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钦州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芳 黄志亮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年第4期25-27,共3页
广西钦州市地处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霜期长,种植火龙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共发展火龙果面积1.6万多亩,成为全国火龙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之一。火龙果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20年以上,一般年亩产3500千克以... 广西钦州市地处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霜期长,种植火龙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共发展火龙果面积1.6万多亩,成为全国火龙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之一。火龙果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20年以上,一般年亩产3500千克以上,亩产值超1万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1环境要求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地区的热带森林,属附生性仙人掌科植物,其果实清甜多汁,口感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高产栽培 仙人掌科 热带森林 南方沿海地区 广西钦州市 茎斑病 种植面积 结果枝 水泥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黄瓜的种植及其黄瓜皮腌制加工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志亮 施永祜 +2 位作者 刘健章 梁耿志 彭有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4期98-98,101,共2页
介绍了钦州市黄瓜的种植与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适时收获、腌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黄瓜的种植及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钦州 黄瓜 种植 黄瓜皮 腌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火龙果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解华云 刘慧 +1 位作者 劳家喜 林时建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4期283-285,共3页
通过对原产地火龙果生长适宜气候条件和钦州市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得出钦州市全市辖区内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基本适宜火龙果的生长,但要做好防御钦州市易发气象灾害如低温冻害、台风、洪涝、干旱等的威胁。
关键词 火龙果 气候适应性 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钦州火龙果园草生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解华云 周洁琼 +1 位作者 刘慧 邓筱艳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211-212,共2页
果园生草栽培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结合钦州市气候条件及火龙果生产情况,总结火龙果草生栽培的优点及几种适宜火龙果草生栽培的技术,以期指导火龙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火龙果园 草生栽培 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在品种混栽荔枝园的为害规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冬梅 古雅良 +3 位作者 李彦彦 玉富成 吕斌 王凤英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4,共5页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重要害虫。在广西钦州市"三月红""妃子笑""黑叶""桂味""鸡嘴荔"5个品种混栽荔枝园挂果期,调查了果园内不同虫态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发生情况,分析该虫为害规律。结果表...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重要害虫。在广西钦州市"三月红""妃子笑""黑叶""桂味""鸡嘴荔"5个品种混栽荔枝园挂果期,调查了果园内不同虫态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发生情况,分析该虫为害规律。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在三月红上发生量最少,在鸡嘴荔上发生量最多。该果园出现2个荔枝蒂蛀虫成虫高峰,即5月26日和6月15日,推测5月26日荔枝蒂蛀虫成虫高峰主要虫源来自落叶蛹,6月15日主要虫源来自枝梢蛹。忽视落叶蛹可能是荔枝蒂蛀虫长期防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建议施药防治时要注意喷施地面,控制树上和地面虫源才能有效防治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混栽果园 为害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欲晓 付鑫锋 梁霞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3期28-30,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日益明显,一些重大课题和重要成果不能依靠单个人的孤军奋战来完成,而需要引进农业科研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相互协作、联合攻关才能完...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日益明显,一些重大课题和重要成果不能依靠单个人的孤军奋战来完成,而需要引进农业科研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相互协作、联合攻关才能完成。科研创新团队就是这样一个团体,是指在科研工作中,由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为完成工作或目标,通过分工合作而组合在一起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建设 创新能力 资源共享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野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奥 王佳琳 +3 位作者 王晓琴 汪超 赖淼 曹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和生长素(IAA)对野苜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野苜蓿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野苜蓿种子[种子平均长(226.16±22.91)μm、宽(144.15±21.22)μm,种子净度(67.1...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和生长素(IAA)对野苜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野苜蓿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野苜蓿种子[种子平均长(226.16±22.91)μm、宽(144.15±21.22)μm,种子净度(67.17±0.18)%、千粒重(2.01±0.035)g]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和育苗杯培养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CK),研究2种外源植物激素GA_(3)和IAA(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和500 mg/L)对野苜蓿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GA_(3)处理野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总体高于IAA处理;300 mg/L GA_(3)对野苜蓿种子发芽率提升较为明显,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分别为70.00%和10.93。不同浓度GA_(3)处理野苜蓿幼苗的叶片数呈增长趋势、株高均呈先快速增长后平缓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CK均下降,以300 mg/L GA_(3)处理野苜蓿幼苗的POD活性和Pro含量最低,分别为993.00 U/g和2803.03μg/g。IAA对野苜蓿种子萌发、叶片数和株高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苜蓿幼苗的POD活性和Pr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以100 mg/L IAA处理的POD活性和Pro含量最低,分别为968.00 U/g和4578.79μg/g。【结论】300 mg/L GA_(3)处理可显著促进野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浓度IAA处理对野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苜蓿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GA_(3) IAA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妃红”荔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鸿莉 秦献泉 +9 位作者 玉富成 徐宁 古雅良 陆贵锋 彭宏祥 朱建华 李冬波 邱宏业 黄凤珠 孙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3-164,共2页
"贵妃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近年通过实生选种选育而成的荔枝新品种,2014年6月30日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广东、云南、海南等多地进行引种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为了更... "贵妃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近年通过实生选种选育而成的荔枝新品种,2014年6月30日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广东、云南、海南等多地进行引种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广西荔枝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和良种化商品化生产发展,本文从合理施肥、控梢促花、保花保果、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贵妃红荔枝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妃红 栽培技术 高产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宽窄行种植及配套简易机械化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郭标 邓英毅 +6 位作者 李峰 劳家喜 周洁琼 冯斗 裴铁雄 姜建初 莫良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2,共4页
为推进香蕉生产机械化的农机与农艺结合,按照耕、种、管、收、运等关键作业过程的要求,设计和实践了配套简易机械化栽培的香蕉宽窄行种植模式,有效实现了香蕉园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作业,有效利用土地和空... 为推进香蕉生产机械化的农机与农艺结合,按照耕、种、管、收、运等关键作业过程的要求,设计和实践了配套简易机械化栽培的香蕉宽窄行种植模式,有效实现了香蕉园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作业,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间,提高通风透光性和光能利用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减少劳力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量和品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宽窄行种植 机械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荔枝产量、品质和效益影响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古雅良 玉富成 +7 位作者 邓筱艳 涂海莲 付鑫锋 潘喜芳 李鸿莉 徐宁 黄汝红 刘开道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4,98,共3页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在果实可区分大小后至采果前用无纺布袋进行套袋,调查着果率、单果质量、产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农药残留等指标,核算套袋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提高了果实着色率、好果率、单果质量和产量,提早了...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在果实可区分大小后至采果前用无纺布袋进行套袋,调查着果率、单果质量、产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农药残留等指标,核算套袋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提高了果实着色率、好果率、单果质量和产量,提早了成熟期,未检测出农药残留,提高了果实售价和总收入,减除套袋增加的支出,纯收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套袋 果实质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小型无籽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解华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4期91-93,共3页
对秋冬季小型无籽西瓜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期、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月3日为秋冬季小型无籽西瓜的最适播期,在此播期下,小型无籽西瓜产量最高。本试验中,不同播期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不大。
关键词 小型无籽西瓜 播期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椎林中正红菇生境的土壤肥力及真菌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任奎瑜 赵久成 +4 位作者 郭霜 王帅帅 张传进 庞师婵 杨尚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的】分析红椎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着生真菌的多样性特征,为人工栽培正红菇或人为措施提高正红菇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红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同区域的马尾松林、核树林和荔枝园土壤为对照,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 【目的】分析红椎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着生真菌的多样性特征,为人工栽培正红菇或人为措施提高正红菇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红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同区域的马尾松林、核树林和荔枝园土壤为对照,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不同林(园)区土壤生物学性状特征,并在门和属水平上对土壤真菌进行分类分析。【结果】红椎林土壤的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域林分土壤(P<0.05,下同),而可培养真菌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红椎林土壤的少葡糖昔酶活性最高,氨肽酶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区域,磷酸酶活性在4种林(园)区土壤间无显著差异;红椎林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C、N、P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真菌多样性Sharmon指数、丰富度Ate指数和Chao指数均显著低于马尾松林、枚树林和荔枝园土壤,表明红椎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最低。基于门分类水平,担子菌门真菌是红椎林土壤的优势真菌门,占比92.26%;基于属分类水平,红菇属真菌占比78.37%,是红椎林土壤的优势真菌属。【结论】土壤肥力不是正红菇长出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红椎林土壤具有富集担子菌门红菇属真菌的能力,红菇属真菌的繁殖与生长需要专一的共生体与特定环境,是红椎林能出产正红菇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红菇 真菌多样性 生物学性状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荔枝蒂蛀虫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冬梅 王凤英 +5 位作者 廖世纯 古雅良 伍国樑 李彦彦 涂海莲 吕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173,共8页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越冬。了解其幼虫经历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助于预测其种群数量动态。本研究于室内测定荔枝蒂蛀虫幼虫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10℃和15℃)处理1、3、5、7、10 d...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越冬。了解其幼虫经历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助于预测其种群数量动态。本研究于室内测定荔枝蒂蛀虫幼虫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10℃和15℃)处理1、3、5、7、10 d和15 d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及其对蛹和成虫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在5℃下处理1 d、3 d其存活率分别为48.54%和35.79%,分别为对照的1/2、1/3;10℃下处理7 d存活率为41.75%,降为对照的1/2。幼虫在5℃下处理3 d后蛹的存活率为45.95%,降至对照的1/2;10℃和15℃处理15 d降为31.11%和30.61%,约为对照的30%左右。幼虫历期在5℃处理3 d(8.14 d)、10℃处理5 d(8.43 d)和15℃处理7 d(9.32 d)时均可达对照的2倍。3种低温条件均造成荔枝蒂蛀虫蛹历期和成虫寿命缩短。由此可见,冬春季5~15℃的低温会引起荔枝蒂蛀虫幼虫和蛹存活率显著降低以及不同虫态历期的异常变化,可导致荔枝蒂蛀虫的虫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低温胁迫 存活率 发育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迟熟荔枝新株系越州红 被引量:2
14
作者 古雅良 李彦彦 +6 位作者 吕斌 涂海莲 玉富成 朱建华 李鸿莉 秦献泉 彭宏祥 《南方园艺》 2020年第5期20-21,共2页
越州红是在广西浦北县发现的优质迟熟荔枝实生变异株系,平均单果重24.8g,焦核率91.8%,可食率81.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果肉白蜡色、不流汁、肉质爽脆、清甜、有香味,具有迟熟、优质、焦核、丰产稳产等突出优点,尤其是与黑叶砧木嫁... 越州红是在广西浦北县发现的优质迟熟荔枝实生变异株系,平均单果重24.8g,焦核率91.8%,可食率81.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果肉白蜡色、不流汁、肉质爽脆、清甜、有香味,具有迟熟、优质、焦核、丰产稳产等突出优点,尤其是与黑叶砧木嫁接亲和性好,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实生变异 迟熟 越州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地区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鑫锋 赵久成 李雪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6期337-338,共2页
茭白是北部湾地区新发展的特色水生蔬菜,本文作者主要从种苗选择、整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双季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北部湾地区 双季茭白 栽培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劳家喜 林时建 +1 位作者 邹金松 刘逊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7期108-110,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明显促进甘蔗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糖分含量及经济效益。优化施肥甘蔗产量达145 248.0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29 223.0 kg/hm2,增长25.2%;糖分含量提高0.72%,产糖量24 401.7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5 744.9 kg/hm2... 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明显促进甘蔗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糖分含量及经济效益。优化施肥甘蔗产量达145 248.0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29 223.0 kg/hm2,增长25.2%;糖分含量提高0.72%,产糖量24 401.7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5 744.9 kg/hm2,增长30.8%;净增效益62 764.9元/hm2,比常规施肥增收14 312.2元/hm2,增长29.5%,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优化施肥 产量 糖分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新品种引进区域试验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霞丽 宋国显 何莲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9期109-112,共4页
从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华南124等13个木薯新品种做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华南124、SC205、越南98-5、CR911等表现较好,适应较强,产量较高,值得进一步试验推广。
关键词 木薯 品种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菜的种植与加工要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志亮 彭有 +2 位作者 施永祜 梁耿志 刘健章 《农村百事通》 2015年第15期34-35,共2页
梅菜是芥菜的变种,又称大肉芥菜,易栽培,产量高,每亩产鲜菜6000公斤以上,可加工成干梅菜2500公斤左右,加工后干梅菜的商品价值高,销路也好。一、种植要点1.育苗移栽:种植双季梅菜时应选择早熟品种,第一季9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植,1 ... 梅菜是芥菜的变种,又称大肉芥菜,易栽培,产量高,每亩产鲜菜6000公斤以上,可加工成干梅菜2500公斤左右,加工后干梅菜的商品价值高,销路也好。一、种植要点1.育苗移栽:种植双季梅菜时应选择早熟品种,第一季9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植,1 2月中旬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品种 高效复合肥 耐湿 送嫁肥 进口复合肥 菜苗 叶时 育苗期 龟背形 腐熟农家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黄瓜基质穴盘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鑫锋 赵久成 +3 位作者 黄欲晓 梁霞丽 李雪梅 杨红英 《长江蔬菜》 2018年第8期10-11,共2页
钦州地区以种植加工型黄瓜为主,品种极具地方特色,加工产品钦州瓜脆享誉国内外,十分畅销。近年来,钦州加工型黄瓜种植面积减少,原材料供应不足,市场扩展趋缓,其原因之一是落后的育苗技术不能适应现代化、规模化的种植方式。
关键词 穴盘育苗技术 加工型 黄瓜 基质 钦州地区 种植面积 地方特色 加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南地区冬种彩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时建 劳家喜 +1 位作者 解华云 邹金松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4期232-233,共2页
通过两年的引种栽培试验,了解了彩色马铃薯的特征、特性,以及在桂东南地区冬作的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冬种 彩色马铃薯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