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宝优 吕惠珍 +2 位作者 黄雪彦 韦莹 张占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40-1943,共4页
为了解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与资料查阅整理相结合等方法,并对《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广西中药资源名录》等中草药资源专著收载的兰科药用植物种类、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进行考订... 为了解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与资料查阅整理相结合等方法,并对《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广西中药资源名录》等中草药资源专著收载的兰科药用植物种类、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进行考订。调查研究整理出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36属69种,2种为误载,19种为拉丁异名,确认广西现有兰科药用植物181种。广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建议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加快种质保存及繁育技术研究,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药用植物 新资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广西珍稀濒危药用苦苣苔的引种驯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吕惠珍 李翠 +2 位作者 彭玉德 潘春柳 黄宝优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8-12,共5页
为了探讨弄岗唇柱苣苔、药用唇柱苣苔和红苞半蒴苣苔3种广西珍稀濒危药用苦苣苔的引种驯化技术,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假山和花盆栽培,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对3种药用苦苣苔进行繁殖试验,调查不同方法的成... 为了探讨弄岗唇柱苣苔、药用唇柱苣苔和红苞半蒴苣苔3种广西珍稀濒危药用苦苣苔的引种驯化技术,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假山和花盆栽培,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对3种药用苦苣苔进行繁殖试验,调查不同方法的成活率和植株生长特性。结果表明,3种药用苦苣苔引种到南宁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条件下,引种地栽培的成活率均为100%,除了红苞半蒴苣苔在过于荫蔽的地方栽培时开花不能结实外,其他两种植株的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繁殖,扦插繁殖成活率能达到60%以上,组织培养生根率达100%,扦插繁殖简便,材料充足,易开花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苣苔科 红苞半蒴苣苔 弄岗唇柱苣苔 药用唇柱苣苔 引种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肿节风种质资源调查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宝优 蓝祖栽 +3 位作者 姚绍嫦 唐美琼 凌征柱 韦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大宗药材肿节风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生境、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和伴生植物等进行调查,并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肿节风药材项下的质控标准对广西不同产地的肿节风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大宗药材肿节风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生境、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和伴生植物等进行调查,并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肿节风药材项下的质控标准对广西不同产地的肿节风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肿节风种质资源丰富,全区各地都有分布,尤以海拔60~1 306 m植被较好的沟谷或近水的阴湿林下最为丰富;肿节风喜温暖湿润的阴湿环境,对湿度要求较高,耐旱性较差,适应肥沃疏松的各种土壤;广西肿节风药材品质佳,质量好,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肿节风生境正不同程度地遭受人为破坏,资源量逐年减少,存在资源危机,亟待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种质资源 质量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骨碎补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宝优 黄雪彦 +3 位作者 彭玉德 韦莹 潘春柳 张占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832-3834,3839,共4页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优势药材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有效成分含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骨碎补种质资源丰富,基源植物共3科5属7...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优势药材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有效成分含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骨碎补种质资源丰富,基源植物共3科5属7种。骨碎补原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多附生于林中岩石或树干上,偶生于墙上,土生较少。广西骨碎补药材品质佳,质量好,有较好的利用和开发价值。骨碎补生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资源逐渐减少,建议加强对骨碎补种质资源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开展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建立较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与繁育基地,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 种质资源 调查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金毛狗脊的资源现状与保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东亮 钟楚 +5 位作者 密克 简少芬 缪剑华 韦坤华 李林轩 郭晓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122-129,共8页
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为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多年生高大树状蕨类药用植物,根茎入药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功效,药用价值极高。近年内外部致濒因子共同作用加剧金毛狗脊濒危程度,须通过人工保育实现资源可持... 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为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多年生高大树状蕨类药用植物,根茎入药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功效,药用价值极高。近年内外部致濒因子共同作用加剧金毛狗脊濒危程度,须通过人工保育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保育在保护其野生原种免于濒危或灭绝的同时要保持其药效不丧失。为金毛狗脊的回归保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促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在分析金毛狗脊资源现状、濒危成因和迁地保护现状基础上,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野生原种适生环境及濒危原因提出金毛狗脊回归保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毛狗脊 野生资源 迁地保育 回归保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潘丽梅 闫志刚 +3 位作者 马小军 冯世鑫 莫长明 董青松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蛇足石杉濒危的机制,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蛇足石杉种群静态生命表,进行种群生存分析,通过绘制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 为进一步探讨蛇足石杉濒危的机制,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蛇足石杉种群静态生命表,进行种群生存分析,通过绘制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蛇足石杉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种群生长过程中在第Ⅳ龄级存在一个死亡高峰。说明在自然保护的情况下蛇足石杉种群的生存状况仍然严峻,需适当进行人工保护并加强资源调查,对优良种质进行异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种群 生命表 存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穿心莲种质资源、育种及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东亮 钟楚 林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34-40,共7页
穿心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市场对穿心莲需求量大幅增长,而遗传背景单一、地理分布狭窄及野生种质资源生境的破坏限制了穿心莲种质多样性,致使优良新品种选育滞后,加之农家品种自... 穿心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全株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市场对穿心莲需求量大幅增长,而遗传背景单一、地理分布狭窄及野生种质资源生境的破坏限制了穿心莲种质多样性,致使优良新品种选育滞后,加之农家品种自交退化,严重阻碍了穿心莲规模化种植,导致穿心莲药材市场供不应求。笔者认为,可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通过种内杂交、诱变、小孢子培养及原生质体融合等生物学手段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扩大种质资源库,创造更多供选择的特殊变异基因基础,提高穿心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选择地理来源广泛、亲缘关系较远的种质为亲本,进行单交、复交、多交等多种方式的杂交育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此外,可有针对性地选育一些分支起点高、适宜机收的品种,尝试机械化播种、机械化采收,提高药用植物穿心莲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种质资源 育种 栽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原理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缪剑华 乔柱 +6 位作者 肖冬 韦坤华 朱艳霞 张占江 秦双双 肖培根 黄璐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3-983,共11页
药用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在于植物内部合成的有效成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其资源量,能更好地开发药用植物和可持续利用。因此,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不仅要保... 药用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在于植物内部合成的有效成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其资源量,能更好地开发药用植物和可持续利用。因此,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不仅要保证药用植物在引种地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需保证药效成分的维持与提高,其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志是从"药效"到"药效"。为此,该研究在对近年来药用植物药效成分的形成与稳定、药用植物的发源以及药用植物引种与驯化等方面进行综述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对于目前大量药效成分复杂不清的药用植物,不提倡复杂引种驯化。针对这类药用植物提出了药用植物发源中心假设,即先确定其发源中心,在此中心内收集引种群体和生态各因子的信息,以此为基础,在引种地上保证与药效形成和稳定相关因子不变,确保引种驯化后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不减弱或丧失,并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评价药用植物的药效,从而达到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引种 驯化 药效 发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钙阻断剂对大叶千斤拔组培苗生长发育和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9
作者 谭凯雯 梁莹 +3 位作者 秦双双 韦范 韦坤华 张占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5,共11页
以大叶千斤拔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2×10^(-5)、4×10^(-5)、6×10^(-5)、8×10^(-5)、10×10^(-5)mol/L)钙阻断剂(氯化镧、偏钒酸钠、钌红)对其生根率、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阻断... 以大叶千斤拔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2×10^(-5)、4×10^(-5)、6×10^(-5)、8×10^(-5)、10×10^(-5)mol/L)钙阻断剂(氯化镧、偏钒酸钠、钌红)对其生根率、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阻断剂会显著减少大叶千斤拔根重,6×10^(-5)mol/L氯化镧和2×10^(-5)mol/L钌红即对根粗产生显著抑制作用。2×10^(-5)~8×10^(-5)mol/L氯化镧对根部总黄酮含量和染料木素积累具有促进作用,氯化镧和钌红均对根部染料木苷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茎叶活性成分含量与根活性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钙阻断剂对大叶千斤拔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根系生长,而对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不同的钙阻断剂表现不同,与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阻断剂 大叶千斤拔 染料木素 染料木苷 植物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蒋妮 覃柳燕 +1 位作者 李力 缪剑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8-1532,共5页
综述了光照、水分、生物、盐及矿质元素等环境因子胁迫药用植物,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和积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胁迫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4种假说,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优化药用植物的栽培和提高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胁迫 药用植物 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穿心莲光合碳氮生理、植物激素及内酯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11
作者 简少芬 黄燕芬 +2 位作者 林杨 郭晓云 钟楚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5,共12页
【目的】研究遮阴对穿心莲植株光合作用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明确光照强度影响穿心莲内酯积累的机理,为优化穿心莲种植模式及穿心莲生长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药用植物穿心莲为试验材料,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轻度遮阴,1层网,透光... 【目的】研究遮阴对穿心莲植株光合作用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明确光照强度影响穿心莲内酯积累的机理,为优化穿心莲种植模式及穿心莲生长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药用植物穿心莲为试验材料,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轻度遮阴,1层网,透光率70%;重度遮阴,2层网,透光率30%),以自然条件下的光照强度作为对照,分析穿心莲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叶片蛋白氮分配、碳代谢、植物激素及穿心莲内酯积累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遮阴程度增加,穿心莲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比叶重逐渐下降,但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下同)。重度遮阴显著降低了穿心莲叶片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下同),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影响。重度遮阴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和表观量子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轻度遮阴处理,光补偿点随遮阴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重度遮阴处理降低了叶片水溶性蛋白氮含量,轻度遮阴显著降低了细胞壁蛋白氮含量,遮阴对膜结合蛋白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重度遮阴处理下膜结合蛋白氮占总蛋白氮的比例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遮阴程度增加而下降,遮阴条件下水杨酸含量上升,生长素含量下降。穿心莲内酯含量在重度遮阴下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显著,而穿心莲内酯合成通路关键酶基因HMGR、DXS、GGPS、ApCPS的表达在重度遮阴下显著上调。【结论】药用植物穿心莲光合作用对弱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穿心莲通过改变叶片蛋白氮分配,增加膜结合蛋白氮的比例提高光合作用对弱光环境的适应,但弱光环境引起的碳水化合物积累下降和植物激素变化不利于穿心莲内酯的合成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遮阴 光合作用 蛋白氮分配 穿心莲内酯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HsAP2-3基因表达分析及蛋白相互作用检测
12
作者 欧夏莲 李翠 +6 位作者 刘晓梅 刘宏 冯世鑫 闫志刚 涂冬萍 张占江 雷明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28-1640,共13页
蛇足石杉为石松科石杉属多年生药用植物,其生长速率十分缓慢、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为探讨APETALA2(AP2)在蛇足石杉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基于转录组和全长转录组数据,筛选且克隆到1个AP2-like基因HsAP2-3(GenBank登录号:OR10313... 蛇足石杉为石松科石杉属多年生药用植物,其生长速率十分缓慢、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为探讨APETALA2(AP2)在蛇足石杉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基于转录组和全长转录组数据,筛选且克隆到1个AP2-like基因HsAP2-3(GenBank登录号:OR103132),并进一步对其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本表达分析和蛋白相互作用检测。结果表明:(1)HsAP2-3 CDS全长1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HsAP2-3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4.21 kDa和8.85,含2个典型的AP2结构域和1个保守的核定位信号位点。(2)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HsAP2-3与参与调控植株生长发育的欧洲云杉AP2-like蛋白亲缘关系最近。(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AP2-3在不同株龄蛇足石杉的根、茎、新叶和成熟叶中均有表达。(4)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HsAP2-3可以与其自身发生蛋白-蛋白相互作用。(5)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HsAP2-3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综上认为,HsAP2-3很可能通过以同源二聚体或与其他蛋白形成复合体的形式参与蛇足石杉生长发育的调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阐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APETALA2 基因 生长发育 表达分析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莪术蛀茎害虫种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妮 刘丽辉 +3 位作者 缪剑华 刘威 叶云峰 胡凤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姜科植物广西莪术是广西地区的大宗道地药材,近年来受蛀茎害虫危害,并有危害加重和成灾的趋势,目前尚未有田间准确识别害虫种类以及有效控制害虫的相关报道。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形态特征鉴定、主要生物学特... 姜科植物广西莪术是广西地区的大宗道地药材,近年来受蛀茎害虫危害,并有危害加重和成灾的趋势,目前尚未有田间准确识别害虫种类以及有效控制害虫的相关报道。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形态特征鉴定、主要生物学特性、姜科植物寄主、自然天敌的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危害广西莪术的蛀茎害虫为桃蛀螟,广西南宁1年发生5代,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11月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各虫态在不同世代历期不同,完成1个世代至少需要35-46 d;幼虫一般为5龄,有转主危害特性;主要危害姜科姜黄属、姜属、姜花属3个属的植物,其中对姜属的红球姜驱性最强;自然天敌有螟黑点瘤姬蜂、巨首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蛀茎害虫 桃蛀螟 生物学特性 天敌 姜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唇柱苣苔叶片分化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绍嫦 凌征柱 +2 位作者 李翠 吕惠珍 张占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3,37,共5页
目的:建立濒危药用植物药用唇柱苣苔叶片分化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药用唇柱苣苔(Chirita medica D.Fangex W.T.Wang)叶片为外植体,灭菌后接种到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各阶段合适的培养基。结果: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目的:建立濒危药用植物药用唇柱苣苔叶片分化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药用唇柱苣苔(Chirita medica D.Fangex W.T.Wang)叶片为外植体,灭菌后接种到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各阶段合适的培养基。结果: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pH=6.0,诱导率为100%;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pH 6.0,增殖系数为12.6/30 d;最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pH=6.0,生根率高达100%,移栽成活率为95.0%。结论:本繁殖体系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种苗,并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唇柱苣苔 分化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不同菌株对山豆根幼苗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美琼 闵丹丹 +1 位作者 李刚 李林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对采自广西不同地点的山豆根根瘤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将其分别接种在盆栽山豆根幼苗上,室内培养180 d后,测定植株药用有效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表明,山豆根根瘤菌为快生型根瘤菌,在YMA培养基上代谢产酸,大部分菌株的生... 对采自广西不同地点的山豆根根瘤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将其分别接种在盆栽山豆根幼苗上,室内培养180 d后,测定植株药用有效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表明,山豆根根瘤菌为快生型根瘤菌,在YMA培养基上代谢产酸,大部分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35℃,酸碱耐受范围为pH值6.0~10.0,对抗生素卡那霉素(Km)、庆大霉素(Gm)敏感;不同来源的根瘤菌对山豆根药用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不同,与其他菌株相比,来自靖西县的2株菌JX2、JX3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根瘤菌 生物学特性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豆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云峰 付岗 +2 位作者 蒋妮 刘威 胡凤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8-542,共5页
猫豆是广西种植的一种特色药用植物,近年来发生一些重要病害,为明确这些病害种类,对广西猫豆主产区进行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每块地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并通过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猫豆是广西种植的一种特色药用植物,近年来发生一些重要病害,为明确这些病害种类,对广西猫豆主产区进行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每块地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并通过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猫豆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4种,分别为猫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猫豆茎溃疡病(Phomopsis sp.)、猫豆斑枯病(Alternaria sp.)和猫豆褐斑病(Pseudocercospora sp.),这些病害的发病率达3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猫豆 褐斑病 炭疽病 茎溃疡病 斑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草珊瑚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林轩 梁莹 +3 位作者 覃犇 谷筱玉 韦范 韦坤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72-76,共5页
对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建立草珊瑚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草珊瑚外植体的最佳消毒灭菌方法为使用75%乙醇消毒30 s,再用无菌水涮洗1遍,然后置于0.1%HgCl2溶液(加1~2滴表面活性物质吐温-80)浸泡消毒... 对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建立草珊瑚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草珊瑚外植体的最佳消毒灭菌方法为使用75%乙醇消毒30 s,再用无菌水涮洗1遍,然后置于0.1%HgCl2溶液(加1~2滴表面活性物质吐温-80)浸泡消毒8~9 min,用无菌水浸洗2次,每次浸洗5 min。草珊瑚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3 mg/L IAA+0.5 mg/L NAA;草珊瑚丛生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3 mg/L IBA。诱导草珊瑚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0.3 mg/L NAA。草珊瑚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泥炭土+蛭石,比例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繁殖 丛生芽 生根 外植体消毒 不定芽诱导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五种绞股蓝属植物离体快繁与种质保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绍嫦 谢月英 +1 位作者 黄雪彦 余丽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6-441,共6页
以绞股蓝属植物的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6-BA浓度与NAA 0.02mg·L-1组合对其诱导、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建立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MS+6-BA 2.0mg·L-1+NAA 0.02mg·L-1最适宜初代诱导,MS+6-BA 2.0mg·L-1+NAA 0.02m... 以绞股蓝属植物的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6-BA浓度与NAA 0.02mg·L-1组合对其诱导、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建立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MS+6-BA 2.0mg·L-1+NAA 0.02mg·L-1最适宜初代诱导,MS+6-BA 2.0mg·L-1+NAA 0.02mg·L-1最适合扁果绞股蓝的增殖培养,而MS+6-BA 1.5mg·L-1+NAA0.02mg·L-1是其它四种植物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在1/2MS+NAA 1.0mg·L-1上的生根率均达100%。1/2MS与蔗糖40g·L-1对五种植物的保存效果均最好;添加生长抑制剂能有效减缓生长速度,最佳生长抑制剂为ABA和CCC,浓度均为1.0mg·L-1,其中CCC能适合多个物种,连续保存360d的存活率均在94.5%以上;PP333不适合五种植物的保存。活力检测表明,各种质经保存后增殖、生根能力均未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扁果绞股蓝 广西绞股蓝 光叶绞股蓝 长梗绞股蓝 组织培养 离体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草珊瑚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美琼 姚绍嫦 +2 位作者 李林轩 蓝祖栽 凌征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879-3881,共3页
从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的幼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建立草珊瑚AFLP反应体系,对AFLP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浓度、基因组DNA的双酶切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和引物组合的筛选等关键因素进行摸索。优化的草珊瑚AFLP反应体系为模板DN... 从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的幼嫩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建立草珊瑚AFLP反应体系,对AFLP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浓度、基因组DNA的双酶切时间、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和引物组合的筛选等关键因素进行摸索。优化的草珊瑚AFLP反应体系为模板DNA的用量20 ng/μL、酶切反应时间4 h、预扩增产物稀释15倍,初步筛选出8对较为适合草珊瑚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AFLP反应体系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蛀螟在广西莪术上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妮 刘丽辉 +3 位作者 缪剑华 叶云峰 刘威 胡凤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研究了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的为害特性与田间药剂及诱集植物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桃蛀螟从心叶开始自上而下钻蛀为害广西莪术(Cureuma kwangsiensis)茎部,7-9月为全年为害高峰期;供试的6种药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 研究了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的为害特性与田间药剂及诱集植物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桃蛀螟从心叶开始自上而下钻蛀为害广西莪术(Cureuma kwangsiensis)茎部,7-9月为全年为害高峰期;供试的6种药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防效较好,分别为76.52%、71.62%;种植诱集植物红球姜并辅以使用1次氯虫苯甲酰胺,受害株率减少93.71%,虫口减退率9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Cureuma kwangsiensis)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发生规律 诱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