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瑞斌
《绿色科技》
2015年第4期3-6,共4页
指出了防城港市是金花茶的故乡,通过对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的调查研究,了解了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特性,为金花茶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调查分别对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向、植被类型及不同的保护分区进行...
指出了防城港市是金花茶的故乡,通过对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的调查研究,了解了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特性,为金花茶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调查分别对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向、植被类型及不同的保护分区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对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在所选择的样地内,进行土壤样地调查及挖掘土壤调查剖面,共挖掘60个剖面,采集了土壤化学和土壤机械分析样品120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采用环刀法,共采集了120个环刀样品。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化验按国家标准局1988年颁布的森林土壤分析方法进行,共测定了19个项目,获得了1000多个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土壤
调查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儒华
李福阳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1期47-49,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内共分布有外来入侵物种28种,入侵途径主要为无意传播侵入,外来入侵物种对于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结合实际,...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内共分布有外来入侵物种28种,入侵途径主要为无意传播侵入,外来入侵物种对于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结合实际,提出了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物种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海娟
廖南燕
吴儒华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以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现状为例,分析了保护区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区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保护区开发利用持续、健康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开发利用
利益分享
法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潘鸿
吴儒华
+3 位作者
廖南燕
潘子来
潘子平
杨海娟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2期1-4,8,共5页
为了解防城金花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从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植被类型的划分、动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法规制度的颁布、保护措施、科研监测能力及现存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着手,初步探讨了保护区存在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
为了解防城金花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从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植被类型的划分、动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法规制度的颁布、保护措施、科研监测能力及现存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着手,初步探讨了保护区存在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采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调整优化林分结构、加强法制建设、协调好规划和建设工作、增强科技实力、拓宽保护资金来源等措施均能够有效提升保护区的整体实力,旨在为今后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自然保护区经济投入特征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钱者东
郭辰
+6 位作者
吴儒华
梁宇彤
杨泉光
潘子平
潘鸿
高军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咨询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和文献收集的方式搜集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经济投入方面的资料,以2013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在渠道、规模、水平和使用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 262个国家级和省级自...
通过问卷调查、咨询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和文献收集的方式搜集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经济投入方面的资料,以2013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在渠道、规模、水平和使用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 262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规模约为183.88亿元,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投入1 457.06万元,单位面积的平均投入为13 801.42元·km-2。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在1999—2009年的10 a间增加2.99倍,2009—2013年的4 a间又增加2.45倍。对比发现,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总量略低于美国国家公园,单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投入仅是单个美国国家公园投入的74.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位面积的投入仅占美国国家公园单位面积投入的27.0%。资金投入多头掌控、资金投入与经营收入未统筹和资金使用限制不合理等原因导致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的整体不足和结构性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资金投入
结构性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城金花茶植物群落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
21
6
作者
黄付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主要介绍防城金花茶组植物的分布情况 ,生境及其主要生存的 8种群落类型 ,其中普通金花茶的群落类型4种 ,东兴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各
关键词
植物群落
金花茶组植物
群落类型
空间分布
生境
广西
防城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城金花茶林地土壤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付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00年第4期178-181,共4页
对防城金花茶林地土壤的生化特性研究表明 ,防城的普通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林地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含量较高 ,微生物含量丰富以及酶活性较强 ,这说明该类土壤肥力较高 ,这些生化特性的土壤在金花茶原产地及广西...
对防城金花茶林地土壤的生化特性研究表明 ,防城的普通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林地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含量较高 ,微生物含量丰富以及酶活性较强 ,这说明该类土壤肥力较高 ,这些生化特性的土壤在金花茶原产地及广西其他地区很容易找到 ,因此在其它条件适宜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林地
土壤
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廖南燕
吴儒华
+1 位作者
杨海娟
钟鸿鹃
《绿色科技》
2016年第9期135-137,共3页
在研究广西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针对产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过程...
在研究广西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针对产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产业
发展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因素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瑞斌
《绿色科技》
2015年第5期54-56,共3页
在对防城港市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组植物资源进行数量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环境测量的方法,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密度现状进行了呈述分析,研究了环境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种群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防城港市金花茶的种群规模都比较小...
在对防城港市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组植物资源进行数量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环境测量的方法,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密度现状进行了呈述分析,研究了环境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种群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防城港市金花茶的种群规模都比较小,分布面积和数量都在急剧地减少,概括出影响防城港市金花茶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港
金花茶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珍稀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引种驯化研究
被引量:
13
10
作者
蒋运生
唐辉
+3 位作者
韦霄
农月香
陈宗游
潘子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2-366,共5页
该文报道了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在桂林引种驯化的研究结果,包括其播种、扦插繁殖与种苗移植技术及其生长发育特性等。结果表明:引种到桂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抗寒性较强。采...
该文报道了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在桂林引种驯化的研究结果,包括其播种、扦插繁殖与种苗移植技术及其生长发育特性等。结果表明:引种到桂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抗寒性较强。采用留1叶的一年生穗条,以100 mg·L^(-1)溶液浸泡处理14 h,插于黄泥土基质可获得较高的生根成活率。成龄植株每年抽梢两次,于4月中旬~5月中旬抽一次春梢,7月抽一次夏梢。7月上旬开始现蕾,翌年4月中旬为开花始期,4月下旬为开花盛期,5月上旬为开花末期,果实于12月成熟。研究结果为东兴金花茶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兴金花茶
引种驯化
繁殖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物理特性
被引量:
25
11
作者
黄梅华
吴儒华
+7 位作者
何全光
杨泉光
潘鸿
张娥珍
黄瑞斌
杨海娟
张洪
潘子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2,共7页
研究3种不同粒径范围金花茶茶花粉体的流动性、溶解性、功能成分皂苷溶出量等物理特性,并结合激光粒度分布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粉(平均直径133.90μm)、超微粉(平均直径15.76μm)、纳米粉(平均直径201.50 nm...
研究3种不同粒径范围金花茶茶花粉体的流动性、溶解性、功能成分皂苷溶出量等物理特性,并结合激光粒度分布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粉(平均直径133.90μm)、超微粉(平均直径15.76μm)、纳米粉(平均直径201.50 nm)的粒径依次减小,细胞破碎程度、不规则度依次增加,差异显著;随粒径减小,粉体的流动性、松密度、润湿性、膨胀力先减小后增加,以普通粉最高;持水力普通粉最高,超微粉次之;水溶性、皂苷溶出量呈现先增大后略微减小的趋势。说明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特性各不相同,综合比较下,超微粉具有较高的溶解率、皂苷溶出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加工方便,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粉体
粒径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花茶回归苗木的生长、光合特性和叶片形态特征
被引量:
2
12
作者
江海都
柴胜丰
+5 位作者
熊忠臣
邹蓉
杨泉光
邓丽丽
唐健民
韦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0-1189,共10页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但其野生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有濒临灭绝的风险,因此开展金花茶的回归引种,可有效保护该物种。为探究金花茶实生苗、扦插苗回归引种到原...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但其野生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有濒临灭绝的风险,因此开展金花茶的回归引种,可有效保护该物种。为探究金花茶实生苗、扦插苗回归引种到原生境近7年后在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对其生长状况、成活率、光合特性和叶片形态特征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花茶回归苗木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更大的生长量和更高的成活率;实生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高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其光能利用范围也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实生苗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但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和叶面积则均显著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点和苗木类型分别对金花茶的株高、地径、成活率、P_(max)、LSP、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因此,在开展金花茶回归引种中宜优先选用实生苗种植,并选择具有中等遮阴环境的野外生境进行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回归引种
实生苗
扦插苗
光合生理特性
叶片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兴金花茶花果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
11
13
作者
郭辰
杨雪
+3 位作者
杨光泉
吴儒华
潘子平
韦霄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278-285,共8页
【目的】摸清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开花少、结实率低的生理问题,为其物种保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兴金花茶为材料,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植株花果期枝、叶、蕾、花、果中内源吲哚乙...
【目的】摸清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开花少、结实率低的生理问题,为其物种保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兴金花茶为材料,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植株花果期枝、叶、蕾、花、果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并分析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花果期,东兴金花茶植株IAA、ZR、ABA平均含量高低排序:枝>叶,GA_3含量为叶>枝;IAA平均含量:果>花>蕾;ZR平均含量:蕾>花>果;GA_3平均含量:果>蕾>花;ABA平均含量:花>蕾>果。果枝叶IAA含量先低后高,ZR含量呈"M"字形变化,GA_3含量先高后低,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IAA/ABA、(IAA+GA_3)/ZR变化为先低后高,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GA_3/ABA变化为先高后低。果枝IAA、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ZR含量先高后低,GA_3含量先低后高;IAA/ABA呈"W"字形变化、GA_3/ABA、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IAA+GA_3)/ZR变化为"低-高-低-高"。蕾、花、果中,IAA、GA_3含量整体上升,ZR含量整体下降,ABA含量则为"上升-下降";IAA/ABA、(IAA+GA_3)/ZR比值呈"W"字形波动上升,ZR/ABA则呈"W"字形波动下降,GA_3/ABA"低-高-低-高"。【结论】在生产中,提高ZR、ABA含量而降低IAA、GA_3含量利于东兴金花茶的花芽分化。在结实期,高IAA、GA_3浓度和低ABA浓度利于提高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促进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兴金花茶
花果期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烯利对金花茶的成花效应
被引量:
1
14
作者
罗彩霞
潘鸿
梁文汇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76-278,294,共4页
以15-20年生普通金花茶(CamelliaSect.ChysanthaChang)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金花茶植株生长及成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利喷施浓度为1.25mg/L时,金花茶的茎粗和花蕾长宽具有促进作用,当喷施量...
以15-20年生普通金花茶(CamelliaSect.ChysanthaChang)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金花茶植株生长及成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利喷施浓度为1.25mg/L时,金花茶的茎粗和花蕾长宽具有促进作用,当喷施量2.50mg/L时则产生抑制作用。喷施乙烯利溶液对新稍抽发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乙烯利对金花茶成花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试验中喷施浓度为2.50mg/L时效果最佳,单株平均花蕾数达120朵;乙烯利对1年生金花茶枝条成花促进作用,1年生枝条〉2年生枝条〉3年生枝条。综上,生产上可以喷施浓度为1.25mg/L乙烯利溶液,如要提高浓度需经过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乙烯利
促花效应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花茶林下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
14
15
作者
黄付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对金花茶进行林下人工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 :(1)在适当稀疏的林分种植金花茶有利于促进金花茶生长 ,有利于提高金花茶叶生长量 ,有利于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 ;(2 )金花茶不宜在积水的地方种植 ;(3)培育壮苗有利于提高金花茶种植成活率及促...
对金花茶进行林下人工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 :(1)在适当稀疏的林分种植金花茶有利于促进金花茶生长 ,有利于提高金花茶叶生长量 ,有利于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 ;(2 )金花茶不宜在积水的地方种植 ;(3)培育壮苗有利于提高金花茶种植成活率及促进其生长 ;(4)加强对林下人工种植的金花茶抚育管理是促进金花茶生长 ,提高叶生长量和促进提早开花的有效措施 ;(5 )不同的金花茶种类即使在同一林地条件下同一栽培措施 ,高生长和叶生长量也不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林下人工栽培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
8
16
作者
杨泉光
郭辰
+1 位作者
廖远明
钟鸿鹃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期61-62,共2页
为探讨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分别利用苔藓和营养土作为基质,开展了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苔藓作为基质的成活率略高于营养土基质的成活率,但在培养后期,以营养土作为培养基质的压条苗根系较苔藓培养压条苗的根系粗壮,...
为探讨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分别利用苔藓和营养土作为基质,开展了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苔藓作为基质的成活率略高于营养土基质的成活率,但在培养后期,以营养土作为培养基质的压条苗根系较苔藓培养压条苗的根系粗壮,且长势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基质
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基质对东兴金花茶种苗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7
17
作者
杨泉光
宋洪涛
张洪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为探讨不同基质对东兴金花茶种苗发育的影响,分别利用新鲜黄土、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培育了东兴金花茶种子,结果表明:利用河沙培育东兴金花茶种子最有利于种苗的发育,其发芽率、苗高、须根数、须根长均优于其他两种基质所培育的种苗。因...
为探讨不同基质对东兴金花茶种苗发育的影响,分别利用新鲜黄土、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培育了东兴金花茶种子,结果表明:利用河沙培育东兴金花茶种子最有利于种苗的发育,其发芽率、苗高、须根数、须根长均优于其他两种基质所培育的种苗。因此,生产实践中建议用河沙来培育东兴金花茶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基质
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处理措施对金花茶扦插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
7
18
作者
杨泉光
宋洪涛
+3 位作者
张洪
杨海娟
廖南燕
陈勇棠
《绿色科技》
2010年第12期36-38,共3页
为探讨药剂种类、药剂浓度、浸泡药剂时间等处理对金花荼扦插成活的影响,分别以不同种类药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叶片处理和不同扦插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ABT1、NAA、和IBA3种药剂进行浸泡处理对金花茶的扦插成活都...
为探讨药剂种类、药剂浓度、浸泡药剂时间等处理对金花荼扦插成活的影响,分别以不同种类药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叶片处理和不同扦插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ABT1、NAA、和IBA3种药剂进行浸泡处理对金花茶的扦插成活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3者的浓度为100~500ppm,浸泡时间为2h最适合金花茶的成活;在不同浸泡时间的处理中,浓度为300ppm的NAA浸泡时间在10~180min之间有利于扦插成活,浸泡时间多于180min抑制插条生长;叶片留取面积和扦插方式对插条的成活影响不大,留取2~3张叶片有利于前插成活,不留叶片插条成活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扦插
成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动态分析
19
作者
吴儒华
黄科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对分布于广西防城港市的3种金花茶组植物,即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显脉金花茶(C.euphlebia)、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种群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以植株基径代表年龄,对金...
[目的]对分布于广西防城港市的3种金花茶组植物,即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显脉金花茶(C.euphlebia)、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种群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以植株基径代表年龄,对金花茶组植物的种群规模、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都较小,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减少。[结论]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结构显示衰退型趋势,人为干扰是导致金花茶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种群结构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动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
4
20
作者
黄付平
黎向东
+1 位作者
周放
邓福英
《广西林业科学》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初步记录了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及其周围的陆生野生动物 4纲 15目 35科 77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种 ,二级保护动物 7种 ,鹭科鸟类 10种 ,成鸟数量达 1万只以上 ;记录高等植物 12 1科 330属 4 5 6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1...
初步记录了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及其周围的陆生野生动物 4纲 15目 35科 77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种 ,二级保护动物 7种 ,鹭科鸟类 10种 ,成鸟数量达 1万只以上 ;记录高等植物 12 1科 330属 4 5 6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1种 ,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2种。除红树林以及房前屋后和风水山外 ,原生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已广泛被马尾松—桃金娘 +岗松—铁芒箕群落和岗松—铁芒箕灌草丛所占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防城港市
调查
动物
植物
资源
万鹤山
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瑞斌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4期3-6,共4页
文摘
指出了防城港市是金花茶的故乡,通过对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的调查研究,了解了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特性,为金花茶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调查分别对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向、植被类型及不同的保护分区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对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在所选择的样地内,进行土壤样地调查及挖掘土壤调查剖面,共挖掘60个剖面,采集了土壤化学和土壤机械分析样品120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采用环刀法,共采集了120个环刀样品。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化验按国家标准局1988年颁布的森林土壤分析方法进行,共测定了19个项目,获得了1000多个数据。
关键词
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土壤
调查
样品
分类号
Q949.32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儒华
李福阳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1期47-49,共3页
文摘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内共分布有外来入侵物种28种,入侵途径主要为无意传播侵入,外来入侵物种对于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结合实际,提出了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
金花茶
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物种
调查
分类号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海娟
廖南燕
吴儒华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文摘
以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现状为例,分析了保护区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区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保护区开发利用持续、健康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开发利用
利益分享
法律机制
分类号
S759.1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潘鸿
吴儒华
廖南燕
潘子来
潘子平
杨海娟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2期1-4,8,共5页
基金
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物种保护试点项目(编号2111101)
文摘
为了解防城金花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从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植被类型的划分、动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法规制度的颁布、保护措施、科研监测能力及现存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着手,初步探讨了保护区存在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采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调整优化林分结构、加强法制建设、协调好规划和建设工作、增强科技实力、拓宽保护资金来源等措施均能够有效提升保护区的整体实力,旨在为今后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问题
对策
Keywords
Fangcheng Camellia Chrysantha Natural Reserve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分类号
X17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自然保护区经济投入特征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
11
5
作者
钱者东
郭辰
吴儒华
梁宇彤
杨泉光
潘子平
潘鸿
高军
蒋明康
机构
环境
保护
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河海大学商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0,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文摘
通过问卷调查、咨询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和文献收集的方式搜集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经济投入方面的资料,以2013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在渠道、规模、水平和使用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 262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规模约为183.88亿元,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投入1 457.06万元,单位面积的平均投入为13 801.42元·km-2。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在1999—2009年的10 a间增加2.99倍,2009—2013年的4 a间又增加2.45倍。对比发现,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总量略低于美国国家公园,单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投入仅是单个美国国家公园投入的74.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位面积的投入仅占美国国家公园单位面积投入的27.0%。资金投入多头掌控、资金投入与经营收入未统筹和资金使用限制不合理等原因导致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的整体不足和结构性缺乏。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资金投入
结构性缺乏
Keywords
nature reserve
funding
structural deficiency
分类号
X3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959.726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城金花茶植物群落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
21
6
作者
黄付平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文摘
主要介绍防城金花茶组植物的分布情况 ,生境及其主要生存的 8种群落类型 ,其中普通金花茶的群落类型4种 ,东兴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各
关键词
植物群落
金花茶组植物
群落类型
空间分布
生境
广西
防城港市
分类号
Q949.4 [生物学—植物学]
Q948.15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城金花茶林地土壤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付平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00年第4期178-181,共4页
文摘
对防城金花茶林地土壤的生化特性研究表明 ,防城的普通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林地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含量较高 ,微生物含量丰富以及酶活性较强 ,这说明该类土壤肥力较高 ,这些生化特性的土壤在金花茶原产地及广西其他地区很容易找到 ,因此在其它条件适宜的前提下 。
关键词
金花茶
林地
土壤
生化特性
分类号
S571.106.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廖南燕
吴儒华
杨海娟
钟鸿鹃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9期135-137,共3页
文摘
在研究广西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针对产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
金花茶
产业
发展
战略
分类号
S68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因素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瑞斌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5期54-56,共3页
文摘
在对防城港市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组植物资源进行数量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环境测量的方法,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密度现状进行了呈述分析,研究了环境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种群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防城港市金花茶的种群规模都比较小,分布面积和数量都在急剧地减少,概括出影响防城港市金花茶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防城港
金花茶
环境因素
分类号
S685.1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稀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引种驯化研究
被引量:
13
10
作者
蒋运生
唐辉
韦霄
农月香
陈宗游
潘子平
机构
广西
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
广西
植物研究所
广西
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2-36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6001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基0832225)
+1 种基金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718002-3-7)
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桂植业09031~~
文摘
该文报道了广西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在桂林引种驯化的研究结果,包括其播种、扦插繁殖与种苗移植技术及其生长发育特性等。结果表明:引种到桂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抗寒性较强。采用留1叶的一年生穗条,以100 mg·L^(-1)溶液浸泡处理14 h,插于黄泥土基质可获得较高的生根成活率。成龄植株每年抽梢两次,于4月中旬~5月中旬抽一次春梢,7月抽一次夏梢。7月上旬开始现蕾,翌年4月中旬为开花始期,4月下旬为开花盛期,5月上旬为开花末期,果实于12月成熟。研究结果为东兴金花茶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兴金花茶
引种驯化
繁殖
生长特性
Keywords
Camellia tunghiensis
introduc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propagation
growth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Q948.13 [生物学—植物学]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物理特性
被引量:
25
11
作者
黄梅华
吴儒华
何全光
杨泉光
潘鸿
张娥珍
黄瑞斌
杨海娟
张洪
潘子来
机构
广西
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2,共7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7)
广西农业科学院团队项目(2015YT88)
防城港金花茶研究所项目(2014001)
文摘
研究3种不同粒径范围金花茶茶花粉体的流动性、溶解性、功能成分皂苷溶出量等物理特性,并结合激光粒度分布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粉(平均直径133.90μm)、超微粉(平均直径15.76μm)、纳米粉(平均直径201.50 nm)的粒径依次减小,细胞破碎程度、不规则度依次增加,差异显著;随粒径减小,粉体的流动性、松密度、润湿性、膨胀力先减小后增加,以普通粉最高;持水力普通粉最高,超微粉次之;水溶性、皂苷溶出量呈现先增大后略微减小的趋势。说明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特性各不相同,综合比较下,超微粉具有较高的溶解率、皂苷溶出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加工方便,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金花茶
粉体
粒径
物理特性
Keywords
Camellia chrysantha (Hu) Tuyama
powder
particle siz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S255.3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花茶回归苗木的生长、光合特性和叶片形态特征
被引量:
2
12
作者
江海都
柴胜丰
熊忠臣
邹蓉
杨泉光
邓丽丽
唐健民
韦霄
机构
广西
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
广西
植物研究所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0-1189,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F130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091,32060248)
+3 种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1196018)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3LYKJ03,〔2022〕GT23)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与资源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ZRJJ20222,ZRJJ20236)
桂林市创新平台和人才计划项目(202101023)资助。
文摘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但其野生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有濒临灭绝的风险,因此开展金花茶的回归引种,可有效保护该物种。为探究金花茶实生苗、扦插苗回归引种到原生境近7年后在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对其生长状况、成活率、光合特性和叶片形态特征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花茶回归苗木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更大的生长量和更高的成活率;实生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高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其光能利用范围也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实生苗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但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和叶面积则均显著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点和苗木类型分别对金花茶的株高、地径、成活率、P_(max)、LSP、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因此,在开展金花茶回归引种中宜优先选用实生苗种植,并选择具有中等遮阴环境的野外生境进行回归。
关键词
金花茶
回归引种
实生苗
扦插苗
光合生理特性
叶片解剖结构
Keywords
Camellia nitidissima
reintroduction
seedlings
cutting seedlings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兴金花茶花果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
11
13
作者
郭辰
杨雪
杨光泉
吴儒华
潘子平
韦霄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广西
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
广西
植物研究所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278-28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37)
桂科转让防城港科技攻关项目(20140115-1)
桂林市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防科攻15004005)资助
文摘
【目的】摸清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开花少、结实率低的生理问题,为其物种保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兴金花茶为材料,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植株花果期枝、叶、蕾、花、果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并分析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花果期,东兴金花茶植株IAA、ZR、ABA平均含量高低排序:枝>叶,GA_3含量为叶>枝;IAA平均含量:果>花>蕾;ZR平均含量:蕾>花>果;GA_3平均含量:果>蕾>花;ABA平均含量:花>蕾>果。果枝叶IAA含量先低后高,ZR含量呈"M"字形变化,GA_3含量先高后低,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IAA/ABA、(IAA+GA_3)/ZR变化为先低后高,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GA_3/ABA变化为先高后低。果枝IAA、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ZR含量先高后低,GA_3含量先低后高;IAA/ABA呈"W"字形变化、GA_3/ABA、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IAA+GA_3)/ZR变化为"低-高-低-高"。蕾、花、果中,IAA、GA_3含量整体上升,ZR含量整体下降,ABA含量则为"上升-下降";IAA/ABA、(IAA+GA_3)/ZR比值呈"W"字形波动上升,ZR/ABA则呈"W"字形波动下降,GA_3/ABA"低-高-低-高"。【结论】在生产中,提高ZR、ABA含量而降低IAA、GA_3含量利于东兴金花茶的花芽分化。在结实期,高IAA、GA_3浓度和低ABA浓度利于提高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促进高产稳产。
关键词
东兴金花茶
花果期
内源激素
Keywords
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
blossom and fruit period
endogenous hormones
分类号
Q946.88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烯利对金花茶的成花效应
被引量:
1
14
作者
罗彩霞
潘鸿
梁文汇
机构
田林县八渡乡林业工作站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广西
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76-278,294,共4页
基金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2]第6号)
文摘
以15-20年生普通金花茶(CamelliaSect.ChysanthaChang)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金花茶植株生长及成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利喷施浓度为1.25mg/L时,金花茶的茎粗和花蕾长宽具有促进作用,当喷施量2.50mg/L时则产生抑制作用。喷施乙烯利溶液对新稍抽发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乙烯利对金花茶成花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试验中喷施浓度为2.50mg/L时效果最佳,单株平均花蕾数达120朵;乙烯利对1年生金花茶枝条成花促进作用,1年生枝条〉2年生枝条〉3年生枝条。综上,生产上可以喷施浓度为1.25mg/L乙烯利溶液,如要提高浓度需经过试验。
关键词
金花茶
乙烯利
促花效应
生长发育
Keywords
Camellia Sect. Chysantha Chang
ethephon
flowering effect
growth
分类号
S759.3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花茶林下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
14
15
作者
黄付平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文摘
对金花茶进行林下人工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 :(1)在适当稀疏的林分种植金花茶有利于促进金花茶生长 ,有利于提高金花茶叶生长量 ,有利于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 ;(2 )金花茶不宜在积水的地方种植 ;(3)培育壮苗有利于提高金花茶种植成活率及促进其生长 ;(4)加强对林下人工种植的金花茶抚育管理是促进金花茶生长 ,提高叶生长量和促进提早开花的有效措施 ;(5 )不同的金花茶种类即使在同一林地条件下同一栽培措施 ,高生长和叶生长量也不相同 。
关键词
金花茶
林下人工栽培
生长量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
8
16
作者
杨泉光
郭辰
廖远明
钟鸿鹃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期61-62,共2页
基金
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编号:桂财建(2011)28号]资助
文摘
为探讨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分别利用苔藓和营养土作为基质,开展了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苔藓作为基质的成活率略高于营养土基质的成活率,但在培养后期,以营养土作为培养基质的压条苗根系较苔藓培养压条苗的根系粗壮,且长势旺盛。
关键词
金花茶
基质
发育
影响
分类号
S685.1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基质对东兴金花茶种苗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7
17
作者
杨泉光
宋洪涛
张洪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广西
壮族自治区
金花茶
科学研究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基金
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编号:桂财建(2011)28]资助
文摘
为探讨不同基质对东兴金花茶种苗发育的影响,分别利用新鲜黄土、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培育了东兴金花茶种子,结果表明:利用河沙培育东兴金花茶种子最有利于种苗的发育,其发芽率、苗高、须根数、须根长均优于其他两种基质所培育的种苗。因此,生产实践中建议用河沙来培育东兴金花茶种子。
关键词
金花茶
基质
发育
影响
分类号
S685.1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处理措施对金花茶扦插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
7
18
作者
杨泉光
宋洪涛
张洪
杨海娟
廖南燕
陈勇棠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绿色科技》
2010年第12期36-38,共3页
基金
广西环保厅自然保护区生产科研基金(2010)资助
文摘
为探讨药剂种类、药剂浓度、浸泡药剂时间等处理对金花荼扦插成活的影响,分别以不同种类药剂、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叶片处理和不同扦插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ABT1、NAA、和IBA3种药剂进行浸泡处理对金花茶的扦插成活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3者的浓度为100~500ppm,浸泡时间为2h最适合金花茶的成活;在不同浸泡时间的处理中,浓度为300ppm的NAA浸泡时间在10~180min之间有利于扦插成活,浸泡时间多于180min抑制插条生长;叶片留取面积和扦插方式对插条的成活影响不大,留取2~3张叶片有利于前插成活,不留叶片插条成活率极低。
关键词
金花茶扦插
成活
影响
分类号
S685.1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动态分析
19
作者
吴儒华
黄科添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40,共4页
文摘
[目的]对分布于广西防城港市的3种金花茶组植物,即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显脉金花茶(C.euphlebia)、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种群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以植株基径代表年龄,对金花茶组植物的种群规模、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都较小,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减少。[结论]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结构显示衰退型趋势,人为干扰是导致金花茶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金花茶组
种群结构
分析
Keywords
Sect. Chrysantha Chang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动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
4
20
作者
黄付平
黎向东
周放
邓福英
机构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广西
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广西林业科学》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摘
初步记录了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及其周围的陆生野生动物 4纲 15目 35科 77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种 ,二级保护动物 7种 ,鹭科鸟类 10种 ,成鸟数量达 1万只以上 ;记录高等植物 12 1科 330属 4 5 6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1种 ,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2种。除红树林以及房前屋后和风水山外 ,原生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已广泛被马尾松—桃金娘 +岗松—铁芒箕群落和岗松—铁芒箕灌草丛所占据。
关键词
广西
防城港市
调查
动物
植物
资源
万鹤山
鹭林
分类号
S718.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研究
黄瑞斌
《绿色科技》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吴儒华
李福阳
《绿色科技》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探讨
杨海娟
廖南燕
吴儒华
《绿色科技》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对策分析
潘鸿
吴儒华
廖南燕
潘子来
潘子平
杨海娟
《绿色科技》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自然保护区经济投入特征与问题分析
钱者东
郭辰
吴儒华
梁宇彤
杨泉光
潘子平
潘鸿
高军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防城金花茶植物群落类型的研究
黄付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防城金花茶林地土壤生化特性的研究
黄付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初步研究
廖南燕
吴儒华
杨海娟
钟鸿鹃
《绿色科技》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环境因素对防城港市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的影响
黄瑞斌
《绿色科技》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珍稀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引种驯化研究
蒋运生
唐辉
韦霄
农月香
陈宗游
潘子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物理特性
黄梅华
吴儒华
何全光
杨泉光
潘鸿
张娥珍
黄瑞斌
杨海娟
张洪
潘子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金花茶回归苗木的生长、光合特性和叶片形态特征
江海都
柴胜丰
熊忠臣
邹蓉
杨泉光
邓丽丽
唐健民
韦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东兴金花茶花果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郭辰
杨雪
杨光泉
吴儒华
潘子平
韦霄
《广西科学》
CAS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乙烯利对金花茶的成花效应
罗彩霞
潘鸿
梁文汇
《广西林业科学》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金花茶林下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黄付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0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杨泉光
郭辰
廖远明
钟鸿鹃
《绿色科技》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不同基质对东兴金花茶种苗发育的影响
杨泉光
宋洪涛
张洪
《绿色科技》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几种处理措施对金花茶扦插成活的影响
杨泉光
宋洪涛
张洪
杨海娟
廖南燕
陈勇棠
《绿色科技》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动态分析
吴儒华
黄科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广西防城港市万鹤山鹭林动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黄付平
黎向东
周放
邓福英
《广西林业科学》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