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装备用高强度5A06铝合金板材退火工艺研究
1
作者 赵启忠 李承波 +6 位作者 王春霞 徐夕 杨鸿驰 卢贤业 闫焱 孙宜琳 阮晋德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18-222,共5页
通过拉伸测试、晶间腐蚀测试、光学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特种装备用5A06铝合金冷轧板力学性能、腐蚀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5A06铝合金冷轧板材,退火温度低于120℃时为... 通过拉伸测试、晶间腐蚀测试、光学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特种装备用5A06铝合金冷轧板力学性能、腐蚀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5A06铝合金冷轧板材,退火温度低于120℃时为稳定化退火阶段,合金的晶间腐蚀性能轻微改善;退火温度在150~240℃范围内为回复处理阶段,合金的晶间腐蚀性能急剧下降;退火温度在270~330℃区间为合金的再结晶阶段,β(Al_(3)Mg_(2))相发生回溶,合金的晶间腐蚀性能极速改善,力学性能趋于完全退火态;退火温度在360~540℃范围内为合金的再结晶长大阶段,退火温度超过540℃时合金的晶粒粗化严重,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恶化。最佳稳定化退火温度区间为90~120℃,最佳的O态退火温度为330℃,退火温度高于540℃时发生“过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合金 退火处理 腐蚀性能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2219铝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阳 刘崇宇 +1 位作者 贾桂龙 何克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3-514,共12页
通过熔炼,向2219铝合金熔体中分别添加0.15%(质量分数)的Zr、Sc、La和Ce,制备含不同稀土元素的Al-Cu合金铸锭;对所得合金进行均匀化热处理、热轧、固溶及时效处理,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对2219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 通过熔炼,向2219铝合金熔体中分别添加0.15%(质量分数)的Zr、Sc、La和Ce,制备含不同稀土元素的Al-Cu合金铸锭;对所得合金进行均匀化热处理、热轧、固溶及时效处理,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对2219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Sc元素均可提高2219合金中Al_(3)M(Al_(3)Zr、Al_(3)Sc、Al_(3)(Sc,Zr))相的密度,而添加La、Ce元素,则会在合金内分别形成Al_(11)La_(3)和Al_(8)Cu_(4)Ce相;上述第二相均可通过抑制再结晶来细化铝合金晶粒。此外,Al_(3)M相能促进θ″相的形成和转化,并可有效地提升人工时效态合金的纳米析出相密度。经历人工峰值时效处理后,含Sc合金强度最高。而在自然时效态合金中,含La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稀土元素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7065铝合金厚板应力检测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平 武修瑞 +5 位作者 郑许 任月路 朱玉涛 何克准 卢祥丰 莫红楼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87-3796,共10页
针对工业生产中传统超声应力检测法对铝合金厚板在不同拉伸率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存在的测量误差的问题,以7065铝合金厚板为实验对象,提出一种在不同拉伸率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基于树突神经网络的应力预测模型与传统超声检测法融合的应力检... 针对工业生产中传统超声应力检测法对铝合金厚板在不同拉伸率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存在的测量误差的问题,以7065铝合金厚板为实验对象,提出一种在不同拉伸率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基于树突神经网络的应力预测模型与传统超声检测法融合的应力检测模型,然后使用改进的GSA-GRNN对该应力检测模型进行温度补偿。以南南铝公司生产的7065铝合金厚板为研究对象,使用恒温槽为超声检测提供恒温环境,分别对不同拉伸率、不同温度下的7065铝合金厚板进行超声检测,将声时差、拉伸率作为输入参数,应力作为输出参数,创建一个基于树突神经网络的应力检测模型,然后将应力检测模型的输出作为输入,使用改进的GSA-GRNN建立温度补偿模型对应力检测模型进行温度补偿。研究结果表明:融合了传统超声声时差的检测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84636,相关系数为0.99743,和其他神经网络模型对比,该模型拥有更好的精度;在对该模型进行温度补偿后,模型的应力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可以达到0.78848和0.99844,模型的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证明基于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融合传统超声检测可以有效降低检测误差,同时省去传统检测方法人工计算应力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研究结果可以为基于数据驱动的应力检测模型提供进一步的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检测 树突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万有引力搜索算法 声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预变形对2219铝合金板材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高剑 刘胜胆 +5 位作者 覃秋慧 伍英明 何克准 贾桂龙 张航 赵千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83-3594,共12页
采用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扫描开尔文测试(SKPFM)、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研究拉伸预变形量(0~10%)对2219铝合金板材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增加,最大腐蚀深度和腐蚀电流密度减... 采用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扫描开尔文测试(SKPFM)、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研究拉伸预变形量(0~10%)对2219铝合金板材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增加,最大腐蚀深度和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腐蚀形式从晶间腐蚀为主逐渐转变为点蚀为主,腐蚀性能提高;预变形量从0%增大到4%时,最大腐蚀深度快速减小,而后缓慢减小。通过对比预变形前后晶界微观组织特征以及晶内和晶界区域伏打电势的变化,分析和探讨了腐蚀形式变化及腐蚀性能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预拉伸变形 局部腐蚀性能 伏打电势 晶界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的平面应变压缩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5
作者 覃秋慧 刘胜胆 +3 位作者 唐建国 何克准 贾桂龙 张航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30,共10页
通过平面应变压缩试验获得2219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20~480℃、应变速率0.1~10 s^(-1)、最大真应变1.2条件下的压缩变形行为;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和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分别建立峰值应力本构方程和应变补偿本构方程,获得合... 通过平面应变压缩试验获得2219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20~480℃、应变速率0.1~10 s^(-1)、最大真应变1.2条件下的压缩变形行为;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和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分别建立峰值应力本构方程和应变补偿本构方程,获得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分析合金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压缩过程中,合金的流变应力先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应力后稍有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峰值应力本构方程预测的真应力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57%;应变补偿的本构方程预测得到的真应力与试验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2.6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3。建立的本构方程都能够准确预测2219铝合金在平面应变压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在整个变形过程中热变形激活能范围为135.138~145.410 k J·mol^(-1),应力指数范围为5.920~6.930,表明变形时合金主要的扩散机制为晶格扩散,主要的变形机制为位错攀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平面应变压缩 本构方程 热变形激活能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与时效温度对6101合金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程毅 段守岗 +2 位作者 卢逸喆 朱玉涛 杜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对固溶态6101合金进行冷轧变形再人工时效处理,测试合金的电导率和拉伸性能,结合OM、DSC和TEM表征分析,揭示“缺陷-时效-电导-强度”变化间的关系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时效初期合金的电导率快速提升,初始电导率提升速度随冷轧变形量和... 对固溶态6101合金进行冷轧变形再人工时效处理,测试合金的电导率和拉伸性能,结合OM、DSC和TEM表征分析,揭示“缺陷-时效-电导-强度”变化间的关系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时效初期合金的电导率快速提升,初始电导率提升速度随冷轧变形量和时效温度的增大逐渐升高。初始电导率提升速度越大,合金的电导率越高。时效温度为190℃时,初始电导率提升速度较小,合金电导率低,屈服强度高;时效温度为280℃时,初始电导率提升速度高,合金电导率大,但随时效时间延长屈服强度下降显著,经60%变形合金经长时间时效(>25 h)后,屈服强度甚至低于40 MPa;时效温度为230℃时,合金的初始电导率提升速度和电导率与时效温度280℃时的相当,且能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因此,230℃为更适宜的时效温度。变形引入以位错为主的高密度晶格缺陷加速时效进程,形变合金的时效析出相更加细小弥散,有利于导电和强度的同步提升。经60%变形且在230℃下时效时,合金的初始电导率提升速度接近14%IACS/h,电导率可达60%IACS,屈服强度高达200 MPa,即使长时(35 h)时效后其屈服强度仍保持100 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101合金 冷轧变形 时效温度 电导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直读光谱NADCAP认证审核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陆科呈 顾沛沛 莫灼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26,共4页
AC7101/2[1]是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NADCAP)材料测试实验室化学分析的审核标准,是AC7101/1[2]的补充。AC7101/2最新版本为2020年7月8日发布的EΔ1版,从2020年8月30日起使用,该版本与2014年修订的D版有较大区别,比如将“化... AC7101/2[1]是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NADCAP)材料测试实验室化学分析的审核标准,是AC7101/1[2]的补充。AC7101/2最新版本为2020年7月8日发布的EΔ1版,从2020年8月30日起使用,该版本与2014年修订的D版有较大区别,比如将“化学实验室能力矩阵”改为“化学定量分析范围”,增加了实验室自制参考物质和波长的选择与验证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化学定量分析 测试实验室 参考物质 审核标准 常见技术问题 直读光谱 能力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对4343/3003/4343铝合金复合板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莹 莫肇月 +2 位作者 莫灼强 朱玉涛 邓松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变质剂Sr对4343/3003/4343铝合金复合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变质剂Sr后,4343铝合金的共晶硅和粗晶硅明显细化。当Sr含量增加到0.04wt%时,Si颗粒细小,分布弥散,块状共晶Si完...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变质剂Sr对4343/3003/4343铝合金复合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变质剂Sr后,4343铝合金的共晶硅和粗晶硅明显细化。当Sr含量增加到0.04wt%时,Si颗粒细小,分布弥散,块状共晶Si完全变为细纤维状,变质完全。随着变质剂Sr添加量增加,复合板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而其伸长率则相反,当Sr添加量为0.04wt%时,力学性能最好。Sr也影响铝合金复合板钎焊时Si元素的扩散,当Sr含量为0.04wt%时,4343铝合金包覆层的Si元素向芯材的扩散深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剂 铝合金复合板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6101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奎 许泽兵 +4 位作者 于梅花 陈军任 邓松云 黄茂桥 任月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6101板材强度和导电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强度和导电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分别是影响导电率和折弯效果的第一、第二主要因素;固溶温度、固溶时...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6101板材强度和导电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强度和导电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分别是影响导电率和折弯效果的第一、第二主要因素;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分别是影响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第一、第二主要因素。抗拉强度与导电率的相关系数为-0.52,屈服强度和导电率的相关系数为-0.42。实际生产线选用520℃/15 min+190℃/27 h热处理工艺,6101板材的导电率≥57%IACS,抗拉强度≥200 MPa,屈服强度≥175 MPa,折弯为无明显可见裂纹或无可见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101铝合金 热处理工艺 导电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工艺对6016铝合金r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燕萍 任月路 +3 位作者 许泽兵 陈帆 黄程毅 谢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1-44,共4页
采用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结合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探讨了冷变形量对6016铝合金r值(塑性应变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变形量增加,固溶淬火后6016铝合金薄板单轴拉伸r45°增加;6016铝合金薄板淬火后主要有立方织构和R织... 采用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结合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探讨了冷变形量对6016铝合金r值(塑性应变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变形量增加,固溶淬火后6016铝合金薄板单轴拉伸r45°增加;6016铝合金薄板淬火后主要有立方织构和R织构,并且不同冷轧工艺会导致淬火后形成不相同的织构组分,从而使得材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16铝合金 r值(塑性应变比)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化热处理对5456铝合金铸锭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黄淑萍 何克准 +2 位作者 陈绍文 张航 姚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检测、硬度、导电率检测以及金相观察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退火工艺对5456铝合金铸锭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均匀化工艺下5456铝合金铸锭组织与性能有明显的区别。经综合分析得到5456铝合金铸锭最佳均匀化制度... 采用室温拉伸性能检测、硬度、导电率检测以及金相观察等方法,研究了均匀化退火工艺对5456铝合金铸锭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均匀化工艺下5456铝合金铸锭组织与性能有明显的区别。经综合分析得到5456铝合金铸锭最佳均匀化制度为420℃×2 h+530℃×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56铝合金 均匀化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续时效对Al-Zn-Mg-Cu铝合金厚板力学性能和局部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许 唐建国 +5 位作者 张勇 陈明扬 刘胜胆 朱玉涛 何克准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95-2509,共15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7XXX系铝合金厚板T6I76、T73和T6三种时效状态的硬度、室温拉伸和电导率,并采用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方法研究了其局部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6I76试样的强度和硬度与T6试样的相当,但局部耐腐蚀性... 本文研究了一种7XXX系铝合金厚板T6I76、T73和T6三种时效状态的硬度、室温拉伸和电导率,并采用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方法研究了其局部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6I76试样的强度和硬度与T6试样的相当,但局部耐腐蚀性能明显增强,且优于T6试样和T73试样的。T6I76试样经过预时效、淬火和低温长时间时效处理后,晶内沉淀强化相(η′相)特征与T6试样相似,但强度更大;与T73试样相比,T6I76试样的η相中Cu含量更高、Zn含量更低、间距更大,且晶界附近无沉淀析出带宽度更窄,这能有效地阻断沿晶阳极溶解通道,得到更好的局部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XXX系铝合金 断续时效 力学性能 晶间腐蚀 剥落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电子产品用6013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宇 钟山 +5 位作者 陈金辉 莫灼强 赵启忠 赵启淞 王俊 邱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35-138,共4页
应用工业气垫炉研究了不同淬火速度对6013铝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560℃、速度为13 m/min时,2.0 mm厚度6013铝合金达到完全固溶状态。之后,采用工业时效炉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6013铝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应用工业气垫炉研究了不同淬火速度对6013铝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560℃、速度为13 m/min时,2.0 mm厚度6013铝合金达到完全固溶状态。之后,采用工业时效炉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6013铝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170℃、保温12 h时,6013铝合金达到T6状态。以上工艺生产的6013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为等轴晶,并且第二相细小弥散。该6013铝合金卷材产品通过了客户验证,满足电子产品用高强度铝合金市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产品 6013铝合金 气垫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淬火对7N65铝合金微观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立健 张勇 +1 位作者 郑许 唐建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53,158,共6页
通过分级淬火实验研究了7N65合金在不同保温温度与不同保温时间下的硬度(HV)和单位裂纹形核功(UIE)变化,绘制了合金的TTP-HV曲线及TTP-UIE曲线。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第二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 通过分级淬火实验研究了7N65合金在不同保温温度与不同保温时间下的硬度(HV)和单位裂纹形核功(UIE)变化,绘制了合金的TTP-HV曲线及TTP-UIE曲线。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的第二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390~450℃)保温时,晶界析出相以S(Al_(2)CuMg)相为主,随着保温时间延长,其尺寸与数量增大,合金断裂韧性下降,断裂方式为沿扁平晶粒断开的脆性断裂;低温(250~390℃)保温时,晶界析出相以η(MgZn_(2))相为主,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晶界特征变化不大,晶内η相数量增加、尺寸增大,导致晶内强度降低,晶内-晶界强度差减小,合金断裂韧性上升,断裂方式为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N65合金 分级淬火 断裂韧性 铝合金 固溶处理 时效 裂纹形核功 TTP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IT产品用高纯6463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灼强 曹宇 +2 位作者 邓松云 柳华炎 刘莹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6-239,共4页
采用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IT产品用高纯6463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检测,研究了该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呈先升高后... 采用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IT产品用高纯6463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检测,研究了该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30℃/20 min工艺下,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最高,其维氏硬度达到45 HV,抗拉强度达到135 MPa,合金的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伸长率为27%,合金的晶粒尺寸约为90~105μm。合金的最佳时效温度为170~175℃,时间为10~12 h,其维氏硬度达到87~89 HV,抗拉强度达到235~239 MPa。在对IT产品用6463高纯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有较高要求时,不宜采用200℃/2 h的时效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63铝合金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芯材3003铝合金添加Zn元素相变机理研究
16
作者 汪建军 刘莹 +2 位作者 朱玉涛 莫肇月 莫灼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48,52,共4页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Jmatpro相软件研究了3003铝合金添加Zn后的相变机理。对α-Al_(12)(Fe,Mn)_3Si相中Fe/Mn元素含量比的变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Zn的添加可降低3003铝合金Al_6(Fe,Mn)的凝固结束温度,使Al_6(Fe...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Jmatpro相软件研究了3003铝合金添加Zn后的相变机理。对α-Al_(12)(Fe,Mn)_3Si相中Fe/Mn元素含量比的变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Zn的添加可降低3003铝合金Al_6(Fe,Mn)的凝固结束温度,使Al_6(Fe,Mn)的凝固过程延长,但对在凝固过程中形成Al_6(Fe,Mn)的含量影响不大。添加Zn可促进3003铝合金热处理过程中Al_6(Fe,Mn)相向α-Al_(12)(Fe,Mn)_3Si相的转变程度。同时,添加Zn可增加3003铝合金中α-Al_(12)(Fe,Mn)_3Si相中Fe/Mn元素含量比,有利于提高该合金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3铝合金 ZN 相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均热对6061铝合金铸锭冲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华炎 许泽兵 朱巧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38-140,共3页
对6061铝合金铸锭进行了单、双级均匀化处理工艺试验,比较了铝合金板材的应变硬化指数n、塑性应变比r和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双级均热可以有效减少基体中存在Al FeSi相,同时获得较高的n值和r值,有利于室温成形。
关键词 双级均热 冲压性能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O-BP神经网络的屈服强度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小平 武修瑞 +3 位作者 郑许 任月路 朱玉涛 何克准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0,共5页
针对传统屈服强度预测模型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原子搜索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多类型合金屈服强度预测模型的方法。以Kaggle公开数据为研究对象,对89种钢合金建立ASO-BP神经网络屈服强度预测模型,同时与PSO-BP,GA-BP,B... 针对传统屈服强度预测模型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原子搜索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多类型合金屈服强度预测模型的方法。以Kaggle公开数据为研究对象,对89种钢合金建立ASO-BP神经网络屈服强度预测模型,同时与PSO-BP,GA-BP,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结果表明:ASO-BP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6.98%,相关系数达到0.98716,效果优于其他对比模型。验证了预测多种类型合金屈服强度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实际应用和合金屈服强度检测提供较好的辅助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屈服强度 预测模型 原子搜索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