谢紊乱与许多疾病互成因果,关系密切,主要包括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为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大... 脂质代谢紊乱是由于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的代谢紊乱现象。脂质代谢紊乱与许多疾病互成因果,关系密切,主要包括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为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调脂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因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有一定不良反应等问题,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因此受到关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应用也进一步扩大。通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PubMed等查阅近10年关于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对脂质代谢作用的体内体外的实验研究,并将体内按模型分为高脂血症动物、衰老动物、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肥胖动物,分别整理了该类成分在不同模型中调节脂质代谢的药理活性及靶点以考察其调脂作用,为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蒽醌类 蒽醌类衍生物 脂质代谢 高脂血症 衰老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C-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桂郁金水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永芸 黎红 +3 位作者 胡明霞 姚玥 莫晓丹 杨秀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0-1269,共10页
目的基于sGC-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桂郁金(Curcuma kwangsiensis root tubers,GYJ)水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40 mg/... 目的基于sGC-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桂郁金(Curcuma kwangsiensis root tubers,GYJ)水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40 mg/kg)组以及GYJS低(1 g/kg)、中(2 g/kg)、高(4 g/kg)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在第1~3天皮下注射ISO(10 mg/kg),第4~14天皮下注射ISO(5 mg/kg),皮下注射ISO 4 h后,各组小鼠灌胃相应的药物,给药周期为14 d。取材后,称量小鼠全心重和左心室重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观察鸟苷酸环化酶1β3(guanylate cyclase 1,soluble,beta 3,GUCY1B3)、转化生长因子-β1(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检测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GUCY1B3、环磷酸鸟苷依赖蛋白激酶1(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1,PKGⅠ)、磷酸二酯酶5A(phosphodiesterase 5A,PDE5A)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普萘洛尔组和GYJS各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小鼠全心重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P<0.001或P<0.0001),明显改善小鼠心肌组织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显著升高GUCY1B3在小鼠心肌组织中表达(P<0.05或P<0.01),显著降低TGF-β1的表达(P<0.05或P<0.01),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心肌氧化应激指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或P<0.01),心肌肥厚标志物ANP、BNP和PDE5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或P<0.001),GUCY1B3、PKGⅠ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01)。结论桂郁金水提物对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GC-cGMP-PKG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郁金 小鼠 心肌肥厚 sGC-cGMP-PKG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菍总黄酮对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唐雨菲 莫烨云 +5 位作者 李笑笑 杨秋莉 林惠旅 黄海芳 林美莹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75,共12页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TFMD)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对TFMD在肾脏功能保护及抗脂质过氧化方面的药用价值进行探索,为瑶药地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9...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TFMD)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对TFMD在肾脏功能保护及抗脂质过氧化方面的药用价值进行探索,为瑶药地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9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组(n=10)及造模组(n=80)。空白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连续饲养6周后,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后,造模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0.05 g/kg,空白组小鼠注射等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连续注射5 d后,分别在末次注射72 h及1周后测量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将连续2次FBG≥16.7 mmol/L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DN模型组(高脂饲料)、二甲双胍组(高脂饲料+0.5 g/kg二甲双胍)及TFMD高(高脂饲料+1.2 g/kg TFMD)、中(高脂饲料+0.8 g/kg TFMD)、低(高脂饲料+0.6 g/kg TFMD)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0周。给药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生理状况,每周检测FBG。给药10周后,使用代谢笼收集各组小鼠24 h尿液,剪尾采血检测各组小鼠FBG,计算各组小鼠肾脏指数;同时检测各组小鼠尿液中尿蛋白(UP)和尿微量白蛋白(MAU)、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及肾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Nephrin、podocin、PTGS2、ACSL4蛋白的表达量;制作各组小鼠肾脏组织HE及PAS染色切片并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DN模型组小鼠体重、GSH和SOD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FBG、肾脏指数、MAU、UP、SCr、BUN及MDA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PTGS2、ACSL4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光镜下可见严重损伤,表明DN模型构建成功。与DN模型组相比,TFMD能改善DN小鼠的消瘦状况,极显著或显著降低小鼠肾脏指数及FBG(P<0.01;P<0.05),极显著降低小鼠体内UP、MAU、SCr、BUN水平(P<0.01),显著提高小鼠肾脏组织Nephrin、podocin水平(P<0.05),TFMD组小鼠肾脏组织损伤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与DN模型组相比,TFMD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小鼠肾脏组织GSH和SOD活性(P<0.05;P<0.01),极显著或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P<0.05),显著或极显著下调肾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相关蛋白PTGS2、ACSL4的表达(P<0.05;P<0.01),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及减缓机体脂质过氧化及其产物堆积。[结论]TFMD可明显延缓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小鼠DN的发生发展进程,其机制与调控脂质过氧化及氧化应激、调控PTGS2/ACSL4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菍总黄酮 糖尿病肾病 脂质过氧化 氧化应激 脂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多酚抑制炎症小体并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
8
作者 黄凤 覃田田 +2 位作者 黄国栋 周金玲 夏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2-937,共6页
目的:从抑制肾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角度,研究肉桂多酚(CPS)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糖尿病,对成模动物分别以厄贝沙坦(27 mg/kg)、CPS高剂量、中剂... 目的:从抑制肾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角度,研究肉桂多酚(CPS)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大鼠糖尿病,对成模动物分别以厄贝沙坦(27 mg/kg)、CPS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200、100、50 mg/kg),连续给药8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清蛋白(GSP)及肾脏指数(KI)水平;过典酸雪夫氏(PAS)染色、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GSP、KI、MAU、血清IL-1β含量、肾脏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肾脏病理损伤加重。CPS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FBG(P<0.01)、KI(P<0.05)、MAU、TC、TG(P<0.01)、GSP(P<0.05)含量;血清IL-1β含量、肾皮质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P<0.05)水平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损伤得到改善。结论:CPS抑制大鼠肾脏内NLRP3活化及NLRP3介导的IL-1β成熟,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多酚 糖尿病 肾损伤 炎症反应 炎症小体 白细胞介素-1Β 链脲佐菌素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多肽LK-5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俊 廖彭莹 +3 位作者 张新锐 黄秀欢 杨宇静 刘华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33-3841,共9页
【目的】研究小分子多肽LK-5(氨基酸序列为LHMFK)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及LK-5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每组12只。连续给... 【目的】研究小分子多肽LK-5(氨基酸序列为LHMFK)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及LK-5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每组12只。连续给药10 d, 1次/d,每次10 mL/kg。末次给药2 h后,各组(除正常组外)腹腔注射0.1%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6 h后,按照试剂盒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血管紧张素1-7(Ang 1-7)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制作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后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有明显的脂肪变性,炎细胞分散分布于肝小叶血管周围和肝实质内,血清ALT、AST、AKP活性和TBA水平均显著上升,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说明成功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TNF-α、IL-6、Ang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LK-5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5),各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TBA水平和AKP活性(P<0.05),LK-5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5),LK-5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LK-5高剂量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肝组织IL-6、AngⅡ水平(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LK-5各剂量组炎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LK-5高剂量组肝小叶血管周围和肝实质内无炎细胞浸润。【结论】LK-5各剂量组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中60、120 mg/kg LK-5效果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多肽LK-5 CCL4 急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杨秋莉 莫烨云 +3 位作者 唐雨菲 李笑笑 林惠旅 李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01-2107,2112,共8页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T2DM模型,将空腹血糖(FBG)≥16.7 mmol/L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2DM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5 g/...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T2DM模型,将空腹血糖(FBG)≥16.7 mmol/L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2DM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5 g/kg)、多奈哌齐组(0.001 g/kg)、地菍总黄酮量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1.2、0.8、0.6 g/kg),每组12只,给予相对应药物灌胃给药的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另设12只健康小鼠为空白组。记录小鼠体质量、FBG。通过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脑系数、血清及脑组织中亚铁离子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观察海马体形态;检测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微管相关蛋白Tau、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蛋白的表达。结果:地菍总黄酮能增加T2DM小鼠体质量,降低血糖,改善水迷宫表现,减轻海马体损伤,调节血清及脑组织中亚铁离子、SOD、MDA、GSH含量(P<0.01),降低Aβ、Tau蛋白表达(P<0.01),提高铁死亡关键蛋白PTGS2、Nrf2、GPX4的表达(P<0.01)。结论:地菍总黄酮能降血糖,提高T2DM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调节铁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认知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铁死亡Nrf2/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菍总黄酮 糖尿病 海马体 认知障碍 抗氧化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菍总黄酮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李笑笑 杨秋莉 +6 位作者 柯金城 林惠旅 刘呈香 杨媛媛 农丕豪 蒋寒婷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39-3953,共15页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TFMD)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试验将HepG2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FMD高...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TFMD)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试验将HepG2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FMD高、中、低剂量组(25、50、100μg/mL TFMD)及铁死亡抑制剂组(2μmol/L Fer-1),每组6个复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0.25 mmol/L棕榈酸处理HepG2细胞24 h建立细胞模型,TFMD低、中、高剂量组和铁死亡抑制剂组HepG2细胞分别用相应浓度的TFMD和Fer-1处理24 h。细胞毒性试验测定细胞活力;利用相关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评估TFMD对NAFLD体外模型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HepG2细胞活性氧(ROS)水平。体内试验采用高脂肪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TMFD高、中、低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组,每组10只。判定造模成功后即给予相应药物干预,PPC组灌胃给予PPC(0.07 g/kg BW),TMF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TMFD(0.33、0.50和0.75 g/kg BW),共干预6周,空白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期结束后,利用相关试剂盒检测NAFLD大鼠血清中的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NAFLD大鼠肝脏中MDA、Fe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利用HE和油红O分别染色观察NAFLD大鼠肝脏病理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NAD(P)H醌脱氢酶1 (NQO1)、RelA(NF-κB P6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蛋白表达。[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HepG2细胞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TG、TC和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及Fer-1组HepG2细胞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TG、TC和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ROS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C、TG、LDL-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MFD各剂量组及PPC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上升(P<0.01;P<0.05),LDL-C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G和T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出现大量的脂肪空泡,排列错乱不均,肝细胞内脂肪变性程度严重,肝细胞中出现大量的红色脂滴,脂滴体积变大并有一定的聚集趋势。TMFD各剂量组和PPC组肝细胞形态齐整,脂肪变性程度显著下降,肝脏中红色脂滴的数量减少,体积变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中CAT活性和T-AOC极显著下降(P<0.01),MDA和Fe^(2+)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和PPC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FMD各剂量组及PPC组大鼠肝脏中MD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AOC极显著或显著上升(P<0.01;P<0.05),CAT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Fe^(2+)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中PPARγ、PGC-1α、Nrf2、NQO1和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Keap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NAFLD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和PPC组大鼠肝脏中PPARγ、PGC-1α、Nrf2、NQO1和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Keap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TFMD对NAFLD的干预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脂质过氧化失衡、铁代谢紊乱,进而抑制肝脏中相关细胞发生铁死亡相关,TFMD通过调节PPARγ/PGC-1α/Nrf2信号通路,延缓NAFLD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菍总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 铁死亡 PPARγ/PGC-1α/Nrf2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NQO1/GPX4信号通路探究地菍总黄酮改善小鼠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李笑笑 唐雨菲 +4 位作者 杨秋莉 莫烨云 林惠旅 刘呈香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09-2420,共12页
【目的】探究地菍总黄酮(TFMD)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体内铁死亡效应的抑制效果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肾小球足细胞(MPC5)进行体外试验,以高糖诱导的MPC5细胞建立体外DN模型。将细胞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D... 【目的】探究地菍总黄酮(TFMD)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体内铁死亡效应的抑制效果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肾小球足细胞(MPC5)进行体外试验,以高糖诱导的MPC5细胞建立体外DN模型。将细胞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DN模型组(60 mmol/L葡萄糖)、TFMD低(60 mmol/L葡萄糖+25μg/mL TFMD)、中(60 mmol/L葡萄糖+50μg/mL TFMD)、高(60 mmol/L葡萄糖+100μg/mL TFMD)剂量组以及铁死亡抑制剂组(Fer-1,60 mmol/L葡萄糖+2μmol/L Fer-1)。利用细胞毒性试验检测细胞活力,通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足细胞活性氧(ROS)水平。使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小鼠DN模型进行体内试验,将60只小鼠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DN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0.5 g/kg)及TFMD高(1.2 g/kg)、中(0.8 g/kg)、低(0.6 g/kg)剂量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MAU)、尿总蛋白(TUP)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SOD活性、GSH、MDA含量,同时检测血清和肾脏组织中铁离子含量;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中足细胞线粒体病理变化,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中Nrf2、NQO1、GPX4蛋白表达量。【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N模型组MPC5细胞存活率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MDA、ROS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与DN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及Fer-1组MPC5细胞存活率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内MDA、ROS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GSH含量、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N模型组小鼠MAU、TUP、SCr、BUN、MDA含量及血清和肾脏组织铁离子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SOD活性、G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DN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小鼠MAU、TUP、SCr、BUN、MDA水平及血清和肾脏组织铁离子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和GSH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TFMD能改善足细胞线粒体相关病理损伤,不同程度改善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N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Nrf2、NQO1、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DN模型组相比,TFMD各剂量组小鼠肾组织中Nrf2、NQO1、GPX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TFMD对小鼠DN的干预作用与调节机体铁代谢及改善机体脂质过氧化失衡相关,通过激活肾脏组织中Nrf2/NQO1/GPX4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足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菍总黄酮 糖尿病肾病 Nrf2/NQO1/GPX4信号通路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菍总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雨菲 周敬凯 +4 位作者 莫烨云 朱盼 杨秋莉 李笑笑 李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38-3447,共10页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奥利司他组以及地菍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饲喂基础饲粮,其余各组饲喂...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奥利司他组以及地菍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饲喂基础饲粮,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粮,奥利他司组给予60 mg/kg奥利他司,地菍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750、500、330 mg/kg地菍总黄酮,每天以0.1 mL/10 g灌胃体积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42 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脂联素(ADP)、瘦素(LEP)水平,并统计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联素受体2(AdipoR2)、p3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LEP、FINS、FBG、HOMA-IR水平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ADP、ISI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中脂肪沉积较多,成功构建NAFLD大鼠模型。与模型组相比,奥利司他组、地菍总黄酮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以及LEP、FINS、FBG、HOMA-IR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ADP、ISI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奥利司他组及地菍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肝脏TC和TG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肝脏中脂肪沉积较少,且PPARγ、AdipoR2、p38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地菍总黄酮可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NAFL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参与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控PPARγ/AdipoR2/p38/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菍 总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月札乙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及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玲 文晓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1,共12页
目的探讨八月札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Akebia trifoliate(Thunb.)Koidz,EEATK)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3B和Huh-7),设置空白对照组、索拉菲尼(Sorafenib,5μmol/L)组及EEATK组... 目的探讨八月札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Akebia trifoliate(Thunb.)Koidz,EEATK)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3B和Huh-7),设置空白对照组、索拉菲尼(Sorafenib,5μmol/L)组及EEATK组(0.10、0.15、0.20、0.3 mg/mL),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分组的药物干预对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采用EdU染色法、克隆形成实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EEATK(0.15 mg/mL)对人肝癌细胞(Hep3B和Huh-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转录组测序分析EEATK调控Hep3B细胞增殖、凋亡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富集通路;并联合比较毒物基因组学(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数据库分析与肝癌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应用qRT-PCR验证关键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EEATK浓度增加,能够显著抑制Hep3B和Huh-7细胞的活力(P<0.01);0.15 mg/mL的EEATK作用肝癌细胞后,EdU阳性细胞率、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降低(均P<0.01),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Hep3B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EATK引起1577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P<0.01),其中表达上调差异基因942个,表达下调差异基因635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显著富集于胆固醇合成、炎症、细胞外基质中。KEGG通路分析提示EEATK可能主要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抑癌作用。CTD分析及qRT-PCR检测显示EEATK可引起BIRC5、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s 1,CDK1)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周期蛋白抑制因子1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CDKN1A)、脯氨酸羟化酶3(egl-9 family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3,EGLN3)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同时,可引起FAM83D(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83D,FAM83D)、MKI-67等细胞增殖相关基因显著下调(P<0.01),MYC、叉头框蛋白1(forkhead box C1,FOXC1)等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EEATK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通过调节TGF-β及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札 肝癌 增殖 凋亡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郁金醇提物对脂多糖致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5
作者 胡明霞 邓艳萍 +4 位作者 何永芸 姚玥 莫晓丹 黄安 杨秀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24年第8期3652-3661,共10页
[目的]研究桂郁金醇提物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及桂郁金醇提物低(2 g/kg)、中(4 g/kg)、高(40 g/kg)剂量组,每组9只。给药组小鼠分... [目的]研究桂郁金醇提物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及桂郁金醇提物低(2 g/kg)、中(4 g/kg)、高(40 g/kg)剂量组,每组9只。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地塞米松(5 mg/kg)或相应浓度桂郁金醇提物混悬液(0.2 mL/10 g),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体积的0.5%羧甲基维生素钠(CMC-Na),连续灌胃5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 LPS,12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剖取肺脏组织。试验中观察造模前后小鼠一般情况变化,统计小鼠体重变化、肺脏指数,测定肺脏重湿/干比。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增长率极显著下降(P<0.01),肺脏指数、肺脏重湿/干比和肺损伤总评分均极显著升高(P<0.01),肺脏组织相关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成功构建ALI小鼠模型。与模型组相比,桂郁金醇提物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桂郁金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小鼠肺脏指数、肺脏重湿/干比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桂郁金醇提物高剂量组小鼠肺损伤总评分和肺脏组织中TNF-α、IL-6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桂郁金醇提物中剂量组小鼠肺脏组织中NF-κB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桂郁金醇提物对LPS诱导的小鼠AL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桂郁金醇提物减轻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郁金醇提物 脂多糖 小鼠 急性肺损伤 TLR4/MyD88/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