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与院内气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齐芳 梁大胜 +3 位作者 曾德福 黄旺业 甘盛典 熊泽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30-3533,共4页
目的:对比院前与院内气管插管对单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单纯重型创伤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72例,按照单双日法随机分为院前气管插管组(38例)和院内气管插管组(34例),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院前与院内气管插管对单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单纯重型创伤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72例,按照单双日法随机分为院前气管插管组(38例)和院内气管插管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气管插管完成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30 d病死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插管组插管时间长、平均插管次数多、2次内插管成功率低、围插管期并发症多,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气管插管并发症多,操作难度大,对于无气道阻塞和呼吸衰竭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早期或预防性插管并没有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石齐芳 梁大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预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STBI(GCS评分≤8分)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内是否发生死亡(包括脑死亡),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预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STBI(GCS评分≤8分)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内是否发生死亡(包括脑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5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颅脑损伤原因及是否手术治疗;由同一研究者在患者入院24 h内对其进行FOUR、GCS及APACHEⅡ评价。结果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FOUR、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1)。FOUR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8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762,0.953)〕;GCS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87%,AUC为0.873〔95%CI(0.783,0.953)〕;APACHEⅡ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73%,特异度为83%,AUC为0.861〔95%CI(0.813,0.932)〕。各量表预测患者死亡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UR预测STBI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与GCS、APACHEⅡ对STBI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同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预后 APACHE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一线”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大胜 杜正隆 +1 位作者 曾德福 石齐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95-3096,共2页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提高其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置管所需要的时间,仍然需要研究和改进,笔者通过复习颈部解剖,找到了一种新人路(“三点一线”法),能定位简便,穿刺浅,成功率高,完成置管所...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提高其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置管所需要的时间,仍然需要研究和改进,笔者通过复习颈部解剖,找到了一种新人路(“三点一线”法),能定位简便,穿刺浅,成功率高,完成置管所需时间短,无并发症。并将此技术应用在成人、小儿共116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应用 穿刺成功率 危重患者 临床抢救 颈部解剖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