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广西横州市甘蔗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对策
1
作者 熊金陵 林鑫 +1 位作者 吴诗唯 卢杰 《广西糖业》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甘蔗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市场对蔗糖需求的增长可确保我国甘蔗产业稳定发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访谈各乡镇农业部门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广西横州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甘蔗品种有待优化、种植技术落后、产... 甘蔗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市场对蔗糖需求的增长可确保我国甘蔗产业稳定发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访谈各乡镇农业部门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广西横州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甘蔗品种有待优化、种植技术落后、产业链较短及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但具有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需求增长、科技不断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及国家战略发展支持等机遇。因此,今后应通过调整优化甘蔗种植区域布局;加大甘蔗种植扶持力度,提高蔗农种植收益;创新种植模式,推进规模经营;加强农机推广,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改善田间生产条件,加强蔗田科学管理;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等对策措施,为推动广西横州市甘蔗产业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及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产业现状 发展机遇 广西横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及促生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杰 马丽娟 +3 位作者 罗春婷 钟仪珊 黄文善 朱英芝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微生物菌肥作为当前一种作物产量更高、品质较优良、环境更加友好无污染的新型绿色肥料,不仅能够迅速增加田间土壤表面的综合肥力,还能够显著改善气候和优化调配优质土壤。微生物作为微生物菌肥的重要成分,将其分离提纯并制成微生物菌... 微生物菌肥作为当前一种作物产量更高、品质较优良、环境更加友好无污染的新型绿色肥料,不仅能够迅速增加田间土壤表面的综合肥力,还能够显著改善气候和优化调配优质土壤。微生物作为微生物菌肥的重要成分,将其分离提纯并制成微生物菌剂可实现有针对性的促进植物生长等功效。为了筛选出高效的微生物菌剂,通过单株菌对柑橘枳壳苗的促生盆栽试验,筛选获得促生效果明显的菌株,然后通过沃柑盆栽试验筛选最优的菌株组合并探究该组合对作物的促生效果,最后以玉米、柑橘、桉树为对象进行肥料增效试验。试验共筛选出25株对枳壳小苗有明显促生作用的菌株;将筛出的25株菌株随机组合开展试验,筛选出最优的3株菌,分别为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拟蕈状芽孢杆菌。将这3株菌混合开展促生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浇灌该组合菌的沃柑株高增加87.50%、地径增粗52.48%。施用添加有该组合微生物菌剂的肥料,桉树苗比对照组株高增加0.33%、地径增粗9.16%;玉米比对照组鲜重增加1.25%、干重增加1.25%;沃柑比对照组地径增粗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菌 微生物菌剂 柑橘 桉树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磷菌的筛选及其促生效果研究
3
作者 凌叶 吴诗唯 +1 位作者 黄文善 卢杰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5期10-15,共6页
磷是构成植物体的重要物质之一,长期使用化学磷肥会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板结、水体富集化等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发现土壤中存在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解磷微生物,它们能活化土壤中的磷,供植物生长发育使用。本研究以无机磷培养基为... 磷是构成植物体的重要物质之一,长期使用化学磷肥会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板结、水体富集化等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发现土壤中存在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解磷微生物,它们能活化土壤中的磷,供植物生长发育使用。本研究以无机磷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采用溶磷圈法、钼锑抗比色法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较强溶磷能力的溶磷菌,其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为1.837,有效溶磷量为130.3542 mg/L。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确定该溶磷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生长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酵母膏。桉树施用该菌株发酵液,同期内比对照组的株高增加3.85%、地径增粗36.39%、叶绿素增加10.52%、干重/鲜重增大23.33%;玉米施用该菌株发酵液,同期内比对照组株高增加54.00%、地径增粗10.02%、叶宽增大24.68%、根长增长100.73%、干重/湿重增大19.05%。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高效溶磷能力,能对植物生长具有促生作用,具备制成微生物菌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促生作用 溶磷能力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H6-1的生防及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邱一埔 吴诗唯 +1 位作者 侯期任 黄文善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8期56-62,共7页
【目的】为深入发掘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从生防和促生两方面探究菌株H6-1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提供一株细菌,编号H6-1;通过对菌株的16S rRNA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该菌株与... 【目的】为深入发掘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从生防和促生两方面探究菌株H6-1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提供一株细菌,编号H6-1;通过对菌株的16S rRNA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该菌株与多种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抑菌测定,对菌株进行多作物促生实验,并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分析。【结果】该菌株可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平均抑制率在70%以上;对桉树小苗、快菜的生长有促进效果;具有蛋白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铁载体活性,可溶解难溶性磷;过氧化氢酶活性达333μg·mL^(-1)·min^(-1),无机磷溶磷量51.7 mg·L^(-1)。【结论】本研究的枯草芽孢杆菌兼具生防和促生两大效果,具有高效、广谱的抑菌活性和多样化的生物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在农用微生物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率 生物防治增效菌 生防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根际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
5
作者 吴诗唯 王琼梅 +1 位作者 钟凤仙 邱一埔 《桉树科技》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从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溶磷促生效果的根际微生物,探究其在玉米种子和桉树幼苗的促生效果,为微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筛选菌株,研究菌株产淀粉水解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溶磷能力等... 从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溶磷促生效果的根际微生物,探究其在玉米种子和桉树幼苗的促生效果,为微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筛选菌株,研究菌株产淀粉水解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溶磷能力等促生特征;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后得到一株具有多种促生特征的菌株(XKG001)。16SrRNA基因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XKG001与热带芽孢杆菌属亲缘关系最近。XKG001促生潜力良好,溶解无机磷能力为172.65 mg·L^(-1),且具备产淀粉水解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能力。XKG001菌液可以显著促进玉米种子的萌芽;将XKG001的菌液及菌肥施用于桉树幼苗上后可有效促进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芽孢杆菌 溶磷 桉树 促生 种子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婷 侯期任 +2 位作者 黄德炎 黄文善 刘艳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8期33-35,共3页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利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及不同用量梯度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种类对白菜的株高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种类及用量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对真叶数有显著影响。不同用肥处理中,株高...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利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及不同用量梯度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种类对白菜的株高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种类及用量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对真叶数有显著影响。不同用肥处理中,株高表现最优的前三项为菌肥C梯度>菌肥B梯度>菌肥A梯度;真叶数最多的前三项为菌肥C梯度>菌肥B梯度>菌肥A梯度;产量最高的前三项为菌肥C梯度>菌肥B梯度>颗粒菌B梯度;根长最长的前三项为菌肥B梯度>营养液C梯度>水溶黄腐酸钾A梯度。综合各项指标,菌肥能有效提高小白菜株高、真叶数、产量及根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株高 真叶数 产量 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最佳施锌量及施镁量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婷 黄文善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2期119-119,122,共2页
运用砂培法及指数施肥法进行桉树最佳施锌量及施镁量探索,两种元素各设置3个浓度梯度,1个对照,3次重复。试验表明,桉树施锌量4 mg/株在株高上表现最好,2 mg/株处理在地径上为最适施用量;而桉树用镁量7 mg/株处理在株高上最好,10 mg/株... 运用砂培法及指数施肥法进行桉树最佳施锌量及施镁量探索,两种元素各设置3个浓度梯度,1个对照,3次重复。试验表明,桉树施锌量4 mg/株在株高上表现最好,2 mg/株处理在地径上为最适施用量;而桉树用镁量7 mg/株处理在株高上最好,10 mg/株处理则在地径上表现最好。综合农户成本及获得利润来看,用锌2 mg/株和用镁7 mg/株为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需锌量 需镁量 指数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最佳施硼量探索及植株缺硼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婷 黄文善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第3期21-22,30,共3页
采用砂培法和指数施肥法进行桉树最佳施硼量探索,同时进行桉树植株缺硼表现记录。试验设置空白处理及三个施用梯度T1(2.5mg·株^(-1))、T2(5.0mg·株^(-1))、T3(20.0mg·株^(-1))。试验结果表明T2处理在株高、地径及叶绿素S... 采用砂培法和指数施肥法进行桉树最佳施硼量探索,同时进行桉树植株缺硼表现记录。试验设置空白处理及三个施用梯度T1(2.5mg·株^(-1))、T2(5.0mg·株^(-1))、T3(20.0mg·株^(-1))。试验结果表明T2处理在株高、地径及叶绿素SPAD值上都表现最好,为最适施用浓度,桉树施硼肥可参考该浓度值进行施肥。桉树缺硼地上表现可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中后期、后期五个阶段,各阶段表现不一,可用来实地判断林地的各种缺硼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指数施肥 需硼量 缺硼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施铜元素及硅元素的响应情况分析
9
作者 林婷 黄文善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0期137-138,142,共3页
为探究桉树对铜元素和硅元素的需求情况及响应情况,以桉树为材料,控制桉树的铜元素及硅元素的施入量,采用砂培法及指数施肥法进行试验。试验分为铜处理组及硅处理组,分为Cu-CK、Cu-T1、Cu-T2、Cu-T3,Si-CK、Si-T1、Si-T2、Si-T3。试验... 为探究桉树对铜元素和硅元素的需求情况及响应情况,以桉树为材料,控制桉树的铜元素及硅元素的施入量,采用砂培法及指数施肥法进行试验。试验分为铜处理组及硅处理组,分为Cu-CK、Cu-T1、Cu-T2、Cu-T3,Si-CK、Si-T1、Si-T2、Si-T3。试验结果表明,铜元素、硅元素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作用较小,不是桉树苗期的必要元素;铜对桉树生长各指标无规律可言,硅对桉树各指标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说明硅元素是桉树的有益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需铜量 需硅量 指数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