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军 袁丽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102-111,155,共11页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型与互惠型两种模式,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从经济视角看,族际经济互动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互补,其内在驱动力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由不同民族群体对物品需求的...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型与互惠型两种模式,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从经济视角看,族际经济互动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互补,其内在驱动力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由不同民族群体对物品需求的多元性及所处生态环境制约所决定的;从文化视角看,经济交往是族际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方式,其蕴含着交往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尊重与价值认同,从而进一步促进族际间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同时,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对“一带一路”建设及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族际经济互动 文化价值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南岭走廊族际通婚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袁丽红 吴小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31-42,153,154,共14页
在多民族杂居的南岭走廊,历史上各民族间就存在族际通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族际通婚越来越普遍。南岭走廊地区具有通婚率高的特点,而各地族际通婚率的高低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有一定关系,其中汉族与少数民族间通婚的比例高... 在多民族杂居的南岭走廊,历史上各民族间就存在族际通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族际通婚越来越普遍。南岭走廊地区具有通婚率高的特点,而各地族际通婚率的高低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有一定关系,其中汉族与少数民族间通婚的比例高于不同少数民族间的通婚比例。南岭走廊大范围的族际通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族际通婚形成的多民族家庭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是一股强大的推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族际通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族际通婚 南岭走廊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