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部湾及其邻近海域棕斑兔头鲀7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浩
黄亮亮
+6 位作者
王才广
吴志强
承亚男
苏琼源
杨伊恒
张秀国
胥鹏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为解决棕斑兔头鲀(Lagocephalus spadiceus)群体分布广泛、种群结构不明等问题,分别采集北部湾沿岸海域(北海市、湛江市、雷州市、儋州市、东方市)和邻近海域(茂名市、漳州市)共7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棕斑兔头鲀278尾,基于14项可量性状和16...
为解决棕斑兔头鲀(Lagocephalus spadiceus)群体分布广泛、种群结构不明等问题,分别采集北部湾沿岸海域(北海市、湛江市、雷州市、儋州市、东方市)和邻近海域(茂名市、漳州市)共7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棕斑兔头鲀278尾,基于14项可量性状和16项框架结构数据,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7个棕斑兔头鲀群体进行形态差异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仅尾柄高/体长(CPH/BL)和臀鳍基部末端至臀鳍基部起点/体长(G-H/BL)两个框架结构数据在各群体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散点图显示,茂名和漳州群体与北部湾海域群体差异较大,第1主成分反映头部的差异,第2主成分反映尾部的差异;聚类分析显示,北部湾海域5个群体聚为一组,邻近海域的茂名和漳州群体聚为另一组。判别分析构建了7个群体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为82.79%,其中漳州群体判别准确率最高(100.00%),儋州群体最低(68.42%)。不同群体间头部和尾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摄食和栖息地利用的差异造成的。研究结果可为棕斑兔头鲀资源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斑兔头鲀
形态差异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C-O-MS和ROAV法的马氏珍珠贝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腥味特征物质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田淑琳
周文红
+3 位作者
刘小玲
江虹锐
王宇嘉
张秀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9,共7页
为确定马氏珍珠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风味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O-MS)联用技术,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
为确定马氏珍珠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风味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O-MS)联用技术,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马氏珍珠贝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腥味特征性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IST和WILEY谱库检索,新鲜和熟化的珍珠贝肉中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酮类9种、烃类10种、醛类14种、呋喃类3种、醇类7种、芳香族类2种、单萜类1种、酯类1种和醚类1种,新鲜和熟化处理方式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分别为33种、32种;结合GC-O-MS和ROAV法确定了9种腥味特征物质,分别为癸醛、辛醛、2-十一酮、1-辛烯-3-醇、苯甲醛、庚醛、己醛、3-辛酮、甲氧基-苯基-肟。研究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法,能够准确分析马氏珍珠贝熟化前后的风味物质成分并确定其腥味特征性物质,本研究结果可为贝肉的腥味形成机理及脱腥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珍珠贝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
腥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部湾及其邻近海域棕斑兔头鲀7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浩
黄亮亮
王才广
吴志强
承亚男
苏琼源
杨伊恒
张秀国
胥鹏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精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
北部湾
海洋
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87)
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KA01)。
文摘
为解决棕斑兔头鲀(Lagocephalus spadiceus)群体分布广泛、种群结构不明等问题,分别采集北部湾沿岸海域(北海市、湛江市、雷州市、儋州市、东方市)和邻近海域(茂名市、漳州市)共7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棕斑兔头鲀278尾,基于14项可量性状和16项框架结构数据,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7个棕斑兔头鲀群体进行形态差异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仅尾柄高/体长(CPH/BL)和臀鳍基部末端至臀鳍基部起点/体长(G-H/BL)两个框架结构数据在各群体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散点图显示,茂名和漳州群体与北部湾海域群体差异较大,第1主成分反映头部的差异,第2主成分反映尾部的差异;聚类分析显示,北部湾海域5个群体聚为一组,邻近海域的茂名和漳州群体聚为另一组。判别分析构建了7个群体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为82.79%,其中漳州群体判别准确率最高(100.00%),儋州群体最低(68.42%)。不同群体间头部和尾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摄食和栖息地利用的差异造成的。研究结果可为棕斑兔头鲀资源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棕斑兔头鲀
形态差异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
北部湾
Keywords
Lagocephalus spadiceus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multivariate morphometrics
Beibu Gulf
分类号
Q349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O-MS和ROAV法的马氏珍珠贝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腥味特征物质分析
被引量:
20
2
作者
田淑琳
周文红
刘小玲
江虹锐
王宇嘉
张秀国
机构
广西
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广西精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9,共7页
基金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4075)
文摘
为确定马氏珍珠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风味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O-MS)联用技术,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马氏珍珠贝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腥味特征性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IST和WILEY谱库检索,新鲜和熟化的珍珠贝肉中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酮类9种、烃类10种、醛类14种、呋喃类3种、醇类7种、芳香族类2种、单萜类1种、酯类1种和醚类1种,新鲜和熟化处理方式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分别为33种、32种;结合GC-O-MS和ROAV法确定了9种腥味特征物质,分别为癸醛、辛醛、2-十一酮、1-辛烯-3-醇、苯甲醛、庚醛、己醛、3-辛酮、甲氧基-苯基-肟。研究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法,能够准确分析马氏珍珠贝熟化前后的风味物质成分并确定其腥味特征性物质,本研究结果可为贝肉的腥味形成机理及脱腥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马氏珍珠贝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
腥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Keywords
Pinctada martensii
gas chromatography-smell-mass spectrometry
astringent substance
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分类号
TS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部湾及其邻近海域棕斑兔头鲀7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
徐浩
黄亮亮
王才广
吴志强
承亚男
苏琼源
杨伊恒
张秀国
胥鹏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C-O-MS和ROAV法的马氏珍珠贝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腥味特征物质分析
田淑琳
周文红
刘小玲
江虹锐
王宇嘉
张秀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