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关系的法律协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妙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96,共5页
文章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立足点,从分析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障碍入手,通过对WTO规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协议进行比较分析,从总体设计和具体安排方面论证中国与东盟在服务贸易关系中如何通过博弈... 文章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立足点,从分析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障碍入手,通过对WTO规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协议进行比较分析,从总体设计和具体安排方面论证中国与东盟在服务贸易关系中如何通过博弈达到法律协调,并提出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服务贸易 法律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宪章与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清源 蒋海勇 雷裕春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4-178,共5页
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40多年来第一份对所有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的生效会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东盟宪章评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东盟宪章生效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在东... 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40多年来第一份对所有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的生效会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东盟宪章评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东盟宪章生效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在东盟宪章生效后我国应采取强化政治互信、增强贸易互补性、实施投资东盟战略和主动推动CAFTA发展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宪章 中国东盟 经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效合同判断标准的法理学研究——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雷裕春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文章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为视角,在法理学上分析了强制性规定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对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的效力进行了历史与现状的考察,认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不能一概认定无效,并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 文章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为视角,在法理学上分析了强制性规定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对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的效力进行了历史与现状的考察,认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不能一概认定无效,并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判断标准进行了法理思考,以期司法实务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合同无效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合同 标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文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114,140,共6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农民与土地、农民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形成既割舍不断又不甘仅束缚于其上的新型关系,这种若即若离的新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合法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农民进城务工后,土地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农民与土地、农民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形成既割舍不断又不甘仅束缚于其上的新型关系,这种若即若离的新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合法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农民进城务工后,土地能继续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广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然成为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民外出务工后继续合理有效利用土地,尽可能发挥其最大效用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倾销中消费者保护的现实基础与法律进路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妙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4-169,185,共7页
反倾销措施作为一种常用的贸易保护手段,在国际贸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采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可以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利益,却会严重损害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文章从分析消费者因反倾销而受损的现状入手,提出消费者... 反倾销措施作为一种常用的贸易保护手段,在国际贸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采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可以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利益,却会严重损害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文章从分析消费者因反倾销而受损的现状入手,提出消费者保护是反倾销法公共利益条款的首要内容,为反倾销中消费者的保护奠定理论基础,并在分析当前立法不足的基础上,对反倾销法保护消费者的具体制度进行设计,为反倾销中消费者的保护提供程序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销 消费者保护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行为理论研究之新进路——以法哲学与法学方法论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兰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90,共5页
法律行为理论不仅在现代民法和民事领域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在当代刑事和行政及其诉讼领域(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从而超越了单一的民事领域之疆域。建立统一的、一般的法律行为理论势在必行,走法哲学的进路,运用语用学方... 法律行为理论不仅在现代民法和民事领域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在当代刑事和行政及其诉讼领域(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从而超越了单一的民事领域之疆域。建立统一的、一般的法律行为理论势在必行,走法哲学的进路,运用语用学方法,梳理、整合、重构法律行为理论,与实践理性(或交往理性的)对接,将法律行为理论纳入到法律行动理论的视域中,从而实现法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也使得法哲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理论更富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法律行动理论 法哲学 语用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官法律思维的三重层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强 兰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9-183,共5页
法官法律思维依次达到三重层级:形式逻辑和形式推理是第一层级,保证思维的有效性;辩证逻辑和辩证推理是第二层级,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复杂问题;法律思维定式是第三层级,决定司法活动的方向。三重层级逐级推进,推动法官法律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法官 法律思维 层级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雷裕春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8-160,共3页
为了使合同的当事人更好地行使解除权,文章从《合同法》第96条第1款的规定入手,对合同解除权行使的主体、行使的方式、异议人的异议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主体不仅包括守约方,也应包括违约方,合同解除权... 为了使合同的当事人更好地行使解除权,文章从《合同法》第96条第1款的规定入手,对合同解除权行使的主体、行使的方式、异议人的异议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主体不仅包括守约方,也应包括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人可以通过诉讼或者仲裁诉请解除合同,异议人提出异议应有期限的限制,异议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异议,也可以向解除权人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解除权 主体 诉讼 仲裁 异议权 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僵局破解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9
作者 兰艳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公司僵局是公司法上的制度安排与封闭公司治理机制的固有矛盾相结合作用的产物。公司僵局的发生会对股东的利益构成严重损害。根据期待权、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合同理论,应当打破公司僵局。公司僵局破解的路径包括司法救济和股东自力救... 公司僵局是公司法上的制度安排与封闭公司治理机制的固有矛盾相结合作用的产物。公司僵局的发生会对股东的利益构成严重损害。根据期待权、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合同理论,应当打破公司僵局。公司僵局破解的路径包括司法救济和股东自力救济两方面。路径的选择应当遵循穷尽内部救济、公司主体最大化和诉讼目的正当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僵局 救济 路径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业管理与业主自治: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资格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玉珍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前,我国新兴物业管理制度下应运而生的业主委员会所发挥的自治作用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界争论最大的是:我国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中“执行机构”,没有法人资格,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又以何种身份“... 目前,我国新兴物业管理制度下应运而生的业主委员会所发挥的自治作用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界争论最大的是:我国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中“执行机构”,没有法人资格,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又以何种身份“执行”公共物业管理事务,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民事合同?最终责任如何落实呢?争议的实质焦点有二:一是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二是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资格及其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由此,有学者建议:在现有业主自治管理机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业主自治管理的监督机关,引入“业主团体”的概念,建立由全体业主组成的业主团体的自治组织机构。本文重点拟对业主委员会之法律地位及完善物业管理自治组织结构并发挥其自治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主委员会 业主大会 业主监督委员会 物业自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效合同判断标准的法理学研究——以违反公序良俗为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裕春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8,共6页
无效合同的判断是合同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尽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在理论及实务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和做法。公序良俗作为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概念和原则,理应作为判断合同无... 无效合同的判断是合同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尽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在理论及实务中仍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和做法。公序良俗作为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概念和原则,理应作为判断合同无效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 判断标准 公序良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和会计学交叉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裕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68-69,共2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需要大量法学、会计学交叉复合型法学人才,这种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在精通法律、熟悉会计审计知识上。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是:创新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需要大量法学、会计学交叉复合型法学人才,这种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在精通法律、熟悉会计审计知识上。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是:创新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教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法学人才 定位 素质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