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就业导向下《AutoCAD辅助绘图》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为例
1
作者 黄汉山 宁宁 +2 位作者 甘柳 张永霞 张剑波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AutoCAD辅助绘图》是一门基础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对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在当前就业严峻的背景下,该文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从教学目标、课程体... 《AutoCAD辅助绘图》是一门基础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对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在当前就业严峻的背景下,该文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探索《AutoCAD辅助绘图》课程改革与实践,以达到本门课程高质量教学和为其他专业课提供软件技术支撑的目的,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实践表明,对该门课程的改革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素养,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AUTOCAD 课程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校外全过程实训基地建设逻辑与路径研究——以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黄汉山 宁宁 张永霞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8期57-60,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对职业院校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校外全过程实训基地建设,详细分析建设的必要性,阐述其能力进阶、任务联动、价值浸润的建设逻辑。学院通过系统构建五阶递进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对职业院校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校外全过程实训基地建设,详细分析建设的必要性,阐述其能力进阶、任务联动、价值浸润的建设逻辑。学院通过系统构建五阶递进式实训内容体系,搭建功能复合、因地制宜的实践场景,创新四方协同实训运行机制等建设路径,校外全过程实训基地能解决传统教学与乡村实际脱节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测绘专业 实训基地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链”场景下能源企业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与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春友 吴劲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既是审计部门提升审计效率的核心手段,也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审计监督贯通协调的重要驱动力。为提高审计质效、降低审计成本、化解审计风险,基于“四链”场景适应性特征以及区块链等技术优势,设... 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既是审计部门提升审计效率的核心手段,也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审计监督贯通协调的重要驱动力。为提高审计质效、降低审计成本、化解审计风险,基于“四链”场景适应性特征以及区块链等技术优势,设计能源企业数字化审计平台整体框架,并探讨具体应用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基于“四链”场景的能源企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随后结合区块链技术,从完善审计监督保障制度、优化相关配套系统、强化审计监督流程控制等方面着手,提出助力能源企业数字化审计平台落地实施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着力促进数字化审计平台安全化、自动化运行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提升能源企业审计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审计 能源企业 内部审计 业务链 信息链 价值链 资产链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4
作者 万丽云 《村委主任》 2025年第8期257-259,共3页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生态农业作为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经济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关键路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生态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生态农业作为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经济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关键路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生态优势,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然而,传统农业模式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技术创新不足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等多重挑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文章针对广西地区生态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展开探讨,提出政策建议与实践路径,以期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 路径 广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及优化路径
5
作者 黄实批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8期12-14,共3页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其培育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具备传统农民的耕作技能,还融合了现代经营理念、科技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其培育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具备传统农民的耕作技能,还融合了现代经营理念、科技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该文首先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随后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包括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培训资源相对匮乏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基于此,该文提出了强化培训体系建设、创新培育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等优化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制约因素 优化路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6
作者 宋勇进 《当代农机》 2024年第10期69-70,共2页
以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的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总结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变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与聚丙烯微塑料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7
作者 李雪 王震 毛雪飞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3-1063,共11页
为探讨聚乙烯(Polyethylene,P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在镉(Cadmium,Cd)胁迫下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生长及其抗氧化机制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设置Cd单独暴露与Cd联合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处理,系统分析... 为探讨聚乙烯(Polyethylene,PE)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在镉(Cadmium,Cd)胁迫下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生长及其抗氧化机制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设置Cd单独暴露与Cd联合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处理,系统分析MPs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生物量累积、Cd的吸收与分布、光合生理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抑制水稻幼苗生长,尤其对叶片生长和生物量产生明显抑制。PE-MPs与PP-MPs的添加均增强了Cd在根部的富集,降低了Cd向地上部的转运效率,但其作用强度存在差异。具体而言,PP-MPs在促进Cd滞留于根部方面效果更显著,进而对根系活力产生更显著影响;而PE-MPs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导致部分Cd仍转运至地上部,使叶片损伤程度更明显。抗氧化系统响应方面,PP-MPs+Cd处理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上升,有效降低了活性氧(ROS)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的积累,表明PP-MPs可能通过增强抗氧化防御能力缓解Cd的毒害效应;相比之下,PE-MPs+Cd处理组的抗氧化酶活性提升较弱,ROS和MDA水平较高,反映出PE-MPs可能加剧了Cd诱导的氧化损伤。综上,不同类型MPs对Cd毒性的调控效应存在显著差异,PP-MPs通过激发植物抗氧化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d毒性,而PE-MPs则更易促进Cd在地上部的积累,从而增强其氧化胁迫作用。该研究为揭示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微塑料 水稻幼苗 生长抑制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廖超明 韦媛媛 +2 位作者 唐丹 云子恒 李宥儒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8-367,共10页
[目的]科学识别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揭示其影响机制,以寻求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路径。[方法]以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漓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构建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定量分析漓江流域1990-2020年土地利用... [目的]科学识别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揭示其影响机制,以寻求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路径。[方法]以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漓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构建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定量分析漓江流域1990-2020年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分异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1)研究期内,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冲突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冲突以稳定可控和基本可控为主。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占比波动下降,逐步转换为可控级别,冲突强度得到缓解。(2)土地利用冲突具有“中部高四周低”的带状空间格局,且空间异质性显著。冲突高值区集聚在流域各区县主城区和漓江主要水系邻近区域,低值区则分布在四周山区林地地带。(3)DEM、坡度、地形起伏度、NDVI、路网密度是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冲突变化明显,失控地区逐渐转换为可控级别,未来漓江流域应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作,稳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时空演变 空间自相关 驱动机制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9
作者 甘晓燕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5-211,共7页
针对轻型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板结构特性及其受力机理的系统研究,旨在深入揭示关键构件的运动学行为与动力学响应规律,为提升结构强度、实现轻量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优化举升机构的整体性能与安全性。首先,基于实车结构,构建了举升... 针对轻型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板结构特性及其受力机理的系统研究,旨在深入揭示关键构件的运动学行为与动力学响应规律,为提升结构强度、实现轻量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优化举升机构的整体性能与安全性。首先,基于实车结构,构建了举升机构的三维运动学模型,通过时变均布载荷模拟举升过程中的动态载荷工况,精确获取三角板关键铰接点的载荷、速度及加速度时程;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静态及动态有限元分析,深入解析应力场与变形分布特征;接着,通过设计实验方法(DOE)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精准确定关键设计变量,并结合响应面法开展多目标优化;最后,基于变密度拓扑优化算法优化材料分布,成功实现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学分析揭示三角板关键铰接点载荷存在显著峰值,速度和加速度变化导致动力冲击载荷集中。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集中于铰接孔边缘,且峰值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表明安全裕度充足。经过多目标优化后,最大应力降低34%,最大变形减少25%,结构刚度与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拓扑优化进一步优化了材料布局,实现了性能与质量的有效权衡。综上所述,基于运动学与有限元联合分析,结合参数敏感性与拓扑优化方法,对轻型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板结构进行了系统优化设计,不仅有效提升了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安全裕度,同时达成轻量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自卸车 举升机构 有限元法 参数优化设计 拓扑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小龙虾养殖增收技巧
10
作者 余弦 黄秋雨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6期40-41,共2页
近年来,稻田小龙虾养殖已发展为我国农业增效的“明星模式”。截至2024年,我国稻田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133万公顷(2000万亩),年产量超300万吨,稻虾综合种养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典范。以下介绍稻田小龙虾增收技巧,为养... 近年来,稻田小龙虾养殖已发展为我国农业增效的“明星模式”。截至2024年,我国稻田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133万公顷(2000万亩),年产量超300万吨,稻虾综合种养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典范。以下介绍稻田小龙虾增收技巧,为养殖户提质增效提供参考。技巧一:动态水位管理。1.分蘖期浅水控制。水位调节:水稻插秧后至分蘖初期(约20天),保持水位10~15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期 小龙虾 增收技巧 稻田 动态水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筒+瓦片+伊乐藻:低成本打造池塘小龙虾“天然藏身所”
11
作者 余弦 晏阳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8期40-41,共2页
小龙虾生性胆小,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安全、隐蔽的环境来躲避敌害和恶劣环境。合适的藏身所不仅能让小龙虾感到安心,减少应激反应,还能为其提供蜕壳和栖息的场所。当小龙虾蜕壳时,身体非常柔软,容易受到其他小龙虾或敌害生物的攻击... 小龙虾生性胆小,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安全、隐蔽的环境来躲避敌害和恶劣环境。合适的藏身所不仅能让小龙虾感到安心,减少应激反应,还能为其提供蜕壳和栖息的场所。当小龙虾蜕壳时,身体非常柔软,容易受到其他小龙虾或敌害生物的攻击,此时一个安全的藏身所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介绍池塘养殖小龙虾中用“竹筒+瓦片+伊乐藻”搭建小龙虾藏身所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伊乐藻 竹筒 藏身所 瓦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农田地力评价研究
12
作者 卢俊寰 梁彩娜 包博建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9期57-58,共2页
中国南方地区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中国北方地区农田多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农田地力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与土地利用效率,土壤理化性质作为地力评价的重要依据,能科学反映土... 中国南方地区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中国北方地区农田多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农田地力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与土地利用效率,土壤理化性质作为地力评价的重要依据,能科学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和耕作适宜性。当前,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资源管理中,对地力的定量化认知仍存在不足,建立一套基于土壤理化指标的地力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耕地质量分级和精准施策,并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生态保护水平,本研究围绕土壤理化特征来构建农田地力评价模型,为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地力评价 北方旱地 南方水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V的智能网球捡球小车的研究
13
作者 李雨昭 张伟 +1 位作者 姚子硕 陆荣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S1期171-176,共6页
【目的】实现智能化自动捡拾网球,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网球运动的娱乐体验。【方法】设计了一款基于OpenMV的智能网球捡球小车,其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舵机和TT双轴直流电机作为驱动、OpenMV作为识别模块。分析了该小车的基本... 【目的】实现智能化自动捡拾网球,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网球运动的娱乐体验。【方法】设计了一款基于OpenMV的智能网球捡球小车,其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舵机和TT双轴直流电机作为驱动、OpenMV作为识别模块。分析了该小车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及控制软件系统设计,并进行了小车的制作与调试。【结果】该小车通过OpenMV模块识别并定位网球位置,单片机控制小车行走并到达网球位置,舵机控制机械臂捡球装置捡球并放入车厢,可以实现连续多次捡球、主动寻找网球等。【结论】设计的智能网球捡球小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其他领域的相似自动化需求提供参考和借鉴。未来可以增加小车的避障功能、远程定位功能以及低电量自动返回充电功能等,实现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V STM32单片机 智能控制 TT双轴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为例
14
作者 王智慧 甘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4期198-200,共3页
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关键发展方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体系需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关键发展方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体系需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为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背景和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体化实践教学设计模式,系统总结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反馈,并客观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旨在为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能力本位教学改革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社区组织振兴实现路径研究
15
作者 陶日升 陈彦伶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9-21,共3页
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农村社区组织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振兴农村社区组织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健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农村社区组织内涵以及农村社区组织振兴的重要性,最后探究乡... 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农村社区组织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振兴农村社区组织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健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农村社区组织内涵以及农村社区组织振兴的重要性,最后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组织振兴实现路径。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又好又快实现农村社区组织振兴,更好地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社区组织 振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模型辨识及其参数自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海鸿 张青 +2 位作者 丁可帅 凌善 潘章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36,共5页
为解决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系统稳定性和整定耗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伺服系统模型辨识的最大相位裕度参数整定方法。建立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控制器速度环的理论模型;利用谱分析法对伺服系统速度环模型进行辨识,建... 为解决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系统稳定性和整定耗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伺服系统模型辨识的最大相位裕度参数整定方法。建立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控制器速度环的理论模型;利用谱分析法对伺服系统速度环模型进行辨识,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最后基于给定的相位裕度系数对关节伺服控制参数进行整定。通过搭建工业机器人实验平台,将基于伺服系统模型辨识的频域整定方法与基于理论模型的频域整定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机器人末端在X方向的位置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1.8%,在Y方向降低了26.2%,在Z方向降低了23.4%。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高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定位精度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速度环 模型辨识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珠三角碳储量时空演变与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超明 韦媛媛 +2 位作者 云子恒 谭绵方 唐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0-420,共11页
[目的]探究珠三角地区200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并对2035年珠三角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碳储量进行模拟预测,以期为珠三角地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5—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 [目的]探究珠三角地区200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并对2035年珠三角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碳储量进行模拟预测,以期为珠三角地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5—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对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演变进行分析,并预测其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碳储量变化趋势。[结果]①2005—2020年,珠三角地区碳储量先增加后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多促进碳储量增长了4.82×10^(7)t,耕地、草地和水域减少导致碳储量减少了5.10×10^(7)t。②预计2035年,随着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增加,该区碳储量较2020年增长5.75×10^(7)t,生态环境向好发展。③该区碳储量表现出“四周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显著一致性,即碳储量高值区集中在林地、耕地和草地,碳储量低值区集聚在建设用地。[结论]随着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应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采取生物、工程技术等生态修复措施,提升区域固碳能力,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碳储量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行业产教融合物流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丽霞 梁宇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78,共2页
市域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使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更加契合,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塑料行业不断进步和变化的人才需求。然而,产... 市域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使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更加契合,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塑料行业不断进步和变化的人才需求。然而,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不匹配、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产学研用衔接的不紧密,均是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塑料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资源 产业需求 产学研用 教育供给 人才培养过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和MCP模型的扶绥县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丽冰 王静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生态网络构建对提升县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扶绥县为例,运用MSPA模型及景观分析识别生态源地后,采用MCP模型提取县域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识别出重要的生态廊道,基于此构建了扶绥县的生态网络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研究... 生态网络构建对提升县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扶绥县为例,运用MSPA模型及景观分析识别生态源地后,采用MCP模型提取县域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识别出重要的生态廊道,基于此构建了扶绥县的生态网络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全县18个生态源地中有3个一级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及南部;7个二级生态源地及8个三级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中部;(2)全县生态廊道形成了网格状式的分布,25条重要生态廊道主要集中在中部,南北向的流通性较弱;(3)县域应基于构建的生态网络加强对生态源地及廊道的建设。研究结果可为扶绥县生态廊道设立及生态网络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模型 重力模型 生态网络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产量预测及处理模式研究——以柳州市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飞婷 何喜林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05-209,共5页
分析了柳州市2012-2022年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数据,采用灰色模型中单序列一阶段线性微分方程模型GM(1,1)来预测未来5年柳州市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并提出了就地-集中资源化处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柳州的建筑垃圾具有产生量巨大、... 分析了柳州市2012-2022年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数据,采用灰色模型中单序列一阶段线性微分方程模型GM(1,1)来预测未来5年柳州市建筑垃圾产量及处置费,并提出了就地-集中资源化处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柳州的建筑垃圾具有产生量巨大、增长快、以建筑拆除垃圾为主、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2)灰色动态GM(1,1)产量预测模型的后验差比C值0.076≤0.35,相对误差值最大值0.058<0.1,可见模型拟合效果达到较高要求;(3)预测5年后柳州市建筑垃圾产量为53210.83万m^(3)建筑垃圾产量约2022年的40倍,处置费189670.60万元约2022年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产量预测 灰色模型 处理模式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