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小种群广西青梅群落物种及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彭玉华 谭长强 +3 位作者 何峰 申文辉 郑威 潘光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22,44,共6页
以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全面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等结构参数,分析广西青梅的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青梅的群落木本植物共有45种,隶属于27科38属432株;香楠林木数量最多,广西青梅次之。树高≥20 m的... 以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全面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等结构参数,分析广西青梅的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广西青梅的群落木本植物共有45种,隶属于27科38属432株;香楠林木数量最多,广西青梅次之。树高≥20 m的上层乔木,以广西青梅、橄榄占优势;胸径≥30 cm以上的乔木以广西青梅、橄榄、薄片青冈为优势。群落林分混交度均值为0.88,林分处于强度混交水平;香楠以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为主,其余的树种均以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为主。林分中大部分林木介于随机分布和不均匀分布之间,均匀分布极少,角尺度均值为0.69,空间分布格局为轻度团状分布。群落林分不同径级的林木在空间结构单元内分布频率相差不大,林木分化程度较高,林分大小比数均值为0.36,其中林木数量较多的橄榄、麻楝和饭甑青冈在各自种群结构单元中为优势木,其它树种优势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青梅 物种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广西青梅种群结构、动态分析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迎红 申文辉 +3 位作者 谭长强 项文化 彭玉华 潘光波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6期67-72,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了广西那坡县广西青梅种群的数量动态过程;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曲线并分析生存函数变化。结果表明:广西青梅种群缺少大径级个体,幼苗占较大比例,主要集中在胸径为0—1 cm,占整个群落... 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了广西那坡县广西青梅种群的数量动态过程;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曲线并分析生存函数变化。结果表明:广西青梅种群缺少大径级个体,幼苗占较大比例,主要集中在胸径为0—1 cm,占整个群落个体数的88.3%;其生长至胸径4 cm以上时,植株死亡率较低,并能保持稳定,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广西青梅生长更新良好,更新方式为种子繁殖,幼龄数量储备充足,结合量化分析为增长型种群。结果表明种群在发展前期出现较大的波动,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广西青梅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青梅 龄级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坡县退耕还林林下山豆根种植发展意见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永校 《农技服务》 2017年第6期179-180,共2页
那坡县石山地区的野生山豆根资源比较丰富,但近些年来由于当地群众的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逐步减少,市场需求又在不断扩大。调查发现,山豆根对生长环境土壤和气候的要求十分适合那坡县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再加上那坡县退耕还林面积比较大,... 那坡县石山地区的野生山豆根资源比较丰富,但近些年来由于当地群众的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逐步减少,市场需求又在不断扩大。调查发现,山豆根对生长环境土壤和气候的要求十分适合那坡县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再加上那坡县退耕还林面积比较大,也符合山豆根对荫蔽生长环境的需求。因此那坡县退耕还林林下种植山豆根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本文对那坡县退耕还林林下山豆根种植发展进行研究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坡县 退耕还林 山豆根种植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卫东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4期86-87,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林业的经营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重点从林业的经营角度出发,对市场运作、政策及技术等方面分析复合林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林业经营 问题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天树人工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承标 陈碧珍 +3 位作者 倪建康 黄松殿 梁机 陆文献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9,共3页
望天树是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这一树种,在桂西南那坡县对29年生望天树人工林的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28.49cm、28.30m和440.5m3/hm2,净经济收入为3... 望天树是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这一树种,在桂西南那坡县对29年生望天树人工林的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28.49cm、28.30m和440.5m3/hm2,净经济收入为39.65万元/hm2。林地0~100cm土层密度为0.819 8~1.174 3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57.0%~66.3%,土壤通气度为16.8%~25.0%,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分别为46.7%~94.2%、34.1%~68.8%和20.8%~42.1%。0~40cm土层pH值为4.64~4.96,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9.58~70.70g/kg,土壤全N、全P和全K含量分别为1.15~2.71、1.38~1.56和13.27~15.31g/kg,速效N、P和K分别为157.68~327.42、0.32~1.21和9.93~23.12mg/kg。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望天树人工林的生长量较高,林地土壤疏松、土壤通气性能良好、土壤肥力较高。因此,在类似该地区立地环境进行望天树的引种栽培具有较大的生物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天树 人工林 生长量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在八角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秋水 罗永校 周庆林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49,共1页
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是从数种天然植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的、植物生长必需的特种有机物与多种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精制而成的复合制剂。其腐殖酸等特种有机质含量≥8%,N+P2O5+K2O≥35%,能激发植物自身固有的酶和隐性基因的活性而充分... 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是从数种天然植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的、植物生长必需的特种有机物与多种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精制而成的复合制剂。其腐殖酸等特种有机质含量≥8%,N+P2O5+K2O≥35%,能激发植物自身固有的酶和隐性基因的活性而充分发挥树体自身潜能,获得抗干旱、抗高温热害和抗病的能力,使植物在不良气候环境下提高抗御能力,调节营养与生长的矛盾,稳花稳果,提高产量和品质,已在花卉、蔬菜、粮食、果树上广泛使用。但其在八角树上的使用报道甚少。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植物基因活化剂对八角生长、保花保果及增加产量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 活化剂 八角 应用 栽培 植物生长 有机质含量 天然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低产叶用林改果叶两用林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秋水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7,共1页
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那坡县有八角叶用林面积1.6万多公顷。多年来,群众习惯于粗放管理,年年只砍枝叶蒸油不培土,土壤板结酸化,加之气候条件影响,以致每亩年产值在150元左右,是明显的低值八角林。
关键词 八角林 技术 中越边境 粗放管理 气候条件 那坡县 年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八角林改造技术
8
作者 梁秋水 罗振冲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4,共1页
八角又名茴,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经济林树种,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两岸。那坡县是我国八角的主产区之一,现有八角2万hm^2。由于经营粗放、部分果用林老化、地力衰退、病虫为害等多种原因,造成八角产量和林分质量逐年下降。为了提高八... 八角又名茴,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经济林树种,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两岸。那坡县是我国八角的主产区之一,现有八角2万hm^2。由于经营粗放、部分果用林老化、地力衰退、病虫为害等多种原因,造成八角产量和林分质量逐年下降。为了提高八角林分质量和产量,我们总结了一套低产林改造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技术 八角林 林分质量 经济林树种 主产区 那坡县 产量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