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多维延伸护理模式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彭先美 何全英 +1 位作者 何晓丽 李桂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医院指导、社区参与、居家合作多维联动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模式,以满足不同患者及家属的服务需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在医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有社区、居家维护需求的患者60... 目的探讨建立医院指导、社区参与、居家合作多维联动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模式,以满足不同患者及家属的服务需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在医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有社区、居家维护需求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以同时期返院实施PICC导管维护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通过以医院为主导,对社区医院护士进行培训,建立区域化维护网络,对有需求的家属进行培训,患者根据需求选择社区维护或护士指导的居家维护;对照组选择返院到PICC专科护理门诊维护。对比2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单次PICC维护路途花费时间、费用支出,评价患者PICC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接触性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局部皮肤感染、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单次PICC维护路途花费时间和经费支出低于对照组(P<0.05),PICC维依从性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多维延伸护理模式可满足PICC带管出院患者间歇期个性化的维护需求,确保留置导管安全,提高患者维护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 导管维护 居家护理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处理血液透析并发1005次低血压的体会 被引量:7
2
作者 宁军 黄卫华 +1 位作者 吴董平 钟雪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低血压 血液透析 透析疗法 有效循环血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MSCTA低剂量对比剂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泽和 陈松 +5 位作者 钟德钧 陈广 莫少武 黄景茂 苏赞瑞 陈立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065-2070,共6页
目的探讨64层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将10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颅脑MSCTA。使用低剂量对比剂者为A组共54例,对比剂优维显用量0.6ml(370mgI/ml)/kg;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者为B组共54例,... 目的探讨64层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将10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颅脑MSCTA。使用低剂量对比剂者为A组共54例,对比剂优维显用量0.6ml(370mgI/ml)/kg;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者为B组共54例,对比剂优维显用量1.2ml(370mgI/ml)/kg。使用相同的CT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图像评分和评价标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A组和B组MSCTA分别使用两种剂量对比剂在图像质量及其对动脉瘤诊断符合率的差别。结果 A组54例患者中31例发现动脉瘤35个,漏诊3个,检出率92.1%,B组54例患者中36例发现动脉瘤37个,漏诊4个,检出率90.3%,两组病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动脉瘤测量的最大径均值分别为5.8mm和6.5mm,均分别与DSA(手术)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968,0.971,P<0.05)。在动脉腔内各测量点CT值的比较,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78,P>0.05)。按照图像质量评分和颅内静脉污染程度评分标准,A组与B组间两组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测低剂量对比剂具有与常规剂量相似的准确度,但颅内静脉污染发生率降低,适合颅内动脉瘤的初筛、术前及术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对比剂 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东亮 彭涛 +1 位作者 谢庆海 谢观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7-111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垂体腺瘤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术已经十分成熟,并且是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于2007年7月~2010年2月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治疗垂... 近年来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垂体腺瘤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术已经十分成熟,并且是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于2007年7月~2010年2月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治疗垂体腺瘤6例,取得良好效果,复习文献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鼻蝶入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东亮 彭涛 +4 位作者 谢庆海 谢观生 吴明伟 霍永强 吴京展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3-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及其适应证。方法对10例IAC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3~36个月,6例头痛消失,4例头晕及注意力不集中伴记忆力下降症状消失,2例癫痫消失或明...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及其适应证。方法对10例IAC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3~36个月,6例头痛消失,4例头晕及注意力不集中伴记忆力下降症状消失,2例癫痫消失或明显缓解;3例颅骨局部隆起消失,外观对称,3例共济失调伴下肢活动障碍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随访10例IAC均显著缩小,效果达100%,其中7例IAC消失,受压脑组织复张并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IAC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神经内镜手术 手术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新生儿游泳的安全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庆梅 黄秀群 +1 位作者 杜薇 梁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安全护理,确保新生儿游泳安全。方法通过强化新生儿游泳安全护理,提高医疗风险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结果开展新生儿游泳6年来,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安全护理是医疗工作安全的重要保证,有效降低护理差...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安全护理,确保新生儿游泳安全。方法通过强化新生儿游泳安全护理,提高医疗风险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结果开展新生儿游泳6年来,无差错事故发生,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安全护理是医疗工作安全的重要保证,有效降低护理差错,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确保新生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游泳 安全 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乳酸脱氢酶和β_(2)-微球蛋白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云 段相会 +3 位作者 朱映霞 李苗 黄丽珍 符美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1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应用于急性白血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5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又分为化疗缓解组(35例)及未缓解组(20例...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应用于急性白血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5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又分为化疗缓解组(35例)及未缓解组(20例)。对比化疗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VEGF、LDH、β_(2)-MG水平,判断其在诊断急性白血病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化疗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治疗前后的VEGF、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化疗缓解组治疗前后的VEGF、LDH水平均低于未缓解组,化疗缓解组治疗后的VEGF、LDH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治疗前后的VEGF、LD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治疗前后的β_(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化疗缓解组治疗后的β_(2)-MG(2.51±0.48)mg/L低于本组治疗前的(3.85±0.85)mg/L及未缓解组治疗后的(3.28±0.2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治疗前及未缓解组治疗前后的β_(2)-M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LDH及β_(2)-MG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息息相关,能够反映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酸脱氢酶 β_(2)-微球蛋白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宁飞宏 和滢 +2 位作者 朱丽丽 褚立君 范海鸥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53-55,共3页
颈肩综合征主要是指患者颈胸椎关节骨质增生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多种因素所致的颈椎急慢性损伤与颈椎周围肌肉韧带劳损,继而造成的颈肩部不适,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该疾病以老年人群为主要病发人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颈肩综合征主要是指患者颈胸椎关节骨质增生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多种因素所致的颈椎急慢性损伤与颈椎周围肌肉韧带劳损,继而造成的颈肩部不适,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该疾病以老年人群为主要病发人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且多媒体、电脑与手机等设备越来越普及,临床颈肩综合征的发病人群越来越低龄化,因此针对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颈肩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综述,旨在为颈肩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综合征 超声引导 保守治疗 星状神经节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肺结核患者疗效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邓小凡 黄山鉴 谢乃集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滋阴利肺汤,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和TNF... 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滋阴利肺汤,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分别为(65.87±23.16)pg/mL、(42.65±25.72)pg/mL和(35.94±13.42)pg/mL,治疗后为(9.67±5.33)pg/mL、(9.37±5.18)pg/mL和(9.94±7.33)pg/mL。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和TNF-α平均水平为(63.24±21.86)pg/mL、(44.23±21.65)pg/mL和(36.12±18.45)pg/mL,治疗后为(18.32±11.02)pg/mL、(23.73±7.41)pg/mL和(21.74±15.21)pg/mL。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平均水平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滋阴利肺汤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免疫损害机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炎症因子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径路的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寒冰 章龙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5期41-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小视...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主观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8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00);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和鼻内镜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1、8.523,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术后3个月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x2=5.842,P<0.05),两组鼻内镜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主观症状分别为(5.12±1.21)、(5.31±1.03)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分别为(0.34±0.16)分,低于对照组[(0.94±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观察组复发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8.205,P=0.000).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真菌团块,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效果优于单纯鼻内镜手术,临床应重视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上颌窦炎 鼻内镜术 双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智 黄光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评价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住院行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的100例(10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1 d、1周... 目的评价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住院行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的100例(10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1 d、1周、1个月及之后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观察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眼压、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眼压(39.5±9.7)mm Hg;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9.2±8.9)、(11.8±3.8)、(13.7±4.8)、(16.9±5.3)、(16.9±6.8)mm Hg。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6,P〈0.05)。FP-7Ahmed引流阀植入术完全成功率为81%(81/100),部分成功率为11%(11/100),总成功率为92%(92/100);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引流管阻塞1例、引流管暴露2例、引流管接触晶状体5例,对症治疗处理后眼压均可控制。结论 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国勇 陈韵宇 洪泽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组,对照组75例为非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患者,观察组75例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患者,比较分析临床特征、病变部位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病史(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休克)、Killip分级、病变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病史与心肌梗死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心力衰竭病史、心绞痛、Killip分级及梗死部位均为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因素较多,明确相关因素并尽早畅通闭塞血管可保证心肌有效再灌注,通过积极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灌注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镜手术对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秀科 李东涛 +2 位作者 张福维 梁友君 林宏彩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麻...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通气;对照组采取单腔气管插管肺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结束72 h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前麻醉诱导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结束72 h两组患者的IL-6和CRP均显著低于麻醉前,且观察组的IL-6和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方式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中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 胸腔镜手术 原发性手汗症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寒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4期30-33,共4页
鼻窦内窥镜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鼻科学领域的重大进步,把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鼻窦炎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手术范围更逐渐扩展到眶尖、眶内、颌面、颅底,本文就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开创与发展、与鼻窦外科疾... 鼻窦内窥镜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鼻科学领域的重大进步,把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鼻窦炎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手术范围更逐渐扩展到眶尖、眶内、颌面、颅底,本文就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开创与发展、与鼻窦外科疾病、鼻眼、鼻颌面、鼻颅底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内窥镜手术 鼻眼相关 颅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婷 陈晓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92-94,145,共4页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2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2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穿刺肿胀度、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穿刺肿胀度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对患者尽早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术 深静脉血栓 综合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面部超大转移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在上下睑全层再造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春 林雨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5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颞面部超大转移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在上下睑全层再造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眼睑的全层缺损患者,其中外伤1例,基底细胞癌6例,睑板腺癌3例,鳞状细胞癌2例。因缺损区面积较大,宽>40mm,... 目的探讨颞面部超大转移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在上下睑全层再造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眼睑的全层缺损患者,其中外伤1例,基底细胞癌6例,睑板腺癌3例,鳞状细胞癌2例。因缺损区面积较大,宽>40mm,长>70mm。带蒂皮瓣较大,供皮区严重缺损,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整形。结果本研究中12例术后观察6~12个月,均于术后6个月行睑缘切开。功能、外观恢复良好者7例,能正常开睑及闭眼。无瘢痕形成。有2例因上睑提上睑肌切除较长,上睑提高不佳,与另一眼不对称,不能完全闭眼,但无一例暴露性角膜炎发生。有2例睑裂长度小于另一眼睑裂3mm导致不够美观。结论采用颞面部超大转移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在上下睑全层再造术可有效治疗颞面部超大缺损,效果良好,适合在上下睑再造术中皮肤层修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面部超大转移皮瓣 游离皮瓣 上下睑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ERCP术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映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4期119-121,共3页
目的对行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探讨老年患者ERCP术的护理策略及意义。方法将采用ERCP术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行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探讨老年患者ERCP术的护理策略及意义。方法将采用ERCP术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得分和生存质量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ERCP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 全方位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DP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宪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期59-60,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DP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对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目的 :探讨使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DP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对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使用D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治疗前后其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DP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提高患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DP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在癫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蓝瑞芳 李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0期38-40,共3页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有20%~30%的癫痫患者经正规的抗癫痫治疗后癫痫发作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的抗癫痫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或副作用较大。白藜芦醇是一种多效的植物抗毒素,对癫痫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有20%~30%的癫痫患者经正规的抗癫痫治疗后癫痫发作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的抗癫痫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或副作用较大。白藜芦醇是一种多效的植物抗毒素,对癫痫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抗癫痫的机制包括了抑制异常放电、减轻癫痫发作后炎性反应,对抗癫痫发作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白藜芦醇 异常放电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陈秀科 李东涛 张福维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与观察组(不... 目的探讨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0例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与观察组(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手术),每组各20例。观察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术后咽痛发生率、咳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前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掌温度升高程度、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痛发生率、咳嗽评分低于对照组,咳嗽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胸、肺炎发生率相对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计数水平、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汗症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实施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可行性较高,有利于降低术后气道损伤及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更为良好的预后结果,值得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自主呼吸 麻醉 胸腔镜手术 手汗症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