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分析体外培养华支睾吸虫后尾蚴的实验研究差异表达基因
1
作者 冼凤喜 李柏蓉 +7 位作者 邓雪玲 吴雨洪 李仕涛 蒋一琦 周思颖 李林芮 吴展帅 唐泽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725,共8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华支睾吸虫囊蚴和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差异表达基因,以探索其早期入侵宿主的机制。方法从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麦穗鱼中消化分离得到囊蚴,体外使其脱囊成后尾蚴,提取囊蚴与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mRNA进行转录...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华支睾吸虫囊蚴和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差异表达基因,以探索其早期入侵宿主的机制。方法从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麦穗鱼中消化分离得到囊蚴,体外使其脱囊成后尾蚴,提取囊蚴与体外培养1 h、3 h后尾蚴的m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和KEGG分析,同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核心基因。结果共检测到1218个DEGs,GO分析显示主要富集于转录调节因子活性、门控通道(主要为K+)活性等功能,KEGG分析表明主要富集于胆固醇代谢、溶酶体、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等通路,PPI分析筛选得到ZFAND4-2、BIRC6等核心基因。观察到脱囊前后有丰富的组织蛋白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如Cathepsin L、Cathepsin F等。结论华支睾吸虫囊蚴在脱囊前后发生了显著的转录水平变化,主要富集于激活生长、物质代谢等信号通路,以调控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激发了利于虫体入侵、迁移和粘附的生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囊蚴 后尾蚴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薤白白酒汤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枝凡 陈钰璘 +7 位作者 聂莎 孙文昊 李畅 马梓珊 胡凯 何莹莹 刘鹰 唐耀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9,共10页
目的探索瓜蒌薤白白酒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及其代产物从而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Blank)组、模型(Mode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瓜蒌薤白... 目的探索瓜蒌薤白白酒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及其代产物从而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Blank)组、模型(Mode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瓜蒌薤白白酒汤(GXB)组,每组8只。除Blank组以外的3组小鼠建立AS模型后按组别灌胃给药。用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斑块面积,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小鼠GM。检测小鼠GM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短链脂肪酸(SCFA)以及血清中TG、TC、LDL⁃C、HDL⁃C和NO水平。结果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Ato组AS斑块面积均增多(P<0.01、P<0.001);Model组血清TG、TC、LDL⁃C水平升高(P<0.001),HDL⁃C、NO水平降低(P<0.01、P<0.001)。与Model组比较,Ato组、GXB组斑块面积减少(P<0.001);Ato组、GXB组中血清TG、TC、LDL⁃C水平降低(P<0.001),NO水平升高(P<0.01);GXB组HDL⁃C水平升高(P<0.05)。与Ato组比较,GXB组斑块面积减少(P<0.05),NO水平升高(P<0.01)。16S rRNA所得特征序列有6345个。α多样性分析提示GXB能降低AS小鼠GM的丰富度(P<0.001)并提升其均匀度(P<0.05)。β多样性分析提示GXB组的菌群群落结构与Blank组较为相似。各组菌群丰度在门水平、属水平上均存在差异。门水平上,小鼠AS造模后Proteobacteria的丰度上升(P<0.01),GXB干预后能使其丰度下降(P<0.01)的同时提升Verrucomicrobiota的丰度(P<0.05)。属水平上,GXB干预后能有效提升Akkermansia的丰度水平(P<0.05)。与Model组比较,GXB组中SCFA水平显著升高(P<0.01),TMAO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瓜蒌薤白白酒汤可以调节GM及其代谢物SCFA、TMAO来改善AS,Akkermansia可能是GXB通过GM改善AS的关键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kkermansia 16S rRNA测序 瓜蒌薤白白酒汤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MS/MS、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讨健脾益气方对肝癌PD-L1和P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洪静 王超 +2 位作者 孙姗姗 宋树蕃 卓少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1-2017,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健脾益气方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健脾益气方甲醇水溶液并采用UHPLC-MS/MS法分析鉴定中药活性成分。利用Schrodinger软件对鉴定出的所有活性成分及信号...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健脾益气方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制备健脾益气方甲醇水溶液并采用UHPLC-MS/MS法分析鉴定中药活性成分。利用Schrodinger软件对鉴定出的所有活性成分及信号通路核心靶点白介素6(IL-6)、糖蛋白130(gp130)、酪氨酸激酶1(JAK1)、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子3(STAT3)、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分别进行分子对接;并用Pymol软件将各靶标蛋白结合能最低的活性成分对接模式进行可视化。采用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干预人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体外实验验证,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5.25、10.5、21 g/kg),STAT3抑制组(C188-9,4μmol/L)和gp130抑制组(SC144,10μmol/L)。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加入IL-6(50 ng/mL),各给药组加入IL-6和相应药物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Transwell培养小室法、Annexin V+PI双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侵袭数和凋亡率,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p130、磷酸化JAK1(p-JAK1)、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PD-1和PD-L1蛋白表达。结果UHPLC-MS/MS鉴定出健脾益气方113个活性成分。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健脾益气方中有多个活性成分与IL-6、gp130、JAK1、JAK2、STAT3、PD-1和PD-L1靶点蛋白均分别存在分子结合位点且有较低结合能,均小于-5.0 kcal/mol。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侵袭数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则降低(P<0.01);培养液中IL-6水平升高(P<0.01);gp130、p-JAK1、p-JAK2、p-STAT3、PD-1和PD-L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细胞侵袭数的抑制和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无明显变化外(P>0.05),其它各药物干预组均可抑制模型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P<0.01);各药物干预组均可降低模型细胞培养液中IL-6水平(P<0.01);并降低细胞中gp130、p-JAK1、p-JAK2、p-STAT3、PD-1和PD-L1蛋白表达(P<0.01)。结论健脾益气方可通过多成分调控肝癌细胞IL-6/STAT3炎症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PD-L1和固有PD-1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肝细胞癌 UHPLC-MS/MS 分子对接 IL-6/STAT3信号通路 PD-1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振常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撷萃
4
作者 蒋俊娥 陈丹丹 +1 位作者 黎娟 王振常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介绍王振常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肝体失养、肝阳失用为慢性肝病发生的基础,肝脾肾失调为关键因素,肝胆藏泻失司是重要成因。结合叶天士“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强调扶正,注重导邪,使邪有出路,善用经方治疗肝病... 介绍王振常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肝体失养、肝阳失用为慢性肝病发生的基础,肝脾肾失调为关键因素,肝胆藏泻失司是重要成因。结合叶天士“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强调扶正,注重导邪,使邪有出路,善用经方治疗肝病,并创制了柔肝化纤颗粒、柔肝化纤解毒颗粒等验方治疗肝硬化、肝癌,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名医经验 王振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术汤通过P53/SLC7A11/GPX4通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
5
作者 陈鑫源 吴成挺 +4 位作者 李瑞迪 潘雪芹 张耀丹 陶俊宇 林才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3-1371,共9页
目的 探讨双术汤调控胃癌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双术汤与胃癌铁死亡的共同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HPA数据库、生存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组(经... 目的 探讨双术汤调控胃癌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双术汤与胃癌铁死亡的共同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HPA数据库、生存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组(经双术汤含药血清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铁死亡抑制剂组Fer-1(经双术汤含药血清和铁死亡抑制剂Fer-1共同干预的AGS细胞)、铁死亡抑制剂组(仅经Fer-1干预的AGS细胞)4组,检测细胞活力、铁死亡相关指标(活性氧、铁离子、谷胱甘肽)、P53/SLC7A11/GPX4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形态的改变。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双术汤组(双术汤灌胃)、双术汤+Fer-1组(双术汤灌胃+腹腔注射Fer-1)、Fer-1组(腹腔注射Fer-1),检测裸鼠肿瘤体积与质量、HE染色评估肿瘤病理情况,评估P53/SLC7A11/GPX4表达水平。结果 双术汤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汉黄芩素,与核心靶点P53结合紧密。双术汤能够抑制AGS细胞增殖,以高剂量浓度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与对照组及双术汤+Fer-1组比较,双术汤组ROS和Fe2+均升高(P<0.05),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SLC7A11、GPX4蛋白及基因水平降低(P<0.05);与双术汤组相比,Fer-1组ROS和Fe2+均降低(P<0.05),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SLC7A11、GPX4蛋白、基因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线粒体形态正常,双术汤组线粒体皱缩、嵴模糊甚至消失、膜密度升高;双术汤+Fer-1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较前减轻,Fer-1组线粒体形态与对照组相似。双术汤组肿瘤体积和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排列紊乱并出现坏死,而联合Fer-1后坏死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双术汤组P5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SLC7A11和GPX4蛋白及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双术汤组相比,双术汤+Fer-1组ROS和Fe2+水平降低(P<0.05),P53表达下降,SLC7A11和GPX4表达升高(P<0.05)。结论 双术汤能够抑制胃癌皮下移植瘤及胃癌细胞生长,其机制与P53/SLC7A11/GPX4轴诱导胃癌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双术汤 铁死亡 P53/SLC7A11/GPX4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中的作用
6
作者 谭钦文 黄晶晶 +4 位作者 钟瑞熙 杜沅沁 徐健 农金丽 彭玉姣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利用细胞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uh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抑制剂组,制备含药大鼠血清,用以孵育H... 目的利用细胞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uh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抑制剂组,制备含药大鼠血清,用以孵育Huh7细胞。CCK-8、划痕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影响,糖酵解限速酶及代谢产物检测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mRNA、相关蛋白及磷酸化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或Dunnettg T3检验。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鳖甲煎丸组的OD值、不同时间段的迁移率、糖酵解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及糖酵解代谢产物(丙酮酸、乳酸、ATP)检测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的mTOR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高、低剂量组的AKT mRNA表达水平下调(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的mTOR相关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高、中剂量组的AKT相关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值均<0.05)。结论初步验证了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Huh7细胞的有氧糖酵解,从而抑制其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肝肿瘤 实验性 瓦尔堡效应 肿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酸交换因子kalirin调节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展帅 屈泽强 +5 位作者 周艳平 何国珍 韦淑萍 岳晓蕾 黎明星 夏猛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Kalirin是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在树突棘生长、突触可塑性调控和神经元发育中扮演核心角色,是神经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分子,且与认知功能紧密相关。最新研究显示,kalirin涉及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SCZ)、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神经精神疾... Kalirin是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在树突棘生长、突触可塑性调控和神经元发育中扮演核心角色,是神经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分子,且与认知功能紧密相关。最新研究显示,kalirin涉及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SCZ)、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kalirin的所有亚型在树突棘生长与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机制研究,为治疗这些疾病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rin 树突棘 突触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水蓼及同属易混淆品种鉴别与临床应用
8
作者 梁咏芊 梁芋宁 +7 位作者 岑炳柳 李竹欣 翟珊珊 戴颖涵 徐子恒 陶俊宇 冷静 唐海波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77-80,共4页
为进行壮药水蓼及其易混品种伏毛蓼、酸模叶蓼、蓼蓝、长鬃蓼、头花蓼的形态特征、性状鉴别研究,将广西地区产水蓼及其易混品标本与文献记载形态特征比较,并进行药材性状及根、茎、叶及种子的鉴别。结果表明,水蓼及其易混品各药用部位... 为进行壮药水蓼及其易混品种伏毛蓼、酸模叶蓼、蓼蓝、长鬃蓼、头花蓼的形态特征、性状鉴别研究,将广西地区产水蓼及其易混品标本与文献记载形态特征比较,并进行药材性状及根、茎、叶及种子的鉴别。结果表明,水蓼及其易混品各药用部位在不同文献中描述的株高、叶片大小、开花季节、果期差异较大;药材性状及根、茎、叶、种子的形态特征显著。水蓼及其易混品可用形状特征、性状等进行鉴别,为临床用药、质量标准制修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蓼 伏毛蓼 酸模叶蓼 形态特征 植物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小鼠模型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林华丹 王旭 +5 位作者 陈春宏 韦郁卓 罗艳春 庞方惠 秦秋云 阮子芸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9,共9页
目的比较采用雷公藤多苷、环磷酰胺和顺铂构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小鼠模型的效果。方法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trl)组、雷公藤多苷(TWP)组、环磷酰胺(CTX)组和顺铂(DDP)组,TWP组以50 mg/kg雷公藤多苷混悬液灌胃小鼠14 d,CTX组以20 mg/kg... 目的比较采用雷公藤多苷、环磷酰胺和顺铂构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小鼠模型的效果。方法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trl)组、雷公藤多苷(TWP)组、环磷酰胺(CTX)组和顺铂(DDP)组,TWP组以50 mg/kg雷公藤多苷混悬液灌胃小鼠14 d,CTX组以20 mg/kg环磷酰胺混悬液腹腔注射小鼠14 d,DDP组以1.5 mg/kg顺铂溶液腹腔注射14 d。统计小鼠体质量、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阴道涂片法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抗缪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变化情况;HE检测卵巢卵泡发育情况;统计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小鼠生育力。结果3组模型小鼠体质量、卵巢指数显著降低(P<0.05);动情周期紊乱,AMH、E2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发育中卵泡率降低,闭锁卵泡率升高(P<0.05);卵母细胞成熟率降低(P<0.05);妊娠率及总成活仔鼠数降低。结论通过雷公藤多苷、环磷酰胺和顺铂成功构建DOR模型小鼠,小鼠体质量、卵巢指数降低,动情周期、激素紊乱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起卵母细胞成熟率、妊娠率及总活产仔数降低;其中环磷酰胺组小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程度适当并具持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雷公藤多苷 环磷酰胺 顺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多糖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伟利 王青 +2 位作者 张杰 唐海波 陶俊宇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44-249,共6页
为了提高罗汉果(Siraitia grosuenorii)的资源利用度,聚焦于罗汉果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构表征与药理活性,综述了罗汉果产地以及炮制方法对多糖成分的影响,总结了罗汉果多糖在抗氧化、降血糖及抗炎作用、免疫调节、抗肿瘤活性等方面... 为了提高罗汉果(Siraitia grosuenorii)的资源利用度,聚焦于罗汉果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构表征与药理活性,综述了罗汉果产地以及炮制方法对多糖成分的影响,总结了罗汉果多糖在抗氧化、降血糖及抗炎作用、免疫调节、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罗汉果多糖含量高,烘干果实多糖得率或超冻干,传统热水提取法优势明显,工艺差异导致多糖结构不同。小分子量多糖降血糖活性佳,消化后仍能保护糖尿病肾病小鼠,羧基化修饰后抗氧化活性更强;大分子量多糖能增强免疫、抗氧化,修饰后活性提升,且罗汉果多糖有抗肿瘤活性,经硫酸化、乙酰化后活性大增。热水提取多糖研究深入、活性好,但机制研究不足,未来研究价值高,可为种植、炮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多糖 提取工艺 结构表征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服硝石雄黄散保护小鼠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汕梅 李畅 +6 位作者 马梓珊 郭玉洪 赵洋洋 刘原 银帮巧 刘鹰 唐耀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26,共8页
目的探索硝石雄黄散保护小鼠缺血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AMI)、雄黄组(XH)、硝石组(XS)和硝石雄黄组(XSXH)。分别在造模后第12、24和36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肌钙蛋白I... 目的探索硝石雄黄散保护小鼠缺血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AMI)、雄黄组(XH)、硝石组(XS)和硝石雄黄组(XSXH)。分别在造模后第12、24和36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在造模后第14天,采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总NO的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梗死心肌的病理损伤,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后测定心脏梗死面积;在服用雄黄和硝石雄黄散12 h和第14天,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和尿素氮等肝肾功能指标。结果硝石雄黄组小鼠血清中cTnI、CK-MB和LDH水平较模型组、雄黄组和硝石组显著降低(P<0.05);假手术组血清中NO水平较高,发生心肌缺血后,NO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雄黄组和硝石组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小鼠的NO水平(P<0.01);与单味硝石或雄黄相比,硝石雄黄组NO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硝石雄黄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5);该方具有明显改善小鼠心肌病理损伤的作用。与空白组相比,雄黄组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显著升高(P<0.01),硝石雄黄组的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肌缺血时,当L-Arginine-eNOS-NO通路被抑制后,硝石雄黄散可通过NO_(3)^(-)-NO_(2)^(-)-NO通路调节小鼠体内的NO水平,对小鼠缺血心肌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对小鼠的肝肾功能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一氧化氮 硝石雄黄散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35a/FOXO1/PINK1通路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调控线粒体自噬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文富 吴姗姗 +4 位作者 戴铭 吕建林 黄晶晶 李晓龙 王振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4,I0011-I0014,共9页
目的基于miR-135a/FOXO1/PINK1通路探讨柔肝化纤颗粒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H_(2)O_(2)组、miR-135a-NC组、miR-135a-mimic组、miR-135a-in-hibitor-NC+H 2 O2组、miR-135... 目的基于miR-135a/FOXO1/PINK1通路探讨柔肝化纤颗粒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H_(2)O_(2)组、miR-135a-NC组、miR-135a-mimic组、miR-135a-in-hibitor-NC+H 2 O2组、miR-135a-inhibitor+H_(2)O_(2)组、柔肝化纤颗粒含药血清对照组、H_(2)O_(2)+含药血清对照组、H_(2)O_(2)+含药血清组、H_(2)O_(2)+含药血清+miR-135a-NC组及H_(2)O_(2)+含药血清+miR-135a-mimic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35a、FOXO1、PINK1、Parkin、LC3Ⅱ、Smad2、p-Smad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NF-κB p65、p-NF-κB p65、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NF-α表达及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结果给予H_(2)O_(2)及过表达miR-135a可显著上调HSC-T6 miR-135a、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p-Smad2、TGF-β1、p-NF-κB p65、TNF-α表达及ROS生成(P<0.01);下调FOXO1、PINK1、Parkin、LC3Ⅱ表达与线粒体膜电位(P<0.01)。给予柔肝化纤颗粒及抑制miR-135a表达可显著下调HSC-T6 miR-135a、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p-Smad2、TGF-β1、p-NF-κB p65、TNF-α表达及ROS生成(P<0.01);上调FOXO1、PINK1、Parkin、LC3Ⅱ表达与线粒体膜电位(P<0.01)。给予柔肝化纤颗粒同时过表达miR-135a可抑制柔肝化纤颗粒对HSC-T6的影响(P<0.01)。结论线粒体自噬可抑制HSC-T6活化,其机制与线粒体自噬抑制ROS生成,进而抑制TGF-β1/Smad2通路及炎症反应有关;柔肝化纤颗粒亦可抑制HSC-T6活化,其机制与柔肝化纤颗粒抑制miR-135a表达,活化FOXO1/PINK1通路,从而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HSC-T6 柔肝化纤颗粒 miR-135a FOX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加持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洋 耿依珂 于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1-423,427,共4页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近年铁死亡及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因其精准治疗肿瘤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目前尚无将PD-1/PD-L1抑制剂与铁死亡治疗肿瘤细胞结合的研究...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近年铁死亡及PD-1/PD-L1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因其精准治疗肿瘤的效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目前尚无将PD-1/PD-L1抑制剂与铁死亡治疗肿瘤细胞结合的研究,本文将对铁死亡的相关机制、铁死亡与肿瘤的关系和PD-1/PD-L1免疫治疗肿瘤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PD-1 PD-L1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苦参煎煮液抑制化合物48/80诱导ICR小鼠瘙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伍师坚 黄光羡 +3 位作者 宋芊芊 黄春华 刘佳敏 伍冠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73,共11页
蛇床子和苦参是常用止痒中药,但它们联合对瘙痒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制备蛇床苦参煎煮液,灌胃ICR小鼠,采用行为学法观察药物对小鼠瘙痒行为的影响;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通透性变化;ELISA、WB法评价煎煮液对RBL-2H3细胞释放细... 蛇床子和苦参是常用止痒中药,但它们联合对瘙痒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制备蛇床苦参煎煮液,灌胃ICR小鼠,采用行为学法观察药物对小鼠瘙痒行为的影响;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通透性变化;ELISA、WB法评价煎煮液对RBL-2H3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煎煮液抑制瘙痒行为以及血管通透性升高,但不影响小鼠探索能力、肌张力;煎煮液减少RBL-2H3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IL-31、IL-4、IL-13和CXCL10,且能抑制ERK蛋白的磷酸化。本研究表明蛇床苦参煎煮液通过抑制RBL-2H3细胞脱颗粒和瘙痒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来抑制化合物48/80诱导的急性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苦参 瘙痒 止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源碳青霉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穆政融 程晴晴 +4 位作者 张东洁 翟珊珊 李竹欣 陶俊宇 冷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7-1728,共12页
【目的】确定养殖过程中死亡树鼩的致病原因并分析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耐药情况,制定防治方法。【方法】对死亡树鼩进行病理剖检,记录肺脏、肝脏、脾脏、肠道等主要脏器的病变情况,通过平板划线法从主要病变脏器中分离单个菌落,... 【目的】确定养殖过程中死亡树鼩的致病原因并分析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耐药情况,制定防治方法。【方法】对死亡树鼩进行病理剖检,记录肺脏、肝脏、脾脏、肠道等主要脏器的病变情况,通过平板划线法从主要病变脏器中分离单个菌落,观察菌落形态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通过生化试验、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及16S rRNA基因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手段对分离株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从死亡滇西树鼩的脾脏、肠道中分离获得1株碳青霉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菌株在LB琼脂培养基中呈现产绿色水溶色素的灰白色菌落,镜检为革兰阴性杆菌;生化试验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非发酵菌;通过序列进化分析可知,分离菌与GenBank收录的土壤来源铜绿假单胞菌F4相似性高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及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成年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 50)为3.382×108 CFU,对死亡小鼠脏器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可见肺脏、肝脏、脾脏、肠道等的炎性损伤和坏死。对各脏器再次进行细菌分离,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可在死亡小鼠的脾脏、肠道、血液中存在,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证实,分离菌具有碳青霉烯耐药性相关基因,并与铜绿假单胞菌高致病参考菌株具有相似的毒力因子基因。【结论】本研究从病死滇西树鼩体内分离出碳青霉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为树鼩微生物致病研究和驯化养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蛋白自噬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建梅 王茜茜 韦晓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2,427,共7页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铁蛋白自噬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已被证实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铁蛋白自噬是细胞选择性自噬的一种类型,该过程由核受体共...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铁蛋白自噬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已被证实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铁蛋白自噬是细胞选择性自噬的一种类型,该过程由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介导,使铁蛋白在自噬体中降解并释放过量的铁离子导致铁过载,引发活性氧积聚,是细胞铁死亡的重要上游机制。现就铁蛋白自噬相关机制以及它在DM及其并发症中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分析通过调控铁蛋白自噬对DM及其并发症的影响,为进一步防治DM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铁蛋白自噬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通过阻断钙通道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如廷 韦慧芳 +7 位作者 覃翊杰 熊柳淇 沈宝如 王运踊 黄东湄 黄婕 何爽 伍冠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36,I0002-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作用以及离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外空气间隔法诱导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观察蛇床子素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蛇床子素剂量依赖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胞外0钙能够减小蛇床子素的抑...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作用以及离子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外空气间隔法诱导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观察蛇床子素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蛇床子素剂量依赖降低蛙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胞外0钙能够减小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广谱钙通道阻断剂氯化镉,氯化镧阻断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L型钙通道阻断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P/T型钙通道阻断剂氯化镍都能阻断蛇床子素的抑制效应。结论蛇床子素通过抑制钙通道降低蛙的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坐骨神经 复合动作电位 蛇床子素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仙米多糖提取物对模型体系中PhIP抑制效果研究
18
作者 于迪 李优优 +2 位作者 姜东华 孔繁磊 皮亦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高蛋白肉制品在热处理中容易生成稠环芳烃杂环胺,其中PhIP(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4,5-b]pyridine)是日常家庭烹饪中含量较高且有致癌风险的一种极性杂环胺。葛仙米为我国一种珍贵的野生蓝藻生物,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的一种... 高蛋白肉制品在热处理中容易生成稠环芳烃杂环胺,其中PhIP(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4,5-b]pyridine)是日常家庭烹饪中含量较高且有致癌风险的一种极性杂环胺。葛仙米为我国一种珍贵的野生蓝藻生物,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的一种新食品原料。该实验在苯丙氨酸和肌酐为前体物质的模型体系中,分别加入0,30,50,100,150μg的葛仙米多糖提取物进行反应,利用UPLC-MS/MS对模型体系中反应前体物质苯丙氨酸和肌酐、中间产物苯乙醛及产物PhIP进行鉴定并监测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葛仙米多糖提取物能较好地抑制杂环胺PhIP的生成,模型体系中苯丙氨酸、肌酐和苯乙醛含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在葛仙米多糖提取物添加量为50μg时,对模型反应体系中PhIP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84.9%。推测葛仙米多糖提取物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苯丙氨酸降解生成苯乙醛,阻碍其与肌酐发生反应,最终抑制PhIP的生成。该研究为利用葛仙米多糖提取物抑制食品热加工中PhIP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具有葛仙米特殊风味的功能性调味品,为调味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仙米多糖提取物 苯丙氨酸 肌酐 苯乙醛 PHIP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木素抑制化合物48/80诱导的急性瘙痒研究
19
作者 梁保文 黄丽华 +5 位作者 杨泰鑫 刘尚鹏 黄尤军 谢曼 孟维佳 伍冠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87,I0006,I0007,共6页
目的探究香叶木素的止痒作用,为将来开发香叶木素止痒药物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取动物行为学的方法,选用IC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化合物48/80急性瘙痒模型,观察香叶木素对小鼠急性瘙痒的止痒作用。结果香叶木素具... 目的探究香叶木素的止痒作用,为将来开发香叶木素止痒药物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取动物行为学的方法,选用IC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化合物48/80急性瘙痒模型,观察香叶木素对小鼠急性瘙痒的止痒作用。结果香叶木素具有止痒作用且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化合物48/80引起的急性瘙痒,但是不能抑制氯喹引起的非组胺依赖性瘙痒,香叶木素联合TRPV1阻断剂辣椒平对瘙痒的抑制作用与单独给予辣椒平的作用没有差异。TRPA1阻断剂HC-030031可以降低香叶木素对瘙痒的抑制作用。结论香叶木素通过抑制TRPV1/激活TRPA1通道抑制组胺依赖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素 化合物48/80 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其对α-SMA、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文富 吴姗姗 +4 位作者 戴铭 吕建林 黄晶晶 李晓龙 王振常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21-330,共10页
目的:研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其对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每组均为16只。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 目的:研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其对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每组均为16只。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_(4))油剂联合花生油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第5周起给予柔肝化纤颗粒灌胃给药,每周灌胃3次,连续8周,8周后检测肝功能转氨酶指标(ALT、AST),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比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大鼠氧化应激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的表达,并采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病理模型组大鼠血清的ALT、AST水平明显升高,柔肝化纤颗粒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01)。病理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的小叶结构已残缺,出现众多肝脏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增生所形成的胶原纤维汇合成密集的纤维间隔,从而变成假小叶结构,假小叶结构内部出现大量形态各异、大小不均的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显著。与病理模型组相比,柔肝化纤颗粒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的程度显著减轻,有不同程度增生的胶原纤维组织集中在中央静脉至汇管区范围,纤维间隔相对疏松,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浸润程度较病理模型组减轻。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柔肝化纤颗粒组SOD水平较病理模型组与空白组明显升高(P<0.001),柔肝化纤颗粒组MDA水平较病理模型组明显下降(P<0.001),柔肝化纤颗粒组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能有效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降低CCl_(4)联合花生油复合溶液联合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的ALT、AST水平,其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肝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下调α-SMA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从而对CCl_(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大鼠化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柔肝化纤颗粒 大鼠 Α-SMA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