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区陆生野生动物无重大疫病
1
作者 方小玉 《广西林业》 2022年第7期3-3,共1页
2022年7月4日,自治区林业局经对收集汇总的监测信息数据分析得出,全区上半年未发生较重大以上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野猪... 2022年7月4日,自治区林业局经对收集汇总的监测信息数据分析得出,全区上半年未发生较重大以上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野猪非洲猪癌和灵长类动物结核病等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主动监测预警和专项监测采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野生动物 高致病性禽流感 重大疫病 灵长类动物 疫源疫病监测 采样工作 自治区林业局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保护兼顾 新法亮点多多--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问答
2
作者 杨依 韦晓 《广西林业》 2023年第5期32-35,共4页
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3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外来物种防... 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3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外来物种防控,细化野生动物种群调控措施,做好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完善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野生动物管理制度。本文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解读此次修订的几个主要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法 野生动物管理 社会热点问题 野生动物栖息地 人工繁育技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外来物种 新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熊飙 俸祥仁 +1 位作者 苏江伟 李英姣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微生物发酵床不仅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肉品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改善养殖环境,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养殖模式。但在使用微生物发酵床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养殖户应合理选... 微生物发酵床不仅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肉品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改善养殖环境,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养殖模式。但在使用微生物发酵床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养殖户应合理选择微生物发酵床的垫料和发酵菌种,控制垫料的含水量和厚度,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为促进微生物发酵床的合理利用,文章对微生物发酵床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论述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动物生产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德保苏铁就地保护与繁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农安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2期97-97,99,共2页
本文对德保苏铁就地保护与繁育实际情况,研究德保苏铁的群居结构,并且与广西德保县的官方数据对比发现,德保苏铁原始的的种群分布区域非常有限,数量极少,再加上很多人为因素导致数量锐减,资料显示,德保苏铁的数量从2001年的2200多株减少... 本文对德保苏铁就地保护与繁育实际情况,研究德保苏铁的群居结构,并且与广西德保县的官方数据对比发现,德保苏铁原始的的种群分布区域非常有限,数量极少,再加上很多人为因素导致数量锐减,资料显示,德保苏铁的数量从2001年的2200多株减少到2010年的1100多株。人为砍伐德保苏铁导致年龄构成幼年化,雌雄的比例也不协调,所以,对德保苏铁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根据这些现象,本文探索了广西德保苏铁就地保护措施与繁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德保 苏铁 就地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平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价值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蒙丽群 黎德丘 《热带林业》 2024年第3期78-81,87,共5页
以大平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现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人为活动等为基础,通过评价其生物多样性、典型性、自然性、稀有性、脆弱性等自然生态质量和保护价值,为大平山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学... 以大平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现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人为活动等为基础,通过评价其生物多样性、典型性、自然性、稀有性、脆弱性等自然生态质量和保护价值,为大平山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生态质量 保护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穿山甲疫情的病原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陶立 闫鼎羽 +7 位作者 李军 马春霞 陈泽祥 梁文汇 阙腾程 曾鹏 李宝财 杨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6,共4页
为了查明一起人工养殖穿山甲疫情的致病原因,应用病毒PCR检测和细菌分离的方法对2只前后病死穿山甲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PCR检测结果显示,未能从肺组织中检测到流感病毒、副黏病毒和腺病毒核酸。细菌分离结果表明,从2只病死穿山甲肺中... 为了查明一起人工养殖穿山甲疫情的致病原因,应用病毒PCR检测和细菌分离的方法对2只前后病死穿山甲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PCR检测结果显示,未能从肺组织中检测到流感病毒、副黏病毒和腺病毒核酸。细菌分离结果表明,从2只病死穿山甲肺中各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细菌的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2株分离菌株均为摩氏摩根菌。小鼠的致病试验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对新霉素、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摩氏摩根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豹猫人工育幼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廖河康 谢江 +8 位作者 黎寿生 黎珂钰 韦永结 吕冠霖 谭罗昊 赖丽敏 覃华勇 李英姣 唐作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4,共5页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于2016年3月15日接收到由广西森林公安送来的3只约10日龄的豹猫幼崽,对其进行了成功的救护,并对救护与育幼过程进行记录和观察。本研究重点记录了野生豹猫救护过程中人工育幼阶段的人工育幼...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于2016年3月15日接收到由广西森林公安送来的3只约10日龄的豹猫幼崽,对其进行了成功的救护,并对救护与育幼过程进行记录和观察。本研究重点记录了野生豹猫救护过程中人工育幼阶段的人工育幼流程、人工育幼饲喂方法、人工育幼环境、野化训练规划及疾病防治。在人工育幼过程中,豹猫幼崽因线虫感染而出现便血拉稀的现象,经口服芬苯达唑25 mg/只后病情逐渐得到控制。之后口服甲硝唑2 mg/只/d,连续口服4 d后,豹猫幼崽粪便均正常。育幼至39日龄时,其中1只豹猫幼崽因吐奶导致能量输入不足引起的低血糖。对其进行辅助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8 mL,进食约1 mL后,恢复正常。豹猫属于广西重点保护动物,本研究旨在成功完成豹猫幼崽的人工育幼并顺利转入野化训练,以便为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豹猫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猫 人工育幼 野生动物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发酵床垫料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熊飙 李英姣 +3 位作者 俸祥仁 苏江伟 陆晶山 韦巧燕 《畜禽业》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讨利用稻草秸杆与甘蔗尾叶代替部分锯末屑制作发酵床用于肉牛养殖的可行性,以期为稻草秸杆与甘蔗尾叶等农作物秸秆用作肉牛发酵床垫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按照垫料总质量相同原则,以100%锯木屑做发酵床垫料为对照,设定... 目的试验旨在探讨利用稻草秸杆与甘蔗尾叶代替部分锯末屑制作发酵床用于肉牛养殖的可行性,以期为稻草秸杆与甘蔗尾叶等农作物秸秆用作肉牛发酵床垫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按照垫料总质量相同原则,以100%锯木屑做发酵床垫料为对照,设定了4种垫料配比组合,分别为:50%锯末屑+10%稻草秸杆+40%甘蔗尾叶(T1)、50%锯末屑+20%稻草秸杆+30%甘蔗尾叶(T2)、50%锯末屑+30%稻草秸杆+20%甘蔗尾叶(T3)、100%锯末屑(T4)。在模拟发酵床条件下,观察物理性状、测定发酵温度、pH值、氮(N)、磷(P)、钾(K)等指标。结果稻草秸杆替代30%锯末屑垫料会出现结块;在发酵床温度方面,对照组与各试验组差异不明显;各组pH值呈缓慢升高趋势,发酵第35天与第7天相比pH增加值T4>T1>T3>T2;各组发酵床垫料中N、P、K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试验过程中对照组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各试验组。结论垫料配比为50%锯末屑+20%稻草秸杆+30%甘蔗尾叶的性价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发酵床 农作物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归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蜂猴倭蜂猴
9
作者 蒋卫民 陈盘余 《广西林业》 2021年第6期2-3,共2页
2021年5月25日,自治区林业局在龙州县放归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蜂猴10只(其中雄性4只、雌性6只)和倭蜂猴4只。这是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多方联合跨区域救... 2021年5月25日,自治区林业局在龙州县放归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蜂猴10只(其中雄性4只、雌性6只)和倭蜂猴4只。这是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多方联合跨区域救护野生动物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救护 陆生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 放归 疫源疫病监测 自治区林业局 倭蜂猴 龙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驯养马来穿山甲的行为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闫鼎羽 李开祥 +3 位作者 梁文汇 阙腾程 曾鹏 梁建昆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以非正常来源马来穿山甲为救护对象,通过2 a多的观察,记录了该种穿山甲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的行为以及温度改变对穿山甲行为的影响。发现马来穿山甲进食与喝水都是靠伸出细长的舌头舔食;一部分马来穿山甲排粪尿前有刨土行为,但少有扒土掩... 以非正常来源马来穿山甲为救护对象,通过2 a多的观察,记录了该种穿山甲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的行为以及温度改变对穿山甲行为的影响。发现马来穿山甲进食与喝水都是靠伸出细长的舌头舔食;一部分马来穿山甲排粪尿前有刨土行为,但少有扒土掩盖的现象;经过与人接触训练的马来穿山甲人抱着也能进食,但穿山甲没有像猫或狗与人沟通时眼睛对视、摇头摆尾等乞求、讨好的表情;具有有限防卫、攻击行为;穿山甲对睡觉窝穴的选择是选小窝不选大窝;夏季的高温对马来穿山甲的进食、生长影响不是很大;2只以上的群养在高温季节对穿山甲生长有影响;低温下睡觉聚堆;高温下出现多种睡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驯养 马来穿山甲 行为 温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代谢综合征继发感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林梅 苏接瑜 +3 位作者 覃炳雄 曾芸 李军 廖河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3-48,共6页
近年来,广西人工饲养的蛇发生代谢障碍综合征后,病死率较高,为查清原因,对临床接诊的18例蛇代谢障碍综合征病例的心、肝、脾等脏器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菌对小鼠和蛇的致病力。结果从18例病蛇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到10株细菌... 近年来,广西人工饲养的蛇发生代谢障碍综合征后,病死率较高,为查清原因,对临床接诊的18例蛇代谢障碍综合征病例的心、肝、脾等脏器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菌对小鼠和蛇的致病力。结果从18例病蛇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到10株细菌,PCR结合生化试验方法,鉴定出4种细菌,分别为粪肠球菌、克氏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种系发育关系分析。所鉴定的4种细菌对昆明小鼠和蛇的致病力差异较大,克氏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肠埃希菌对昆明小鼠有较强致病性,粪肠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对昆明小鼠致病力较弱;克氏葡萄球菌对眼镜蛇有致病性,其余菌对王锦蛇、眼镜蛇、滑鼠蛇均无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细菌 鉴定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出生季节和胎次对家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飙 李英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1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来自两个父系遗传起源的家兔在连续的出生季节(春、夏、秋和冬季)及不同胎次(初产、二胎和多胎次)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初产、二胎和多胎次的两个品种的肉兔,分别为58只母兔和12只公兔,在符合季节的室内环境条件下饲养。... 本研究旨在比较来自两个父系遗传起源的家兔在连续的出生季节(春、夏、秋和冬季)及不同胎次(初产、二胎和多胎次)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初产、二胎和多胎次的两个品种的肉兔,分别为58只母兔和12只公兔,在符合季节的室内环境条件下饲养。在(46±6)d断奶,对105窝(55窝来自品种1,50窝来自品种2)母兔的生殖性能和数据进行记录。结果:品种对各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秋季出生时母兔体重损失最小,而冬季和春节升高(P<0.05)。冬季窝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多胎次母兔的活体重显著高于初产母兔(P<0.05),同时多胎和初产母兔哺乳期21 d的泌乳量显著低于二胎母兔(P<0.05)。夏季和秋季分娩的母兔在21 d时窝仔数显著低于冬季(P<0.05),而夏季和秋季出生的仔兔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冬季窝仔数显著高于夏季(P<0.05)。夏季出生的仔兔断奶重显著高于冬季和春节(P<0.05),但冬季出生仔兔在断奶时的窝重显著高于春节和夏季(P<0.05)。结论:春季时母兔和仔兔的繁殖行能和生长性能最差,但夏季高温对母兔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冬季似乎比其他季节更适合本研究的饲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季节 胎次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鼠体内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分离鉴定及小鼠致病力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飙 李英姣 +2 位作者 陈盘余 黎寿生 唐作顺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为探讨人类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竹鼠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2020年作者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地区的21只竹鼠进行真菌学研究。体内分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有20只竹鼠,个体阳性率达95.238%,地区阳性率高达100%。将4株分离菌1个麦氏单位的... 为探讨人类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竹鼠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2020年作者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地区的21只竹鼠进行真菌学研究。体内分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有20只竹鼠,个体阳性率达95.238%,地区阳性率高达100%。将4株分离菌1个麦氏单位的菌悬液注射于小白鼠腹腔,7 d后4只小白鼠全部死亡。结论: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自然宿主可能是竹鼠。马尔尼菲篮状菌进入竹鼠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系统,其次是消化系统。网状内皮系统是马尔尼菲篮状菌进入竹鼠体内后主要受侵犯的脏器组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竹鼠 马尔尼菲篮状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环境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飙 李英姣 +3 位作者 苏江伟 曾令日 曾令越 林荣连 《云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12-15,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肉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下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性。选用24头杂一代公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垫料未加菌种组(试验Ⅰ组)、垫料加菌种组(试验Ⅱ组)、水泥地板平地干清粪组(对照组,CK),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 试验旨在研究肉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下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性。选用24头杂一代公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垫料未加菌种组(试验Ⅰ组)、垫料加菌种组(试验Ⅱ组)、水泥地板平地干清粪组(对照组,CK),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分别测定各组肉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试验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钙、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升高(P <0.05);试验Ⅱ组粗蛋白、钙、磷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干物质、粗蛋白、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净肉率显著升高(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剪切力与熟肉率试验Ⅰ、Ⅱ组均升高,但各组间剪切力、肉色、pH值与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中总鲜味氨基酸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高2.31%、2.77%,对照组的肌内脂肪高于试验组近2%。由此可见,运用垫料中加菌种的发酵床养牛不会影响肉牛的生长性能、牛肉品质,但能促进肉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肉牛的屠宰性能与牛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环境 肉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叶猴全基因组序列揭秘
15
作者 蒋卫民 张雷 《广西林业》 2021年第5期4-4,共1页
2021年5月8日,从广西林业局获悉,中国首次获得白头叶猴全基因组序列,揭示了白头叶猴能够在富含矿物离子的高碱性喀斯特山地自然环境中长久生存的基因组遗传特征的秘密。
关键词 白头叶猴 全基因组序列 喀斯特山地 高碱性 自然环境 基因组遗传 广西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豹又似猫 原来是豹猫
16
作者 蒋欣妍 韦晓 《广西林业》 2022年第9期44-47,共4页
一只看似普通的猫,因为受伤一下子成了宝,连同它的同胞一起,双双被送到“国宝”救护机构——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两位新朋友,由南宁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7月19日移交过来,是国家二级重点保... 一只看似普通的猫,因为受伤一下子成了宝,连同它的同胞一起,双双被送到“国宝”救护机构——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两位新朋友,由南宁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7月19日移交过来,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豹猫在我国分布广泛,从森林到湿地,从乡村到城镇,多种生境都能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重点保护 豹猫 野生动植物保护 陆生野生动物 救护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