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1
作者 李孟 谢芝勋 +7 位作者 李丹 徐倩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黄超 沈前程 黄娇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2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来源的H9N2亚型AIV代表株,与目前使用的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株(SS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及抗原性分析,根据抗原分析结果选择其中具有不同抗原差异的代表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分别与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SS株)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在36株H9N2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中有31株属于Y280-Like(9.4.1),其中26株属于分支I、5株属于分支II,另外5株属于G1-Like(h9.4.1),与我国常用疫苗株分属于不同进化分支。12株H9N2亚型AIV广西代表性分离株灭活后的HA效价≥7 log2,病毒灭活效果良好,可用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根据交互HI抗体滴度计算出各毒株间的抗原相关值(R),结果发现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简称C227株)与其他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对应的R在0.72~0.93间波动;疫苗交叉保护试验结果也表明,C227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不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均高于80%,且免疫保护效果优于A/chicken/Guangxi/CX/2013(H9N2)株(简称CX13株),说明C227株更适合作为H9N2亚型AIV灭活疫苗的候选株。【结论】基于抗原性分析和免疫原性测定筛选出的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对广西地区绝大部分H9N2亚型AIV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9N2亚型 油乳灭活疫苗 抗原相关性 疫苗交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陵花鸡E系生长曲线拟合及其选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智武 杜永旺 +4 位作者 粟永春 蔡日春 余洋 翟国胜 黄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为探究金陵花鸡E系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采集金陵花鸡终端父系(E系)7~56日龄的体重数据,采用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对体重数据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其体重持续选育。结果显示:Gompertz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金陵花鸡E系的... 为探究金陵花鸡E系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采集金陵花鸡终端父系(E系)7~56日龄的体重数据,采用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对体重数据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其体重持续选育。结果显示:Gompertz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金陵花鸡E系的体重生长曲线,拟合度(R^(2))为0.989,28日龄为体重的拐点,之后呈现较快增长。根据生长曲线进行随后3个世代的28日龄体重选育后,第4世代(G4)的拟合度(R^(2))提升为0.995,极限生长体重、拐点体重和上市日龄体重都随着选育明显提升;其中,极限生长体重从第1世代(G1)的2188.093 g提升到G4的2785.807 g,拐点体重从G1的804.954 g提升到G4的1024.841 g,56 d上市日龄平均体重从G1的804.954 g提升到G4的1024.841 g。研究表明,Gompertz模型可以用于金陵花鸡E系群体的生长曲线拟合,使用拟合的金陵花鸡E系生长曲线进行体重选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花鸡 生长曲线 拟合研究 选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鸭源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3
作者 李孟 李丹 +8 位作者 谢芝勋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华俊 粟永春 翟国胜 黄娇玲 陈智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水禽中分离到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将从活禽市场采集的水禽棉拭子样品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应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收取尿囊液进行血清学鉴定,然后对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 [目的]了解广西水禽中分离到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将从活禽市场采集的水禽棉拭子样品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应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收取尿囊液进行血清学鉴定,然后对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血清学及HA和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为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xi/446D28/2021(H3N8)。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HA蛋白无连续碱性氨基酸插入,符合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NA蛋白出现耐药性氨基酸位点突变;该毒株8个基因片段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其同源性最高的毒株基本主要来自越南和位于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宁夏及江西等省(区)。[结论]该分离株可能是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相互基因交换所形成的基因重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8 水禽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肉鸡GF33A系产蛋连产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
4
作者 朱涛 余洋 +4 位作者 蔡日春 陈智武 赵桂苹 崔焕先 郑麦青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6-2147,共12页
旨在探究连产性状的遗传特性并筛选适宜的指标改良肉种鸡繁殖性能。本研究以黄羽肉鸡GF33A系2个世代共计4273只母鸡作为研究群体,以连产性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产蛋时间节点划分、遗传参数估计以及相对选择效率计算等方法,系统探究连... 旨在探究连产性状的遗传特性并筛选适宜的指标改良肉种鸡繁殖性能。本研究以黄羽肉鸡GF33A系2个世代共计4273只母鸡作为研究群体,以连产性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产蛋时间节点划分、遗传参数估计以及相对选择效率计算等方法,系统探究连产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产蛋数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而筛选出用于改良产蛋数的连产性状选育指标。通过对产蛋率变化趋势的深入分析,划分出4个关键的产蛋时间节点,分别为35、43、51和63周龄。基于上述产蛋时间节点,定义了4个产蛋时期,并对这4个时期的连产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同时计算它们与63周龄产蛋数的相对选择效率。结果显示,第一时期间歇次数(NP1)、第二时期连产次数(NC2)和第三时期连产次数(NC3)这3个指标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与63周龄产蛋数的遗传关系强,且相对选择效率高。NP1、NC2和NC3可作为母鸡产蛋数选育的候选指标,通过负向选择的方式,间接实现全期产蛋数的改善,为肉种鸡繁殖性能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鸡 连产性状 产蛋数 选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黄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窦新红 韦凤英 +5 位作者 黄雄 李慧芳 陈智武 束婧婷 全海 陈宽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0-23,共4页
广西三黄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鸡品种,其肉质优良,具"三黄"特征。本研究采用3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广西三黄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共检测到212个等位基因,30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多态性,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11不等,平均... 广西三黄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鸡品种,其肉质优良,具"三黄"特征。本研究采用3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广西三黄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共检测到212个等位基因,30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多态性,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11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067个;期望杂合度在0.500~0.847之间,均值为0.734,说明该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FIS值表明该群体的近交水平低,瓶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近期未经历过瓶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瓶颈效应 广西三黄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屠宰率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
作者 刘爽 王东贤 +7 位作者 蔡日春 余洋 王一东 杜永旺 郑麦青 崔焕先 巩元芳 黄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2,共6页
为探究黄羽肉鸡屠宰率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选用264只金陵花鸡终端父系公鸡作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率表型值;通过10×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结合屠宰率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WAS筛选到屠宰率与1、4、11号染色体上... 为探究黄羽肉鸡屠宰率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选用264只金陵花鸡终端父系公鸡作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率表型值;通过10×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结合屠宰率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WAS筛选到屠宰率与1、4、11号染色体上共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显著相关;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识别出1号和11号染色体3个显著单倍型区块,鉴定到位点4_35233727的CC基因型个体其屠宰率表型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1),位点11_7830618的CC基因型个体的屠宰率表型高于CA和AA基因型个体。结果表明,位点4_35233727所注释到的GPRIN3基因,与位点11_7830618注释到的ORC6和VPS35基因可能是影响肉鸡屠宰率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麻鸡隐性白羽基因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树艳 沈前程 凌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4-56,共3页
为有效降低广西麻鸡繁育后代中的白羽个体发生率,利用12只广西麻鸡公鸡与84只隐性白羽母鸡进行测交试验,观察后代羽色,同时利用基因分子检测方法分析公鸡个体白羽基因型和后代白羽个体的发生情况。测交试验结果显示:12只公鸡中,10只公... 为有效降低广西麻鸡繁育后代中的白羽个体发生率,利用12只广西麻鸡公鸡与84只隐性白羽母鸡进行测交试验,观察后代羽色,同时利用基因分子检测方法分析公鸡个体白羽基因型和后代白羽个体的发生情况。测交试验结果显示:12只公鸡中,10只公鸡出现了白羽后代,比例为83%。基因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上述12只公鸡中10只公鸡含隐性白羽基因(C基因),是C基因杂合子(C/c)。与测交试验相比,基因分子检测具有费用低、准确性高的优点。后续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剔除广西麻鸡中的(C/c)个体,白羽概率由剔除前的14%降至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交 隐性白羽 基因 杂合子 广西麻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黄鸡保护选育和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韦凤英 陈宽维 +5 位作者 束婧婷 梁远东 李开达 黄雄 全海 祝春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6-29,共4页
广西三黄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鸡种。本文对广西三黄鸡的选育过程、选育进展及开发利用情况作一介绍,为地方鸡品种的开发选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 广西三黄鸡 选育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陵花鸡基因组选择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永旺 黄超 +4 位作者 王一东 蔡日春 余洋 赵桂苹 郑麦青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6,共7页
为分析基因组选择在黄羽肉鸡中的选育效果,研究对金陵花鸡终端父系E系的42日龄体重(Bodyweightat42days,bw42)、56日龄体重(Bodyweightat56days,bw56)、剩余采食量(Residualfeedintake,RFI)和腹脂率(Abdominalfatpercentage,AFP)等性状... 为分析基因组选择在黄羽肉鸡中的选育效果,研究对金陵花鸡终端父系E系的42日龄体重(Bodyweightat42days,bw42)、56日龄体重(Bodyweightat56days,bw56)、剩余采食量(Residualfeedintake,RFI)和腹脂率(Abdominalfatpercentage,AFP)等性状进行了4个世代的选育,并对选育性状的遗传参数、选育效果和基因组选择参考群更新策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bw42、bw56、AFP、RFI遗传力分别为0.248、0.233、0.463、0.130,AFP与bw42、bw56、RFI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12、0.149、0.519,4个世代选育后bw42、bw56、AFP、RFI性状选育效果较好,参考群更新后对性状的预测准确性更高。研究表明金陵花鸡bw42和bw56为中等遗传力性状,AFP为高遗传力性状,RFI为低遗传力性状,体重与AFP为正遗传相关,AFP与RFI为强的正遗传相关,bw42、bw56、RFI和AFP等性状的表型和育种值进展均与选育方向一致,E系群体的参考群更新策略有效,但是参考群补充数量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基因组选择 选育进展 参考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金陵麻乌鸡杂交配套组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智武 全晋宇 +6 位作者 蓝庆山 蒋受良 黄超 曹孟洪 蔡日春 郑麦青 粟永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研究以广西南丹瑶鸡、无量山乌骨鸡等地方鸡品种选育的B系、A系、L系、隐性白羽鸡R1系为材料,采用金陵麻乌鸡1[W♂×(B♂×R1♀)♀]、金陵麻乌鸡2[W♂×(B♂×L♀)♀]、金陵麻乌鸡3[W♂×(A♂×R1♀)♀]、金陵... 研究以广西南丹瑶鸡、无量山乌骨鸡等地方鸡品种选育的B系、A系、L系、隐性白羽鸡R1系为材料,采用金陵麻乌鸡1[W♂×(B♂×R1♀)♀]、金陵麻乌鸡2[W♂×(B♂×L♀)♀]、金陵麻乌鸡3[W♂×(A♂×R1♀)♀]、金陵麻乌鸡4[W♂×(A♂×L♀)♀]4种不同的配套方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检测不同配套组合的父母代生产性能和系列性能,高品代的生产性能,并进行中试测定.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父母代母本的42日龄体重和开产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但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与其他3种配套组合相接近,300日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49d,♀:63d)体重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在生产成本上略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即W♂×(B♂×R1♀)♀配套系在雏鸡成本、商品代生产成本、屠宰性能方面的综合性能在所有组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因此确定金陵麻乌鸡1配套组合为金陵麻乌鸡配套系杂交组合方式.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的公鸡出栏重,母鸡胸肌率,母鸡腿肌率,公鸡腹脂肪率显著高于W亲本(P<0.05).中试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配套系的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生产性能均匀一致;肉鸡外观特征鲜明,麻羽、麻黄羽、乌胫、乌冠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 金陵麻乌鸡 配套系 杂交组合 稳定性 选育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种鸡场不同品系鸡禽白血病p27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粟艳琼 胡杰 +4 位作者 黄超 杨蓉 温丽霞 沈前程 粟永春 《畜禽业》 2023年第10期12-16,共5页
采集了2020年1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某种鸡场的花鸡、麻鸡、乌鸡3个品系的雏鸡胎粪及不同周龄鸡的血浆样本合计160396份,对其进行鸡白血病病毒p27(ALV-p27)抗原检测。对抗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系ALV-p27抗原总阳性率... 采集了2020年1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某种鸡场的花鸡、麻鸡、乌鸡3个品系的雏鸡胎粪及不同周龄鸡的血浆样本合计160396份,对其进行鸡白血病病毒p27(ALV-p27)抗原检测。对抗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系ALV-p27抗原总阳性率从2.28%下降至1.21%。雏鸡胎粪、公鸡全血及母鸡全血样本中均存在较低ALV-p27抗原阳性率。3个不同品系的鸡在不同生长周期检测过程中呈现出不规律的排毒期。该种鸡场通过3个不同品系鸡的排毒规律调整禽白血病控制和净化方案,增加抽检次数,淘汰阳性鸡,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AL) P27抗原 种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屠宰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一东 陈智武 +7 位作者 黄超 粟永春 余洋 崔焕先 郑麦青 赵桂苹 文杰 王述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为研究影响肉鸡屠宰性状选育的主要遗传因素,试验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与屠宰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候选基因。以264只金陵花鸡终端父系公鸡为... 为研究影响肉鸡屠宰性状选育的主要遗传因素,试验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与屠宰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候选基因。以264只金陵花鸡终端父系公鸡为试验材料,采集血液提取DNA,使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取个体基因型数据,使用PLINK 1.90软件对基因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对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4个性状进行屠宰测定,使用EXCEL和R语言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相关性分析。使用GEMMA软件进行GWAS分析,定位出显著的SNP位点。使用SPSS软件分析屠宰性状的有利基因型。结果显示:屠宰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相关度在0.96以上。定位到4个显著的SNP位点,注释到一个基因为RAB6A。1和3号染色体显著位点TT为有利基因型,19号染色体上显著位点CC为有利基因型。研究提示:应根据挖掘到的显著SNPs和候选基因进行屠宰性状的选择,加强肉鸡屠宰性状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以提高屠宰加工型肉鸡的选择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屠宰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胜凤鸡IGF2BP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过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现超 杨祝良 +5 位作者 孙甜甜 杨雪琴 张佳仪 黄超 粟永春 杨秀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1,IGF2BP1)基因的序列和在鸡肌肉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克隆IGF2BP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IGF2BP1的过表达载体pEGFP-IGF2BP1,在成肌细...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1,IGF2BP1)基因的序列和在鸡肌肉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克隆IGF2BP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IGF2BP1的过表达载体pEGFP-IGF2BP1,在成肌细胞验证载体的功能。结果显示:龙胜凤鸡IGF2BP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731 bp,编码576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相比,存在6处同义突变;物种间同源性分析显示,龙胜凤鸡IGF2BP1基因与原鸡(Gallus gallus)、火鸡(Meleagris gallopavo)、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猪(Sus scrofa)、奶牛(Bos taurus)、小鼠(Mus musculus)的相似性分别为99.7%、94.7%、92.5%、82.4%、82.8%、82.7%;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主要含有无规卷曲(45.83%)、α螺旋(27.26%)和延伸链(20.83%);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显示,成功构建了pEGFP-IGF2BP1质粒,并且该质粒可在成肌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qRT-PCR结果显示IGF2BP1在试验组(转染pEGFP-IGF2BP1)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染pEGFP-N1)(P<0.01)。结果表明,成功克隆IGF2BP1基因,构建的IGF2BP1基因过表达载体在成肌细胞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胜凤鸡 IGF2BP1基因 生物信息学 过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相关SNPs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门立林 王一东 +3 位作者 杜永旺 崔焕先 郑麦青 陈智武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研究旨在挖掘与肉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的相关遗传变异,以期为黄羽肉鸡屠宰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重要基础。试验基于基因型填充技术对1 914只广西金陵花鸡配套系(终端父系E系)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 研究旨在挖掘与肉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的相关遗传变异,以期为黄羽肉鸡屠宰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重要基础。试验基于基因型填充技术对1 914只广西金陵花鸡配套系(终端父系E系)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两性状间保持高度相关,GWAS筛选到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与8号染色体上73 Mb的5个SNPs(rs14638292、rs14638299、rs14638318、rs317194432、rs315435578)存在显著关联,rs14638292、rs14638299、rs14638318、rs317194432、rs315435578变异为CC、TT、GG、TT、CC基因型个体时,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高于基因型分别表现为TT、CC、CC、AA、TT的个体(P<0.05)。结果表明,rs315435578所定位的TNR基因可能是影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净膛率 全净膛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遗传变异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亚型禽流感病毒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婷婷 李孟 +9 位作者 谢芝勋 李丹 谢丽基 罗思思 张民秀 王盛 谢志勤 范晴 阮志华 粟永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以H1亚型AIV的HA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组聚合酶核酸等温扩增技术(RPA),通过RT-PCR方法优选出1套引物,进而优化体系的反应温度、最佳探针及引物浓度,使用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并探索该方法能达到的最短反应时间... 以H1亚型AIV的HA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组聚合酶核酸等温扩增技术(RPA),通过RT-PCR方法优选出1套引物,进而优化体系的反应温度、最佳探针及引物浓度,使用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并探索该方法能达到的最短反应时间,利用侧向流动免疫(LFD)试纸条观测反应后的结果,最终建立检测H1亚型AIV的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RT-RPA-LFD快速检测方法在探针工作浓度为0.14 mmol/L,37℃条件下反应20 min,可最低检测到1.5×10^(2)copies/反应的H1亚型AIV RNA,其他常见家禽病原体未见阳性反应。该方法与RT-PCR及鸡胚分离鉴定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可满足H1亚型AIV临床快速鉴别诊断的需求,为基层兽医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亚型AIV 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RT-RPA-L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化县七百弄鸡林下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被引量:2
16
作者 粟永春 谭文宝 +4 位作者 蓝旭章 陆艳丰 黄超 覃娜 陈智武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七百弄鸡是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该文从林下养鸡场址选择、放养鸡苗和时机的选择、日粮搭配方案、育雏阶段饲养技术、林下放牧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生态养殖技术和重要疫病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对七百弄鸡林下生态养殖技... 七百弄鸡是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该文从林下养鸡场址选择、放养鸡苗和时机的选择、日粮搭配方案、育雏阶段饲养技术、林下放牧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生态养殖技术和重要疫病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对七百弄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成效进行总结,以期为促进七百弄鸡产业化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百弄鸡 林下养殖 生态养殖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兴牧战略研究——以肉鸡产业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辛翔飞 陈智武 +2 位作者 杜彦斌 王文博 王济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共5页
实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战略是振兴肉鸡产业的重要着力点。文章梳理并总结了肉鸡产业品牌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存在六方面问题:肉鸡市场行情周期性明显,产品品质难鉴别,权威、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品牌战... 实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战略是振兴肉鸡产业的重要着力点。文章梳理并总结了肉鸡产业品牌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存在六方面问题:肉鸡市场行情周期性明显,产品品质难鉴别,权威、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理念不足,消费者认知存在偏差,行业宣传不到位。基于以上分析,文章从保护地方优良品种品牌、建立以行业协会为基础的统一宣传策略、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开展地方特色品牌经营、建立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主导的品牌或质量认证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我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兴牧 战略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对雏鸡生长性能、血清白痢阳性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金华 粟永春 +5 位作者 宁国信 李泰佑 黄超 邓佳辉 路景荃 黎应恒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5-40,共6页
为探讨粪菌移植对雏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白痢阳性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972羽健康、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8%、10%粪菌液的日粮10 d,然后... 为探讨粪菌移植对雏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白痢阳性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972羽健康、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8%、10%粪菌液的日粮10 d,然后改为投喂基础饲料至35日龄。结果表明:在1~14 d阶段,添加粪菌液对雏鸡的成活率、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 0.05);在15~35 d和1~35 d阶段,2%粪菌液组鸡的平均成活率最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6.20%、8.17%(P <0.05);2%粪菌液组鸡的平均日增重均最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68.74%、29.06%(P <0.05);2%粪菌液组鸡的平均料重比最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53.70%、36.44%(P <0.05);2%粪菌液组35日龄鸡的血清白痢阳性率最低,较对照组降低了44.14%(P <0.05)。添加2%粪菌液能提高雏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研究表明,粪菌移植能够显著提高雏鸡生长性能,显著降低雏鸡血清白痢阳性率,其中添加2%粪菌液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 雏鸡 生长性能 白痢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禽白血病病毒检测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树艳 沈前程 +2 位作者 陈智武 凌丁 粟永春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提高鸡血浆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检出率,提高净化效果,本试验随机选择94只225日龄淘汰公鸡,采集血浆分别采用常规的离心法和改进的自然沉淀法进行血清分离、DF-1细胞培养,然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 为提高鸡血浆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检出率,提高净化效果,本试验随机选择94只225日龄淘汰公鸡,采集血浆分别采用常规的离心法和改进的自然沉淀法进行血清分离、DF-1细胞培养,然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SPSS对比分析后利用改进法对两个品种鸡群开展净化检测。结果显示:改进法(A组)细胞培养状态优于常规法(B组),A组P27抗原检测阳性率比B组提高了6.39%,两组的OD值差异不显著(P>0.05),净化检测可基本实现ALV净化。结果表明,改进法省去了离心流程,有利于DF-1细胞的生长和维持,并提高了检出率,从而可以加快ALV净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净化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对三黄鸡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树艳 沈前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5期21-22,共2页
为了研究饮水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对三黄鸡免疫力及禽流感抗体的影响,试验选取168只健康1日龄三黄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1~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试验期间饲喂基础日粮,其中1~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0%、10%、5%的蒲公英... 为了研究饮水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对三黄鸡免疫力及禽流感抗体的影响,试验选取168只健康1日龄三黄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1~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试验期间饲喂基础日粮,其中1~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0%、10%、5%的蒲公英提取物,4组为对照组。在饲养至第15天免疫接种禽流感疫苗,于免疫后的30d、50d采血进行抗体检测和分离胸腺、脾脏、法氏囊等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免疫30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试验3组提高1个滴度以上;免疫50d后,胸腺指数1组、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在饮水添加蒲公英提取物10%、5%,可以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免疫后抗体水平。说明:蒲公英提取物对三黄鸡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饮水 三黄鸡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