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9种中药对大口黑鲈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1
作者 苏美珍 李彩娟 +5 位作者 欧阳贤华 雷爱莹 童桂香 文水平 廖薇 陈福艳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8-109,共12页
【目的】探究59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高效抑菌效果的中药,为大口黑鲈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及牛津杯打孔法初步筛选具有抑菌效果的单方中药,... 【目的】探究59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高效抑菌效果的中药,为大口黑鲈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及牛津杯打孔法初步筛选具有抑菌效果的单方中药,并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单方及二联中药对大口黑鲈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筛选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单方及复方中药。【结果】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均对苏木、诃子、黄芩、五倍子、丁香、地锦草、地榆及石榴皮8种中药极敏感。其中五倍子、丁香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0、26.19 mm,其MIC和MBC均分别为7.81、15.63 mg/mL;五倍子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0.33 mm,MIC和MBC分别为3.91和7.81 mg/mL;其次2种病原菌均对厚朴、夏枯草、艾叶、紫花地丁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5.84~19.47 mm。苏木+五倍子、丁香+诃子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强,其MIC和MBC均为3.91 mg/mL;苏木+五倍子、丁香+黄芩、苏木+诃子、五倍子+黄芩、五倍子+石榴皮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抑菌能力最强,其MIC和MBC均为3.91 mg/mL。苏木+诃子、丁香+诃子、丁香+黄芩二联中药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表现为相加作用,丁香+石榴皮、苏木+石榴皮二联中药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表现为无关作用;丁香+五倍子二联中药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丁香、苏木、五倍子、黄芩、石榴皮、诃子6种单方中药均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苏木+五倍子均对上述2种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大口黑鲈 嗜水气单胞菌 迟缓爱德华氏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体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弧菌和哈氏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福艳 程光平 +9 位作者 欧阳贤华 陈晓汉 梁万文 韦友传 黄婷 杨学明 陈明 王瑞 李丽萍 韦明利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52-55,共4页
根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溶细胞毒素基因序列和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tox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优化,测试两种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双重PCR方法,同时快速检测V.vulnificus和V.harv... 根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溶细胞毒素基因序列和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tox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优化,测试两种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双重PCR方法,同时快速检测V.vulnificus和V.harveyi。结果表明:纯培养V.vulnificus和V.harveyi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12 cfu/mL和18 cfu/mL,与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及美人发光杆菌无交叉反应;此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具快速、高效等优点,对细菌V.vulnificus和V.harveyi诊断与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创伤弧菌 哈氏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多糖-中药复合制剂对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福艳 欧阳贤华 +6 位作者 黎建斌 黄彩林 李大列 雷爱莹 黄婷 黎铭 梁万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12-2718,共7页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对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结构的影响,为罗非鱼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个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0.05%、0.10%和0.20%)分别饲养罗非鱼,56 d后测量...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对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结构的影响,为罗非鱼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个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0.05%、0.10%和0.20%)分别饲养罗非鱼,56 d后测量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血清免疫指标(补体C3、C4,淀粉酶和溶菌酶)、肠道结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结果】0.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白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浓度、谷草转氨酶浓度、总抗氧化能力浓度、过氧化氢酶浓度、补体C3浓度、补体C4浓度、溶菌酶活性和绒毛高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37%、3.50%、17.42%、31.47%、32.47%、21.29%、121.43%、6.26%、13.06%、19.50%和25.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能有效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中草药 罗非鱼 非特异性免疫 肠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鸭混养池塘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福艳 黎建斌 +5 位作者 欧阳贤华 杨学明 黄彩林 李大列 雷爱莹 梁万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83-2591,共9页
【目的】查明罗非鱼与鸭混养模式下引起罗非鱼发病的主要病原,并探索微生物与中药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为建立安全、高效的鱼鸭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某罗非鱼与鸭混养池塘的发病罗非鱼中取样进行病原... 【目的】查明罗非鱼与鸭混养模式下引起罗非鱼发病的主要病原,并探索微生物与中药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为建立安全、高效的鱼鸭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某罗非鱼与鸭混养池塘的发病罗非鱼中取样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获得的纯化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序列测序及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并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内服结合外用消毒的方式进行治疗,且在罗非鱼痊愈后使用微生物制剂(成分为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光合菌等)调节池塘水质,同时给罗非鱼投喂微生物制剂和中药(三黄散、肝胆利康散和黄芪多糖)。【结果】引起罗非鱼与鸭混养池塘中罗非鱼发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其对罗非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7×10^6 CFU/mL,对罗红霉素、青霉素、氯霉素、磺胺异恶唑、阿莫西林、利福平、头孢克洛、呋喃唑酮、氟本尼考、头孢氨苄和头孢派酮等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不敏感(耐药)。通过内服氟苯尼考、三黄散、维生素K3和黄芪多糖并全塘泼洒戊二酫与苯扎溴铵混合液及过硫酸氢钾,连续用药14 d后罗非鱼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结合罗非鱼内服微生物制剂和中药的效果良好,即使在高温季节也未出现水质恶化和鱼类发病现象。【结论】引起鱼鸭混养池塘罗非鱼发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可采取氟本尼考与三黄散、维生素K3和黄芪多糖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生产上,在鱼鸭混养池塘泼洒微生物制剂及罗非鱼内服微生物制剂和中药,对改善池塘水质及预防疾病发生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鱼鸭混养模式下鱼类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鸭混养模式 无乳链球菌 微生物制剂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EM菌对池塘水质和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贤华 陈福艳 +3 位作者 陈丽霞 黎建斌 李大列 梅宁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7期34-39,共6页
为了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罗非鱼养殖模式,减少病害发生,试验采用定期投喂EM菌的养殖模式,分析其对池塘水质以及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期投喂EM菌,有助于增加池塘溶解氧(DO),降低氨氮(NH_(4)... 为了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罗非鱼养殖模式,减少病害发生,试验采用定期投喂EM菌的养殖模式,分析其对池塘水质以及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期投喂EM菌,有助于增加池塘溶解氧(DO),降低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浓度,维持较稳定的pH值;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成活率;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有效微生物群 水质 生长性能 抗氧化 非特异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福艳 陈福彩 +6 位作者 欧阳贤华 黎建斌 梁万文 李大列 马旦梅 甘文林 刘如华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6期41-44,共4页
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频繁,并呈现出发病鱼的规格越来越小、发病时间提前、发病面积增大、病死率高和损失大等特点[1]。对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治疗诸多学者做了研究,如姚邵云[2]、吴山楠[3]、刘忠强[4]、刘志玲[5]等。为了健... 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频繁,并呈现出发病鱼的规格越来越小、发病时间提前、发病面积增大、病死率高和损失大等特点[1]。对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治疗诸多学者做了研究,如姚邵云[2]、吴山楠[3]、刘忠强[4]、刘志玲[5]等。为了健康有效的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该研究团队也对该病防治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前人成果,结合多年养殖和临床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防病于未然”的原则,形成一套“引进优良苗种、水质生态防控、内服中草药和免疫增强剂等”的综合防控技术。将这套综合防控技术应用于罗非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这套综合防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链球菌病、促进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和缩短养殖周期的效果。现将该试验情况介绍如下,旨在于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控技术 链球菌病 养殖试验 罗非鱼 应用 发病时间 经济损失 防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产常用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福艳 覃雅 +4 位作者 欧阳贤华 陈福彩 梁万文 雷爱莹 黎建斌 《河北渔业》 2020年第6期38-40,共3页
为了筛选无乳链球菌敏感药物,对9种常用渔药抗生素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测定,通过加入阿尔玛蓝指示剂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得出各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依次为:恩诺沙星0.3μg/mL,氟苯尼考0.3μg/mL,阿莫西林... 为了筛选无乳链球菌敏感药物,对9种常用渔药抗生素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测定,通过加入阿尔玛蓝指示剂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得出各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依次为:恩诺沙星0.3μg/mL,氟苯尼考0.3μg/mL,阿莫西林5.2μg/mL,诺氟沙星0.9μg/mL,强力霉素0.9μg/mL,庆大霉素13.0μg/mL,林可霉素17.6μg/mL,新霉素22.0μg/mL,磺胺嘧啶133.3μg/mL。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对无乳链球菌最敏感,杀菌力最强;在试验过程中,阿尔玛蓝指示剂有助于抑菌结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物清塘效果对比试验
8
作者 黎建斌 陈福艳 +4 位作者 李大列 杨学明 甘文林 农林生 欧阳贤华 《科学养鱼》 2019年第3期46-48,共3页
池塘养完一造鱼后,淤积了大量的污泥和有机物(残饵和粪便),这些有机质腐烂后,不仅消耗溶解氧,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而且成为许多种病原体的滋生基地,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健康,因此,适时开... 池塘养完一造鱼后,淤积了大量的污泥和有机物(残饵和粪便),这些有机质腐烂后,不仅消耗溶解氧,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而且成为许多种病原体的滋生基地,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与健康,因此,适时开展池塘药物清塘工作则最大限度地灭除了致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有效杜绝鱼类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塘药物 生石灰 变化情况 强氯精 浮游生物量 药物清塘 杀菌率 漂白粉 浮游动物 野杂鱼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