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创新补助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六何”分析框架的文献研究
1
作者 廖帅 邓茜 +1 位作者 李莹莹 吕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5-121,共7页
为系统把握政府创新补助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逻辑,文章以政府创新补助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视角,基于“六何”分析框架,遵循“何谓”“为何”“何时”“何人”“何地”“如何”的逻辑脉络,系统梳理近十年重要研究的发展... 为系统把握政府创新补助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逻辑,文章以政府创新补助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视角,基于“六何”分析框架,遵循“何谓”“为何”“何时”“何人”“何地”“如何”的逻辑脉络,系统梳理近十年重要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状况。“何谓”阐明了政府创新补助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政策工具性质和目标;“为何”探讨了政府实施创新补助的动机和意义;“何时”关注政府在创新生命周期中介入支持的时机选择问题;“何人”明确了参与方的角色及其协同互动机制;“何地”分析补助的驱动聚焦战略;“如何”,即在执行层面贯穿理论框架始终,包括具体策略和影响因素。最后,研究提出了政府创新补助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条关键路径:构建区域协同机制、优化前沿领域支持策略、建立全过程驱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补助 新质生产力 “六何”分析框架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补助研究的知识结构与热点演化
2
作者 廖帅 邓茜 +1 位作者 牛璐瑶 吕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3-128,共6页
为系统梳理政府创新补助领域的研究脉络和整体研究情况,本文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对政府创新补助研究关键词的共现与突现特征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高频共现关键词的统计分析,识别出国内外政府创新补助研究的热点议... 为系统梳理政府创新补助领域的研究脉络和整体研究情况,本文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对政府创新补助研究关键词的共现与突现特征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高频共现关键词的统计分析,识别出国内外政府创新补助研究的热点议题,将现有研究内容归纳为机制与机理、创新补助实施主体与应用对象、研究方法与数据、政府干预、创新补助效果评价、理论基础、创新补助影响效应共七个知识单元,对其国内外研究主题与范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关键词的突现态势及其在知识单元的分布特征,发现机制与机理、创新补助实施主体与应用对象、创新补助效果评价及创新补助影响效应这四个知识单元是政府创新补助研究的热点主题,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补助 知识结构 文献计量分析 热点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农业碳减排的影响
3
作者 王兴中 江小芳 尹彤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目的]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为制定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农业协同减排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30个省区(不含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012—... [目的]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为制定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农业协同减排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30个省区(不含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012—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核密度估计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衰减模型等计量模型系统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①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即在加入所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每提高1%,农业碳排放就会下降1.601%。②从空间视角来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③城镇化水平和政府支持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抑制农业碳排放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④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减碳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胡焕庸线西北部地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排放的减碳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减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特征,在构建区域协同减排机制和精准化政策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碳排放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衰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