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术工艺在纸质手工艺品制作中的融入
1
作者 于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41-I0042,共2页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纸质手工艺品凭借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环保的内在价值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这种源于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是对纸张的折叠、剪裁和粘贴,而且承载着手工艺人的情感和创造力。在纸质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美术工艺作...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纸质手工艺品凭借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环保的内在价值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这种源于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是对纸张的折叠、剪裁和粘贴,而且承载着手工艺人的情感和创造力。在纸质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美术工艺作为一种兼顾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的工艺形式,可赋予纸质手工艺品独特的生命力。美术工艺形式多样、艺术表现不一,其在纸质工艺品制作中的融入路径也有所不同。本文基于美术工艺的应用价值,探讨美术工艺在纸质手工艺品制作中的融入表现,并思考具体的融入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入路径 美术工艺 工艺形式 手工艺品 路径与方法 实用功能 纸质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返起源:中国教育学的意涵与路径
2
作者 刘铁芳 罗典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教育理论研究需要不断地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需要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之中、在古今中西之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地回答这些基本问题,不断地追溯起源,不断地探寻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而让我们的教育思考成为有根有源的思考。回返根本,意... 教育理论研究需要不断地回到教育的基本问题,需要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之中、在古今中西之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地回答这些基本问题,不断地追溯起源,不断地探寻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而让我们的教育思考成为有根有源的思考。回返根本,意在厘清个体成人之民族历史文化的本源,由此而给予个体以民族的文化根脉,成为有根有魂之人。所谓中国教育学不仅是有“人”的教育学,还是有“中国人”的教育学。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在回返起源的过程中积极回应当代中国人的生命路向及其教育机理,返本以开新,开启中国教育学的内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基本问题 文化机理 中国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图解到叙事——连环画艺术语言的演进与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万林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63,共2页
正是由于不断创新尝试,现代连环画形成了明显区别于传统连环画的艺术语言,它的表现形式也实现了从图解文字向图像叙事的转换。
关键词 传统连环画 艺术语言 图像叙事 创新 图解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及艺术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琳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49-250,203,共3页
在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艺术作为情感的表现形式,还体现在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真诚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是画家对生活观察、体验的一种形象反映,没有情感,就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创造。情感是艺术家在创... 在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艺术作为情感的表现形式,还体现在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真诚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是画家对生活观察、体验的一种形象反映,没有情感,就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创造。情感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情感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而艺术设计与绘画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在思维方式上,在创作过程中两者有着相互渗透性,并且相互影响,艺术设计中的理念与绘画艺术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人们喜爱的好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情感 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德辉美术作品
5
作者 李德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德辉美术作品
6
作者 李德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软雕塑艺术的历史溯源及其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184,共3页
传统的雕塑都是使用硬质材料进行创作的造型艺术。社会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出现,新观念新材料和新的科学手段的运用,派生了纷繁杂多的现代雕塑现象,其中纤维材料艺术以独特的魅力在雕塑领域中崛起。纤维艺术的历史悠久,它丰富的色彩、柔... 传统的雕塑都是使用硬质材料进行创作的造型艺术。社会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出现,新观念新材料和新的科学手段的运用,派生了纷繁杂多的现代雕塑现象,其中纤维材料艺术以独特的魅力在雕塑领域中崛起。纤维艺术的历史悠久,它丰富的色彩、柔软的质地、多变的机理,为充满坚硬的钢铁、石头、钢筋水泥的城市世界带来了浓郁的"人情味";它通过纤维特有的质感以不同的加工造型手法,达到了另类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材料 软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雕塑艺术个性化创作的情感诠释
8
作者 胡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179-181,共3页
自从人类社会存在以来,雕塑艺术就是整个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表达自身情感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至今。它在不同时代及社会政治、... 自从人类社会存在以来,雕塑艺术就是整个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表达自身情感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至今。它在不同时代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演绎。各时期的雕塑作品都能展现出大自然在它们身上的痕迹,展示出人赋予作品的情感,艺术作品加强了人与自然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 个性创作 情感 诠释 艺术作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少成形的雕塑艺术现象
9
作者 张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4-75,71,共3页
"聚少成形"是一种无限制的使用数量和形状从而创造整体艺术形象的方法,能使作品极富非凡的想象空间及烈视觉冲击力雕塑艺术处理手段。本文着重讨论了"聚少成形"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实例及其优点。
关键词 聚少成形 视觉冲击力 雕塑艺术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美术对新中国绘画的影响——评《苏联美术与新中国油画》
10
作者 谭永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古代的绘画以写意画为主,表现山水花鸟的形态与意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对于“老大哥”苏联的依赖,当时中国的艺术也逐渐向苏联取经,中国传统绘画在长期的学习交流中,融合苏联艺术创作特点,开始发生改变。由朱沙编著、东南大... 中国古代的绘画以写意画为主,表现山水花鸟的形态与意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对于“老大哥”苏联的依赖,当时中国的艺术也逐渐向苏联取经,中国传统绘画在长期的学习交流中,融合苏联艺术创作特点,开始发生改变。由朱沙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苏联美术与新中国油画》一书,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油画艺术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探究,重点探讨了为什么学习苏联美术、苏联美术对于这一时期中国油画艺术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油画艺术在学习苏联美术时的得失这四个问题。作者对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苏联和中国艺术界之间的交流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还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让人们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油画 中国绘画 苏联 美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东南大学出版社 油画艺术 学习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符号与科技的系统化阐述与多重赋能
11
作者 杨昊旻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99,共3页
影视媒介是记忆建构与文化阐释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广及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央视奥林匹克频道推出了文化精品类节目《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作为一档推广奥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电视节目,该片以“文化融合... 影视媒介是记忆建构与文化阐释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广及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央视奥林匹克频道推出了文化精品类节目《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作为一档推广奥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电视节目,该片以“文化融合”为叙事核心,采用“5G+4K/8K+AI”的创制技术,解读中外奥林匹克题材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诗意美学,在阐释、演绎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建构了普世的文化景观,实现了中国故事、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表达。本文拟从符号阐释、情境建构与场景赋能的多元视角出发,对该片的诗意美学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文化 奥林匹克精神 多元视角 电视节目 文化景观 影视媒介 文化融合 情境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史视角下新主流电影的美学走向与时代阐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贵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1,共6页
新主流电影是中国电影“主题大众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传递主流价值,将艺术性、商业性等类型元素相融合,实现了电影主流价值引领、商业价值盈利及艺术表达新突破。通过从电影史研究视角出发,对新主流电影的发展脉络、美学走向进行分析,... 新主流电影是中国电影“主题大众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传递主流价值,将艺术性、商业性等类型元素相融合,实现了电影主流价值引领、商业价值盈利及艺术表达新突破。通过从电影史研究视角出发,对新主流电影的发展脉络、美学走向进行分析,深入分析新主流电影的提出与类型,并从电影工业美学、人民美学和共同体美学等维度,对新主流电影的视听场景、叙事话语和共情叙事等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新主流电影 美学走向 时代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茶文化视域下美术教学改革
13
作者 于博 《福建茶叶》 2022年第8期137-139,共3页
传统茶文化意蕴深刻、意境优美,是学校美术教学的灵感源泉及素材宝库。在美术教学中,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其中,增强美术的人文及育人教学价值,促进美术教学的改革,既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也提升美术教学实践成果。对此,依据传统茶文化... 传统茶文化意蕴深刻、意境优美,是学校美术教学的灵感源泉及素材宝库。在美术教学中,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其中,增强美术的人文及育人教学价值,促进美术教学的改革,既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也提升美术教学实践成果。对此,依据传统茶文化与美术教学之关联,分析美术教学的现状,提出传统茶文化视域下美术教学改革的价值及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茶文化 改革 美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狂大营救Pil》:从“重构”到“共享”的跨文化叙事话语解码
14
作者 潘丽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7,共5页
电影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价值理念,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通过增强文化包容性,推进跨文化传播,促使动画电影不断延伸文化内涵、精神美学,有力提升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也使不同语境下的观众以感同身受的方式,建立情感共鸣,有效... 电影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价值理念,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通过增强文化包容性,推进跨文化传播,促使动画电影不断延伸文化内涵、精神美学,有力提升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也使不同语境下的观众以感同身受的方式,建立情感共鸣,有效减少文化折扣。动画电影《疯狂大营救Pil》采用魔法故事内核,利用视觉特效技术,将造型手段与文化符号进行贴合,不仅弥合了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间隙,构建了蕴含共同意义的叙事空间,也充分适应了跨文化受众的审美趣味,实现了国际传播的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文化碰撞 情感共鸣 造型手段 视觉特效 动画电影 电影作品 文化折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实践与边界拓展
15
作者 耿偲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56,共6页
在电影工业美学指引下,为更好满足大众观影需求,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为创作基础,尝试用新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真实感、诠释真实性,通过探索现实主义与电影工业美学的融合路径,生产、拓展新的“现实主义”空间。本文通过对电影工业美学与... 在电影工业美学指引下,为更好满足大众观影需求,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为创作基础,尝试用新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真实感、诠释真实性,通过探索现实主义与电影工业美学的融合路径,生产、拓展新的“现实主义”空间。本文通过对电影工业美学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的关联性进行解读,结合温暖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和参与性现实主义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生产类型,从场景拓展、类型拓展和功能拓展等视角探寻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现实主义 生产策略 类型拓展 功能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护卫队:风暴力量》的技术赋能与想象力美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丽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进一步推动动画艺术进入“想象力消费”的新纪元,在技术赋能之下,天马行空的想象实践顺利进入影像现实层面。3D动画《宇宙护卫队:风暴力量》作为“宇宙护卫队”IP的首部大电影,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国产动画始终无法规避... 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进一步推动动画艺术进入“想象力消费”的新纪元,在技术赋能之下,天马行空的想象实践顺利进入影像现实层面。3D动画《宇宙护卫队:风暴力量》作为“宇宙护卫队”IP的首部大电影,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国产动画始终无法规避的三重问题,即民族化创作、现代性审美与原创性内容,同时在继承“宇宙护卫队”世界观的基础上,以精准定位的目标受众为中心均衡内容与形式,充分利用技术赋能动画创作,生成极具想象力美学特征的大银幕影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护卫队:风暴力量》 中国动画 技术赋能 想象力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素描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川克 陈巍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1期144-146,共3页
人文精神是艺术作品中的灵魂,高校美术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在作品中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需要从高校美术专业的基础学科—素描课程开始。高校素描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需要强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教材中加入情感表达的内容;在... 人文精神是艺术作品中的灵魂,高校美术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在作品中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需要从高校美术专业的基础学科—素描课程开始。高校素描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需要强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教材中加入情感表达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人文精神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技能训练与创作训练协调发展;教学评价中,要技能与艺术性兼顾;提升素描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素描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凝视·真实:电影的肖像学与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耿偲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9-22,共4页
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电影在构图、色彩、光线、样式、线条等方面都保留了肖像画的组成要素,人物、道具与场景的形象展示几乎构成了电影表象的全部内容。然而,电影实际上并不提供绘画意义上的“肖像”--一切“肖像”的面容都是活动的,并被... 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电影在构图、色彩、光线、样式、线条等方面都保留了肖像画的组成要素,人物、道具与场景的形象展示几乎构成了电影表象的全部内容。然而,电影实际上并不提供绘画意义上的“肖像”--一切“肖像”的面容都是活动的,并被每秒24帧(乃至更多)的机械装置记录,在特定的黑暗环境中再次播放出来。从肖像学与图形学的角度理解这一矛盾,对电影的视觉形式与视觉形态进行研究,是所有流派种类与风格电影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艺术 肖像 视觉形态 机械装置 形象展示 图形学 黑暗环境 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文艺电影《花落花开》中油画对主题的呈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贵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法国文艺片《花落花开》由马丁·普沃斯特执导,友兰达·梦露、乌尔里奇·图克尔主演,荣获第34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主角等七项大奖。[1]该片以法国稚拙派画家萨贺芬为原型,讲述了一战期间萨贺芬这名普通的清洁女仆在绘画艺术... 法国文艺片《花落花开》由马丁·普沃斯特执导,友兰达·梦露、乌尔里奇·图克尔主演,荣获第34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女主角等七项大奖。[1]该片以法国稚拙派画家萨贺芬为原型,讲述了一战期间萨贺芬这名普通的清洁女仆在绘画艺术上的光环与落魄。影片通过表现萨贺芬的生平故事和油画作品,酣畅淋漓地展现出她的性格和人物形象,见证了其幸与不幸的一生。萨贺芬居住在离巴黎不远的小镇塞利斯,是一位体态臃肿、其貌不扬、任劳任怨的的女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作品 文艺片 法国 落花 电影 绘画艺术 人物形象 沃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彩画的处境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超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5,共2页
水彩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边缘的画种,只作为写生、色彩练习及小品创作之用,然而近十年来,中国水彩画涌现出了一大批热衷于水彩画创作的画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水彩画的地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对于水彩画的地位问题也引起了争论,本文针对... 水彩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边缘的画种,只作为写生、色彩练习及小品创作之用,然而近十年来,中国水彩画涌现出了一大批热衷于水彩画创作的画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水彩画的地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对于水彩画的地位问题也引起了争论,本文针对一些值得争议的提法和观点进行有理有据地阐述,作一家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材 水彩画 画种 地位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