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花多糖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雅园 王雪峰 +5 位作者 韦珍 吴梦柯 杨兆杏 向昱 何雪梅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7,共8页
目的:以香蕉花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从香蕉花中制备活性多糖,首先分析香蕉花多糖的化学组成成分,并以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探索香蕉花多糖的抗... 目的:以香蕉花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从香蕉花中制备活性多糖,首先分析香蕉花多糖的化学组成成分,并以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探索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模拟光照、pH、温度、金属离子、食品配料以及灭菌方式等常见食品加工条件,系统地研究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香蕉花多糖的得率为14.56%,多糖中总糖、糖醛酸、蛋白、多酚和黄酮含量依次为515.61、287.88、53.46、2.23和7.94 mg/g。香蕉花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铁离子能力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光照条件会快速降低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而强酸性和碱性条件对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小。香蕉花多糖耐热性较好,尤其是温度在60~80℃、加热时间2~3.5 h的条件下,其抗氧化稳定性较强。金属钠离子的添加几乎不影响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但随着金属钾离子、铁离子、铜离子浓度的增大,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会明显下降。此外,添加柠檬酸、苯甲酸钠有利于提高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但蔗糖、葡萄糖的添加对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大。灭菌方式对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香蕉花加工产品进行灭菌时可优先选择高压杀菌。结论:香蕉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长期光照、金属铁离子和铜离子、食品配料蔗糖和葡萄糖会影响其抗氧化稳定性,在香蕉花的加工贮藏中应避免与此类条件或物质直接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花多糖 组成成分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孙健 何雪梅 +2 位作者 唐雅园 唐杰 李志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2-2033,共12页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贸易量最大的水果,全球香蕉总产值385亿美元,为全世界约4亿人提供食物和收入来源。目前,全球香蕉主要以鲜销为主,加工率低于20%,因而香蕉加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先进的加工技术是提升香蕉商品附加值...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贸易量最大的水果,全球香蕉总产值385亿美元,为全世界约4亿人提供食物和收入来源。目前,全球香蕉主要以鲜销为主,加工率低于20%,因而香蕉加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先进的加工技术是提升香蕉商品附加值、资源利用率的驱动力,也是促进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香蕉营养成分、加工特性、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蕉加工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香蕉加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今后香蕉加工、科研以及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产品研发 加工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熟度研究不同品种香蕉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 被引量:9
3
作者 覃翠钠 李志春 +5 位作者 何雪梅 唐杰 李丽 易萍 辛明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2-60,共9页
为评价新品种GC30加工蕉的抗氧化功效,开发其相关产品,拓宽香蕉产业链,本文以GC30加工蕉和4个主栽品种GC02天宝高蕉、GC07鸡蕉、GC09粉蕉、GC25大蕉为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1级和7级,1级全果呈暗绿色,7级全果呈黄色)下香蕉皮、肉及果的... 为评价新品种GC30加工蕉的抗氧化功效,开发其相关产品,拓宽香蕉产业链,本文以GC30加工蕉和4个主栽品种GC02天宝高蕉、GC07鸡蕉、GC09粉蕉、GC25大蕉为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1级和7级,1级全果呈暗绿色,7级全果呈黄色)下香蕉皮、肉及果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及成熟度香蕉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的香蕉皮多酚含量均最高(P<0.01),7级香蕉皮、肉的多酚含量与其1级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品种的香蕉皮多酚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7级GC30香蕉皮的多酚含量最高;不同品种的香蕉果、肉、皮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品种的7级香蕉皮、肉、果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极显著高于其1级香蕉皮、肉、果(P<0.01);所有品种的香蕉皮金属螯合率极显著大于香蕉果、肉(P<0.01),而品种和成熟度对香蕉皮、肉、果的金属螯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品种熟香蕉果、肉、皮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生香蕉果、肉、皮的抗氧化活性,其中7级GC30香蕉皮抗氧化活性综合评价排名最高。通过对不同品种和成熟度香蕉的功效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为香蕉品种的选育、分级分类加工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增加香蕉产业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品种 成熟度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香蕉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茜 张雪春 +2 位作者 王振兴 何雪梅 孙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5-1315,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香蕉片感官品质、物理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香蕉片的加工方式,为香蕉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低温真空油炸、真空冷冻干燥、高温油炸、热风烘干和烘烤5种方式加工的香蕉片为原...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香蕉片感官品质、物理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香蕉片的加工方式,为香蕉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低温真空油炸、真空冷冻干燥、高温油炸、热风烘干和烘烤5种方式加工的香蕉片为原料,开展感官评价、物理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及污染物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采用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分光测色计、质构仪等测定物理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理化分析技术测定香蕉片营养成分含量,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丙烯酰胺含量。【结果】在5种不同加工方式制得的香蕉片中,低温真空油炸具有最高的感官评价,总分为87.00分,其次为真空冷冻干燥,感官评价总分为79.00分;真空冷冻干燥L^(*)值最大,而低温真空油炸b^(*)值最大;低温真空油炸和真空冷冻干燥具有适中的硬度和脆度,因其香蕉片口感酸甜适中,表现出良好的风味品质,且对营养成分保留的效果最好,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5%和5.51%,维生素C(Vc)含量分别为33.61和30.14 mg/100 g,脂肪含量低至16.65%和14.75%;高温油炸方式中丙烯酰胺含量最高,为5614.00μg/kg,低温真空油炸和烘烤的香蕉片中含有较低的丙烯酰胺含量;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低温真空油炸和真空冷冻干燥的微观结构更为饱满,孔隙多又大,赋予了口感更好的酥脆性。【结论】低温真空油炸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成的香蕉片具有较优的感官评价,并保留较多营养成分,其中低温真空油炸因预处理简便、油炸时间短等较好的工艺特性更适合企业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片 加工方式 营养品质 丙烯酰胺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品质及果实细胞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明娟 游向荣 +5 位作者 张雅媛 卫萍 王颖 周葵 范志毅 邓凤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53-1659,共7页
本文以龙滩珍珠李为原料,采用常压、真空、微波和超声波4种渗糖技术加工果脯,研究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质构特性以及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渗糖制备的龙滩珍珠李果脯色泽最佳... 本文以龙滩珍珠李为原料,采用常压、真空、微波和超声波4种渗糖技术加工果脯,研究不同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质构特性以及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渗糖制备的龙滩珍珠李果脯色泽最佳、褐变度最低(1.95),Vc含量最高(58.33μg/g),总糖含量较低,但组织状态和口感差;微波渗糖得到的果脯色泽最差,褐变度最高(3.18),Vc含量最低(41.34μg/g),且均与常压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着性均最低,分别为508.33 g、10.57 mJ、3.44 mm和256.33 g;超声波渗糖获得的龙滩珍珠李果脯感官总分、总糖含量、硬度、咀嚼性、弹性和胶着性均为最高,分别为82.13分、49.22%、868.33 g、16.00mJ、3.68mm和452.33g,显著高于常压处理的(P<0.05),复水率最低(106.48%~128.66%),且明显降低了对龙滩珍珠李果实细胞结构的破坏。可见,超声波渗糖技术对龙滩珍珠李果脯品质及果实细胞结构的保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珍珠李 果脯 渗糖技术 品质 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明娟 张雅媛 +3 位作者 游向荣 周葵 王颖 卫萍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以广西本地核桃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核桃饮料去皮、打浆、调配及稳定性等加工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去皮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4%,热烫温度90℃,热烫时间3 min;最优打浆方案为:料液比1∶20(g/g),打浆温度80℃,打浆... 以广西本地核桃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核桃饮料去皮、打浆、调配及稳定性等加工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去皮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4%,热烫温度90℃,热烫时间3 min;最优打浆方案为:料液比1∶20(g/g),打浆温度80℃,打浆时间6 min;最佳调配配方为:5%白砂糖+0.2%植脂末;最佳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06%复配增稠剂(果胶∶CMC-Na∶黄原胶=4∶1∶0.8)+0.10%复配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单甘酯=3∶1)+0.15%微晶纤维素。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核桃饮料为乳白色,核桃风味浓郁,口感爽滑,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饮料 去皮 打浆 稳定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木薯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明娟 张雅媛 +4 位作者 游向荣 王颖 周葵 卫萍 黄会玲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以华南9号食用木薯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备食用木薯饮料的酶解条件、调配配方及稳定性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80 U/g,酶解温度85℃,酶解时间120 m... 以华南9号食用木薯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备食用木薯饮料的酶解条件、调配配方及稳定性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80 U/g,酶解温度85℃,酶解时间120 min;最优调配配方组合为:8%白砂糖+0.2%植脂末+0.04%柠檬酸;复合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蔗糖脂肪酸酯0.04%,分子蒸馏单甘酯0.04%,微晶纤维素0.02%和卡拉胶0.04%。经该工艺生产的食用木薯饮料风味独特,口感细腻,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木薯饮料 酶解 配方 稳定性 加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磷脂酶D的纯化与生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雪梅 唐雅园 +6 位作者 孙健 李丽 向昱 杨兆杏 赵承刚 韦珍 唐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3-1418,共6页
【目的】分离纯化香蕉磷脂酶D(PLD)并分析其生化特性,为深入研究香蕉PLD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结合柱层析法对香蕉PLD粗酶液进行纯化,考察反应体系中香蕉PLD蛋白含量、Ca^(2+)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PLD活性的影响,明确PLD的... 【目的】分离纯化香蕉磷脂酶D(PLD)并分析其生化特性,为深入研究香蕉PLD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结合柱层析法对香蕉PLD粗酶液进行纯化,考察反应体系中香蕉PLD蛋白含量、Ca^(2+)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PLD活性的影响,明确PLD的生化特性。【结果】80%硫酸铵沉淀结合DEAE-sepharose CL-6B阴离子交换柱、Hitrap SP HP阳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柱,可将香蕉PLD粗酶液纯化58.74倍,达到电泳纯,香蕉PLD的相对分子量约为43 kD;香蕉PLD活性最佳测定条件为:PLD蛋白含量30.00μg、Ca^(2+)浓度1.20 mmol/L、反应15.00 min、pH 6.5,确定香蕉PLD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高催化活性。【结论】硫酸铵沉淀结合柱层析分离技术适用于香蕉PLD纯化,在PLD蛋白含量30.00μg、Ca^(2+)浓度1.20 mmol/L、反应15.00 min及pH 6.5条件下,香蕉PLD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磷脂酶D 分离纯化 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滩珍珠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展文 李明娟 +4 位作者 游向荣 张雅媛 周葵 王颖 卫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6期41-44,共4页
龙滩珍珠李是广西特色新兴优势水果,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产地县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具有推动作用,但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综述了广西龙滩珍珠李产业现... 龙滩珍珠李是广西特色新兴优势水果,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产地县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具有推动作用,但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综述了广西龙滩珍珠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以期为龙滩珍珠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珍珠李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产品的功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10
作者 覃翠钠 李志春 +3 位作者 何雪梅 杨莹 零东宁 孙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0-1279,共10页
【目的】探究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产品的功效成分及抗氧化能力,为香蕉茎秆汁液的功能性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香蕉茎秆汁液为原料,添加不同菌剂(K1和开菲尔)进行发酵,分析不同香蕉茎秆汁液含量(100%、50%)发酵产品(乳酸饮料... 【目的】探究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产品的功效成分及抗氧化能力,为香蕉茎秆汁液的功能性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香蕉茎秆汁液为原料,添加不同菌剂(K1和开菲尔)进行发酵,分析不同香蕉茎秆汁液含量(100%、50%)发酵产品(乳酸饮料KF100和KF50、酒K100和K50)的功效成分(多酚、单宁、总黄酮)、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金属螯合率)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产品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产品的多酚和单宁含量均高于未发酵香蕉茎秆汁液的多酚(3.05 mg/g)和单宁(37.9 mg/kg)含量,总黄酮均未检出。不同香蕉茎秆汁液含量发酵产品相比,KF100的多酚和单宁含量分别较KF50高24.7%和10.3%,K100的多酚和单宁含量分别较K50高18.7%和32.2%。同香蕉茎秆汁液含量发酵产品相比,KF50和KF100的多酚含量分别较K50和K100低16.3%和12.0%,其单宁含量分别较K50和K100高87.5%和56.4%。香蕉茎秆汁液发酵酒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强于发酵乳酸饮料,而KF100的金属螯合率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K50的抗氧化活性指标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此外,KF100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达2.3μmol/L,其余3组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0.5μmol/L。【结论】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产品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较高的金属螯合作用,其中发酵酒K50抗氧化综合评价排名第1,该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保健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茎秆汁液 发酵 功效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果酒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落变化及有机酸代谢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莹 但霞 +4 位作者 管敬喜 李杰民 何雪梅 叶冬青 孙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75-2382,共8页
香蕉营养丰富、活性物质含量高,可作为深加工产品的优质原料。香蕉果酒是香蕉精深加工产品中的重要一类。由于香蕉果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酸度低、糖分高,其酿造过程中适宜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别是乳酸菌数量的变化与酸类物质的... 香蕉营养丰富、活性物质含量高,可作为深加工产品的优质原料。香蕉果酒是香蕉精深加工产品中的重要一类。由于香蕉果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酸度低、糖分高,其酿造过程中适宜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别是乳酸菌数量的变化与酸类物质的产生密切相关。乳酸菌群落的变化容易增加发酵过程的风险,造成香蕉酒挥发酸含量超标、品质低下等不良结果。因此明确香蕉果酒发酵过程中自然存在的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对有机酸代谢的影响,可为精准调控发酵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商业酵母Lalvin K1^(TM)接种发酵过程(K1)与香蕉果汁自然发酵过程(SF)2组对比,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蕉汁接种发酵(K1)与自然发酵过程(SF)中酵母菌、乳酸菌的生长规律以及有机酸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种发酵处理下,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规律有差异;K1酵母菌主导的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最大生长量仅为4.0×10^(6) CFU/mL,而酵母菌生物量为1.2×10^(7) CFU/mL;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生长周期完全错开,但对乳酸菌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生长量分别达到1.0×10^(7) CFU/mL和1.6×10^(7) CFU/mL。2种发酵过程均表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存在竞争与抑制关系;有机酸代谢主要与乳酸菌菌落数量相关,不同有机酸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在发酵过程中,乳酸含量逐渐增加,乙酸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二者在自然发酵样品中的累积量均高于接种发酵;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菌落变化 有机酸代谢 香蕉果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全果粉与果渣粉对曲奇饼干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盛金凤 何雪梅 +5 位作者 唐雅园 雷雅雯 李丽 李昌宝 辛明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共7页
桑葚资源丰富,加工副产物桑果渣开发利用较少。本文对比分析桑葚果渣粉与全果粉营养品质及两种桑葚粉不同添加量(1%、3%、5%、7%、9%)对曲奇饼干品质及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得出桑葚果渣粉添加量对曲奇色泽、硬度、断裂形变、抗氧化特性... 桑葚资源丰富,加工副产物桑果渣开发利用较少。本文对比分析桑葚果渣粉与全果粉营养品质及两种桑葚粉不同添加量(1%、3%、5%、7%、9%)对曲奇饼干品质及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得出桑葚果渣粉添加量对曲奇色泽、硬度、断裂形变、抗氧化特性与感官评分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桑葚全果粉添加量对曲奇色泽、硬度、抗氧化特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曲奇断裂形变和感官评分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L、a~*和b~*都随着两种果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果渣粉组相比,添加全果粉曲奇L、a*和b*下降幅度更快;添加两种桑葚果粉的曲奇硬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曲奇抗氧化能力与两种果粉添加量成正比,且全果粉对曲奇总抗氧化能力、抑制产生超氧阴离子能力更强。综合感官评价结果得出添加3%的桑葚果渣粉或7%的全果粉制作的桑葚曲奇品质和口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全果粉 桑葚果渣粉 曲奇 品质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度对柿子片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盛金凤 零东宁 +5 位作者 王雪峰 李昌宝 李江阔 罗自生 雷雅雯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9-75,共7页
为明确成熟度对柿子加工产品品质影响,确定加工柿子片适宜原料成熟度,本文研究柿子片加工过程中干燥特性及产品质构、色泽、营养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成熟度越高,干燥阶段前5 h柿子片干燥速率越低;柿子片还原糖、可溶性果胶含量随着成... 为明确成熟度对柿子加工产品品质影响,确定加工柿子片适宜原料成熟度,本文研究柿子片加工过程中干燥特性及产品质构、色泽、营养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成熟度越高,干燥阶段前5 h柿子片干燥速率越低;柿子片还原糖、可溶性果胶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柿子片VC含量、可溶性单宁、硬度和胶着性随着成熟增加而逐渐下降;成熟度Ⅲ、Ⅳ的柿子片可溶性单宁含量分别为0.095%、0.041%;色泽L^(*)、a^(*)、b^(*)值随着成熟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至30.32、9.77、17.50。成熟度越高,柿子片感官评分越高。综合可知,成熟度Ⅲ、Ⅳ的柿子比较适宜加工柿子片产品,且成熟度Ⅳ加工的产品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柿子片 干燥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碱提酸沉法提取微胚乳玉米蛋白工艺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卫萍 张雅媛 +3 位作者 游向荣 邓静友 周葵 杨兆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5,61,共7页
对碱提酸沉法提取微胚乳玉米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以微胚乳玉米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其中的蛋白质,以玉米蛋白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pH、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影响,... 对碱提酸沉法提取微胚乳玉米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以微胚乳玉米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其中的蛋白质,以玉米蛋白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pH、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进一步对微胚乳玉米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SDS-PAGE和氨基酸组成分析比较了最优条件下提取的微胚乳玉米蛋白与普通玉米蛋白的差异。结果表明:微胚乳玉米蛋白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pH 1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微胚乳玉米蛋白得率为20.40%;微胚乳玉米蛋白与普通玉米蛋白的分子质量均小于60 kDa,但在15~20 kDa之间二者出现的条带略有不同,两种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微胚乳玉米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6.15%,略高于普通玉米蛋白的35.44%。该研究可为微胚乳玉米蛋白精深加工及其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胚乳玉米 玉米蛋白 碱提酸沉法 分子质量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