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音乐史研究与地区高校“音乐史”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专业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区域音乐史研究有着广袤的未开垦领域,也是中国音乐史学需完善的学术领域。作为广西地区高校音乐史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对如何将"广西地区音乐史研究"与"音乐史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完成地区高校... 区域音乐史研究有着广袤的未开垦领域,也是中国音乐史学需完善的学术领域。作为广西地区高校音乐史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对如何将"广西地区音乐史研究"与"音乐史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完成地区高校音乐史学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构建,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本文也是时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学专业前期教学工作的部分总结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 区域音乐史 音乐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音乐史料的民间歌谣曲谱之学术价值研究--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潘林紫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6-151,共6页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全国民间歌曲普查、搜集、整理、出版的大型音乐曲谱文献,亦是保存至今关于20世纪80年代民间歌曲最为全面的历史音乐形态。如此宏伟巨著,其学术应用价值如何,需要进行客观的认知和掌握,方能...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全国民间歌曲普查、搜集、整理、出版的大型音乐曲谱文献,亦是保存至今关于20世纪80年代民间歌曲最为全面的历史音乐形态。如此宏伟巨著,其学术应用价值如何,需要进行客观的认知和掌握,方能有效使用并从中提炼出更多的专项研究。为此,拟将其视为音乐史料文献一类,以广西卷为个案,观察其史料制作过程、分析史料呈现方式,通过对史料价值的挖掘,提出将其纳入音乐学专域进行学术应用的可行视角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 乐谱 记谱 分类 史料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初期刘雪庵在武汉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莉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4,38,共13页
1938年,刘雪庵在武汉从事音乐活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刘雪庵积极的投身于音乐的抗日宣传活动中。文章论述了刘雪庵与《战歌》杂志,他参与中华全国歌咏协会的活动、他参与怒潮乐社等音乐团体的活动,他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与"三厅"... 1938年,刘雪庵在武汉从事音乐活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刘雪庵积极的投身于音乐的抗日宣传活动中。文章论述了刘雪庵与《战歌》杂志,他参与中华全国歌咏协会的活动、他参与怒潮乐社等音乐团体的活动,他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与"三厅"的活动,刘雪庵在武汉的创作及影响以及刘雪庵的抗战音乐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雪庵 《战歌》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武汉 “三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吴伯超在重庆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莉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6,共11页
抗战时期音乐家吴伯超在"陪都"重庆度过了6年多。在此期间,他曾担任励志社管弦乐队、国立音乐院实验管弦乐团指挥、中央训练团音干班合唱团指挥,他是重庆早期具有官方性质音乐活动中的代表指挥家;他参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 抗战时期音乐家吴伯超在"陪都"重庆度过了6年多。在此期间,他曾担任励志社管弦乐队、国立音乐院实验管弦乐团指挥、中央训练团音干班合唱团指挥,他是重庆早期具有官方性质音乐活动中的代表指挥家;他参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参与了国民政府组织的乐典工作,这使他与国民政府的音乐时政密切关联;作为音乐教育者,他先后担任了中央训练团音干班副班主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国民政府最高乐府——国立音乐院院长等职务,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期间 吴伯超 重庆 青木关 国立音乐院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东堂戏田野调查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延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7,共7页
作者经过两次实地采风,详细记录了湖北省巴东县溪丘湾乡白羊坪村堂戏保护基地的巴东堂戏生存现状。并通过与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相比较,发掘出巴东堂戏在历史发展中的变迁情况。此研究对于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戏曲的生态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巴东堂戏 田野调查 传承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中的民歌--基于学术回顾与实践作业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燮 班富宁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137-152,156,共17页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流域早已作为一种知识表述的基本范式,衍生出丰厚的生命经验与精神智慧。流域同样是阐释民歌的重要维度。21世纪以来,流域民歌研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其中面向黄河、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四大流域的研究成果引人注...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流域早已作为一种知识表述的基本范式,衍生出丰厚的生命经验与精神智慧。流域同样是阐释民歌的重要维度。21世纪以来,流域民歌研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其中面向黄河、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四大流域的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并呈现由腹地走向边疆、由边疆走向跨界的新趋向。面向流域民歌的系统性学术梳理与实践作业,不仅能够揭示国家、社会、族群、个人等多元力量在流域内外生活中的运作机制,更是一种落到实地的对于生命和文化的真诚关注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民歌 学术回顾 实践作业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