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及PWV的广西地区多尺度PM_(2.5)浓度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劭峰 张亚博 +3 位作者 黄良珂 魏朋志 张继洪 唐友兵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现有的雾霾预测方法较少考虑可降水量的影响,且大部分预测方法都没有对模型回归残差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利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和百色四市2017年的PM_(2.5)日均值数据,结合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和大气可降水... 针对现有的雾霾预测方法较少考虑可降水量的影响,且大部分预测方法都没有对模型回归残差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利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和百色四市2017年的PM_(2.5)日均值数据,结合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和大气可降水量PWV等因素,分别建立全年和分季度的ARIMA模型对该地区PM_(2.5)日均浓度进行短期预测,并将ARIMA模型预测残差分别用前馈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和多层感知器MLP进行拟合,以达到优化ARIMA模型的目的。结果表明,除桂林外,分季度ARIMA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全年ARIMA模型,季度ARIMA-ML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优于分季度ARIMA模型,表明该类模型可以用于区域PM_(2.5)浓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WV ARIMA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高低年广西及周边地区电离层时空频域特性
2
作者 杨芸珍 刘立龙 +4 位作者 莫诗蕾 韩青宏 张炎 张亚丽 曹文鹏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030,共10页
电离层延迟是影响GNSS高精度定位和导航的重要误差.本文利用CODE提供的2000-2021年GIM(Global Ionospheric Map)数据,以不同时间尺度研究广西及周边地区电离层TEC在2个太阳活动周期不同太阳活动程度下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太阳活动... 电离层延迟是影响GNSS高精度定位和导航的重要误差.本文利用CODE提供的2000-2021年GIM(Global Ionospheric Map)数据,以不同时间尺度研究广西及周边地区电离层TEC在2个太阳活动周期不同太阳活动程度下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强度影响电离层TEC数值大小及变化特性;电离层TEC在全年中具有双峰变化,春秋季的季均值大于夏冬季,太阳活动高年存在冬季异常,但在太阳活动低年,冬季异常仅出现在部分地区的部分时段;在周日空间频域上,经度每改变1°,电离层TEC的变化量在太阳活动高年和太阳活动低年分别主要集中在–2~2 TECU和–1~1 TECU,而纬度每改变1°,电离层TEC的变化量在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则分别主要集中在–3~1 TECU和–2~1 TECU,整体呈现出纬度的TEC变化量较经度偏大;在周日时间频域上,电离层TEC的2 h和4 h改变量在太阳活动高年分别主要集中在–20~20 TECU和–40~40 TECU,但在太阳活动低年则都集中在–20~20 T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时空变化 太阳活动 广西及周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浩宇 刘立龙 +1 位作者 黄良珂 谢劭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152,共4页
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和实践平台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了多学科交叉、整合优化教学和实践资源,集业务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等为一体的高度融合的人... 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和实践平台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了多学科交叉、整合优化教学和实践资源,集业务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等为一体的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测绘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专业教育 测绘工程 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谢劭峰 靳利洋 +1 位作者 王新桥 黄良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137,共5页
地基GPS反演大气水汽中,加权平均温度(T_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分析了广西地区T_m的时空变化特性及其与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2012~2015年的探空数据,建立了适用于广西地区的T_m模型。通过对比广西模型、Bevis模型、李建国模型求... 地基GPS反演大气水汽中,加权平均温度(T_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分析了广西地区T_m的时空变化特性及其与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2012~2015年的探空数据,建立了适用于广西地区的T_m模型。通过对比广西模型、Bevis模型、李建国模型求得的加权平均温度发现:广西模型的中误差为1.05 K,其精度比Bevis模型提高42%,比李建国模型提高62%;广西模型的大气水汽中误差为2.7 mm,其精度比GAMIT解算结果提高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平均温度 时空特性 回归分析 天顶湿延迟 水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大气水汽转换系数的K值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立龙 黎峻宇 +2 位作者 蔡成辉 林国标 黄良珂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利用中国低纬度地区20个无线电探空站2008—2012年探空资料,分析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值与地理位置间的关系,建立广西地区不需气象资料的K值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精度、适用性,分析逐年增加样本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探索如何更好地建立广西... 利用中国低纬度地区20个无线电探空站2008—2012年探空资料,分析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值与地理位置间的关系,建立广西地区不需气象资料的K值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精度、适用性,分析逐年增加样本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探索如何更好地建立广西地区K值模型。结果表明:(1)在广西地区,Emardson模型总体的内、外符合精度与高程模型相当,Emardson模型与积分模型计算K值符合较好,总体内符合均方误差为0.002 1,外符合均方误差为0.001 8;(2)与高程模型相比,无需考虑高程因子的Emardson模型在广西地区适用性更强;(3)通过逐年增加样本数进行建模不能保证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用最近的两年数据建模能够更好地预测第3年的K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K值模型 位置因子 精度 适用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朋根 韩佳宇 +1 位作者 吴静 郭苗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2-369,共8页
基于从百度地图爬取的POI数据以及27年间的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最近邻指数法和标准差椭圆算法,以及将POI和夜间灯光数据耦合分析等方法对南昌市中心城区的休闲旅游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它的分... 基于从百度地图爬取的POI数据以及27年间的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最近邻指数法和标准差椭圆算法,以及将POI和夜间灯光数据耦合分析等方法对南昌市中心城区的休闲旅游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它的分布特征。通过ArcGIS可视化观察区域各类别服务设施的集聚程度,利用夜间遥感影像数据绘制1992—2018年南昌市重心迁移轨迹对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昌市休闲旅游空间各分类NNI均小于1,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总体空间的椭圆中心分布于东湖区,整个趋势是沿“西北向东南”方向发展,且有显著方向性;南昌市休闲旅游空间的集聚存在空间尺度效应,空间尺度效应随地理距离衰减而变化,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表现也整体较好;南昌市休闲旅游空间的重心先向西北偏移,再向西南偏移,空间增长以西南部城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休闲旅游空间 POI 夜间遥感影像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都安县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靖娟利 王永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0-334,共5页
以都安县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根据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的对应关系,反演了石漠化景观信息。从景观水平上选取7个常用的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了景观指数随粒... 以都安县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根据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的对应关系,反演了石漠化景观信息。从景观水平上选取7个常用的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了景观指数随粒度和幅度变化的基本规律。结果显示:1不同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响应特征不同,除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均匀度指数(SHEI)外,其余指数对粒度变化较敏感;2当幅度<5(实际8 km)时,大部分指数随幅度变化具有随机性,当幅度>5(实际8km)时,周长-面积分数维数(PAFRAC)对幅度变化不敏感,其他指数都表现出明显的幅度效应;3空间粒度和幅度两方面都说明石漠化景观格局具有尺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LANDSAT TM 像元二分模型 尺度效应 都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阴影与财产密度的城市房屋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婷 李百寿 +1 位作者 康弋 高玉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针对我国西部山地城市居民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从高分遥感角度探讨了滑坡灾害损失发生的承灾体物质基础,提出一种基于遥感阴影与承灾体财产密度的城市居民区房屋滑坡风险评估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了高分影像上的建筑... 针对我国西部山地城市居民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从高分遥感角度探讨了滑坡灾害损失发生的承灾体物质基础,提出一种基于遥感阴影与承灾体财产密度的城市居民区房屋滑坡风险评估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了高分影像上的建筑物的落影信息,通过遥感落影成像模型反演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和建筑面积,结合实地勘测和危险性区划完成滑坡风险评估。以广西梧州市为研究区进行风险区划研究,获得区划结果。结果显示:建筑物样本的楼层数反演结果与实地量测建筑物样本楼层数基本相符;与样方估计法相比,核密度函数法便于进行建筑物的财产密度分析,该方法更适合我国西部山地城市房屋的滑坡易损性与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遥感影像 城市居民区 阴影 密度函数 财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 NDVI的广西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永锋 靖娟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5-339,共5页
基于1998—2012年长时序SPOT 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广西植被变化趋势作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2年,广西年最大化NDVI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以良好区域... 基于1998—2012年长时序SPOT 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广西植被变化趋势作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2年,广西年最大化NDVI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以良好区域占主导地位,其中较高植被覆盖区域占广西区总面积的73.08%,而低植被覆盖区域仅占1.18%。年最大化NDVI变化趋势以改善为主,局部地区恶化,其中97.86%的地区植被得到改善,严重退化区域约占0.57%。Mann-Kendall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植被覆盖总体呈增加趋势,与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 NDVI 一元线性回归法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植被覆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时空数据模型的城市地籍信息组织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景文 邹文娟 +1 位作者 殷敏 田丽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5,共4页
以文献①中提出的基于过程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POOSDM)为理论基础,将其应用于城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中,以验证该模型的实践可行性。POOSDM是从时空语义建模的角度反映空间对象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事件因果联系,并且通... 以文献①中提出的基于过程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POOSDM)为理论基础,将其应用于城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中,以验证该模型的实践可行性。POOSDM是从时空语义建模的角度反映空间对象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事件因果联系,并且通过过程语义和面向对象思想的结合解决了时空动态数据的组织、存储和查询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地籍信息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以POOSDM为基础的地籍地理实体对象化描述过程、相关定义和对象构建方法,探索城市地籍综合信息的组织方法和演变过程,为城市地籍时空数据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 数据模型 地籍 信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开发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亚荣 谢晓兰 +1 位作者 杨晓斐 周玮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5-348,共4页
针对目前通信原理实验箱模块固定、不易进行二次开发、不便于演示等缺点,设计开发了基于Flash的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该平台与传统实验设备相结合,采用软件模拟及编程等方法,可实现交互式实时动态演示,有助于教师的授课讲解及学生的... 针对目前通信原理实验箱模块固定、不易进行二次开发、不便于演示等缺点,设计开发了基于Flash的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该平台与传统实验设备相结合,采用软件模拟及编程等方法,可实现交互式实时动态演示,有助于教师的授课讲解及学生的学习理解,同时可以对传统实验进行有效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原理 虚拟实验平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组织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景文 马学峰 +2 位作者 叶良松 张燕 傅玮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6-390,共5页
在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OOSDM)的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体系结构、基础数据组织方法和存储管理模式,以及采用OOSDM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的过程。重点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面向对象的数... 在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OOSDM)的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体系结构、基础数据组织方法和存储管理模式,以及采用OOSDM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的过程。重点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面向对象的数据分类、组织、一体化存储管理与显示,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了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地理空间框架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数据组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 NDVI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演变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靖娟利 王永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8,135,共7页
为了研究广西喀斯特石漠化演变特征,选择2000,2004,2008,2012年MODIS NDVI数据,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数据,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根据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的对应关系,反演了研... 为了研究广西喀斯特石漠化演变特征,选择2000,2004,2008,2012年MODIS NDVI数据,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数据,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根据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的对应关系,反演了研究区不同时相的石漠化信息,分析了石漠化总体演变特征、演变轨迹,并探讨了石漠化演变与环境背景因素、气候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石漠化治理政策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2年研究区石漠化面积总体呈先迅速减少后又略有回升的趋势,石漠化改善与恶化并存,石漠化演变动态度最快的为轻度石漠化,动态度为3.73%;2)13a间,石漠化演变轨迹为改善型的面积占喀斯特总面积的11.60%,反复型的占9.54%,恶化型的占3.69%,4个研究时段均为石漠化的面积仅占1.59%,改善面积大于恶化面积;3)石漠化演变过程受环境背景因素、气候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石漠化治理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MODIS NDVI 演变轨迹 像元二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地理时空信息预测推理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景文 王珂 +2 位作者 叶良松 刘华尧 王翰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5,共7页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理实体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理实体进行抽象和标准化处理,提出一种针对特征复杂地理实体的地理信息预测推理方法。该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RBF网络学习方法的地理实体时空信息预测推理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具体过程,通过对...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理实体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理实体进行抽象和标准化处理,提出一种针对特征复杂地理实体的地理信息预测推理方法。该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RBF网络学习方法的地理实体时空信息预测推理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具体过程,通过对地理实体对象化抽象描述和标准化处理,建立时空信息融合的超曲面,并利用RBF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构建了复杂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预测和推理模型,并以桂林漓江阳朔段流域水质中溶解氧(DO)的含量的预测推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时空数据处理过程中智慧决策和推理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 超曲面 径向基函数 推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空间相关特征的最大熵DEM插值权系数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天伟 康传利 +2 位作者 陈明 段青达 韦海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550,共5页
针对传统格网DEM插值建模时由于主观因素的干扰,在解算权系数时存在负权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算DEM插值权系数的最大熵模型算法。该方法以熵函数作为目标函数,设置非负权值和参考点数据的0、1、2阶统计矩作为约束条件,为了揭示参考... 针对传统格网DEM插值建模时由于主观因素的干扰,在解算权系数时存在负权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算DEM插值权系数的最大熵模型算法。该方法以熵函数作为目标函数,设置非负权值和参考点数据的0、1、2阶统计矩作为约束条件,为了揭示参考点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建立最小最大权系数约束条件,通过最大化熵值来求解格网DEM插值的非负权系数。最大熵法解得权系数大小比例与点位关系相适应,在MATLAB软件平台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并与传统插值方法进行了比较,其估值精度优于传统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 负权 约束条件 相关特征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 LOD规范的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建模
16
作者 蓝贵文 莫栩琪 +4 位作者 郭亚峰 张乐坦 施晓勇 端木星慧 陈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弥补传统管网三维可视化在室内空间表达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建模方法。参考建筑信息模型LOD规范,根据管件结构特点及复用性,结合结构实体几何法CSG和面向对象的思想构建了3个细节层次的给排水管网设施模型族LOD... 为弥补传统管网三维可视化在室内空间表达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建模方法。参考建筑信息模型LOD规范,根据管件结构特点及复用性,结合结构实体几何法CSG和面向对象的思想构建了3个细节层次的给排水管网设施模型族LOD 200、LOD 300和LOD 400,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阶段对模型应用的需求,支持给排水管网多尺度模型可视化表达。以某社区建筑的给排水管网为例,将给排水管网室内外BIM模型加载到SuperMap软件,实现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展示和空间分析等功能,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排水管网 BIM LOD规范 室内外一体化 管件模型族库 多尺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GNSS-MR雪深反演
17
作者 范兴群 刘立龙 +2 位作者 薛张芳 吴昊舰 吴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当前二次多项式难以准确拟合信噪比趋势导致反演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原始SNR信号分解重构,得到高质量的SNR有效残差序列,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进行雪深反演。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针对当前二次多项式难以准确拟合信噪比趋势导致反演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原始SNR信号分解重构,得到高质量的SNR有效残差序列,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进行雪深反演。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取P351测站2015—2016年GNSS观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SA方法的单星和多星反演雪深结果都优于二次多项式反演雪深,其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10 cm,相关系数为0.9862、0.9926;与二次多项式方法反演结果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1.2%、28.5%,验证了该方法运用于GNSS-MR雪深反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MR 奇异谱分析 多路径效应 积雪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IDW插值和MSC的电离层层析算法
18
作者 张旭焱 李厚朴 +2 位作者 王警 郑敦勇 罗小敏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求解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的不适定逆问题,在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和均值平滑约束(MS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IRT-IDW-MSC算法:利用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来改善SIRT算法的初值依赖性和MSC的过度... 为了进一步求解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的不适定逆问题,在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和均值平滑约束(MS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IRT-IDW-MSC算法:利用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来改善SIRT算法的初值依赖性和MSC的过度平滑现象,从而提高电离层电子密度(IED)的重建精度和成像效果。数值模拟实验中,SIRT-IDW-MSC算法的重建精度均表现最优,其中重建IED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较SIRT算法可提高72.32%和72.43%,较SIRT-MSC算法可提高57.60%和61.26%。实测数据实验中对于独立测站重建斜总电子含量(STEC)的RMSE和MAE,湖南区域实验中SIRT-IDW-MSC算法比SIRT算法可提高44.33%和47.50%,比SIRT-MSC算法可提高42.62%和47.37%;欧洲区域实验中可分别提高34.34%和26.60%、40.11%和38.70%。将3种算法的重建IED剖面与IRI2016模型参考值和测高仪实测数据作对比,SIRT-IDW-MSC算法均能呈现出更好的符合度。结果证明SIRT-IDW-MSC算法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层析 电离层电子密度 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 均值平滑约束 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滤率估算的WFS服务空间连接优化策略
19
作者 蓝贵文 陈骐 陈天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网络要素服务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访问和更新矢量地理要素的接口规范。在面向Web服务的应用环境下,用户的查询请求往往需要访问多个WFS服务,并且将服务的结果综合后得到最终结果。由于在WFS服务端生成GML、网络间传输、客户端解析等都需... 网络要素服务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访问和更新矢量地理要素的接口规范。在面向Web服务的应用环境下,用户的查询请求往往需要访问多个WFS服务,并且将服务的结果综合后得到最终结果。由于在WFS服务端生成GML、网络间传输、客户端解析等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成为WFS服务分布式集成应用的瓶颈。本文基于空间半连接和迭代区域划分的分布式WFS服务查询优化策略,为避免针对各子区域盲目地执行空间半连接,提出一种基于过滤率估算的改进方法,即根据在各子区域采用不同下载方法的空间对象过滤预估效果,决定其数据下载方法。实验证明,预先估算过滤率可提高优化策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要素服务 空间连接 过滤率 查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遥感生态模型构建及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20
作者 晏红波 李浩 +1 位作者 卢献健 杨志高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喀斯特地区土壤稀薄,生态脆弱,极易出现石漠化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桂林市为例,为定量分析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2000、2005、2010、201... 喀斯特地区土壤稀薄,生态脆弱,极易出现石漠化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桂林市为例,为定量分析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2000、2005、2010、2015和2021年的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将表征喀斯特地区特征的坡度、基岩裸露率与传统植被覆盖度、干度、热度、湿度融入到生态指数模型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喀斯特遥感生态指数(KRSEI),并使用该指数对桂林地区近十年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子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KRSEI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之和超过80%,包含大部分有效信息,显著提高遥感信息的处理效率;2)2000—2021年,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且总体上升趋势。造成这种动态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建筑用地扩张趋势的有效控制以及城乡绿化率逐年提升;3)绿度、湿度、地形指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促进作用,绿度及湿度提高是桂林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干度、热度、石漠化指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抑制作用,干度及石漠化程度增加是局部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修复中,需要注重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建筑用地扩张和石漠化程度,以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主成分分析 驱动因子 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