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种珍稀食用菌须三思
1
作者 夏子贤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4年第12期39-39,共1页
稀珍食用菌是指常规食用菌以外的稀有品种,如杨树菇、茶树菇、大球盖菇、褐蘑菇、姬松茸、白灵菇等。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已出现了数十个品种,虽然它们的味道各有千秋,与众不同,有些还有防病保健功能,市场售价确实不菲,但有些品种一时间... 稀珍食用菌是指常规食用菌以外的稀有品种,如杨树菇、茶树菇、大球盖菇、褐蘑菇、姬松茸、白灵菇等。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已出现了数十个品种,虽然它们的味道各有千秋,与众不同,有些还有防病保健功能,市场售价确实不菲,但有些品种一时间被认为前景不凡并炒得沸沸扬扬,到后来又无声无息地销声匿迹了,不免叫人纳闷。先讲杨树菇。它被列入稀珍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食用菌 大球盖菇 杨树菇 保健功能 引种 姬松茸 茶树菇 品种 蘑菇 白灵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珍稀食用菌须谨慎!
2
作者 夏子贤 《农家科技》 2004年第12期4-5,共2页
珍稀食用菌是指常规食用菌以外的稀有品种,如杨树菇、大球盖菇、褐蘑菇、姬松茸、百灵菇等。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已出现了数十个品种。
关键词 珍稀食用菌 大球盖菇 杨树菇 引种 姬松茸 蘑菇 珍稀品种 农贸市场 保健功能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慎重引种珍稀食用菌
3
作者 夏子贤 《农村新技术》 2005年第7期50-50,共1页
珍稀食用菌是指常规食用菌以外的稀有品种,如杨树菇、大球盖菇、褐蘑菇、姬松茸、百灵菇.目前市场上已出现数十个品种,售价不菲.有些品种最初被炒得沸沸扬扬,后来却无声无息,令人纳闷.
关键词 珍稀食用菌 引种 市场导向 栽培技术 种植基地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子贤 《农家科技》 2011年第2期41-41,共1页
1.品种选择。仿野生灵芝“长脚紫芝07—6”、“弯脚紫芝06—5.5”两个紫芝(黑芝)品种株形端正,色泽油亮,品种适应性强,海拔300米以上地区均可种植。
关键词 野生灵芝 技术 栽培 品种选择 品种适应性 紫芝 株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人工栽培新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子贤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茯苓 人工栽培 栽培技术 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猪苓的寻找及新法栽培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子贤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猪苓 栽培 中药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盆景的制作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子贤 《食用菌》 2002年第5期39-39,共1页
灵芝不但有奇特的药用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灵芝制作的盆景,已成为我国盆景家族的重要一员.
关键词 灵芝盆景 定向培育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芽烂芽的综合防治
8
作者 夏子贤 《农家科技》 2001年第7期26-26,共1页
一、原因豆芽烂芽主要是由病菌侵染造成。特别是在过冷或过热的季节生产更易发生。病菌来势凶猛,使生产者措手不及,甚至导致全“芽”覆没,究其原因,一般有下列五点:①豆种本身带有病原菌;②盛豆芽的容器及器具消毒不严格;③温度过高或偏... 一、原因豆芽烂芽主要是由病菌侵染造成。特别是在过冷或过热的季节生产更易发生。病菌来势凶猛,使生产者措手不及,甚至导致全“芽”覆没,究其原因,一般有下列五点:①豆种本身带有病原菌;②盛豆芽的容器及器具消毒不严格;③温度过高或偏低;④浇水不及时及水质不清洁;⑤空气污染。二、防治方法 1.精选豆子。选择颗粒饱满的豆种,在浸种前精心剔除病子、瘪子、嫩子、破子。然后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芽 烂芽 防治方法 空气污染 综合防治 水质 清洁 消毒杀菌 漂白粉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无根豆芽引起烂芽的原因与对策
9
作者 夏子贤 《四川农业科技》 2001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无根豆芽 烂芽现象 原因分析 豆种选择 消毒 温度控制 药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增产的四项改革
10
作者 夏子贤 《农技服务》 2001年第2期26-26,共1页
(一)改木屑为木块 灵芝质地硬而韧,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以木屑或棉壳作培养基为例,由于质地疏松,基质中的木质素就很容易被菌丝分解,常在收芝1~2潮时菌筒就分散解体。
关键词 灵芝 增产措施 木块 野外覆土栽培 菌筒立放 剪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块袋栽灵芝新技术
11
作者 夏子贤 《食用菌》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木块袋栽 灵芝 出芝管理 菌株选择 培养基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好耳场防流耳
12
作者 夏子贤 《河北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12-12,共1页
段木栽培毛木耳是目前山区耳农的主要栽培方式,但有较多的耳农只考虑选种和点种,对耳场的选择和处理不够重视,一但进入夏季的三伏高温天气,往往造成大量的流耳现象,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现针对耳场的选择及科学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毛木耳 段木栽培 耳场选择 流耳现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越冬管理四法
13
作者 夏子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3年第2期38-38,共1页
蘑菇的出菇温度为10~24℃,出菇期集中在秋季与春季。秋菇采收结束后,为夺得春菇产量,据笔者经验,下面四项措施是管理的关键。1 及时清理料面 在秋菇采收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床面死菇、老菌块及干瘪发黄的老菌丝,避免孳生杂菌。同时堵塞鼠... 蘑菇的出菇温度为10~24℃,出菇期集中在秋季与春季。秋菇采收结束后,为夺得春菇产量,据笔者经验,下面四项措施是管理的关键。1 及时清理料面 在秋菇采收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床面死菇、老菌块及干瘪发黄的老菌丝,避免孳生杂菌。同时堵塞鼠洞,防止鼠害。2 及时通风 秋菇经过50多天保湿催菇,菇房湿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 补充营养 保温 蘑菇 越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树蔸栽培灵芝的技术
14
作者 夏子贤 《四川农业科技》 2001年第8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灵芝 栽培 废树蔸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块袋栽灵芝新技术
15
作者 夏子贤 《农村新技术》 2000年第12期6-7,共2页
关键词 菌袋 增氧 刺孔 菌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袋栽覆土新技术
16
作者 曾有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4年第9期18-18,共1页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生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生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20%。一、生物学特性 (1)菌丝生长温度为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子实体形成 空气相对湿度 栽培新技术 覆土栽培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温度 珍稀食用菌 刺芹侧耳 杂木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袋栽覆土新技术
17
作者 曾有明 《农村新技术》 2004年第8期11-12,共2页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川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川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袋栽技术 覆土栽培 出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